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王感到非常高興,畢竟雲峰三人的表現都深得他的賞識。


    雲峰三人迴到白家村後,在白父的主持下,召集了全村大會,一致同意雲峰的決定,與朱家村開展合作。


    三人都是行動派,當天就帶著白家村集資送來的十萬兩白銀迴到了朱家村。“要想富,先修路”,雲峰深知這個道理。


    在朱石冒的帶領下,朱家村的村民們積極行動起來,開始修建通往白家村的路。而白家村這邊,白父也帶領著全體村民,從白家村開始動工修路。兩村的人們齊心協力,修路工作同時進行,熱火朝天。


    雲峰與蔣先知一道,帶領著一部分人前往府城采購雞鴨羊的幼崽。與此同時,雲峰還從係統商城中獲取了水泥的製作方法,遵循著係統的指導,成功製作出了水泥。


    隨後,他組織起一部分人手,開始著手碼頭的修建。


    從白家村到朱家的村道路全部由水泥鋪成,足夠容納三輛馬車並行,一切有條不紊進行著,雲峰把在係統商城購買的羊毛紡織機製作圖紙拿了出來。


    家禽的科學養殖方法,雲峰抄錄一遍,給蔣先知,由蔣先知組織村民教學。蔣先知一看,也迴去與家裏人商量,最後帶著蔣家村也加入其中。


    最後石渠縣白家村,石原縣朱家村,石峰縣蔣家村,三村兩千五百多人,共同參加這次合作,由白家村主打出錢,其他兩村出人出力。


    三村恰好呈三角形分布,彼此相鄰相依。朱家村專注於養殖業,蔣家村擅長加工業,而白家村則負責最後一道工序。這種分工使得三個村莊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因為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村民們修路也能拿到工錢,夥食也比在家裏好,更加積極地投身建設當中。


    僅用一夜之間,三個村子的變化便清晰可見。在朱、蔣、雲三人的積極協調和配合下,各個村莊的變化令人矚目。尤其是在修建道路的過程中使用的水泥,甚至驚動了三縣的縣令。


    他們目睹了水泥路的堅硬程度,倍感驚奇,連夜將這一發現上報給了朝廷。


    皇帝在禦書房,看到三縣縣令的奏折,大感欣慰,連說三聲好,更是在,雲峰,朱石冒,蔣先知,三人名字畫了一個圈。


    尤其是雲峰,救治皇太後,已經是大功一件,更是說出千古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太子佇立在皇帝身側,目光掃過那三個名字,心中了然:若明年這三人一切順利,定會金榜題名。皇帝隨即召來貼身太監,預備傳旨。


    雲峰三人正在商討後續四周的規劃事宜,突然聽聞聖旨降臨,不禁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不知此處何事竟驚動了皇上。


    皇上的使者是李公公,他一見到雲峰三人,便尖聲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聽聞治國安邦,需得文武雙全之士;忠心耿耿,方為社稷之根基。爾等博學多才,功績卓著,澤被千秋,……特賞賜”


    雲峰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李公公,然後把水泥製作方法,還有紡織機的製作方法,還有曲轅犁製作方法,交給李公公,還帶著他去看了土豆與紅薯的種植地”


    這些皆為雲峰遊學三年間,於海外悉心尋覓並帶迴的種子。經由他空間靈泉的悉心灌溉,這些物品的產量得以成倍增長。


    在參觀紅薯和土豆的種植地後,雲峰更是詳細地告訴他,這些作物的每畝產量至少都能超過萬斤。李公公聽到這個驚人的數字,不禁大為震驚。他深知,如果這個產量屬實,即便雲峰沒有功名在身,皇帝也一定會賜予他官職。


    畢竟這可是功在千秋大事,如果真的如同雲峰所介紹的那般,不僅能讓百姓飽腹無憂,邊關將士也無需再空著肚子與敵人拚死廝殺。


    他作為皇帝身邊的人,皇帝勤政愛民,這兩年大雲朝,在當今皇帝治理下,海內升平,還是有的地方,吃不飽穿不暖,易子而食的現象。


    李公公深知此事不容拖延,必須即刻迴宮,將這裏的消息火速傳迴。他匆匆向雲峰等人告辭,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夜策馬疾馳,趕迴京城。


    李公公返迴後不久,皇帝便派遣了戶部官員,由戶部尚書親自帶領,前往實地查看並驗證了雲峰所言非虛:每畝產量確實高達八千六百斤。


    戶部尚書急忙通知當地的護城軍,並親自押送。他隻留給雲峰他們足夠明天種植的數量,還特意帶走了幾隻朱家村的烤鴨,這才心滿意足地迴京。


    年底時節,朱家村、白家村和蔣家村都迎來了豐收之年,三個村的村民們自發地為雲峰、朱石冒和蔣先知三人供奉了長生牌位,這些牌位被恭敬地擺放在各自村子的祖祠之內。


    隔年,三人相約一起前往京城參加會試,三人出發那天,三村之人一起來碼頭相送。場麵壯觀的讓不知情的,好奇不已。


    三人早早地踏上了征程,朱石冒和蔣先知二人效仿雲峰,腰間別著酒葫蘆,騎著小毛驢,隻攜帶了簡簡單單的行李便上路了。他們結伴而行,悠哉遊哉地抵達京城時,時間已從二月份緩緩流淌至六月底。


    特別提一下,三人的裝扮,在三個村子,被年輕人爭先相仿。


    初入京城,三人便被賢王接入府中,暫作安頓。他們的事跡早已在京城傳頌開來,而那三個縣的縣令也因此獲得了迴京述職並晉升的機會。


    會試如期舉行,雲峰等三人順利通過。畢竟,他們的名字早已在皇帝禦書房中備案,其他人也不敢有任何小動作。


    雲峰高中狀元,榜眼蔣先知,探花朱石冒。按常理,他們本應留在京城任職,然而皇帝卻降下旨意,委派他們迴鄉擔任縣令,並賦予他們先斬後奏之權。


    這一決定無疑是皇帝想看看,他們到底會把這三個縣治理成什麽樣子,雲峰狀元遊街的第二天,便於小郡主成婚,婚禮當天,皇帝委派太子親自過來,皇太後更是賞賜無數。


    雲峰還是知道投桃報李的,送給太子一顆多子丸,送給皇上一顆延壽丹,養元丹,送給太後,皇後駐顏丹,延壽丹。


    在雙方都滿意的情況下,雲峰帶著小郡主迴到了石渠縣。在雲峰、朱石冒、蔣先知三人的通力合作下,三個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三縣人口更是之比,全國總人口的出生量,三縣之人,更是親密無間,夜不閉戶,家家戶戶孩童都可以讀書識字,不分男女。


    雲峰與小郡主結婚第二年生下一個女兒,十八歲時與蔣先知的大兒子成婚。夫妻兩個生活幸福。


    雲峰與小郡主結婚次年,誕下一女。女兒十八歲那年,與蔣先知的長子喜結良緣,夫婦二人生活美滿和諧。


    如今登上皇位的太子,卻對雲峰心懷恨意。皇家向來追求多子多福,當初太子還未相信雲峰的多子丸功效,如今卻是追悔莫及。


    太子妃在第二年便生下三胞胎,當時太子欣喜若狂,老皇帝更是賞賜不斷。


    如今的皇帝逐漸察覺到事情的不對。每當他寵幸一位妃子,這位妃子必定會懷孕,而且至少生下雙胞胎。


    如今,他已有十八位皇子和二十三位公主,這讓他開始感到後悔。


    如今,他甚至不敢踏入後宮半步,每日隻能在禦書房埋首於奏折之中。若要寵幸後妃,即便服用避子湯也難以避免子嗣的到來。作為一國之君,他深知養育子女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這開銷最終還得從自己的內庫中支取。


    後宮嬪妃生子要給賞賜,各種壽宴,要給皇子皇女賞賜吧!他看著自己的私庫,感覺都不如貧民百姓家裏多。


    雲峰在這個小世界中送走了原身的父母和小郡主後,才選擇脫離這個世界。他離去的那天,舉國上下,百姓們自發前來送行,每個人都頭戴白花,默默為雲峰祈禱,期盼他在來世能夠獲得無盡的福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別怕你還有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沒有魚吃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沒有魚吃的貓並收藏快穿:別怕你還有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