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他敢要,我就敢給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流言傳開後,整個雒陽頓時議論紛紛。
袁紹原本打算按照計劃,召張新來見一麵,聽聞這個消息後,心中又起了疑慮,將何顒偷偷叫了過來。
“伯求,近日城中流言,你可有所耳聞?”
“本初是說張新乃陛下妹婿之事?”
何顒一愣,“這不明顯是謠言麽?倘若真是如此,張新戰功赫赫,當初陛下如何會罷他的官?他又怎會到現在還是一個議郎?”
“再者說了,張新尚未及冠,都沒成婚,何來妹婿一說?”
袁紹點點頭,但又覺得哪裏不對。
想了半天,袁紹一拍腦門,反應過來。
“伯求,此事涉及天家,若真是空穴來風,陛下應當遏止流言才對。”
袁紹看著何顒,“可如今流言傳播數日,宮內卻不見動靜,或許確有此事啊......”
“搞不好,這流言就是宮內傳出來的!”
“本初多慮了。”
何顒心中翻了個白眼,“張新無妻,此事說不通。”
“莫非真的是我多慮了?”
袁紹心中一動,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伯求,我記得前些時日,張新有幾位夫人來京吧......”
“有。”何顒點點頭。
“你去查查,他的那些夫人都是什麽來路。”
“好。”
何顒心中不以為然,認為袁紹的疑心病太重。
可誰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張新的三位夫人中真有個姓劉的!
還正巧就是河間人!
而且就在前幾日,這位劉夫人與張新所生的兒子,被劉宏弄進宮去,給劉協當了伴讀。
何顒匆匆的迴到袁紹那裏,將情況告知。
果然!
袁紹得知後,恍然大悟。
如果是宗室之女給人做妾,涉及到皇家體麵,沒有公開,這就說的通了。
畢竟妻和妾的地位差距太大了。
“隻是......這劉氏是否真是宗室之女?”
袁紹又開始糾結了,“如果張新真與陛下有這一層關係,那他為何還要告密?”
若是真妹婿,劉宏怎麽會罷張新的官?
若是假妹婿,劉宏怎麽會容忍流言傳播?又怎會提出讓張新扶保劉協?
說不通啊!
“本初,此事我倒是略知一二。”何顒淡淡一笑。
“伯求快說。”袁紹連忙道。
何顒壓低了聲音,“我托人賄賂了宮裏的一個小黃門,打探到這劉氏確是宗室之女。”
“竟真是如此!”袁紹驚道。
何顒點點頭,“那小黃門說,張新與張角之女有婚約,當初天子欲令張新退婚,立劉氏為妻,張新不從,於是天子便以漁陽叛亂為由,罷了他的官職。”
“天子久欲廢長立幼,人盡皆知,但大將軍又是史侯之舅,位高權重。”
何顒繼續說道:“以我之見,恐怕天子是實在找不到人來扶保董侯,這才又找上了張新,想以董侯伴讀賄賂。”
“然張新卻因罷官之事心懷怨恨,故而拒絕了天子,泄密於我等。”
何顒說完,袁紹接著道:“前幾日張新與朱儁爭兵不成,天子見此便放出消息,為張新造勢,欲以兵權拉攏?”
“不愧是本初。”何顒捧了一句。
“那豈不是說......”袁紹沉吟道:“張新現在是天子和大將軍都想拉攏的人?”
“正是如此。”何顒點點頭,“天子欲以兵權拉攏,大將軍也需外兵。”
“本初,我們不能再阻止張新拿兵權了,你也要盡快與他見上一麵。”
黨人能和皇帝玩,是因為把何進忽悠過來了。
如果劉宏和何進聯手,那就沒黨人什麽事兒了。
因此,現在黨人不僅不能再阻止,反而還要趕在劉宏與何進之前,替張新爭取到兵權。
隻有這樣,張新才會念他們的好。
“誅宦之事,事關重大。”
袁紹遲疑道:“若是將張新引入麾下,日後我等所謀,少不得要與其知曉,他與天子畢竟還有一層關係......”
何顒隻覺得無力吐槽。
拜托,何進他妹妹是皇後,正兒八經的國舅爺,我們不都給忽悠過來了?
一個不能公開的妹婿,還能搞不定?
何顒極力勸諫。
“容我三思。”
袁紹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還是先送一封信過去,試探一下為好。
......
在這數日間,雒陽城中有能力的,都開始動用自己的關係去查。
一查,還真是那麽迴事!
張新瞬間就被光祿寺的同僚給包圍了。
就連來辭行的孫堅也問起了這件事。
張新一概否認。
眾人心知肚明,也不點破,而是有意無意的對他熱情了許多。
張新見此情形,幹脆請了幾天病假,躲在家中。
趙雲、張遼等人得知後也來詢問。
張新自然實言相告,並囑咐他們不要往外說。
眾將知道這關係到天家體麵,紛紛保證不會亂說,隻是心中忍不住激動起來。
原來他們一直以來輔佐的人,竟然是大漢帝婿!
“袁紹怎麽還沒來啊?”
院中,張新躺在自製的躺椅上,懷中抱著女兒。
前兩日劉華進宮探望張平,劉宏讓董太後傳了封密信給他,說袁紹這幾天估計會派人過來拉攏,讓他找袁紹要點好處。
張新對劉宏的謀劃隻能看懂一部分,不是很理解他為何那麽篤定袁紹一定會來。
但劉宏的水平比他高多了,照做就是了。
反正自己已經答應扶保劉協,他又不會害自己。
再說了,如果能要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正在張新逗弄女兒之時,袁紹派人送信來了。
“隻是送信麽?陛下你水平也不行啊?猜錯了。”
張新心中嘟囔,拆開了袁紹的信。
和劉宏猜的差不多,這是一封示好拉攏的信。
張新遵循劉宏囑托,迴了一封婉拒的信,同時在信中隱晦的要了點好處,讓袁紹的家仆帶了迴去。
袁紹看完迴信,將其遞給了何顒。
何顒看完皺眉道:“本初,這張新還挺精明,看來我們不給點好處是不行了。”
“不怕他要,就怕他不要。”
袁紹微微一笑,“既然他敢要,那我們就敢給。”
袁紹原本打算按照計劃,召張新來見一麵,聽聞這個消息後,心中又起了疑慮,將何顒偷偷叫了過來。
“伯求,近日城中流言,你可有所耳聞?”
“本初是說張新乃陛下妹婿之事?”
何顒一愣,“這不明顯是謠言麽?倘若真是如此,張新戰功赫赫,當初陛下如何會罷他的官?他又怎會到現在還是一個議郎?”
“再者說了,張新尚未及冠,都沒成婚,何來妹婿一說?”
袁紹點點頭,但又覺得哪裏不對。
想了半天,袁紹一拍腦門,反應過來。
“伯求,此事涉及天家,若真是空穴來風,陛下應當遏止流言才對。”
袁紹看著何顒,“可如今流言傳播數日,宮內卻不見動靜,或許確有此事啊......”
“搞不好,這流言就是宮內傳出來的!”
“本初多慮了。”
何顒心中翻了個白眼,“張新無妻,此事說不通。”
“莫非真的是我多慮了?”
袁紹心中一動,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伯求,我記得前些時日,張新有幾位夫人來京吧......”
“有。”何顒點點頭。
“你去查查,他的那些夫人都是什麽來路。”
“好。”
何顒心中不以為然,認為袁紹的疑心病太重。
可誰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張新的三位夫人中真有個姓劉的!
還正巧就是河間人!
而且就在前幾日,這位劉夫人與張新所生的兒子,被劉宏弄進宮去,給劉協當了伴讀。
何顒匆匆的迴到袁紹那裏,將情況告知。
果然!
袁紹得知後,恍然大悟。
如果是宗室之女給人做妾,涉及到皇家體麵,沒有公開,這就說的通了。
畢竟妻和妾的地位差距太大了。
“隻是......這劉氏是否真是宗室之女?”
袁紹又開始糾結了,“如果張新真與陛下有這一層關係,那他為何還要告密?”
若是真妹婿,劉宏怎麽會罷張新的官?
若是假妹婿,劉宏怎麽會容忍流言傳播?又怎會提出讓張新扶保劉協?
說不通啊!
“本初,此事我倒是略知一二。”何顒淡淡一笑。
“伯求快說。”袁紹連忙道。
何顒壓低了聲音,“我托人賄賂了宮裏的一個小黃門,打探到這劉氏確是宗室之女。”
“竟真是如此!”袁紹驚道。
何顒點點頭,“那小黃門說,張新與張角之女有婚約,當初天子欲令張新退婚,立劉氏為妻,張新不從,於是天子便以漁陽叛亂為由,罷了他的官職。”
“天子久欲廢長立幼,人盡皆知,但大將軍又是史侯之舅,位高權重。”
何顒繼續說道:“以我之見,恐怕天子是實在找不到人來扶保董侯,這才又找上了張新,想以董侯伴讀賄賂。”
“然張新卻因罷官之事心懷怨恨,故而拒絕了天子,泄密於我等。”
何顒說完,袁紹接著道:“前幾日張新與朱儁爭兵不成,天子見此便放出消息,為張新造勢,欲以兵權拉攏?”
“不愧是本初。”何顒捧了一句。
“那豈不是說......”袁紹沉吟道:“張新現在是天子和大將軍都想拉攏的人?”
“正是如此。”何顒點點頭,“天子欲以兵權拉攏,大將軍也需外兵。”
“本初,我們不能再阻止張新拿兵權了,你也要盡快與他見上一麵。”
黨人能和皇帝玩,是因為把何進忽悠過來了。
如果劉宏和何進聯手,那就沒黨人什麽事兒了。
因此,現在黨人不僅不能再阻止,反而還要趕在劉宏與何進之前,替張新爭取到兵權。
隻有這樣,張新才會念他們的好。
“誅宦之事,事關重大。”
袁紹遲疑道:“若是將張新引入麾下,日後我等所謀,少不得要與其知曉,他與天子畢竟還有一層關係......”
何顒隻覺得無力吐槽。
拜托,何進他妹妹是皇後,正兒八經的國舅爺,我們不都給忽悠過來了?
一個不能公開的妹婿,還能搞不定?
何顒極力勸諫。
“容我三思。”
袁紹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還是先送一封信過去,試探一下為好。
......
在這數日間,雒陽城中有能力的,都開始動用自己的關係去查。
一查,還真是那麽迴事!
張新瞬間就被光祿寺的同僚給包圍了。
就連來辭行的孫堅也問起了這件事。
張新一概否認。
眾人心知肚明,也不點破,而是有意無意的對他熱情了許多。
張新見此情形,幹脆請了幾天病假,躲在家中。
趙雲、張遼等人得知後也來詢問。
張新自然實言相告,並囑咐他們不要往外說。
眾將知道這關係到天家體麵,紛紛保證不會亂說,隻是心中忍不住激動起來。
原來他們一直以來輔佐的人,竟然是大漢帝婿!
“袁紹怎麽還沒來啊?”
院中,張新躺在自製的躺椅上,懷中抱著女兒。
前兩日劉華進宮探望張平,劉宏讓董太後傳了封密信給他,說袁紹這幾天估計會派人過來拉攏,讓他找袁紹要點好處。
張新對劉宏的謀劃隻能看懂一部分,不是很理解他為何那麽篤定袁紹一定會來。
但劉宏的水平比他高多了,照做就是了。
反正自己已經答應扶保劉協,他又不會害自己。
再說了,如果能要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正在張新逗弄女兒之時,袁紹派人送信來了。
“隻是送信麽?陛下你水平也不行啊?猜錯了。”
張新心中嘟囔,拆開了袁紹的信。
和劉宏猜的差不多,這是一封示好拉攏的信。
張新遵循劉宏囑托,迴了一封婉拒的信,同時在信中隱晦的要了點好處,讓袁紹的家仆帶了迴去。
袁紹看完迴信,將其遞給了何顒。
何顒看完皺眉道:“本初,這張新還挺精明,看來我們不給點好處是不行了。”
“不怕他要,就怕他不要。”
袁紹微微一笑,“既然他敢要,那我們就敢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