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入宮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範來了?”
張新十分驚喜。
自中平二年九月,他將田楷派去平穀鎮守之後,兩人就再也沒見過麵了。
如今已是中平四年七月底,算下來都差不多兩年了。
時間過的真快啊......
“老師......”張新看向蔡邕。
“既是有客到了,子清先去便是。”蔡邕笑道:“老夫的腿腳還好的很,自己能走。”
張新告了個罪,撒丫子就往府內跑去。
跑到半路,略微扭了扭腳,一隻鞋子很自然的就跑掉了。
張新跑到正堂,看到那張熟悉的麵容,上前一把抓住田楷的手。
“士範!士範......我想死你了!”
“楷也頗思君侯。”
田楷一笑,後退一步就想行禮。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張新連忙扶住。
田楷低頭行了半禮,突然動了動鼻子。
“君侯,你鞋呢?”
張新動了動腳,低頭一看。
“嗯?我鞋呢?來人,去外麵找找。”
“不必了。”
這時蔡邕笑嗬嗬的走了進來,趙雲跟在後麵,手上還拿著一隻鞋子。
“子清聽聞賢才到來,發足狂奔,竟將鞋子都跑掉了,若是傳揚出去,這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蔡邕來漁陽時,田楷已經去平穀了,二人並沒有見過麵。
不過剛才他問過趙雲,此時已經知道了田楷的身份。
田楷聞言十分感動,開口喚道:“君侯......”
張新尷尬道:“失禮了,失禮了......”
“禮賢下士,有何失禮?”蔡邕淡淡一笑。
趙雲上前,將鞋子還給張新。
張新穿好鞋,給蔡邕介紹道:“老師,這是無終田楷,字士範,我昔年的主簿。”
隨後又對田楷道:“士範,這是我老師,東觀蔡公。”
“可是修熹平石經的伯喈公?”田楷震驚道。
蔡邕,是君侯的老師?
什麽時候的事?
“些許薄名,不足掛齒。”蔡邕微微點頭。
田楷連忙走到蔡邕身前,一揖到底,“學生田楷,拜見伯喈公。”
熹平石經修成後,便立於太學門外任由士子觀看,天下士子都要承蔡邕一份人情。
因此田楷自稱學生倒也沒錯。
“不必多禮。”
蔡邕雙手虛托,田楷順勢起身。
“老師,士範,都請坐吧。”
張新招唿二人坐下,又對趙雲說道:“子龍,去把大家都叫過來吧。”
“諾。”趙雲轉身離去。
張新坐到主位上,開口笑道:“不曾想士範的消息如此靈通,我才方到雒陽,你便來了。”
“是大將軍告知楷的。”田楷從懷中掏出一份請帖,“大將軍聞君侯到來,十分欣喜,欲設宴邀請君侯。”
“正好楷與君侯已有兩年未見,心中甚是想念,便主動接下了這個差事。”
典韋上前,將田楷手中的請帖接過,遞給張新。
“何進的請帖?”
張新心中一動,打開請帖。
何進邀請他三日後到大將軍府赴宴。
張新看完,對田楷說道:“請士範轉告大將軍,三日後我一定到。”
何進的心思,張新心裏跟個明鏡似的。
不過自己之前承了他那麽多情,也確實該過去表示一下感謝。
這時,呂布等人紛紛來到,在城外整軍的左豹,也被張新叫了過來。
蔡邕來漁陽時,呂布鎮守寧縣,後來就被劉宏截胡了。
二人也沒見過,張新趁機介紹了一下。
奴婢開始斟酒上菜。
大家都是熟人,堂內的氣氛很快便熱絡了起來,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武將們喝成一團,大聲吹逼,張新則是陪著蔡邕和田楷說話,互相交流各自的近況。
酒宴散去,張新又親自將田楷送到門外,做足姿態。
蔡邕則是留了下來。
反正他家裏現在也沒人,迴不迴去無所謂。
張新給他安排好住所,便迴到了自己院中。
次日中午,劉宏派了宦官過來,召他入宮覲見。
跟隨宦官一起來的,還有一個治禮郎,負責教授張新入宮禮儀。
張新學完,換上官服,跟著宦官來到宮內。
“這便是東漢南宮麽?”
張新打量著周圍的景象。
前世他去過故宮,對南宮反而沒什麽感覺,還不如剛見到雒陽城時來得震撼。
南宮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宮中、台閣以及禁中。
禁中便是皇帝一家的生活區,台閣則是尚書台、禦史台、衛尉、光祿寺這些核心機構。
台閣和禁中外圍的宮中區域則是各種工坊、庫房、以及一些其他的衙署所在。
比如蔡邕之前修書的東觀,就在宮中。
張新從南宮闕門入宮,經過一些衙署後,便來到了一個端門。
過了這個端門就是台閣區,端門正對朝堂,也就是百官上朝的地方。
朝堂的東邊是光祿寺,蔡邕此時正在裏麵上值,西邊是一條複道,連通南北二宮的重要區域。
複道因有上下兩層而得名,下層不必多說,上層則是行空廊道,也就是東漢版的天橋。
這條複道的總長度有七裏之多,連通著南北二宮的主要建築。
張新登上行空廊道,跟隨宦官來到禁中。
禁中之內又有四小城,分別是皇帝所在的東宮,太後所在的西宮,皇後、嬪妃所在的中宮,也叫長信宮,以及作為禦花園長樂宮。
值得一提的是,東漢太子的居所並不在南宮內,而是在北宮東邊的永安宮,那裏也叫東宮,但與南宮內的東宮不是同一個地方。
東宮的正殿是雲台殿,也叫前殿,是皇帝登基和每年新年大朝的地方。
作為整個皇宮中最重要的建築,雲台殿建得十分高大,隔著老遠就能看到。
據說在雲台殿上,可以俯瞰整個雒陽城。
雲台殿後麵是玉堂殿,也就是平時劉宏待的地方。
劉宏這次召見他,也是在這裏。
張新來到殿前,宦官讓他稍待,隨後開口喊道:“宣威侯張新入宮覲見。”
兩側的宦官一個接一個,往裏麵傳話。
少頃,劉宏的話傳了過來。
“宣。”
宦官帶著張新來到門口,小聲道:“陛下就在裏麵,宣威侯進去吧。”
張新深吸一口氣,抬腿步入大殿。
張新十分驚喜。
自中平二年九月,他將田楷派去平穀鎮守之後,兩人就再也沒見過麵了。
如今已是中平四年七月底,算下來都差不多兩年了。
時間過的真快啊......
“老師......”張新看向蔡邕。
“既是有客到了,子清先去便是。”蔡邕笑道:“老夫的腿腳還好的很,自己能走。”
張新告了個罪,撒丫子就往府內跑去。
跑到半路,略微扭了扭腳,一隻鞋子很自然的就跑掉了。
張新跑到正堂,看到那張熟悉的麵容,上前一把抓住田楷的手。
“士範!士範......我想死你了!”
“楷也頗思君侯。”
田楷一笑,後退一步就想行禮。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張新連忙扶住。
田楷低頭行了半禮,突然動了動鼻子。
“君侯,你鞋呢?”
張新動了動腳,低頭一看。
“嗯?我鞋呢?來人,去外麵找找。”
“不必了。”
這時蔡邕笑嗬嗬的走了進來,趙雲跟在後麵,手上還拿著一隻鞋子。
“子清聽聞賢才到來,發足狂奔,竟將鞋子都跑掉了,若是傳揚出去,這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蔡邕來漁陽時,田楷已經去平穀了,二人並沒有見過麵。
不過剛才他問過趙雲,此時已經知道了田楷的身份。
田楷聞言十分感動,開口喚道:“君侯......”
張新尷尬道:“失禮了,失禮了......”
“禮賢下士,有何失禮?”蔡邕淡淡一笑。
趙雲上前,將鞋子還給張新。
張新穿好鞋,給蔡邕介紹道:“老師,這是無終田楷,字士範,我昔年的主簿。”
隨後又對田楷道:“士範,這是我老師,東觀蔡公。”
“可是修熹平石經的伯喈公?”田楷震驚道。
蔡邕,是君侯的老師?
什麽時候的事?
“些許薄名,不足掛齒。”蔡邕微微點頭。
田楷連忙走到蔡邕身前,一揖到底,“學生田楷,拜見伯喈公。”
熹平石經修成後,便立於太學門外任由士子觀看,天下士子都要承蔡邕一份人情。
因此田楷自稱學生倒也沒錯。
“不必多禮。”
蔡邕雙手虛托,田楷順勢起身。
“老師,士範,都請坐吧。”
張新招唿二人坐下,又對趙雲說道:“子龍,去把大家都叫過來吧。”
“諾。”趙雲轉身離去。
張新坐到主位上,開口笑道:“不曾想士範的消息如此靈通,我才方到雒陽,你便來了。”
“是大將軍告知楷的。”田楷從懷中掏出一份請帖,“大將軍聞君侯到來,十分欣喜,欲設宴邀請君侯。”
“正好楷與君侯已有兩年未見,心中甚是想念,便主動接下了這個差事。”
典韋上前,將田楷手中的請帖接過,遞給張新。
“何進的請帖?”
張新心中一動,打開請帖。
何進邀請他三日後到大將軍府赴宴。
張新看完,對田楷說道:“請士範轉告大將軍,三日後我一定到。”
何進的心思,張新心裏跟個明鏡似的。
不過自己之前承了他那麽多情,也確實該過去表示一下感謝。
這時,呂布等人紛紛來到,在城外整軍的左豹,也被張新叫了過來。
蔡邕來漁陽時,呂布鎮守寧縣,後來就被劉宏截胡了。
二人也沒見過,張新趁機介紹了一下。
奴婢開始斟酒上菜。
大家都是熟人,堂內的氣氛很快便熱絡了起來,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武將們喝成一團,大聲吹逼,張新則是陪著蔡邕和田楷說話,互相交流各自的近況。
酒宴散去,張新又親自將田楷送到門外,做足姿態。
蔡邕則是留了下來。
反正他家裏現在也沒人,迴不迴去無所謂。
張新給他安排好住所,便迴到了自己院中。
次日中午,劉宏派了宦官過來,召他入宮覲見。
跟隨宦官一起來的,還有一個治禮郎,負責教授張新入宮禮儀。
張新學完,換上官服,跟著宦官來到宮內。
“這便是東漢南宮麽?”
張新打量著周圍的景象。
前世他去過故宮,對南宮反而沒什麽感覺,還不如剛見到雒陽城時來得震撼。
南宮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宮中、台閣以及禁中。
禁中便是皇帝一家的生活區,台閣則是尚書台、禦史台、衛尉、光祿寺這些核心機構。
台閣和禁中外圍的宮中區域則是各種工坊、庫房、以及一些其他的衙署所在。
比如蔡邕之前修書的東觀,就在宮中。
張新從南宮闕門入宮,經過一些衙署後,便來到了一個端門。
過了這個端門就是台閣區,端門正對朝堂,也就是百官上朝的地方。
朝堂的東邊是光祿寺,蔡邕此時正在裏麵上值,西邊是一條複道,連通南北二宮的重要區域。
複道因有上下兩層而得名,下層不必多說,上層則是行空廊道,也就是東漢版的天橋。
這條複道的總長度有七裏之多,連通著南北二宮的主要建築。
張新登上行空廊道,跟隨宦官來到禁中。
禁中之內又有四小城,分別是皇帝所在的東宮,太後所在的西宮,皇後、嬪妃所在的中宮,也叫長信宮,以及作為禦花園長樂宮。
值得一提的是,東漢太子的居所並不在南宮內,而是在北宮東邊的永安宮,那裏也叫東宮,但與南宮內的東宮不是同一個地方。
東宮的正殿是雲台殿,也叫前殿,是皇帝登基和每年新年大朝的地方。
作為整個皇宮中最重要的建築,雲台殿建得十分高大,隔著老遠就能看到。
據說在雲台殿上,可以俯瞰整個雒陽城。
雲台殿後麵是玉堂殿,也就是平時劉宏待的地方。
劉宏這次召見他,也是在這裏。
張新來到殿前,宦官讓他稍待,隨後開口喊道:“宣威侯張新入宮覲見。”
兩側的宦官一個接一個,往裏麵傳話。
少頃,劉宏的話傳了過來。
“宣。”
宦官帶著張新來到門口,小聲道:“陛下就在裏麵,宣威侯進去吧。”
張新深吸一口氣,抬腿步入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