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身高大約七尺二寸左右,生的眉清目秀。


    此時這張清秀的臉龐上滿是塵土。


    張新聽他自報名號,麵色驚訝。


    “你是阿嬌的弟弟?”


    王淩這個名字,在後世的名聲不小。


    反抗司馬氏的淮南三叛,第一叛就是他幹的。


    嗯......不對。


    三叛那是司馬家的說法。


    應該是淮南三起義才對。


    隻不過王淩的運氣不是很好。


    先是一起合謀的外甥令狐愚病逝了,導致令狐愚的幕僚楊康因此心懼,於是向司馬懿告密。


    王淩不知楊康告密,又派心腹楊弘去聯絡新任兗州刺史黃華,沒想到黃華和楊弘又一起給他賣了。


    結果司馬懿搞了個突然襲擊,王淩準備不足,未免禍及百姓,隻能無奈的選擇投降,最終身死族滅。


    蔣濟曾評價他:文武俱贍,當今無雙。


    “不曾想王淩竟然是阿嬌的弟弟......”


    在張新心中,司馬氏的死罪又加一條。


    嗯,還有弘農楊氏。


    “是。”


    王淩從懷中掏出一塊絹帛,“這是族姐的信。”


    族姐,就是堂姐弟。


    典韋上前接過,轉交給張新。


    張新打開一看,確實是王嬌的筆跡。


    王嬌在信中交代了一下自己的近況,隨後讓王氏在張新收複並州之時,盡量提供一些幫助。


    張新看完信,抬起頭來。


    “不知王氏欲如何助我?”


    “迴君侯。”


    王淩略微躬身,“城中蛾賊大多集中在西、南二門,東門的守軍較少,隻有千餘。”


    “家主已聯絡好了城中大姓,共得家兵五百餘人,會於明夜子時突襲東門,迎接姐夫大軍入城。”


    太原王氏不是大姓麽?怎麽還要聯合數家才能湊出五百多家兵?


    張新心中疑惑,又問了王淩一些城中的細節。


    王淩一一迴答。


    張新略作思索,開口喊道:“高順、孫輕。”


    “末將在!”二人出列抱拳。


    “明日你二人領兵攻西門。”


    “諾。”


    “張遼、徐晃。”


    “末將在!”


    “明日你二人領兵攻南門。”


    “諾。”


    對於王淩的到來,張新並沒有懷疑。


    若非真正的自己人,不可能知道他與王嬌的關係,也不可能偽造出這樣的一封信來。


    既然要夜襲東門,那麽白日裏的攻城,索性就再猛烈一些,最好能迫使郭大將東門守軍調過來一些。


    這樣王氏夜晚行事之時,成功率也會高上一些。


    安排完任務,張新令眾將各自迴去歇息,隨後拉著王淩,伸手為他拭去臉上塵土。


    “君侯......”


    王淩下意識的躲閃,神情拘謹。


    “叫姐夫。”張新微微一笑。


    王淩略微放鬆,“姐夫。”


    “坐吧。”


    張新擦完土,拉著王淩做到身邊,溫聲道:“你可有表字?”


    王淩搖搖頭。


    “淩年未及冠,尚無表字。”


    “那我便喚你阿淩了。”


    張新微微一笑,“阿淩,城中各處皆有黃巾把守,你是如何出來的?”


    “城牆之下有一狗洞,位置較為隱秘。”


    王淩尷尬道:“淩身形瘦小,這才能鑽出來,也正因如此,家主才派我出來送信。”


    張新點點頭。


    七尺二寸,大概也就是一米六五左右,確實算得上身形瘦小。


    難怪王淩一臉塵土。


    隨後張新問出了自己心中疑惑。


    太原王氏的名聲那麽大,怎麽家兵才那麽點?


    “姐夫說的那是晉陽王氏吧?”


    王淩撓頭,“我祁縣王氏雖在本地有些威望,但還算不上特別大的大族。”


    巴拉巴拉......


    張新恍然。


    原來太原郡有兩個王氏。


    一個是晉陽王氏,一個是祁縣王氏。


    這兩家雖然都姓王,但並沒有血緣從屬之類的關係。


    晉陽王氏發家較早,先有王柔在朝廷擔任護匈奴中郎將,又有其弟王澤擔任代郡太守。


    這個王柔不是張新家裏那個,隻是同名。


    相比之下,祁縣王氏直到中平元年時,才出了一個王允,擔任豫州刺史。


    距今也就堪堪四年時間。


    而且王允這個豫州刺史,隻當了一年,便因為當初揭發張讓交通黃巾之事,被張讓給擼了下去。


    現在還在外地避禍呢。


    都躲了好幾年了。


    在這個時間點,人們提起太原王氏,首先想到的便是晉陽王氏。


    至於祁縣王氏,目前還差點意思。


    張新解開心中疑惑,安排王淩住下。


    次日,高順與張遼遵從張新之令,猛攻西、南二門。


    漢軍攻勢之猛,數次差點登上城頭。


    郭大心急如焚,親自站上城頭指揮,鼓舞士氣,隨後又令人去東、北二門抽調守軍,前來支援。


    張新站在望樓上,遠遠望見郭大調兵前來,下令鳴金收兵。


    隨後又派人前去喊話,動搖城中守軍士氣,做出一副一切如常的樣子。


    郭大擔心漢軍再攻,便將東、北二門的守軍都留了下來。


    當晚,張新命李傕點了一千騎兵,加上一千白天沒有參與攻城的步卒,馬裹蹄,人銜枚,借著月光,悄咪咪的溜到了東門外。


    子時剛到,城內便響起了一些聲音,隨後越來越大,匯聚成一個字。


    “殺!”


    過了大約一刻鍾左右,城門打開。


    張新大喜,令李傕領騎兵先行,他自統步卒在後。


    李傕得令,率軍殺入城中。


    東門守軍本就人少,先被家兵偷襲,又見漢軍殺到,紛紛潰散而逃。


    家兵喜迎王師。


    李傕問道:“郭大何在?”


    “在縣衙。”


    家兵指路,李傕跟著他們,一路癲狂屠戮,直奔縣衙。


    張新進入城中,控製了城牆之後,除去必要的守衛部隊,將剩餘的人全部派去支援李傕。


    隨後派人去給荀攸傳令,讓他帶兵來援。


    漢軍一路不斷大唿:祁縣已陷,郭大已死。


    白波黃巾驚慌失措,但郭大又遲遲不到。


    這時荀攸率軍趕到城外,大唿‘降者不殺’。


    白波黃巾找不到主帥,隻能投降。


    至天明時,漢軍已經徹底掌控了祁縣。


    張新找到李傕,問他:“郭大、韓暹何在?”


    “讓他們給跑了。”李傕恨恨道:“末將趕到縣衙時,人已經不見了,是從北門跑的。”


    “北門?”


    張新微微一笑。


    “稚然放心,他們跑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流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流雪並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