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字大章,不太好分,一起發了。)


    孫堅看了趙雲一眼,眼睛一亮,快步走進校場內,取了木刀和木盾。


    “來!”


    趙雲也步入場中,挑了根木棍充作長槍,隨手甩了幾下,往那一立。


    孫堅目光一凝。


    這人,不簡單。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趙雲見孫堅架勢,亦不敢大意。


    二人對峙了一會兒,孫堅率先發難,大喝一聲,便朝著趙雲衝去,一刀劈下。


    那姿態,真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


    “好氣勢!”


    趙雲目光一凝,舉棍擋住,隨後手中長棍一蕩,便蕩開了孫堅的刀,一棍朝著對方戳去。


    孫堅舉盾擋住,正欲反擊。


    不料趙雲的速度極快,以棍作槍,一刺接著一刺,如同狂風驟雨一般。


    一寸長,一寸強。


    趙雲的長棍能夠攻擊到孫堅,但孫堅的木刀卻攻不到趙雲。


    他隻好將身子藏於盾後,伺機反擊。


    趙雲戳了一會,見拿孫堅不下,便賣了個破綻,引誘孫堅來攻。


    孫堅大喜,用木盾格開趙雲長棍,欺身近前,一刀連著一刀朝他劈去。


    趙雲迴棍防住,腳下步伐靈活,不斷與孫堅拉扯。


    形勢陡然逆轉。


    先前是趙雲攻,孫堅守。


    現在,變成了孫堅攻,趙雲守。


    “哈哈哈哈哈!”


    孫堅手中木刀連劈,勢大力沉,哈哈大笑。


    “過癮呐!過癮!”


    “主公威武!”


    江東f4大聲給自家主公打氣。


    張遼等人不甘示弱,也紛紛給趙雲加油。


    張新一點不慌。


    他可太熟悉趙雲的風格了。


    別看現在趙雲好似劣勢,但他的步伐不亂,神色如常,遊刃有餘。


    反倒是孫堅麵色潮紅,唿吸急促,體力的消耗明顯很大。


    果然,沒過多久,孫堅的勁使大了,劈出去的刀沒能及時收迴,被趙雲抓住破綻,一棍抵在心口。


    孫堅不是輸不起的人,很爽快的認輸了。


    雖然輸了,但劈得很爽,他此時的心情極好。


    “不意君侯麾下竟有如此猛士,堅心服口服!”


    孫堅哈哈大笑,同時也暗暗感激黃蓋。


    若不是黃蓋力諫,他豈有與這等猛士交手的機會?


    “孫議郎承讓了。”趙雲抱拳笑道:“議郎剛勇過人,今日隻是切磋而已,若是戰場之上,孰勝孰負,還未可知。”


    張新點頭微笑。


    孫堅過完劈癮,心中便犯起了難。


    原本他是想通過展示自身勇武,好得到張新看重,可沒想到自己竟然敗在了趙雲手裏。


    這讓他一時間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黃蓋觀他神色,便知他心中所想,連忙目視韓當、程普等人。


    韓當會意,大聲喊道:“遼西韓當在此,不知哪位前來賜教?”


    張新賣了個麵子,沒讓典韋上,而是讓魏續等人去陪他們玩了。


    呂布得封騎都尉在前,並沒有隨趙雲等人一同辭官。


    也就是他今日上值去了,否則張新高低也得讓他去和孫堅比劃比劃。


    魏續和韓當在場中打的有來有迴。


    黃蓋見此,連忙朝著孫堅擠眉弄眼。


    孫堅深吸一口氣,對張新道:“君侯以為,堅的這些家將如何?”


    “正題來了。”


    張新心中一動,對孫堅笑道:“皆是壯士。”


    孫堅又道:“不知君侯覺得堅如何?”


    “江東猛虎。”張新評價道。


    孫堅聞言大喜。


    此時的他雖然頗有戰功,但卻沒什麽名頭。


    江東猛虎這個稱號,還是諸侯討董之時,孫堅作戰勇猛,這才逐漸流傳開的。


    如今張新如此評價於他,在孫堅看來,這就是在幫他揚名啊!


    別忘了,張新是蔡邕的弟子,也是士人!


    在光祿寺時,孫堅可是親眼看見,蔡邕帶著張新去拜訪那些名士大儒。


    那些平日裏見到他,就像見到屎一樣的名士,在見到張新和蔡邕的時候,活脫脫一舔狗。


    士人品評人物,本就是這個時代的風氣。


    隻要張新願意將他這個江東猛虎的名頭宣揚出去,他以後還怕沒有用武之地麽?


    “不意君侯竟如此高看於堅。”


    孫堅瘋狂壓製嘴角,對張新施了一禮,“不瞞君侯,堅此次登門拜訪,實是有事相求。”


    “文台兄有事請講。”張新笑道:“我輩男兒征戰沙場,皆是爽利之人,無需這般拐彎抹角。”


    “那堅就直說了。”


    孫堅心中大唿對味,開口說道:“堅一介武夫,畢生所求便是征戰沙場,為國效力。”


    “議郎之位雖好,但堅又不喜鑽研朝政,實在是難以勝任。”


    “如今西涼雖因君侯之故,暫時休戰,但不知何時,又會烽煙再起。”


    “故,堅想請君侯在大將軍麵前美言幾句,好成全堅為國效力之心。”


    “日後君侯但凡有所差遣,隻需一封書信到來,堅萬死不辭!”


    說完,孫堅深深一揖。


    “孫堅想出去打仗?”


    張新先是扶起孫堅,隨後心中沉思。


    按照原本的曆史,再過兩個月,長沙賊區星就會叛亂了。


    孫堅便是在那時被外放出去,當的長沙太守。


    也就是說,即便他不來求張新,兩個月後也能外出征戰。


    既然如此,這個順水人情,不賣白不賣。


    “文台兄不必如此,我答應你了。”


    張新點點頭,“隻是我也剛來雒陽不久,需要一些時間,還請文台兄等我兩月可好?”


    “堅多謝君侯!”孫堅興奮道:“君侯是長者,以後還請莫要喚堅為兄了,直唿表字即可。”


    長者,有年長的意思,也有地位高的意思。


    很明顯,孫堅口中長者的意思是後者。


    “誒,文台兄此言差矣。”張新擺擺手,“當初周慎若聽你言,涼州之亂恐怕早就定了,又豈會拖到今日?”


    “我唿你為兄,是敬你的本事,非是其他。”


    孫堅被張新誇的抓耳撓腮,口中不斷發出‘啊呀,啊呀’的聲音。


    這時,韓當、程普也和魏續等人打完了。


    張新給他們各自賜了瓜果解渴,隨後命奴婢準備酒食,宴請孫堅等人。


    迴到正堂,江東f4自覺的在堂外侍立。


    張新見狀便將他們都叫了起來,分別賜座。


    孫堅等人一陣感謝。


    張新又見孫堅雖然危襟正坐,但卻時不時的輕微扭動一下身體,顯然很不舒服,於是說道:“文台兄若是覺得跪坐不適,不妨放開一些,我這邊沒有這麽多的規矩。”


    “如此太過失禮了吧?”孫堅小心翼翼的說道。


    張新眼睛一瞪,“我輩男兒征戰沙場,圖的就是一個痛快!哪有那麽多的失禮?”


    說完,他便將自己的雙腿抽了出來,盤腿坐在位子上。


    舒服。


    真不錯,不用跪坐的感覺真不錯。


    跪坐的時候,雖然屁股下麵有個小凳子,不至於將自己的腿壓麻,但老是這麽蜷著腿,時間久了也不舒服。


    這點鬼子就沒學到精髓,屁股直接坐在腿上,坐的久了,整個人都麻了。


    “君侯說的是,是堅矯情了。”


    孫堅本就是個輕俠之輩,生性輕佻灑脫,此言深得他心,又見張新不再跪坐,他也不再堅持,將腿抽了出來。


    哦,爽。


    孫堅臉上頓時露出了舒爽的表情。


    “這就對了嘛。”張新拍拍手,吩咐奴婢上酒菜。


    眾人開始推杯換盞。


    張新一邊喝著,心中一邊琢磨。


    是不是可以把孫堅收入麾下?


    孫堅雖然是吳國政權的奠基者,但他本人卻是個實打實的漢室忠臣。


    討黃巾,他在朱儁麾下,征西涼,他在張溫麾下,討董之時,他在袁術麾下。


    直到他死,都從來沒有獨立過,而是一直在做別人的部將。


    孫堅死後,孫笨......哦不,孫策。


    孫策也是袁術的部將,直到袁術貿然稱帝,這才讓他找到了獨立機會。


    如果說得到傳國玉璽後的孫堅,有沒有野心還有待商榷,但得到玉璽前的孫堅,毫無疑問是有收服的可能性的。


    此時的他,隻不過是個沒有關係,想要依靠軍功晉升的武夫罷了。


    自己是宣威侯,又有蔡邕弟子的身份,如果區星叛亂時,自己上書舉薦,又會多一層舉主和故吏的關係。


    知遇之恩,那可是很重的。


    思及此處,張新對孫堅的態度不由得熱情起來。


    孫堅受寵若驚。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一群大男人,又都是一路征戰出來的,話題很自然的就引到了軍事上。


    張新擊烏桓,破鮮卑,攻金城,西縣智退韓遂,聽得孫堅欽佩不已,也將自己過往的經曆一一道來。


    不過他心裏還是有點逼數的。


    中平元年討黃巾那段,沒敢拿出來說。


    很快堂中氣氛便熱絡起來。


    一個有心收服,一個有意巴結,一場酒宴,賓主盡歡。


    孫堅喝得大醉,當夜便住在了宣威侯府中。


    次日孫堅醒來後,來到張新處辭行。


    張新將他送到門口,把羊還給了他。


    隻有君主對臣下才不用還‘摯’,張新雖然算是國君,可以在堂上受禮,但孫堅此時還不是他的臣屬,因此這隻羊要還給他。


    這是禮法。


    孫堅再拜行禮。


    迴去的路上,孫堅滿麵羞慚,不斷唉聲歎氣。


    黃蓋見狀不由詢問。


    孫堅道:“原本我還以君侯的出身而看他不起,今日一見,方知是我傲慢了。”


    “他為報張寶救命之恩,明知黃巾叛逆,卻依舊從之,此乃義也。”


    “他雖從賊,卻未忘報效國家,擊烏桓,定鮮卑,此乃忠也。”


    “張寶托孤女於他,他寧願被陛下罷官,也不願違背諾言,此乃信也。”


    “我先前對他多有冷待,昨日他卻待我如此禮敬,此乃仁也。”


    “一介反賊,能以大軍功得拜縣侯,大智大勇也。”


    “如此忠義仁信,又智勇雙全之人,也難怪蔡邕當世大儒,會收他為弟子。”


    “噫......”孫堅感慨完,對黃蓋說道:“若非公覆堅持,我無法結識這等英傑。”


    黃蓋微笑。


    過了幾日,張舉張純等一幹叛賊,被押送到了雒陽。


    隨之而來的,還有顧雍和劉華等人的信。


    張新在漢中之時,給漁陽去信報了平安。


    隻是他那時還要行軍,便讓顧雍無需迴信,等他穩定了再說。


    到了雒陽後,他這才又送信過去,告訴顧雍這裏發生的事。


    顧雍接到信後,連忙派快馬迴信。


    此次張舉張純造反,牽連之人多達數萬,即使隻將賊酋和與之相關的人押來,那也有烏泱泱的千餘人。


    如此臃腫的隊伍,又有老弱婦孺,行進速度自然不快。


    因此,押送隊伍和送信之人,竟然是差不多的時間到。


    張新十分關注漁陽的發展,先是拆開了顧雍的信。


    顧雍在信中告訴他,漁陽一切安好,無需擔憂。


    今年曲轅犁已經在郡中全麵推廣,又有天公作美,估計豐收不成問題。


    紡織廠、造紙廠有序運轉,利潤頗豐。


    百姓手中有了錢,很多人都選擇讓孩子繼續讀書。


    烏桓人基本已經沒有問題了,鮮卑那邊有閻柔鎮壓,問題也不大,唯有公孫瓚被丘力居圍在管子城,已經圍了一個多月了。


    不過那是遼西的事,該劉虞和閻柔去操心。


    張新看到這裏,心中不由感慨。


    “嘶......這就是世界線的收束麽?”


    在原本的曆史中,公孫瓚就是因為這件事,才被朝廷拜為降虜校尉,有了起家的資本。


    在公孫瓚被貶去當縣丞後,張新還以為他以後就沒聲音了呢。


    “到時候朝廷給公孫瓚議賞的時候,我要不要幹涉一下呢?”


    張新想了想,還是算了。


    若是沒了公孫瓚,以後劉虞誰去殺?


    不殺劉虞,他怎麽掌控幽州?


    雖說他現在也拿不準,自己將來會在何方,但隻要劉虞死了,即使他那時候沒有任何地盤,隻要跑到幽州振臂一唿,立刻就能有起家的資本。


    這點自信他還是有的。


    張新繼續往下看。


    水軍也初具規模了,現在出海剿滅一些小規模的海賊不成問題。


    顧雍在信中表示,雖然他接任了漁陽太守,但張新留下的政策很好,他不會更改,請張新不要掛念。


    最後,顧雍說劉華等人接到他的信後,已經出發,估計會在九月底抵達雒陽。


    張新沉思了一會,給顧雍寫了一封迴信。


    漁陽太守現在是顧雍,政務已經無需他去操心了。


    紡織廠、造紙廠有胡才、李樂盯著,他也很放心。


    新城有張牛角看著,也不會有問題。


    唯有水軍。


    張新先是在信中勉勵了顧雍一番,讓他好好幹,隨後指示他,可以讓水軍往遼東那邊跑一跑。


    先把漁陽到遼東遝氏縣的航線熟悉一下,再通過遝氏,從水路上連接樂浪郡。


    樂浪郡,地處朝鮮半島西北部,其郡治朝鮮縣,就是後世的平壤。


    隻要能夠在樂浪建立起一個港口,以目前大漢的領先程度,南邊的三韓,以及鬼子那邊,就都是囊中之物了。


    張新不由興奮的搓起手手來。


    那麽多牲畜,開荒挖礦絕對好使!


    隨後張新整理了一下心情,打開劉華的家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流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流雪並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