第172章 荊南平定
劉備之子,開局武力值點滿 作者:聖人雲人生都是浮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長沙郡的各地官員,在陳武的兵馬宣告破滅之後,基本上都選擇歸順於劉禦了。
長沙的人口不多,也就十幾萬,而且大部分都聚集在北部。
各個縣城基本上也都被劉禦打下來了,接下來隻需要穩定局勢,便可著手發展長沙的經濟了。
長沙郡內,仍有不少荒田有待開發,僅憑十幾萬的人口,很難將其有效的開發。
“看來,果然還是得去抓點苦力過來。”
劉禦想了想,隨即便讓秦良玉和呂姬率領幾千兵馬前往各地討伐蠻夷,以及賊寇。
一為練兵,二為抓苦力,三為二人刷軍功。
至於劉禦自己,閑來無事便在郡內尋訪在野人士,看看有沒有什麽錯過的人才。
另外一邊。
趙雲領兵進入桂陽之後,基本上也沒有受到任何阻礙,一路長驅直入,將江東的兵馬打的節節敗退。
至於鎮守桂陽的江東將領得知趙雲率軍來犯,也不敢與之相抗,得到周瑜撤退的命令之後,直接率軍南下,借道交州返迴了江東。
占領桂陽之後,趙雲也是第一時間安撫當地的百姓,收服本地的官員世家。
至於文醜和顏良那邊,也基本上隻花了數月的時間,便拿下了零陵,基本上沒有遭受太大的反抗。
數月的時間,整個荊南地區,基本上也歸於劉禦的麾下了。
江東的兵馬則是多半借道交州返迴了江東,不敢久留。
“接下來,便隻剩下南郡了,一旦攻下南郡,整個荊州便盡入我的麾下,似乎比預想的還要順利的多。”
看著麵前的荊州地圖,劉禦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攻下荊州倒還不算太難,至於益州,估計就得花費兩年,甚至是兩年以上的時間了。
從他們出兵荊州到現在,已經足足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其中大部分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趕路上,光是從江夏出發抵達荊南地區,就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畢竟這一路上也沒少遇到抵抗,運糧方麵同樣也是一個問題,荊南地區山脈較多,運糧便也成了問題。
至於益州,那就更誇張了,四麵環山,山的後麵還是山。
打進益州不難,可輸送糧草便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
自古打仗靠的就是比拚後勤補給,不然諸葛亮從益州出兵為何那麽艱難?畢竟光是運糧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想要攻進益州,看來,還得需要依靠西涼馬超和張魯這兩股勢力的助力才行啊。
唯有馬超和張魯威脅到益州的勢力,劉璋才有可能向他們請求援軍,而這,便是他們出兵一舉拿下益州的時機。
這些日以來,劉禦倒是不忘記命人打造白杆兵所需要的兵器,白杆長矛。
有白杆兵的存在,他們出兵益州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
而且,這幾天劉禦一直在荊南地區廣召人才,倒也並非沒有收獲。
其中最受劉禦器重的,一個就是寇封,也就是劉封,另外一個則是廖立。
劉封之死,在劉禦看來也是挺可惜的。
劉封之所以死,說到底,跟他沒有出兵救援關羽也許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全部。
他的死,是劉備為了給劉禪鋪平道路。
劉禪作為劉備的親生兒子,理應是被劉備作為繼承人培養的。
關鍵就在於劉禪在出生之前,劉備就收了劉封作為義子,想將其作為繼承人培養。
那時的劉備,估計也擔心自己沒有子嗣,後繼無人吧。
隻可惜,後來隨著劉禪的出生,劉封在蜀漢的地位就很尷尬的。
他是劉備收的義子,雖然沒有血脈關係,但是他的地位就是長子,理應有資格繼承劉備的位置。
可是偏偏蜀漢的一眾將領是不認可劉封的,尤其是關羽。
在這樣的因素下,劉封不得不死,偏偏關羽有難之時,他還不出兵救援,這樣一來,他不死都不足以讓劉備泄憤了。
其實這點劉禦也能理解,畢竟古人很看好血脈關係的,劉封但凡是劉備親生的,怎麽輪也輪不到劉禪來做這個位置。
劉封的存在,說到底,就是威脅到劉禪的地位了,甚至有可能劉禪不足以壓製住他的鋒芒,所以最後劉備無奈之下,隻能將他賜死了。
他不救關羽,實際上也不完全是他的錯,當時整個荊州都淪陷了,僅憑劉封那點兵馬,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去了也是多搭上幾條人命罷了。
但是,能不能救,和救不救,是兩碼子事。
他大可不親自率兵,隻需遣一員將領前往救援,隻要是表達了自己想救援之心,既可保住一命。
隻可惜……
他的路還是走岔了。
想到這裏,劉禦覺得對於劉封還是有些愧疚的,隨即便命人去召來劉封。
此時的劉封,還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少年,看上去還很稚嫩。
“寇封拜見少將軍,不知少將軍召我前來,所為何事?”
寇封一臉稚嫩的半跪在劉禦麵前,看上去倒是有模有樣的。
“你便是寇封?”
劉禦饒有興致的看著劉封,微笑道:“倒是有點根骨,是個好苗子,不知,以後你可願跟隨在我的左右,護衛我的周全?”
聽到這話,劉封一下子愣住了,有些懷疑的看了一下自己瘦小的身板,又看著麵前高大威猛的劉禦。
到底是誰保護誰啊?
“怎麽?不願意?”
劉禦挑了挑眉頭。
聽到這話,劉封頓時一臉緊張:“願……願意,隻是,我擔心我保護不了少將軍……”
劉禦擺擺手道:“無妨,我隻是讓你暫時跟在我身邊學習罷了。”
劉禦此話一出,劉封頓時激動的跪下來磕頭道:“封拜謝少將軍!”
“行了,起來吧,不必如此客氣。”
劉禦上前攙扶起劉封,隨即一臉笑意道:“不知,你可願意認我父親為義父,改姓劉,從此稱我一聲兄長?”
劉封一臉震驚的看著劉禦,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封……何德何能啊……怎能與少將軍稱兄道弟呢?”
劉封低著頭道。
劉禦笑著拍了拍劉封的肩膀,笑道:“有何不可,我一直想要一個弟弟呢,你若是願意,迴頭我便去與父親說道說道。”
劉封頓時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謝劉禦好了。
其實,劉禦這也算是變相的稍微將曆史扶迴正軌吧。
畢竟,如今與原來的曆史,已經發生太多偏差了。
長沙的人口不多,也就十幾萬,而且大部分都聚集在北部。
各個縣城基本上也都被劉禦打下來了,接下來隻需要穩定局勢,便可著手發展長沙的經濟了。
長沙郡內,仍有不少荒田有待開發,僅憑十幾萬的人口,很難將其有效的開發。
“看來,果然還是得去抓點苦力過來。”
劉禦想了想,隨即便讓秦良玉和呂姬率領幾千兵馬前往各地討伐蠻夷,以及賊寇。
一為練兵,二為抓苦力,三為二人刷軍功。
至於劉禦自己,閑來無事便在郡內尋訪在野人士,看看有沒有什麽錯過的人才。
另外一邊。
趙雲領兵進入桂陽之後,基本上也沒有受到任何阻礙,一路長驅直入,將江東的兵馬打的節節敗退。
至於鎮守桂陽的江東將領得知趙雲率軍來犯,也不敢與之相抗,得到周瑜撤退的命令之後,直接率軍南下,借道交州返迴了江東。
占領桂陽之後,趙雲也是第一時間安撫當地的百姓,收服本地的官員世家。
至於文醜和顏良那邊,也基本上隻花了數月的時間,便拿下了零陵,基本上沒有遭受太大的反抗。
數月的時間,整個荊南地區,基本上也歸於劉禦的麾下了。
江東的兵馬則是多半借道交州返迴了江東,不敢久留。
“接下來,便隻剩下南郡了,一旦攻下南郡,整個荊州便盡入我的麾下,似乎比預想的還要順利的多。”
看著麵前的荊州地圖,劉禦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攻下荊州倒還不算太難,至於益州,估計就得花費兩年,甚至是兩年以上的時間了。
從他們出兵荊州到現在,已經足足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其中大部分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趕路上,光是從江夏出發抵達荊南地區,就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畢竟這一路上也沒少遇到抵抗,運糧方麵同樣也是一個問題,荊南地區山脈較多,運糧便也成了問題。
至於益州,那就更誇張了,四麵環山,山的後麵還是山。
打進益州不難,可輸送糧草便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
自古打仗靠的就是比拚後勤補給,不然諸葛亮從益州出兵為何那麽艱難?畢竟光是運糧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想要攻進益州,看來,還得需要依靠西涼馬超和張魯這兩股勢力的助力才行啊。
唯有馬超和張魯威脅到益州的勢力,劉璋才有可能向他們請求援軍,而這,便是他們出兵一舉拿下益州的時機。
這些日以來,劉禦倒是不忘記命人打造白杆兵所需要的兵器,白杆長矛。
有白杆兵的存在,他們出兵益州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
而且,這幾天劉禦一直在荊南地區廣召人才,倒也並非沒有收獲。
其中最受劉禦器重的,一個就是寇封,也就是劉封,另外一個則是廖立。
劉封之死,在劉禦看來也是挺可惜的。
劉封之所以死,說到底,跟他沒有出兵救援關羽也許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全部。
他的死,是劉備為了給劉禪鋪平道路。
劉禪作為劉備的親生兒子,理應是被劉備作為繼承人培養的。
關鍵就在於劉禪在出生之前,劉備就收了劉封作為義子,想將其作為繼承人培養。
那時的劉備,估計也擔心自己沒有子嗣,後繼無人吧。
隻可惜,後來隨著劉禪的出生,劉封在蜀漢的地位就很尷尬的。
他是劉備收的義子,雖然沒有血脈關係,但是他的地位就是長子,理應有資格繼承劉備的位置。
可是偏偏蜀漢的一眾將領是不認可劉封的,尤其是關羽。
在這樣的因素下,劉封不得不死,偏偏關羽有難之時,他還不出兵救援,這樣一來,他不死都不足以讓劉備泄憤了。
其實這點劉禦也能理解,畢竟古人很看好血脈關係的,劉封但凡是劉備親生的,怎麽輪也輪不到劉禪來做這個位置。
劉封的存在,說到底,就是威脅到劉禪的地位了,甚至有可能劉禪不足以壓製住他的鋒芒,所以最後劉備無奈之下,隻能將他賜死了。
他不救關羽,實際上也不完全是他的錯,當時整個荊州都淪陷了,僅憑劉封那點兵馬,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去了也是多搭上幾條人命罷了。
但是,能不能救,和救不救,是兩碼子事。
他大可不親自率兵,隻需遣一員將領前往救援,隻要是表達了自己想救援之心,既可保住一命。
隻可惜……
他的路還是走岔了。
想到這裏,劉禦覺得對於劉封還是有些愧疚的,隨即便命人去召來劉封。
此時的劉封,還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少年,看上去還很稚嫩。
“寇封拜見少將軍,不知少將軍召我前來,所為何事?”
寇封一臉稚嫩的半跪在劉禦麵前,看上去倒是有模有樣的。
“你便是寇封?”
劉禦饒有興致的看著劉封,微笑道:“倒是有點根骨,是個好苗子,不知,以後你可願跟隨在我的左右,護衛我的周全?”
聽到這話,劉封一下子愣住了,有些懷疑的看了一下自己瘦小的身板,又看著麵前高大威猛的劉禦。
到底是誰保護誰啊?
“怎麽?不願意?”
劉禦挑了挑眉頭。
聽到這話,劉封頓時一臉緊張:“願……願意,隻是,我擔心我保護不了少將軍……”
劉禦擺擺手道:“無妨,我隻是讓你暫時跟在我身邊學習罷了。”
劉禦此話一出,劉封頓時激動的跪下來磕頭道:“封拜謝少將軍!”
“行了,起來吧,不必如此客氣。”
劉禦上前攙扶起劉封,隨即一臉笑意道:“不知,你可願意認我父親為義父,改姓劉,從此稱我一聲兄長?”
劉封一臉震驚的看著劉禦,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封……何德何能啊……怎能與少將軍稱兄道弟呢?”
劉封低著頭道。
劉禦笑著拍了拍劉封的肩膀,笑道:“有何不可,我一直想要一個弟弟呢,你若是願意,迴頭我便去與父親說道說道。”
劉封頓時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謝劉禦好了。
其實,劉禦這也算是變相的稍微將曆史扶迴正軌吧。
畢竟,如今與原來的曆史,已經發生太多偏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