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張新不怕大賢良師懲罰他麽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新自離開雒陽後,用荀攸之計,舍棄了軹關陘,走崤函古道,也就是三門峽,抵達華陰。
隨後,張新軍自華陰渡河,北上攻取蒲板縣。
蒲板縣有蒲板津,也叫蒲津渡,是連接關中與河東的重要渡口。
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不必多說,潼關之戰時,曹操就是從這裏渡過黃河,最終擊敗了馬超、韓遂的關西聯軍。
白波黃巾的主力大多在臨汾、絳邑附近,蒲板的守軍並不多。
加之黃巾兵員素質低下,又有城中大戶見王師到來,紛紛倒戈。
因此張新沒費什麽勁,就攻下了蒲板。
城破之後,投降的黃巾士卒張新並沒有殺,而是給了他們一些糧食,便將他們放走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君侯是想行攻心之計,招撫黃巾麽?”
荀攸看著那些黃巾離去的背影,撫須問道。
“黃巾,不過是一群吃不飽飯的百姓罷了。”
張新歎了一口氣,“隻要給他們飯吃,給他們地種,自然就不會反了,何必徒增殺孽。”
荀攸不是嗜殺之人,聞言點了點頭。
“可是,白波黃巾共有十餘萬人,君侯準備如何安置?”
荀氏雖是荀子後人,但荀攸所在的潁川荀氏,是從荀淑這一代才逐漸開始發家的。
至今不過三四代而已。
因此荀家擁有的土地並不多。
但這並不代表荀攸不知道,其他士族侵占土地有多狠。
張角都死了四年多了,白波黃巾還能聚眾十餘萬,說明目前河東的土地,基本已經被權貴侵占完了。
“等見過河東太守,看過田畝賬冊再說吧。”
......
張新入城後,讓曹性領了五百人去守渡口,並派人去向關中催糧,隨後撒出斥候,打探消息。
過了數日,張新摸清了河東的情況,召荀攸前來議事。
“我意出騎兵奔襲平陽,先解平陽之圍,逼迫白波黃巾撤往絳邑、臨汾一線。”
張新指著地圖,“隨後再令河東太守領郡兵自安邑北上,與我軍在聞喜匯合,不知公達覺得如何?”
白波黃巾攻了平陽許久,都沒有攻下來。
若是張新派遣騎兵前去支援,白波黃巾必然退兵。
這樣楊奉的白波軍就被趕到絳邑了。
隻要張新聯合河東太守,前出聞喜,就能與平陽守軍一起,將楊奉夾在中間,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若君侯隻是想解平陽之圍,如此甚好。”
荀攸沉吟道:“可這樣一來,招撫之策就不能用了。”
“黃巾兵多,但不通戰陣,我軍兵少,卻皆是精銳。”
“若君侯奔襲,楊奉定然心懼,一定會向郭大求援,屆時黃巾十餘萬眾聚集起來,我軍兵少,恐不利。”
招撫不是派個人過去,對麵就會投降的。
得談條件。
一來二去,就給了楊奉求援的時間。
如果郭大迴軍,二者合兵一處,用腳指頭想都能知道,十餘萬人不可能向幾千人投降。
到時候張新要麽隻能退兵,要麽就是決戰,沒有招撫的空間了。
“那依公達之見,當如何?”張新問道。
“依攸之見,我軍不如按兵不動,示敵以弱。”
荀攸繼續說道:“河東黃巾號三萬餘眾,我軍不過兩千餘人,楊奉見我軍不進兵,心中不會生疑,也就不會去找郭大求援。”
“我軍可在蒲板,靜待高將軍的消息。”
張新聞言,皺眉道:“我軍若是不動,平陽那邊怎麽辦?”
平陽的南邊是絳邑、臨汾二城,北邊就是雀鼠穀南端的靈石口。
太原的郭大若是迴軍,一定會經過此地。
此時的平陽,就如同釘子一般,楔在楊奉部和郭大部的中間。
有這顆釘子在,白波黃巾還會有所顧慮,若是沒了,就再沒有後顧之憂了。
“君侯勿憂。”
荀攸微微一笑,“楊奉聽聞我軍到來,忌憚我軍急襲其後,必不會再攻平陽。”
“嗯......”
張新略微思索,點了點頭。
這就是有軍師的好處。
不僅戰前能夠輔助謀劃,戰時更能因地製宜,根據敵我態勢分析對方心理,從而製定出完善的策略。
從這一點看,荀攸無愧於謀主之號。
“不過,這段時間我軍也不能什麽都不做。”
張新將嘴湊到荀攸耳邊,巴拉巴拉。
“公達以為如何?”
“此計深諳攻心之道,君侯大才!”
荀攸有些驚歎的看著張新。
人這宣威侯果然不是買的。
“那就這麽辦吧。”
......
楊奉大營內。
“你說什麽?漢軍來了?”
楊奉瞪大了眼睛,看著麵前報信的黃巾。
“是。”
那名黃巾點點頭。
“來了多少人?”楊奉連忙追問。
“據蒲板逃迴來的兄弟們說,一共有兩千餘人。”黃巾答。
楊奉鬆了一口氣。
還好,也就兩千多人,問題不大。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楊奉揮揮手。
“且慢。”徐晃攔住,問道:“你可知漢軍主將是何人?”
“哦對對對。”
經由徐晃這麽一問,楊奉也反應過來,“漢軍主將誰啊?”
“好像是宣威侯。”那黃巾道。
“宣威侯?”
帳中眾人聞言大驚。
張新的大名,這兩年可謂是傳遍了大漢的各個角落。
一是因為大漢多年對外拉胯,猛地出了個把鮮卑大人打包,送到雒陽的將領,令人印象深刻。
再就是因為張新的出身了。
一個黃巾出身泥腿子,卻能把烏桓、鮮卑輪流摁在地上摩擦,猛的不行。
“敦倫汝母!”
楊奉急的破口大罵。
“張新小兒黃巾出身,今日反倒來征討我等黃巾耶?難道他就不怕大賢良師在天之靈懲罰他麽?”
我們就一幫農民軍啊?你漢朝怎麽把這貨放出來了?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帳中各個小帥亦是麵色複雜。
既有對張新背叛黃巾這個階層的憤怒,也有對他封侯拜將的羨慕。
宣威侯啊......縣侯誒,日子過的一定很好吧?
他家種地的鋤頭,是不是都是用金子做的?
楊奉罵完,又一臉恐慌的看向徐晃。
“公明可有良策?”
隨後,張新軍自華陰渡河,北上攻取蒲板縣。
蒲板縣有蒲板津,也叫蒲津渡,是連接關中與河東的重要渡口。
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不必多說,潼關之戰時,曹操就是從這裏渡過黃河,最終擊敗了馬超、韓遂的關西聯軍。
白波黃巾的主力大多在臨汾、絳邑附近,蒲板的守軍並不多。
加之黃巾兵員素質低下,又有城中大戶見王師到來,紛紛倒戈。
因此張新沒費什麽勁,就攻下了蒲板。
城破之後,投降的黃巾士卒張新並沒有殺,而是給了他們一些糧食,便將他們放走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君侯是想行攻心之計,招撫黃巾麽?”
荀攸看著那些黃巾離去的背影,撫須問道。
“黃巾,不過是一群吃不飽飯的百姓罷了。”
張新歎了一口氣,“隻要給他們飯吃,給他們地種,自然就不會反了,何必徒增殺孽。”
荀攸不是嗜殺之人,聞言點了點頭。
“可是,白波黃巾共有十餘萬人,君侯準備如何安置?”
荀氏雖是荀子後人,但荀攸所在的潁川荀氏,是從荀淑這一代才逐漸開始發家的。
至今不過三四代而已。
因此荀家擁有的土地並不多。
但這並不代表荀攸不知道,其他士族侵占土地有多狠。
張角都死了四年多了,白波黃巾還能聚眾十餘萬,說明目前河東的土地,基本已經被權貴侵占完了。
“等見過河東太守,看過田畝賬冊再說吧。”
......
張新入城後,讓曹性領了五百人去守渡口,並派人去向關中催糧,隨後撒出斥候,打探消息。
過了數日,張新摸清了河東的情況,召荀攸前來議事。
“我意出騎兵奔襲平陽,先解平陽之圍,逼迫白波黃巾撤往絳邑、臨汾一線。”
張新指著地圖,“隨後再令河東太守領郡兵自安邑北上,與我軍在聞喜匯合,不知公達覺得如何?”
白波黃巾攻了平陽許久,都沒有攻下來。
若是張新派遣騎兵前去支援,白波黃巾必然退兵。
這樣楊奉的白波軍就被趕到絳邑了。
隻要張新聯合河東太守,前出聞喜,就能與平陽守軍一起,將楊奉夾在中間,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若君侯隻是想解平陽之圍,如此甚好。”
荀攸沉吟道:“可這樣一來,招撫之策就不能用了。”
“黃巾兵多,但不通戰陣,我軍兵少,卻皆是精銳。”
“若君侯奔襲,楊奉定然心懼,一定會向郭大求援,屆時黃巾十餘萬眾聚集起來,我軍兵少,恐不利。”
招撫不是派個人過去,對麵就會投降的。
得談條件。
一來二去,就給了楊奉求援的時間。
如果郭大迴軍,二者合兵一處,用腳指頭想都能知道,十餘萬人不可能向幾千人投降。
到時候張新要麽隻能退兵,要麽就是決戰,沒有招撫的空間了。
“那依公達之見,當如何?”張新問道。
“依攸之見,我軍不如按兵不動,示敵以弱。”
荀攸繼續說道:“河東黃巾號三萬餘眾,我軍不過兩千餘人,楊奉見我軍不進兵,心中不會生疑,也就不會去找郭大求援。”
“我軍可在蒲板,靜待高將軍的消息。”
張新聞言,皺眉道:“我軍若是不動,平陽那邊怎麽辦?”
平陽的南邊是絳邑、臨汾二城,北邊就是雀鼠穀南端的靈石口。
太原的郭大若是迴軍,一定會經過此地。
此時的平陽,就如同釘子一般,楔在楊奉部和郭大部的中間。
有這顆釘子在,白波黃巾還會有所顧慮,若是沒了,就再沒有後顧之憂了。
“君侯勿憂。”
荀攸微微一笑,“楊奉聽聞我軍到來,忌憚我軍急襲其後,必不會再攻平陽。”
“嗯......”
張新略微思索,點了點頭。
這就是有軍師的好處。
不僅戰前能夠輔助謀劃,戰時更能因地製宜,根據敵我態勢分析對方心理,從而製定出完善的策略。
從這一點看,荀攸無愧於謀主之號。
“不過,這段時間我軍也不能什麽都不做。”
張新將嘴湊到荀攸耳邊,巴拉巴拉。
“公達以為如何?”
“此計深諳攻心之道,君侯大才!”
荀攸有些驚歎的看著張新。
人這宣威侯果然不是買的。
“那就這麽辦吧。”
......
楊奉大營內。
“你說什麽?漢軍來了?”
楊奉瞪大了眼睛,看著麵前報信的黃巾。
“是。”
那名黃巾點點頭。
“來了多少人?”楊奉連忙追問。
“據蒲板逃迴來的兄弟們說,一共有兩千餘人。”黃巾答。
楊奉鬆了一口氣。
還好,也就兩千多人,問題不大。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楊奉揮揮手。
“且慢。”徐晃攔住,問道:“你可知漢軍主將是何人?”
“哦對對對。”
經由徐晃這麽一問,楊奉也反應過來,“漢軍主將誰啊?”
“好像是宣威侯。”那黃巾道。
“宣威侯?”
帳中眾人聞言大驚。
張新的大名,這兩年可謂是傳遍了大漢的各個角落。
一是因為大漢多年對外拉胯,猛地出了個把鮮卑大人打包,送到雒陽的將領,令人印象深刻。
再就是因為張新的出身了。
一個黃巾出身泥腿子,卻能把烏桓、鮮卑輪流摁在地上摩擦,猛的不行。
“敦倫汝母!”
楊奉急的破口大罵。
“張新小兒黃巾出身,今日反倒來征討我等黃巾耶?難道他就不怕大賢良師在天之靈懲罰他麽?”
我們就一幫農民軍啊?你漢朝怎麽把這貨放出來了?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帳中各個小帥亦是麵色複雜。
既有對張新背叛黃巾這個階層的憤怒,也有對他封侯拜將的羨慕。
宣威侯啊......縣侯誒,日子過的一定很好吧?
他家種地的鋤頭,是不是都是用金子做的?
楊奉罵完,又一臉恐慌的看向徐晃。
“公明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