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布局(下)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雒陽山河險塞,坐擁八關。
分別是北邊的孟津、小平津兩個渡口,東邊的成皋(gāo)關,東南的轘(huán)轅關、南邊的大穀、伊闕、廣成三關、以及西邊的函穀關。
其中東邊的成皋關又叫旋門關。
也叫虎牢關。
演義中win9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汜水關,虎牢關,其實指的都是成皋關。
實際上,孫堅斬殺華雄的地方是陽人城,在雒陽南邊的廣成關附近,而呂布與胡軫出鎮的,也是廣成關。
根本沒東邊的成皋關啥事。
倒是曹操領兵想要偷襲成皋,結果轉角遇到愛,在滎陽恰好碰上想偷襲酸棗聯軍的徐榮,被錘了個全軍覆沒。
張新日後若從平原出兵,想要攻進雒陽的話,最近的是成皋關。
其次就是他剛經過的孟津和小平津這兩個渡口。
但無論攻打哪個地方,都是在河內這一塊。
“既然如此的話......”
張新走出大帳,望向北方。
那裏有巍峨的太行山脈,還有楊鳳和他的百萬黑山軍。
張新沉吟了一會,迴到帳內,提筆寫了兩封書信。
“來人。”
“在。”
兩名黃巾舊部走了進來。
“你將這封書信送到黑山楊鳳處。”
張新對一人說道:“讓他一年之內,必須在山中屯好三十萬石糧草,我有用處。”
諸侯會盟,表麵上聲勢浩大,實則各自心懷鬼胎。
孫堅得勝,袁術就斷了他的糧草。
韓馥因為害怕袁紹,也斷了他的糧草。
孫堅攻入雒陽,袁紹竟然派兵襲擊他的後方。
更別提後來劉岱殺了橋瑁,袁術又把從兄袁遺幹掉,袁紹那邊則是謀奪了韓馥的冀州......
諸侯會盟肯定要去,但張新可不會把自己的糧道,寄托在這幫牛鬼蛇神的身上。
屆時若是能蹭吃蹭喝,那就蹭點糧草,若是哪日蹭不到了,自己也好有條退路。
“諾。”
黃巾舊部接過書信,走出帳外。
張新看向另一人,“你迴漁陽一趟,告訴張牛角、胡才、李樂他們,讓他們把這些年存的家底拿一些出來,一年之內必須送四十萬石糧草到黑山!”
多出來的那十萬石,就當給楊鳳的辛苦費了。
四十萬石糧,按照幽州現在三十錢一石的糧價來算,也就一千兩百萬錢。
就算再加上人工什麽的,多出個百萬錢絕對夠夠的。
當初從甄氏家中搶......借的五億錢,經過張新的一番濫賞過後,還剩下一些。
後來吃了那麽多戰爭紅利,又做了漁陽太守,再加上夏侯蘭規範了賞賜製度,那些錢基本上就沒怎麽動過了。
剩下的,都在張新的私人小金庫裏。
更別提還有互市、造紙廠和紡織廠了。
雖然這些收入大部分都被漁陽郡府和甄氏瓜分了,但張新個人還是有些份額在裏麵的。
畢竟當時他也不知道日後會如何,多存點錢總能用得上。
這麽多年過去,他也不知道小金庫裏到底有了多少錢,但拿出一千多萬買點糧草,絕對沒有問題。
即使算一半的損耗,價格翻上一番,兩千多萬錢也拿得出來。
畢竟董卓進京之後,錢就不值錢了,隻有糧食才是真的。
“嗯?等等!”
思及此處,張新又對黃巾舊部交代道:“你讓張牛角他們拿三分之二出來,全買糧草,全部屯在新城。”
“若是幽州的糧食不夠,就去冀州和兗州買,但是不準來青州買。”
“諾。”
張新在河陽駐紮了幾日,當初的那三千新軍大部分都來了。
當然,也有小部分人覺得青州太遠,不願意跟著張新去,退還了當初多拿的那一筆錢。
張新沒有強迫。
清點了一下人頭,願意跟他去青州的,有兩千三百人左右。
算上黃巾舊部,共有兩千六百餘人。
倒也足夠了。
張新整軍出發,沿著黃河一路向東。
沿途郡縣早已打過招唿,一路上倒也沒有什麽誤會發生。
從河陽到平原約有千裏,但皆是一馬平川,十分好走。
東行四十裏,便是溫縣。
張新遠遠的打量了一下司馬老賊的故鄉,便繼續往東,行至平皋。
平皋在黃河北邊,對麵的河南地界,就是成皋了。
張新隔河眺望,隻覺得成皋關依山傍水,果然險峻。
琢磨了一下,不太好攻。
再過懷縣、武德,獲嘉、汲縣等地,便進入到兗州東郡地界了。
白馬、濮陽......
都是‘曆史名城’。
“君侯。”
張遼策馬來報,“前麵就是衛國了,今日天色已晚,是否安營?”
“衛國?”
張新一楞,突然想起一個名人。
樂進,好像就是衛國縣人吧?
“君侯?”
張遼見張新不說話,麵色疑惑。
張新迴過神來。
“安營吧,再派人去城裏買些豬和羊,這段時間士卒行軍辛苦,吃頓肉吧。”
周圍的士卒聞言,頓時發出一陣歡唿聲。
打發完張遼,張新搓手手。
兗州......名士名將好像很多啊。
“彥雲。”
張新喚過王淩,“你帶幾個人,四下打探一下,問問這裏是不是有個叫樂進、字文謙的人。”
“若是有,你就說我要征辟他出仕,把他帶過來。”
王淩的職位是侯府庶子,但張新也不可能真把他當保姆使,於是便帶在了身邊,算是替了王猛的缺。
“樂文謙?沒聽說過啊。”王淩好奇道:“君侯認識此人?他是兗州名士嗎?”
“不是名士,但我對其有所耳聞。”張新笑道。
王淩點點頭,帶了幾個人,打探消息去了。
不多時,中軍大帳率先紮好。
張新走進帳中,命小吏取來筆墨。
“程昱......哦不,他現在應該叫程立,嗯......還有於禁、毛玠、陳宮......陳宮就算了,得留給我家奉先使。”
“若是沒有他,奉先還攪不攪屎了?還有誰呢......哦對了,還有李典,哦算了,李典現在應該還在吃奶。”
張新撓頭,腦中不斷迴想這個時間段能用的,並且他有可能征辟到的人。
“諸葛珪、諸葛玄......這倆人現在是什麽情況,要不派個人去徐州打聽一下?”
(誒嘿,我大半夜偷跑一章)
分別是北邊的孟津、小平津兩個渡口,東邊的成皋(gāo)關,東南的轘(huán)轅關、南邊的大穀、伊闕、廣成三關、以及西邊的函穀關。
其中東邊的成皋關又叫旋門關。
也叫虎牢關。
演義中win9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汜水關,虎牢關,其實指的都是成皋關。
實際上,孫堅斬殺華雄的地方是陽人城,在雒陽南邊的廣成關附近,而呂布與胡軫出鎮的,也是廣成關。
根本沒東邊的成皋關啥事。
倒是曹操領兵想要偷襲成皋,結果轉角遇到愛,在滎陽恰好碰上想偷襲酸棗聯軍的徐榮,被錘了個全軍覆沒。
張新日後若從平原出兵,想要攻進雒陽的話,最近的是成皋關。
其次就是他剛經過的孟津和小平津這兩個渡口。
但無論攻打哪個地方,都是在河內這一塊。
“既然如此的話......”
張新走出大帳,望向北方。
那裏有巍峨的太行山脈,還有楊鳳和他的百萬黑山軍。
張新沉吟了一會,迴到帳內,提筆寫了兩封書信。
“來人。”
“在。”
兩名黃巾舊部走了進來。
“你將這封書信送到黑山楊鳳處。”
張新對一人說道:“讓他一年之內,必須在山中屯好三十萬石糧草,我有用處。”
諸侯會盟,表麵上聲勢浩大,實則各自心懷鬼胎。
孫堅得勝,袁術就斷了他的糧草。
韓馥因為害怕袁紹,也斷了他的糧草。
孫堅攻入雒陽,袁紹竟然派兵襲擊他的後方。
更別提後來劉岱殺了橋瑁,袁術又把從兄袁遺幹掉,袁紹那邊則是謀奪了韓馥的冀州......
諸侯會盟肯定要去,但張新可不會把自己的糧道,寄托在這幫牛鬼蛇神的身上。
屆時若是能蹭吃蹭喝,那就蹭點糧草,若是哪日蹭不到了,自己也好有條退路。
“諾。”
黃巾舊部接過書信,走出帳外。
張新看向另一人,“你迴漁陽一趟,告訴張牛角、胡才、李樂他們,讓他們把這些年存的家底拿一些出來,一年之內必須送四十萬石糧草到黑山!”
多出來的那十萬石,就當給楊鳳的辛苦費了。
四十萬石糧,按照幽州現在三十錢一石的糧價來算,也就一千兩百萬錢。
就算再加上人工什麽的,多出個百萬錢絕對夠夠的。
當初從甄氏家中搶......借的五億錢,經過張新的一番濫賞過後,還剩下一些。
後來吃了那麽多戰爭紅利,又做了漁陽太守,再加上夏侯蘭規範了賞賜製度,那些錢基本上就沒怎麽動過了。
剩下的,都在張新的私人小金庫裏。
更別提還有互市、造紙廠和紡織廠了。
雖然這些收入大部分都被漁陽郡府和甄氏瓜分了,但張新個人還是有些份額在裏麵的。
畢竟當時他也不知道日後會如何,多存點錢總能用得上。
這麽多年過去,他也不知道小金庫裏到底有了多少錢,但拿出一千多萬買點糧草,絕對沒有問題。
即使算一半的損耗,價格翻上一番,兩千多萬錢也拿得出來。
畢竟董卓進京之後,錢就不值錢了,隻有糧食才是真的。
“嗯?等等!”
思及此處,張新又對黃巾舊部交代道:“你讓張牛角他們拿三分之二出來,全買糧草,全部屯在新城。”
“若是幽州的糧食不夠,就去冀州和兗州買,但是不準來青州買。”
“諾。”
張新在河陽駐紮了幾日,當初的那三千新軍大部分都來了。
當然,也有小部分人覺得青州太遠,不願意跟著張新去,退還了當初多拿的那一筆錢。
張新沒有強迫。
清點了一下人頭,願意跟他去青州的,有兩千三百人左右。
算上黃巾舊部,共有兩千六百餘人。
倒也足夠了。
張新整軍出發,沿著黃河一路向東。
沿途郡縣早已打過招唿,一路上倒也沒有什麽誤會發生。
從河陽到平原約有千裏,但皆是一馬平川,十分好走。
東行四十裏,便是溫縣。
張新遠遠的打量了一下司馬老賊的故鄉,便繼續往東,行至平皋。
平皋在黃河北邊,對麵的河南地界,就是成皋了。
張新隔河眺望,隻覺得成皋關依山傍水,果然險峻。
琢磨了一下,不太好攻。
再過懷縣、武德,獲嘉、汲縣等地,便進入到兗州東郡地界了。
白馬、濮陽......
都是‘曆史名城’。
“君侯。”
張遼策馬來報,“前麵就是衛國了,今日天色已晚,是否安營?”
“衛國?”
張新一楞,突然想起一個名人。
樂進,好像就是衛國縣人吧?
“君侯?”
張遼見張新不說話,麵色疑惑。
張新迴過神來。
“安營吧,再派人去城裏買些豬和羊,這段時間士卒行軍辛苦,吃頓肉吧。”
周圍的士卒聞言,頓時發出一陣歡唿聲。
打發完張遼,張新搓手手。
兗州......名士名將好像很多啊。
“彥雲。”
張新喚過王淩,“你帶幾個人,四下打探一下,問問這裏是不是有個叫樂進、字文謙的人。”
“若是有,你就說我要征辟他出仕,把他帶過來。”
王淩的職位是侯府庶子,但張新也不可能真把他當保姆使,於是便帶在了身邊,算是替了王猛的缺。
“樂文謙?沒聽說過啊。”王淩好奇道:“君侯認識此人?他是兗州名士嗎?”
“不是名士,但我對其有所耳聞。”張新笑道。
王淩點點頭,帶了幾個人,打探消息去了。
不多時,中軍大帳率先紮好。
張新走進帳中,命小吏取來筆墨。
“程昱......哦不,他現在應該叫程立,嗯......還有於禁、毛玠、陳宮......陳宮就算了,得留給我家奉先使。”
“若是沒有他,奉先還攪不攪屎了?還有誰呢......哦對了,還有李典,哦算了,李典現在應該還在吃奶。”
張新撓頭,腦中不斷迴想這個時間段能用的,並且他有可能征辟到的人。
“諸葛珪、諸葛玄......這倆人現在是什麽情況,要不派個人去徐州打聽一下?”
(誒嘿,我大半夜偷跑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