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借兵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拔奇的隨從自太守府出來後,馬不停蹄逃到城外,匯合了一起來搜尋王子的人,星夜趕迴烏延處。
等他趕迴烏延處,天色已經大亮。
“也不知吾兒是否還平安......”
烏延一夜未睡,心中煩悶,在帳內坐立不安。
“大王,派去尋王子的人迴來了。”帳外走進一人,遲疑道:“隻是......”
“隻是什麽?”烏延連忙問道。
“大王!”
隨從一身狼狽的衝了進來,懷中抱著兩顆人頭,手臂上還掛著張新送的女裙,跪地大哭。
“王子......王子被人害了!”
“我兒死了?”
烏延瞪大眼睛,看向隨從懷中的兩顆人頭,不可置信的問道:“這......拔奇又為何死了?速速道來!”
對於烏延來說,兒子戰敗,被殺並不奇怪,他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拔奇怎麽死了?
隨從哭著將他們如何搜尋王子,如何一路打聽到了漁陽,拔奇又如何被張新羞辱後斬殺的事情,一五一十說了出來,然後取下女裙。
“那張新小兒還說,若大王不會教子,還請穿上女裙,去向婦人學習。”
“我......”
烏延渾身顫抖,突然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大王!”
隨從連忙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拍胸口,才讓烏延順過氣來。
“張新小兒欺人太甚!”烏延喘著粗氣,“去,速去召各部首領前來!我要攻打漁陽!”
很快,各部首領紛紛來到。
在聽完隨從的講述後,眾人無不憤慨。
你張新殺了人家兒子就算了,畢竟你是勝利者,有權處置俘虜。
烏桓人天生崇拜強者,你能打贏,你牛逼,我們服氣。
殺使者也算了,畢竟從古至今,這種事情並不罕見。
可你不僅殺了人,還送來女裝羞辱,這就太過分了!
“大王,下令吧!隻要你一聲令下,部落勇士願隨你赴湯蹈火,踏平漁陽!”
“對,大王,下令吧!”
各部首領紛紛喊道。
“且慢!”
這時一位略微年長的部落首領開口說道:“大王,不知那漁陽城內有多少兵馬?可曾探明?”
烏延經他提醒,腦子也冷靜了下來,看向那位隨從。
隨從道:“我等進城的時候打聽過了,黃巾一共來了五千多人,但其中有許多工匠和家眷,能戰之兵大約有四千餘。”
“四千餘兵,又有城池據守。”年長首領看向烏延,“單憑我部恐怕攻不破漁陽啊......”
“竟有四千餘人?”
各部首領聞言頓時沒了戰意。
先前聽那隨從說,這支黃巾是從冀州敗退而來,他們還以為沒多少人呢。
右北平郡的烏桓,就算把能戰的男人全拉出來,最多也隻能湊個兩千來人。
兩千人去攻打擁有四千人駐守的城池,打個毛啊?
“那就去借兵。”烏延道:“去其餘三部大人處借兵。”
年長首領沉吟道:“如今天寒地凍,三部大人未必願意借兵。”
烏延猶豫了一會,咬牙道:“那就將我的寶物送給他們,再和他們說,出兵的糧草由我擔了!城破之後,所獲之物我一概不要!”
對烏延來說,這一仗他必須打,也必須現在就打。
烏桓人崇尚強者,部落大人之位並不是父死子繼,而是‘有勇健能理決鬥訟者’,也就是勇武過人,能用武力平息爭端的人,才會被推舉為大人。
他受此奇恥大辱,若不報複,威望會受到嚴重打擊,這將直接動搖他的統治根基。
其次,張新還說過,待到春暖花開時,他會領兵來攻。
烏桓人自漢武帝時期,便內遷到了幽州,經過近三百年的演化,逐漸演變成了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
到時候各部要忙春耕,還要給牛羊等牲畜配種,哪能分得出人手來管他?
張新的這條計策,可以說是完美的利用了烏桓人的特性,逼迫烏延不得不在寒冬臘月,強行起兵來攻。
烏延攻與不攻,都是兩難,而張新所需要付出的,僅僅是王柔的一件女裙罷了。
“也隻能如此了。”
計議已定,烏延一麵準備糧草,一麵派人去向三部大人求援。
使者來到柳城麵見丘力居,將烏延準備的寶物獻上。
丘力居聽完使者的請求,沉吟道:“四郡烏桓同氣連枝,汗魯王遭此劫難,我本該出兵相助,可奈何如今天氣嚴寒,我部糧草不足,有心無力啊。”
“我家大王說了。”使者行禮道:“隻要貴部願意出兵,我家大王願意承擔貴部的所有糧草。”
“哦?”
丘力居聞言,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
眼下這個天氣,烏延如此不計代價也要攻打漁陽,看來這是真的急了,既如此......
丘力居假裝思考,過了許久,才麵露難色的說道:“我亦有心相助汗魯王,然我年老體衰,怕是出不得兵。”
說完,還指了指自己的滿頭白發。
“區區漁陽,哪敢勞動大王親往。”使者哪裏還不明白他的意思,忙賠笑道:“大王可選一名子侄統帥大軍,我家大王說了,若是攻破漁陽,城中財物他分文不取,全給大王。”
丘力居想了想,覺得這筆買賣可以做。
反正糧草是烏延承擔的,就算是攻不下漁陽城,他得了烏延送的寶物,也不算虧。
“既如此。”丘力對使者道:“容我整頓兵馬,擇日出發。”
使者大喜,“不知大王願出多少兵馬?”
“三千。”
“這......”使者麵露難色,“能否再多一些?”
“如今都快正旦了,此時出兵,勇士們肯定都不高興。”丘力居道:“況且攻打漁陽還不知要多久,到時候還要春耕,還要給牛羊配種......三千已是極限了。”
頓了會,丘力居又道:“你若是嫌三千兵馬少了,便將汗魯王的禮物帶迴去,此事就此作罷。”
正旦,便是後世的春節。
秦朝時以十月初一為正旦,至漢武帝時,司馬遷創“太初曆”,正式將正月初一定為正旦,一直沿用到後世。
烏桓人內遷近三百年,也是要過春節的。
丘力居的意思很明顯,快過年了,大家都不想打仗,我能給你三千人,已經很夠意思了。
“三千就三千!”使者連忙道:“還望大王莫要失信。”
丘力居哈哈大笑,“我為遼西大人數十載,何時失信於人?”
使者心下稍安,快馬加鞭迴去向烏延匯報。
等他趕迴烏延處,天色已經大亮。
“也不知吾兒是否還平安......”
烏延一夜未睡,心中煩悶,在帳內坐立不安。
“大王,派去尋王子的人迴來了。”帳外走進一人,遲疑道:“隻是......”
“隻是什麽?”烏延連忙問道。
“大王!”
隨從一身狼狽的衝了進來,懷中抱著兩顆人頭,手臂上還掛著張新送的女裙,跪地大哭。
“王子......王子被人害了!”
“我兒死了?”
烏延瞪大眼睛,看向隨從懷中的兩顆人頭,不可置信的問道:“這......拔奇又為何死了?速速道來!”
對於烏延來說,兒子戰敗,被殺並不奇怪,他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拔奇怎麽死了?
隨從哭著將他們如何搜尋王子,如何一路打聽到了漁陽,拔奇又如何被張新羞辱後斬殺的事情,一五一十說了出來,然後取下女裙。
“那張新小兒還說,若大王不會教子,還請穿上女裙,去向婦人學習。”
“我......”
烏延渾身顫抖,突然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大王!”
隨從連忙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拍胸口,才讓烏延順過氣來。
“張新小兒欺人太甚!”烏延喘著粗氣,“去,速去召各部首領前來!我要攻打漁陽!”
很快,各部首領紛紛來到。
在聽完隨從的講述後,眾人無不憤慨。
你張新殺了人家兒子就算了,畢竟你是勝利者,有權處置俘虜。
烏桓人天生崇拜強者,你能打贏,你牛逼,我們服氣。
殺使者也算了,畢竟從古至今,這種事情並不罕見。
可你不僅殺了人,還送來女裝羞辱,這就太過分了!
“大王,下令吧!隻要你一聲令下,部落勇士願隨你赴湯蹈火,踏平漁陽!”
“對,大王,下令吧!”
各部首領紛紛喊道。
“且慢!”
這時一位略微年長的部落首領開口說道:“大王,不知那漁陽城內有多少兵馬?可曾探明?”
烏延經他提醒,腦子也冷靜了下來,看向那位隨從。
隨從道:“我等進城的時候打聽過了,黃巾一共來了五千多人,但其中有許多工匠和家眷,能戰之兵大約有四千餘。”
“四千餘兵,又有城池據守。”年長首領看向烏延,“單憑我部恐怕攻不破漁陽啊......”
“竟有四千餘人?”
各部首領聞言頓時沒了戰意。
先前聽那隨從說,這支黃巾是從冀州敗退而來,他們還以為沒多少人呢。
右北平郡的烏桓,就算把能戰的男人全拉出來,最多也隻能湊個兩千來人。
兩千人去攻打擁有四千人駐守的城池,打個毛啊?
“那就去借兵。”烏延道:“去其餘三部大人處借兵。”
年長首領沉吟道:“如今天寒地凍,三部大人未必願意借兵。”
烏延猶豫了一會,咬牙道:“那就將我的寶物送給他們,再和他們說,出兵的糧草由我擔了!城破之後,所獲之物我一概不要!”
對烏延來說,這一仗他必須打,也必須現在就打。
烏桓人崇尚強者,部落大人之位並不是父死子繼,而是‘有勇健能理決鬥訟者’,也就是勇武過人,能用武力平息爭端的人,才會被推舉為大人。
他受此奇恥大辱,若不報複,威望會受到嚴重打擊,這將直接動搖他的統治根基。
其次,張新還說過,待到春暖花開時,他會領兵來攻。
烏桓人自漢武帝時期,便內遷到了幽州,經過近三百年的演化,逐漸演變成了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
到時候各部要忙春耕,還要給牛羊等牲畜配種,哪能分得出人手來管他?
張新的這條計策,可以說是完美的利用了烏桓人的特性,逼迫烏延不得不在寒冬臘月,強行起兵來攻。
烏延攻與不攻,都是兩難,而張新所需要付出的,僅僅是王柔的一件女裙罷了。
“也隻能如此了。”
計議已定,烏延一麵準備糧草,一麵派人去向三部大人求援。
使者來到柳城麵見丘力居,將烏延準備的寶物獻上。
丘力居聽完使者的請求,沉吟道:“四郡烏桓同氣連枝,汗魯王遭此劫難,我本該出兵相助,可奈何如今天氣嚴寒,我部糧草不足,有心無力啊。”
“我家大王說了。”使者行禮道:“隻要貴部願意出兵,我家大王願意承擔貴部的所有糧草。”
“哦?”
丘力居聞言,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
眼下這個天氣,烏延如此不計代價也要攻打漁陽,看來這是真的急了,既如此......
丘力居假裝思考,過了許久,才麵露難色的說道:“我亦有心相助汗魯王,然我年老體衰,怕是出不得兵。”
說完,還指了指自己的滿頭白發。
“區區漁陽,哪敢勞動大王親往。”使者哪裏還不明白他的意思,忙賠笑道:“大王可選一名子侄統帥大軍,我家大王說了,若是攻破漁陽,城中財物他分文不取,全給大王。”
丘力居想了想,覺得這筆買賣可以做。
反正糧草是烏延承擔的,就算是攻不下漁陽城,他得了烏延送的寶物,也不算虧。
“既如此。”丘力對使者道:“容我整頓兵馬,擇日出發。”
使者大喜,“不知大王願出多少兵馬?”
“三千。”
“這......”使者麵露難色,“能否再多一些?”
“如今都快正旦了,此時出兵,勇士們肯定都不高興。”丘力居道:“況且攻打漁陽還不知要多久,到時候還要春耕,還要給牛羊配種......三千已是極限了。”
頓了會,丘力居又道:“你若是嫌三千兵馬少了,便將汗魯王的禮物帶迴去,此事就此作罷。”
正旦,便是後世的春節。
秦朝時以十月初一為正旦,至漢武帝時,司馬遷創“太初曆”,正式將正月初一定為正旦,一直沿用到後世。
烏桓人內遷近三百年,也是要過春節的。
丘力居的意思很明顯,快過年了,大家都不想打仗,我能給你三千人,已經很夠意思了。
“三千就三千!”使者連忙道:“還望大王莫要失信。”
丘力居哈哈大笑,“我為遼西大人數十載,何時失信於人?”
使者心下稍安,快馬加鞭迴去向烏延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