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九原呂布,拜見明將軍!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雲下意識的就想把張新甩出去。
但想到這人是從後堂出來的,估計是張新的親近之人,於是便忍住了。
“在下便是趙雲。”
趙雲後退一步,掙開張新的手,極為有禮的行了一揖,看著張新年輕的麵龐問道:“雲受護烏桓校尉征辟而來,敢問這位小先生,校尉何在?”
“我就是。”張新笑道。
這麽年輕?
趙雲一愣。
他在來的路上,就幻想過張新的模樣。
有滿臉橫肉,兇神惡煞的,也有卑鄙下流,陰鷙狡詐的。
卻獨獨沒有想到,這個名震幽州的黃巾大帥,竟然是個尚未及冠的俊秀少年?
“要不子龍等我一會,我迴去穿了官服再出來?”
張新見趙雲麵色,故意撓了撓頭,臉上一副尷尬的表情。
“我久聞子龍大名,今日能夠相見,心中不勝欣喜,竟是忘了換上官服,失禮之處,還望子龍見諒。”
他真是張新?
趙雲見他一身裏衣,披散著頭發,似乎剛從午睡中醒來。
又見他腳上沾滿泥土,甚至連鞋都忘了穿,心中不由感動。
漢時人們極重禮節,若是平等相交,張新此舉無異於失禮。
但張新貴為二千石,而趙雲隻是一個無名小卒,這就不能叫失禮了,而叫求賢若渴,禮賢下士。
“不曾想竟是明將軍當麵。”趙雲下拜道:“常山趙雲,見過明將軍。”
漢時講究君擇臣,臣亦擇君。
趙雲此次前來,除去擊胡安民的誌向外,也有過來看一看的心態在。
若是張新是個明主,他自然不介意在其麾下做事,若不是個明主,他就打算迴常山老家了。
可沒想到的是,他不過常山一農戶罷了,最多隻在本地有著些許薄名,而張新堂堂二千石之尊,聞他到來,竟然赤足相迎。
這讓他怎麽能不感動?
再加上一路上盜匪橫行,所到之處,百姓民不聊生,而在進入漁陽之後,境內國安民樂,其樂融融。
就連空氣,似乎也香甜了那麽幾分。
這讓趙雲放下了不少偏見,對張新的好感度也直線上升。
“快快請起。”張新扶起趙雲,笑道:“子龍既到漁陽,想來是應了我的征辟了?”
“願為明將軍效力。”趙雲抱拳道。
“好,好,好。”張新一連說了三個好,“我仰慕子龍許久,本有許多話想要與你說,但子龍遠道而來,想必辛苦,就請先下去休息吧,今夜我會設宴與你接風。”
“屆時我會將軍中諸將一並喚來,介紹他們與你認識。”
“多謝明將軍。”
張新喚來一個郡吏,讓他領著趙雲下去休息,隨後一個人在堂中無聲大笑。
“趙雲啊!偶像啊!竟然真的來了!他真的長得好帥啊!”
張新心中激動。
之前收關羽,又是割發代首,又是以大義相說,才勉強讓人家答應臨時幫忙。
若不是田楷來慫恿他去幹丘力居,恐怕現在關羽已經走了。
現在收趙雲,隻需一道征辟令,人家自己就千裏迢迢的趕過來了。
還不用舔。
這就是有名分的好處啊!
獨自一人傻樂了一會,張新收斂了一下心情。
現在的他,是銀印青綬的二千石大吏,再見那些曆史名人,已經無需跪舔了。
隻需平等相待,就能讓他們感恩戴德。
“還有四年。”張新走出正堂,抬頭望天,“也不知在這四年內,我能發展到什麽程度......”
是夜,張新設宴招待趙雲,並將黃巾諸將介紹給他認識。
趙雲恭謹守禮,諸將又都是爽快人,眾人相處的還算不錯。
次日,張新命趙雲為果毅從事,賞賜了一些錢財,又在新城撥了一處住所給他。
趙雲初來乍到,名聲不顯,因此張新不能給他太多兵馬,隻給了一百騎兵讓其試統之,將其歸入了左豹麾下。
日後若有功勞,再行升遷。
趙雲也沒想到,自己剛來,寸功未立,就得了張新許多賞賜,還一躍成為了百人將,心中感動萬分。
又幾日,吏員來報,張遼到了。
在見過關羽和趙雲後,再見張遼,張新已經非常平靜了。
反倒是張遼見到他,一臉震驚。
兩人都是建寧二年生人,張新是三月生的,張遼是八月生的,隻比張遼大了不到半年。
可其中一人,卻已經是二千石的大吏了。
張遼對此十分欽佩。
張新又拿出禮賢下士那一套,一口一個“文遠賢弟”,喊得張遼感動萬分。
隨後張新命他為武猛從事,同樣設宴接風,賞賜錢財住所,給了一百騎兵,歸入左豹麾下。
張遼拜謝。
護烏桓校尉部,下屬從事隨員而定,因為屬於武官,所以這些從事前麵的稱號不像兵曹、工曹、農曹那樣固定,可以由張新自己來起,不算逾矩。
又幾日,去往河間的吏員來報,張合拒絕應辟,高覽也沒有找到。
張新對此倒也不甚在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更何況他有造反的前科,張合不來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趙雲和張遼,再看張合,在現階段也沒有那麽重要。
七月上旬,甄氏的人到了。
甄氏家在中山,比起常山和雁門來說,距離漁陽更近。
但張新是請甄氏的人來打理漁陽貿易,因此在選人方麵耽擱了許久,今日才到。
這一次甄氏來了足足有上百人,為首的是一名叫甄南的中年男子。
甄南,就是甄逸推薦給張新的市掾。
張新看過甄逸的迴信,將他們丟給鮮於輔和田楷對接,隨後看向甄豫。
甄豫今年才十五歲,見到張新,心中有些害怕。
畢竟上次張新去他家的時候,把他給嚇的不輕。
張新見他如此,便打消了客套的想法,讓人帶他去計曹上值,並囑咐計吏們好好輔佐他。
這就是個來鍍金的公子哥,甄家目前在這裏的話事人,還是甄南。
甄氏的人一到,張新立馬忙碌了起來。
先前養在郡內的那些羊,張新在經過計算後,留下了十萬隻。
這個數量,正好能和紡織廠內女工的產能持平。
戰馬方麵,張新留了八千匹,其中六千匹服役,兩千匹作為備用。
這樣他既可以隨時拉出一支六千人的騎兵,也可以變成三千一人雙馬的騎兵,較為靈活。
剩下的牲畜,就交給甄氏去賣。
接著又是互市的開啟。
張新一直忙到七月底,才算稍微消停了一些。
八月初一,關羽的家眷到了。
先前在征辟關羽為兵曹掾時,張新征得他的同意,便派人去河東將他的家眷接了過來。
此時張新見到了關羽傳說中的妻子胡氏,還有六歲的小關平。
小關平虎頭虎腦,極為可愛。
不過現在關羽還在關外繪製地圖,暫時不在家,張新為了避嫌,隻與胡氏說了幾句客套話,便把她送到關羽家去。
“胡氏和周氏會不會打起來?”
張新摸著下巴,想象著關羽後宅宮鬥的劇情,不由失笑。
“算了,我這也太無聊了,該去整軍了。”
漁陽新城已經建好,鮮卑人也快來了,是時候該整軍了。
張新剛到新城,正準備讓張牛角等人把士卒集結起來,突然郡府吏員來報,高順到了。
“高順找到了?”張新大喜。
在這個關口,高順的到來可謂是雪中送炭!
張新統兵這麽久,也逐漸的發現了,後世的軍訓之法,在這個時代並不十分適用。
軍訓之法,隻能作為提高士卒服從性的一種輔助訓練。
真正要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還得是陣法,配合等這些東西。
張新不會,黃巾諸將中也沒有會的。
真正適合這個時代的兵法,都在世家大族手裏,他搞不到。
可是高順會啊!
陷陣營的威名,後世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太好了太好了!”張新連忙說道:“他在哪?快帶我去!”
吏員趨前引路,張新跟著他迴到了太守府中。
正堂,十餘名青年正在堂中等候。
“怎麽這麽多人?”張新遠遠看去,心中一愣。
“府君到了!”吏員高聲喊道。
那些青年聞言,站起身來,自動站到了一名青年身後。
那名青年身高大約一米九多,劍眉星目,虎背熊腰,賣相著實不錯。
“你就是高順?”
張新走進正堂,看向為首的那名青年,同時心中驚訝道:“高順長這麽帥?”
“你就是護烏桓校尉?”那名青年看到張新,也是一愣。
張新眉頭一皺,身邊吏員大聲喝道:“大膽!既見府君,為何不拜?”
“無妨。”張新伸手攔住,又問了一遍,“你就是高順?”
青年迴過神來,連忙行了一禮。
“九原呂布,拜見明將軍!”
但想到這人是從後堂出來的,估計是張新的親近之人,於是便忍住了。
“在下便是趙雲。”
趙雲後退一步,掙開張新的手,極為有禮的行了一揖,看著張新年輕的麵龐問道:“雲受護烏桓校尉征辟而來,敢問這位小先生,校尉何在?”
“我就是。”張新笑道。
這麽年輕?
趙雲一愣。
他在來的路上,就幻想過張新的模樣。
有滿臉橫肉,兇神惡煞的,也有卑鄙下流,陰鷙狡詐的。
卻獨獨沒有想到,這個名震幽州的黃巾大帥,竟然是個尚未及冠的俊秀少年?
“要不子龍等我一會,我迴去穿了官服再出來?”
張新見趙雲麵色,故意撓了撓頭,臉上一副尷尬的表情。
“我久聞子龍大名,今日能夠相見,心中不勝欣喜,竟是忘了換上官服,失禮之處,還望子龍見諒。”
他真是張新?
趙雲見他一身裏衣,披散著頭發,似乎剛從午睡中醒來。
又見他腳上沾滿泥土,甚至連鞋都忘了穿,心中不由感動。
漢時人們極重禮節,若是平等相交,張新此舉無異於失禮。
但張新貴為二千石,而趙雲隻是一個無名小卒,這就不能叫失禮了,而叫求賢若渴,禮賢下士。
“不曾想竟是明將軍當麵。”趙雲下拜道:“常山趙雲,見過明將軍。”
漢時講究君擇臣,臣亦擇君。
趙雲此次前來,除去擊胡安民的誌向外,也有過來看一看的心態在。
若是張新是個明主,他自然不介意在其麾下做事,若不是個明主,他就打算迴常山老家了。
可沒想到的是,他不過常山一農戶罷了,最多隻在本地有著些許薄名,而張新堂堂二千石之尊,聞他到來,竟然赤足相迎。
這讓他怎麽能不感動?
再加上一路上盜匪橫行,所到之處,百姓民不聊生,而在進入漁陽之後,境內國安民樂,其樂融融。
就連空氣,似乎也香甜了那麽幾分。
這讓趙雲放下了不少偏見,對張新的好感度也直線上升。
“快快請起。”張新扶起趙雲,笑道:“子龍既到漁陽,想來是應了我的征辟了?”
“願為明將軍效力。”趙雲抱拳道。
“好,好,好。”張新一連說了三個好,“我仰慕子龍許久,本有許多話想要與你說,但子龍遠道而來,想必辛苦,就請先下去休息吧,今夜我會設宴與你接風。”
“屆時我會將軍中諸將一並喚來,介紹他們與你認識。”
“多謝明將軍。”
張新喚來一個郡吏,讓他領著趙雲下去休息,隨後一個人在堂中無聲大笑。
“趙雲啊!偶像啊!竟然真的來了!他真的長得好帥啊!”
張新心中激動。
之前收關羽,又是割發代首,又是以大義相說,才勉強讓人家答應臨時幫忙。
若不是田楷來慫恿他去幹丘力居,恐怕現在關羽已經走了。
現在收趙雲,隻需一道征辟令,人家自己就千裏迢迢的趕過來了。
還不用舔。
這就是有名分的好處啊!
獨自一人傻樂了一會,張新收斂了一下心情。
現在的他,是銀印青綬的二千石大吏,再見那些曆史名人,已經無需跪舔了。
隻需平等相待,就能讓他們感恩戴德。
“還有四年。”張新走出正堂,抬頭望天,“也不知在這四年內,我能發展到什麽程度......”
是夜,張新設宴招待趙雲,並將黃巾諸將介紹給他認識。
趙雲恭謹守禮,諸將又都是爽快人,眾人相處的還算不錯。
次日,張新命趙雲為果毅從事,賞賜了一些錢財,又在新城撥了一處住所給他。
趙雲初來乍到,名聲不顯,因此張新不能給他太多兵馬,隻給了一百騎兵讓其試統之,將其歸入了左豹麾下。
日後若有功勞,再行升遷。
趙雲也沒想到,自己剛來,寸功未立,就得了張新許多賞賜,還一躍成為了百人將,心中感動萬分。
又幾日,吏員來報,張遼到了。
在見過關羽和趙雲後,再見張遼,張新已經非常平靜了。
反倒是張遼見到他,一臉震驚。
兩人都是建寧二年生人,張新是三月生的,張遼是八月生的,隻比張遼大了不到半年。
可其中一人,卻已經是二千石的大吏了。
張遼對此十分欽佩。
張新又拿出禮賢下士那一套,一口一個“文遠賢弟”,喊得張遼感動萬分。
隨後張新命他為武猛從事,同樣設宴接風,賞賜錢財住所,給了一百騎兵,歸入左豹麾下。
張遼拜謝。
護烏桓校尉部,下屬從事隨員而定,因為屬於武官,所以這些從事前麵的稱號不像兵曹、工曹、農曹那樣固定,可以由張新自己來起,不算逾矩。
又幾日,去往河間的吏員來報,張合拒絕應辟,高覽也沒有找到。
張新對此倒也不甚在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更何況他有造反的前科,張合不來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趙雲和張遼,再看張合,在現階段也沒有那麽重要。
七月上旬,甄氏的人到了。
甄氏家在中山,比起常山和雁門來說,距離漁陽更近。
但張新是請甄氏的人來打理漁陽貿易,因此在選人方麵耽擱了許久,今日才到。
這一次甄氏來了足足有上百人,為首的是一名叫甄南的中年男子。
甄南,就是甄逸推薦給張新的市掾。
張新看過甄逸的迴信,將他們丟給鮮於輔和田楷對接,隨後看向甄豫。
甄豫今年才十五歲,見到張新,心中有些害怕。
畢竟上次張新去他家的時候,把他給嚇的不輕。
張新見他如此,便打消了客套的想法,讓人帶他去計曹上值,並囑咐計吏們好好輔佐他。
這就是個來鍍金的公子哥,甄家目前在這裏的話事人,還是甄南。
甄氏的人一到,張新立馬忙碌了起來。
先前養在郡內的那些羊,張新在經過計算後,留下了十萬隻。
這個數量,正好能和紡織廠內女工的產能持平。
戰馬方麵,張新留了八千匹,其中六千匹服役,兩千匹作為備用。
這樣他既可以隨時拉出一支六千人的騎兵,也可以變成三千一人雙馬的騎兵,較為靈活。
剩下的牲畜,就交給甄氏去賣。
接著又是互市的開啟。
張新一直忙到七月底,才算稍微消停了一些。
八月初一,關羽的家眷到了。
先前在征辟關羽為兵曹掾時,張新征得他的同意,便派人去河東將他的家眷接了過來。
此時張新見到了關羽傳說中的妻子胡氏,還有六歲的小關平。
小關平虎頭虎腦,極為可愛。
不過現在關羽還在關外繪製地圖,暫時不在家,張新為了避嫌,隻與胡氏說了幾句客套話,便把她送到關羽家去。
“胡氏和周氏會不會打起來?”
張新摸著下巴,想象著關羽後宅宮鬥的劇情,不由失笑。
“算了,我這也太無聊了,該去整軍了。”
漁陽新城已經建好,鮮卑人也快來了,是時候該整軍了。
張新剛到新城,正準備讓張牛角等人把士卒集結起來,突然郡府吏員來報,高順到了。
“高順找到了?”張新大喜。
在這個關口,高順的到來可謂是雪中送炭!
張新統兵這麽久,也逐漸的發現了,後世的軍訓之法,在這個時代並不十分適用。
軍訓之法,隻能作為提高士卒服從性的一種輔助訓練。
真正要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還得是陣法,配合等這些東西。
張新不會,黃巾諸將中也沒有會的。
真正適合這個時代的兵法,都在世家大族手裏,他搞不到。
可是高順會啊!
陷陣營的威名,後世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太好了太好了!”張新連忙說道:“他在哪?快帶我去!”
吏員趨前引路,張新跟著他迴到了太守府中。
正堂,十餘名青年正在堂中等候。
“怎麽這麽多人?”張新遠遠看去,心中一愣。
“府君到了!”吏員高聲喊道。
那些青年聞言,站起身來,自動站到了一名青年身後。
那名青年身高大約一米九多,劍眉星目,虎背熊腰,賣相著實不錯。
“你就是高順?”
張新走進正堂,看向為首的那名青年,同時心中驚訝道:“高順長這麽帥?”
“你就是護烏桓校尉?”那名青年看到張新,也是一愣。
張新眉頭一皺,身邊吏員大聲喝道:“大膽!既見府君,為何不拜?”
“無妨。”張新伸手攔住,又問了一遍,“你就是高順?”
青年迴過神來,連忙行了一禮。
“九原呂布,拜見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