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闊別多日的扶蘇、劉據還有趙昺、張世傑、陸秀夫以及冉璡、冉璞都迴來了。


    一下子,整個學校又熱鬧起來。


    聽說後山有新的主題園區開放,還是曆史上時間在他們之後的明朝南京應天府,大家都很有興趣。


    尤其是新宋君臣,得知朱元璋開局一個碗,還是農民出身,竟然把滅了南宋的蒙元一路驅逐出中華,神州陸沉之後再統華夏,心中激蕩之餘,頓時對這位明太祖滿心欽佩。


    “此人真乃不世出的豪傑啊!等他迴來,定要結識一番!”


    張世傑當即抑製不住胸中那如滔濤江水連綿不絕的誇讚,拍手連叫了好幾聲“大快人心”。


    趙昺和陸秀夫也點點頭,心中對抗元大業更有信心了。


    最近,新宋君臣在海南島一邊開荒一邊修路,趙昺也會跟著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三位肱骨之臣到處巡查。


    不過,持久戰畢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非朝夕可見之功。


    有了明朝成功案例,趙昺覺得,新宋也一定可以依靠人民戰爭複國。


    今天周末,沒有考察團。


    寧野見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後山,知道一個個都想去看看,索性也就帶著大家再去後山一遊。


    昨天去是晚上,白天的「南京應天府」寧野也還沒見過。


    眾人喜笑顏開地跟著寧野前往後山的主題園區。


    第一眼看到城樓,新宋君臣就有親切之感。明朝開國時期和南宋末年相距不遠,建築風格有相似之處。


    和趙昺等人感到熟悉不同,扶蘇、劉據卻覺得新鮮。


    雖說學校也有古建,但成規模的古建築群,他們在後世還是第一次見。


    秦漢和宋明,隔了一千多年,建築風格差別還是挺大的。


    秦漢建築風格莊重、質樸,追求宏大雄渾的氣勢,給人以古樸、粗獷之感。


    宋明則趨向於細膩精致,更加秀麗輕盈,風格相對華麗柔和。


    建築結構就更不用多說了。


    秦漢時,抬梁式和穿鬥式木結構雖已出現,但還沒有完全成熟,建築的結構形式相對簡單。


    宋明時期,畢竟有了上千年的發展,木結構體係完備,發展也很成熟,鬥拱結構複雜精巧,出挑深遠,受力更科學合理,裝飾性也大為增強。


    因此,兩相對比之下,扶蘇和劉據對明代風格的古建築嘖嘖稱奇之餘,也若有所思,似乎學到了很多。


    眾人邊走邊看,時不時停下腳步討論。


    就這一個主題園區,雖說是微縮版,麵積等比例減小不少,從雞鳴寺、朝天宮、瞻園到夫子廟、烏衣巷等各大景點,還是花了整整一上午才勉強遊覽完成。


    這還是沒有國學講解、沒有情景表演也沒有商業消費的情況下。


    寧野思索著,如果將來真把配套的服務設施也搞起來,估計僅僅這個南京應天府主題園區,玩個一天都沒問題。


    不過,古人要下班返迴古代。


    因此,暫時不適合在學校建主題酒店讓遊客在這裏留宿,不然,一晚收個兩三千的房費,那豈不比收學費賺的多?


    但是,咱就是說但是。


    很明顯,寧野和係統開這個學校,賺錢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要讓古人向今人傳播國學文化的同時,在現代也學到東西,從而改寫萬朝意難平。


    劉據一路上到處和扶蘇扯淡,一會說這裏不行,比不上他大漢的未央宮,一會說,那裏不如,和長安街的氣勢比起來差遠了。


    扶蘇倒沒有說什麽。


    他不喜歡龐大的基建,畢竟,就扶蘇來的這會兒,大秦的阿房宮還在建呢,也不知道還要耗費多少民力。


    嬴政已經返迴鹹陽,雖已擬詔傳位給扶蘇,但因時間倉促,扶蘇還沒登基。


    這會兒扶蘇已經有了想法,等他即位,就要暫停修建阿房宮,與民生息。


    “校長,”劉據顯然沒有扶蘇想的那麽多,“什麽時候會有我大漢的主題園區?”


    “這個得看遊客數量以及學校的發展情況了。”


    寧野笑著迴答。


    係統背著他搞出這麽大一個園區的事,他還沒有和係統談條件呢。


    要是沒有足夠的古人來充實學校的人力,有再多的園區也沒用。


    考慮到老朱和允炆啥時候就會再迴來,寧野擔心大家又鬧出之前蘭陵王突然空降時的誤會,於是簡單地和大家介紹了朱元璋、馬皇後、朱標、朱棣、朱允炆等曆史人物。


    這幾個人裏,最讓扶蘇和劉據印象深刻的,就是這位據說史上最穩的太子朱標了。


    等朱標來了,他們仨想必會有聊不完的話。


    寧野看著網友口中的四大“悲情太子”馬上就要集齊三個,等李承乾來了,太子男團估計也就可以正式原地出道。


    隻是不知道,學校的發展,能不能撐到大唐來人啊。


    說到底,還得看大家的支持力度。


    要是學校來人多,大家足夠支持,數據表現好的話,別說秦漢了,三國、大唐甚至先秦都可以。


    “好了,園區各位也都基本遊覽了一遍,接下來,我和大家說說我的運營想法,大家夥都是才學之士,也都提提建議。”


    目前已經開放的南京應天府主題園區是明朝的,按寧野初步的想法,是打算交給朱元璋來當園區運營總負責的老師。朱允炆的角色,係統也定了,是主題園區情景表演老師。


    雖然主題園區目前係統隻建好開放了這一個,但規則一旦建立,將來可以在其他園區通用。


    因此,園區運營從一開始就群策群力很有必要。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提了不少想法。


    有的聽起來還不錯,而且很有前瞻性,比如下麵這個。


    “不如,我們內部競爭如何?”陸秀夫提議,見眾人好像沒聽明白,他接著說,“我的意思是,初期大家一起運營,不分你我,等後麵每個大時代都有各自的主題園區了,再內部競爭。”


    寧野想了想,原則上點頭同意。


    他雖然厭惡內卷,但也知道,適度的競爭是一個生態保持活力的關鍵,平均用力不利於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和特長。


    “老陸的提議可以考慮,畢竟每個時代的古人最了解各自時代,若是統一運營,難免千篇一律。”


    現在很多古鎮景區雷同,就是因為缺乏自己的特色,難以帶給觀眾獨一無二的體驗。


    “既然要傳承華夏國學,就要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打造差異化賣點。”


    “萬紫千紅春滿園,一枝獨放不是春。”


    看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為學校發展群策群力,寧野不禁在想一個問題——


    他的人生目標,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徑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徑斜並收藏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