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軍師來了!”


    張新大喜,發足狂奔。


    跑到半路下意識的扭了扭腳,但想想還是算了。


    荀攸隻是看著憨,又不是真的傻。


    和這種聰明人打交道,還是不要耍小手段了。


    來到正堂,張新看到那熟悉的身影,麵露喜色,上前抓住荀攸的手。


    “公達來了。”


    “攸拜見君侯。”


    荀攸不動聲色的掙脫了張新的手,行了一禮,同時心中納悶。


    咱們也不熟啊。


    你把我從大將軍那要過來做什麽?


    張新也不在意,引著荀攸坐下,隨後自己坐到了主位上。


    “白波之事,公達想必已知。”


    荀攸點點頭。


    “朝廷拜我平寇將軍,前去河東平亂。”


    張新開口道:“我智謀短淺,恐負陛下所托。”


    “素聞公達智計出眾,因此我便厚顏,向大將軍將公達要了過來,還望公達助我。”


    說完,張新拱手一禮。


    “既是為國效力,攸願效犬馬之勞。”荀攸迴了一禮,“不知君侯可有河東輿圖?”


    “有。”


    張新點頭,對典韋道:“老典,把河東輿圖拿來。”


    典韋應諾,不多時便將河東的地圖拿了過來。


    這份地圖自然是朝廷給的。


    張新拿著地圖,坐到荀攸身邊,在桌上鋪開。


    荀攸看過地圖,問道:“不知朝廷給了君侯多少兵馬?”


    “射聲營,兩千二百。”張新伸出兩根手指。


    “這麽少?”荀攸驚訝道。


    張新想了想道:“我尚有家兵四百,皆是騎卒,算上我的家兵,有兩千六百餘人。”


    荀攸低頭沉思。


    兩千六對十萬?


    這打個毛啊?


    半晌,荀攸抬起頭,問道:“君侯不向大將軍多要些兵麽?”


    “我要了啊。”張新大吐苦水,“你猜大將軍怎麽說?”


    巴拉巴拉......


    荀攸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察覺到這樣有些失禮,荀攸正了正神色。


    “不知君侯胸中可有謀劃?”


    “這是考校我呢?”


    張新心中暗道,隨後點點頭,“我意出軹關陘,先占安邑,再攻平陽,隨後扼守靈石口,阻斷太原黃巾南下,再徐圖平定河東黃巾。”


    “不知公達以為如何?”


    靈石口就是汾水關,也叫大汾,位於雀鼠穀南部。


    雀鼠穀南北約有一百五十餘裏,東邊是太嶽山,西邊是呂梁山,汾水從中間的丘陵地帶穿越,形成了一個長條形的河穀。


    這裏是太原與河東之間的唯一通道。


    相傳大禹之時,整個太原都被晉陽湖淹沒,是大禹鑿開了靈石口,泄出洪水,這才有了如今的太原盆地。


    由此可見,靈石口地勢之險要,之重要。


    “君侯此計,似有不妥。”荀攸開口道:“軹關陘地勢險要,若賊兵遣一軍把守要道,則我軍難以寸進。”


    “退一步來說,即便賊兵無人把守,我軍順利抵達絳邑,兩千孤軍深入敵後,糧道不通,風險極大啊......”


    荀攸手指在地圖上遊走,隨後定格在華陰縣處。


    “依攸之見,君侯可先率軍前往華陰。”


    荀攸繼續說道:“華陰背靠長安,可保糧道無虞,我軍可在此停駐,招募士卒,徐徐圖之。”


    從雒陽到河東,一共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就是通過太行八陘中的軹關陘,直插位於河東中心的絳邑縣。


    這條路全程大概四百裏左右,好處是占領了絳邑後,能四麵出擊。


    向北攻取平陽,可以阻斷太原和河東的通道,向南可以連通郡治安邑,與河東太守合兵一處。


    若是扼守住絳邑及其西邊的臨汾兩城,還能將河東的白波黃巾切成兩段,各個擊破。


    壞處則是糧草轉運艱難,容易被四麵圍攻。


    第二條路則是走三門峽到弘農郡的華陰縣,在黃河拐彎的這個地方,尋找渡口過河。


    走這條路,不必擔心糧草轉運問題,但華陰位於河東郡的西南角,若從此地進兵,則需要逐縣收複河東,費時日久。


    “公達此計甚妥。”張新點點頭,“然而......”


    張新將手指指向北方。


    “我擔心並州啊......”


    荀攸凝神細看。


    “君侯是擔心張懿會敗?”


    不是我擔心,而是史書上就這麽寫的。


    張新點點頭,“休屠各胡叛,張懿本就不好應對,白波黃巾又入太原,此時已成兩麵夾擊之勢。”


    “張懿若敗,屆時休屠各胡十餘萬人,沿大河南下關中,如之奈何?”


    “從大河南下,隻要過了龍門渡,便是一馬平川,我軍若是駐守華陰,未必來得及搶占龍門渡。”


    “即便搶占了,也要麵對休屠各與白波黃巾的兩麵夾擊。”


    “一旦關中形勢危急,西涼叛軍恐會再起。”


    荀攸聞言大驚,連忙思考起張新所說的可能性。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如果張懿戰敗,休屠各胡南下,別說收複河東了,到那時關中守不守得住都成問題。


    一旦關中震蕩,西涼叛軍包會再來的。


    叛軍又不止韓遂一路。


    這麽一看的話,張新出軹關陘,攻絳邑還真是最好的選擇。


    絳邑往西一百五十裏就是龍門渡,兩地之間一馬平川,溝通方便。


    如果在絳邑收到消息,分兵駐守龍門渡,騎兵一日,步兵兩日可到。


    隻需守住這兩個地方,就能擋住休屠各胡和太原的白波黃巾,到那時朝廷一定會派援軍過來。


    荀攸這才驚覺,張新好像早在兩個多月前,就找何進拿了份並州地圖。


    “莫非他早就料到了?”荀攸心中吐槽,“你他媽這叫智謀短淺?”


    “公達以為如何?”


    張新見荀攸半天不說話,開口問道。


    “攸還是以為,出軹關陘太過險峻。”


    荀攸沉吟道:“不如我軍先取蒲板、合陽,這樣就算張懿戰敗,也能及時搶占龍門渡。”


    “若是張懿不敗,我軍招募、整訓完士卒後,亦能從龍門渡出,直取絳邑。”


    張新點點頭,荀攸此計確實最為穩妥。


    但是......


    “公達,我怕時間不夠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流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流雪並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