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時機已到,今日起兵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更好的東西暫時沒有,不過......”
張新湊到關羽耳邊。
關羽連連點頭。
“君以為如何?”張新看向他。
關羽沉思良久。
“可行!”
“那便這麽定了。”張新笑道:“就請關君在我府上小住幾日,靜待斥候迴複。”
“好。”
張新有傷在身,又走了許多路,眼下實在是走不動了,隻能無奈的找嚴進要了輛馬車。
一路上,馬車的顛簸牽動傷勢,疼的他齜牙咧嘴。
但礙於關羽就在身邊,又不好意思叫出聲來,隻能瘋狂賣弄顏藝。
關羽見他如此,一雙丹鳳眼中滿是笑意。
看得出來,憋笑憋的很辛苦。
張新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對了,關君,不知君之主君姓甚名誰?”
關羽目光一凝。
不等關羽迴答,張新又連忙說道:“能得君如此忠義之士追隨者,其必也是義士,新實敬重之,還望君告知其姓名,也好讓新為其立個衣冠之塚,祭拜一番。”
關羽聞言神色稍緩,開口道:“某家主君姓劉名備,字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也。”
“至於祭拜之事,便不必了,劉君自有家人,無需你來祭奠。”
那天被我biu死的還真是劉備!
張新心中頓時翻江倒海,臉上卻是一副羞愧難當的模樣。
“不曾想,新竟無意之間害了一位宗室,噫......慚甚,慚甚!”
他問劉備姓名,本就是為了確定關羽的身份。
雖說心中早已猜的八九不離十,但還是確認一下為好。
既然目的已經達到,關羽又這麽說了,他自然也樂得省事。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生死之事實難預料。”關羽歎了口氣,“還望你日後莫要忘記今日之語。”
很快,馬車便行到了太守府。
張新領著關羽入府,叮囑王柔好生安排,又派人送酒肉去工匠營,然後迴到後院。
劉華、張寧見到他,自然少不了問一番頭發的事。
張新解釋了一番,迴屋補了個覺。
醒來時已經入夜,黃巾諸將也紛紛來到。
為免見人就要解釋,張新幹脆戴了個通天冠,把頭發遮住,
來到正堂,眾將早已等候多時,見到張新,紛紛恭賀新禧。
張新亦是笑著迴了些喜慶的話,之後便將關羽之事告知給了眾將,好讓他們心裏有個準備。
原本他是想把關羽也請過來的,畢竟擊烏桓之時還要合作,見上一麵,日後大家心裏也有個底。
但關羽嫌棄黃巾,不肯相見,張新也隻能作罷。
胡才、李樂二人無甚主見,反正張新說啥就是啥,張新讓他們以後不得找關羽的麻煩,他們就不找。
左豹的脾氣好,也沒有意見。
楊毅自然也沒有。
唯有張牛角發了好一通牢騷,最後在張新的一句“有種你去找他單挑”下,悻悻的閉上了嘴。
他隻是莽,又不是傻。
就關羽那體格子,一看就知道打不過。
張牛角雖然也是個一米八的大壯漢,但在兩米多的關羽麵前,就像是個孩子。
話題揭過,眾人開始推杯換盞,張新受傷不能飲酒,便以茶代酒,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與眾人聯絡感情。
宴畢,賓主盡歡。
送走眾將後,張新迴到後院,又和劉華等人過了一個正旦。
次日,張新命人將陳鬆和鄧興叫了過來。
眾人落座,鄧興拱手道:“不知大帥喚我等前來,有何吩咐?”
“烏桓一戰,我軍大獲全勝,我也因此賜下去不少錢財。”
張新坐在主位,開口說道:“然而,漁陽區區一縣之地,物資有限,陡然之間湧入如此多錢,物價必定上漲,如此,必傷百姓。”
“因此我請二位前來,便是想由二位出麵,組織一些商隊,到冀州等地購買糧食布匹,用以平抑物價。”
張新不是很懂經濟,但他上過高中,最基礎的通貨膨脹理論還是知道的。
漁陽一縣本來就隻有數萬百姓,突然來了數千黃巾,市麵上的人均物資肯定減少。
再加上他賞賜了那麽多錢,錢多物少,物價必然上漲。
百姓手裏的錢沒有增加,但買東西卻變貴了,長此以往,必然導致民怨沸騰。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很簡單,從別的地方搞來物資再投入市場就行了。
這也是張新要找二人組織商隊的原因。
聽聞此話,鄧興的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似是沒有想到,這個小大帥竟然還懂民生。
“大帥如此體恤百姓,真乃漁陽百姓之福,隻是......”
鄧興先是誇了一句,隨後雙手插進袖子裏,整個人往後一仰,歎了口氣。
“沒錢呐,大帥。”
“是啊是啊。”陳鬆點頭道:“今年先是黃......”
陳鬆頓住。
“黃巾暴亂。”張新直接替他說了。
陳鬆咽了口口水,“隨後又是鮮卑、烏桓寇掠,民生不暢,十月又繳了稅給朝廷,再除去郡府吏員的俸祿,所剩確實不多。”
“大帥若是要糧,府庫裏倒是還有些,可若是要錢,確實沒多少了。”
“眼下春耕將至,這些錢還要貸給那些窮苦百姓購買糧種,組建商隊所耗甚巨,單憑府庫裏的那點錢財,根本不夠。”
張新看向鄧興,“郡府如此,縣衙呢?”
“俺也一樣。”鄧興道:“要糧還有些,要錢沒有。”
“既如此,便從我的府庫裏取吧。”張新沉吟道:“你二人寫個章程給我看,要盡快組織好商隊,以防漁陽物價上漲。”
“諾。”
安排完民生,張新便待在郡府內安心養傷,有時也會以請教武藝之名,去陪關羽說說話。
軍中事務,自有眾將每日向他匯報。
馬具已經打造完畢,楊毅正在訓練騎兵。
李樂正在督造兵甲。
胡才和張牛角忙著查訪陣亡黃巾親屬事宜,以及分發賞錢。
左豹從狐奴那邊募了兩千五百新兵迴來,在城外建了個營寨。
烏桓那邊暫時也沒有任何動作......
中平二年正月十四,斥候來報,一直待在烏延處的蹋頓和蘇仆延部,似乎有要迴去的意思了。
“你這消息保真嗎?”張新問那斥候。
“頂真的!”斥候說道:“小人問過周邊的百姓,這段時間,蹋頓和蘇仆延的部曲一直都在烏延部大吃大喝。”
“烏延部人少,又窮,哪裏頂得住這般消耗?烏延都快急的要和他們火並了!”
“從百姓那問到的?”張新一愣,“這種消息居然都傳到百姓耳朵裏了?”
斥侯連連點頭。
“天助我也!”張新驚喜的站起身來,“你速去召集眾將議事。”
“諾。”
斥候快步離開。
過了一個時辰,眾將來到,關羽也過來了。
黃巾諸將與關羽對視一眼,各自撇過頭去。
張新目視眾人。
“時機已到,今日起兵!”
張新湊到關羽耳邊。
關羽連連點頭。
“君以為如何?”張新看向他。
關羽沉思良久。
“可行!”
“那便這麽定了。”張新笑道:“就請關君在我府上小住幾日,靜待斥候迴複。”
“好。”
張新有傷在身,又走了許多路,眼下實在是走不動了,隻能無奈的找嚴進要了輛馬車。
一路上,馬車的顛簸牽動傷勢,疼的他齜牙咧嘴。
但礙於關羽就在身邊,又不好意思叫出聲來,隻能瘋狂賣弄顏藝。
關羽見他如此,一雙丹鳳眼中滿是笑意。
看得出來,憋笑憋的很辛苦。
張新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對了,關君,不知君之主君姓甚名誰?”
關羽目光一凝。
不等關羽迴答,張新又連忙說道:“能得君如此忠義之士追隨者,其必也是義士,新實敬重之,還望君告知其姓名,也好讓新為其立個衣冠之塚,祭拜一番。”
關羽聞言神色稍緩,開口道:“某家主君姓劉名備,字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也。”
“至於祭拜之事,便不必了,劉君自有家人,無需你來祭奠。”
那天被我biu死的還真是劉備!
張新心中頓時翻江倒海,臉上卻是一副羞愧難當的模樣。
“不曾想,新竟無意之間害了一位宗室,噫......慚甚,慚甚!”
他問劉備姓名,本就是為了確定關羽的身份。
雖說心中早已猜的八九不離十,但還是確認一下為好。
既然目的已經達到,關羽又這麽說了,他自然也樂得省事。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生死之事實難預料。”關羽歎了口氣,“還望你日後莫要忘記今日之語。”
很快,馬車便行到了太守府。
張新領著關羽入府,叮囑王柔好生安排,又派人送酒肉去工匠營,然後迴到後院。
劉華、張寧見到他,自然少不了問一番頭發的事。
張新解釋了一番,迴屋補了個覺。
醒來時已經入夜,黃巾諸將也紛紛來到。
為免見人就要解釋,張新幹脆戴了個通天冠,把頭發遮住,
來到正堂,眾將早已等候多時,見到張新,紛紛恭賀新禧。
張新亦是笑著迴了些喜慶的話,之後便將關羽之事告知給了眾將,好讓他們心裏有個準備。
原本他是想把關羽也請過來的,畢竟擊烏桓之時還要合作,見上一麵,日後大家心裏也有個底。
但關羽嫌棄黃巾,不肯相見,張新也隻能作罷。
胡才、李樂二人無甚主見,反正張新說啥就是啥,張新讓他們以後不得找關羽的麻煩,他們就不找。
左豹的脾氣好,也沒有意見。
楊毅自然也沒有。
唯有張牛角發了好一通牢騷,最後在張新的一句“有種你去找他單挑”下,悻悻的閉上了嘴。
他隻是莽,又不是傻。
就關羽那體格子,一看就知道打不過。
張牛角雖然也是個一米八的大壯漢,但在兩米多的關羽麵前,就像是個孩子。
話題揭過,眾人開始推杯換盞,張新受傷不能飲酒,便以茶代酒,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與眾人聯絡感情。
宴畢,賓主盡歡。
送走眾將後,張新迴到後院,又和劉華等人過了一個正旦。
次日,張新命人將陳鬆和鄧興叫了過來。
眾人落座,鄧興拱手道:“不知大帥喚我等前來,有何吩咐?”
“烏桓一戰,我軍大獲全勝,我也因此賜下去不少錢財。”
張新坐在主位,開口說道:“然而,漁陽區區一縣之地,物資有限,陡然之間湧入如此多錢,物價必定上漲,如此,必傷百姓。”
“因此我請二位前來,便是想由二位出麵,組織一些商隊,到冀州等地購買糧食布匹,用以平抑物價。”
張新不是很懂經濟,但他上過高中,最基礎的通貨膨脹理論還是知道的。
漁陽一縣本來就隻有數萬百姓,突然來了數千黃巾,市麵上的人均物資肯定減少。
再加上他賞賜了那麽多錢,錢多物少,物價必然上漲。
百姓手裏的錢沒有增加,但買東西卻變貴了,長此以往,必然導致民怨沸騰。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很簡單,從別的地方搞來物資再投入市場就行了。
這也是張新要找二人組織商隊的原因。
聽聞此話,鄧興的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似是沒有想到,這個小大帥竟然還懂民生。
“大帥如此體恤百姓,真乃漁陽百姓之福,隻是......”
鄧興先是誇了一句,隨後雙手插進袖子裏,整個人往後一仰,歎了口氣。
“沒錢呐,大帥。”
“是啊是啊。”陳鬆點頭道:“今年先是黃......”
陳鬆頓住。
“黃巾暴亂。”張新直接替他說了。
陳鬆咽了口口水,“隨後又是鮮卑、烏桓寇掠,民生不暢,十月又繳了稅給朝廷,再除去郡府吏員的俸祿,所剩確實不多。”
“大帥若是要糧,府庫裏倒是還有些,可若是要錢,確實沒多少了。”
“眼下春耕將至,這些錢還要貸給那些窮苦百姓購買糧種,組建商隊所耗甚巨,單憑府庫裏的那點錢財,根本不夠。”
張新看向鄧興,“郡府如此,縣衙呢?”
“俺也一樣。”鄧興道:“要糧還有些,要錢沒有。”
“既如此,便從我的府庫裏取吧。”張新沉吟道:“你二人寫個章程給我看,要盡快組織好商隊,以防漁陽物價上漲。”
“諾。”
安排完民生,張新便待在郡府內安心養傷,有時也會以請教武藝之名,去陪關羽說說話。
軍中事務,自有眾將每日向他匯報。
馬具已經打造完畢,楊毅正在訓練騎兵。
李樂正在督造兵甲。
胡才和張牛角忙著查訪陣亡黃巾親屬事宜,以及分發賞錢。
左豹從狐奴那邊募了兩千五百新兵迴來,在城外建了個營寨。
烏桓那邊暫時也沒有任何動作......
中平二年正月十四,斥候來報,一直待在烏延處的蹋頓和蘇仆延部,似乎有要迴去的意思了。
“你這消息保真嗎?”張新問那斥候。
“頂真的!”斥候說道:“小人問過周邊的百姓,這段時間,蹋頓和蘇仆延的部曲一直都在烏延部大吃大喝。”
“烏延部人少,又窮,哪裏頂得住這般消耗?烏延都快急的要和他們火並了!”
“從百姓那問到的?”張新一愣,“這種消息居然都傳到百姓耳朵裏了?”
斥侯連連點頭。
“天助我也!”張新驚喜的站起身來,“你速去召集眾將議事。”
“諾。”
斥候快步離開。
過了一個時辰,眾將來到,關羽也過來了。
黃巾諸將與關羽對視一眼,各自撇過頭去。
張新目視眾人。
“時機已到,今日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