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的日子在李軒的忐忑與期待中終於來臨。


    清晨,天邊才泛起魚肚白,整個皇宮便已忙碌起來。太監、宮女們穿梭於宮殿之間,神色匆匆卻又帶著幾分興奮。李軒在寢宮內,由一群宮女和太監伺候著換上那象征著無上皇權的龍袍。龍袍上繡著九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每一針每一線都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李軒撫摸著龍袍,心中五味雜陳,這龍袍穿在身上,不僅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陛下,吉時已到,請移駕太和殿。”一位老太監輕聲提醒道。


    李軒深吸一口氣,穩步走出寢宮。一路上,兩旁的侍衛手持長戟,整齊排列,他們的目光堅定而肅穆,注視著這位即將登基的新帝。李軒昂首挺胸,步伐沉穩,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像一位真正的帝王。


    當李軒來到太和殿時,殿內早已聚集了滿朝文武。他們身著朝服,按照官職大小依次排列,神色各異。有的眼中滿是期待,希望新帝能帶來新的氣象;有的則目光閃爍,暗藏心機,在盤算著自己的利益。


    李軒登上高台,緩緩坐上那象征著皇權的龍椅。他的目光掃過眾人,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但同時也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著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滿朝文武齊刷刷地跪地朝拜。


    李軒清了清嗓子,說道:“眾愛卿平身。今日朕登基,望我大唐在朕的統治下,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登基大典並未如李軒想象的那般順利。就在他發表完登基致辭後,一位身著蟒袍的中年男子上前一步,此人正是朝中權臣宰相王崇。王崇微微拱手,說道:“陛下,老臣有一事啟奏。如今國庫空虛,邊境戰事又起,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增加賦稅,以充實國庫,抵禦外敵。”


    李軒心中一緊,他深知增加賦稅會加重百姓的負擔,這與他想要為百姓謀福祉的初衷背道而馳。但王崇在朝中勢力龐大,若是貿然反對,恐怕會引起他的不滿。


    李軒沉思片刻,說道:“宰相所言雖有道理,但朕以為,增加賦稅並非良策。如今百姓生活本就不易,若再加重賦稅,恐會引起民怨。朕意先從宮中開支入手,削減不必要的開銷,同時鼓勵商業發展,增加財政收入。”


    王崇聽後,臉色微微一變,他沒想到李軒會如此直接地反駁他的提議。他強壓心中的不滿,說道:“陛下聖明,然削減宮中開支,恐會影響皇家威嚴,還望陛下三思。”


    李軒微微一笑,說道:“皇家威嚴並非靠奢靡的生活來維持,而是靠百姓的擁護和愛戴。朕身為大唐皇帝,當以百姓為重。”


    王崇心中惱怒,但又不好發作,隻能退下。李軒知道,他與王崇之間的矛盾才剛剛開始,未來的朝堂之路必將充滿荊棘。


    登基大典結束後,李軒迴到後宮。柳貴妃早已在寢宮等候,她見李軒迴來,急忙迎上前去,關切地問道:“陛下,今日登基大典可還順利?”


    李軒歎了口氣,將朝堂上與王崇的爭執告訴了柳貴妃。柳貴妃聽後,憂心忡忡地說:“陛下,王崇在朝中勢力龐大,黨羽眾多,您此番反駁他,恐怕他不會善罷甘休。”


    李軒握緊拳頭,說道:“朕既然坐上了這皇位,就不能畏懼他。為了大唐的未來,為了百姓的福祉,朕一定要與他周旋到底。”


    就在這時,一位小太監匆匆走進來,跪地說道:“陛下,皇後娘娘有請。”


    李軒心中疑惑,他與皇後之間並無太多交集,此時皇後突然相邀,不知所謂何事。但他還是起身前往皇後寢宮。


    來到皇後寢宮,李軒看到皇後正端坐在主位上,神色端莊。見李軒進來,皇後起身行禮,說道:“陛下,臣妾恭喜陛下登基。”


    李軒微微點頭,說道:“皇後不必多禮,不知皇後找朕所為何事?”


    皇後微微一笑,說道:“陛下,臣妾聽聞陛下在朝堂上與宰相王崇發生爭執,臣妾以為陛下初登皇位,根基未穩,還是不要與王崇正麵衝突為好。”


    李軒心中一凜,他沒想到皇後會突然提及此事,而且還站在了王崇那一邊。他不動聲色地說:“皇後所言,朕自會考慮。隻是朕身為皇帝,當以大唐江山社稷為重,不能被權臣左右。”


    皇後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恢複了笑容,說道:“陛下聖明,臣妾隻是擔心陛下的安危。”


    李軒心中對皇後的意圖更加懷疑,他敷衍了幾句後,便告辭離開。迴到寢宮,李軒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這宮廷之中,不僅朝堂之上危機四伏,後宮之中也是暗流湧動。


    然而,李軒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知道,要想在這宮廷漩渦中站穩腳跟,推行自己的改革計劃,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他決定從身邊的人開始,組建自己的勢力,與王崇等權臣抗衡。


    李軒首先想到了自己的老師,翰林院大學士張博。張博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在朝中威望頗高。李軒派人將張博秘密召入宮中,向他傾訴了自己的煩惱和抱負。


    張博聽後,深受感動,他說道:“陛下有如此誌向,老臣願效犬馬之勞。陛下放心,老臣定會聯絡朝中誌同道合之士,助陛下一臂之力。”


    李軒大喜,他緊緊握住張博的手,說道:“有老師相助,朕便放心了。”


    在張博的幫助下,李軒開始在朝中暗中拉攏勢力。他與一些年輕有為的官員接觸,向他們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贏得了他們的支持。同時,他也開始關注民間的情況,微服出巡,了解百姓的疾苦。


    然而,李軒的一舉一動都被王崇看在眼裏。王崇心中惱怒,他決定給李軒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


    一天,李軒正在禦書房批閱奏折,突然接到消息,說王崇帶領一群大臣在朝堂上鬧事,要求李軒立刻增加賦稅,否則就集體辭官。


    李軒心中大怒,他知道這是王崇故意給他難堪。但他並沒有慌亂,他冷靜地思考著應對之策。


    李軒決定親自前往朝堂,與王崇等人對峙。他帶著張博等幾位親信大臣,大步走進朝堂。


    “陛下,臣等懇請陛下增加賦稅,以解國庫之急。”王崇帶頭跪地說道,身後的大臣們也紛紛跪地附和。


    李軒看著眼前的眾人,心中冷笑一聲,他說道:“眾愛卿請起。朕已說過,增加賦稅並非良策。如今朕已有其他辦法充實國庫,眾愛卿不必擔憂。”


    王崇見李軒態度堅決,心中更加惱怒,他說道:“陛下,您若不增加賦稅,恐怕無法應對邊境戰事。到時候,大唐江山危矣。”


    李軒微微一笑,說道:“宰相不必危言聳聽。朕已派人前往邊境,了解戰事情況。同時,朕也在積極籌備軍餉,相信不久之後,邊境戰事便可平定。”


    王崇還想再說什麽,但李軒卻不再給他機會,他說道:“此事就到此為止,眾愛卿若無事,便退下吧。”


    王崇等人見李軒態度強硬,也不好再鬧下去,隻能憤憤地退下。


    經過這次事件,李軒與王崇之間的矛盾徹底激化。李軒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更加艱難,但他毫不退縮,他決心在這宮廷漩渦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為大唐開創一個新的盛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者無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者無涯並收藏穿越大唐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