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9年。


    宋理宗開慶元年。


    宋蒙戰爭全麵爆發多年後,蒙古大漢蒙哥帶兵圍攻釣魚城(今重慶市合川釣魚城)。


    此時,蒙古兵威正盛,蒙古大軍幾乎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歐亞。


    小小的釣魚城,蒙哥並不放在眼裏。堂堂蒙古大漢親率禦營軍號稱數十萬之眾進攻四川地區的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豈有攻不下來之理?


    可就是這麽一座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的石頭城,卻在蒙古鐵蹄的威壓下,整整堅守了36年,直到二十年後崖山海戰同年,因孤立無助、大旱無糧不得不開城投降,堪稱中國軍事史上一大奇跡。


    此時,在南宋守將王堅眼裏,釣魚城還沒有被圍。


    不過,去年底(公元1258年),蒙軍進攻重慶,川蜀之地蒙軍“三分有其二”,僅剩釣魚城,足以擔當重慶屏障。


    這日,王堅正在巡視城防,突然,腦海裏莫名出現了一個奇怪的聲音。


    “叮!王堅,本係統名為古人招聘係統,現特聘你前往七百餘年後擔任後勤老師,你可願意?”


    “誰!”


    王堅嚇了一跳,將腰中的佩劍拔出,可環顧四周,除了隨他一起巡視的士卒,並無旁人。


    “將軍,發生了何事?”


    士卒一頭霧水,見王堅舉動,也紛紛拔劍,緊張地看向四麵八方,眾人都以為有蒙古人偷襲。


    “你們方才可有聽到一個古怪的聲音在說話?”王堅問。


    “並無。”


    士卒們更加困惑了。


    “沒事,”王堅將佩劍插迴劍鞘,“許是我聽錯了。”


    就在王堅吩咐士卒繼續巡視,他則折身返迴時,那古怪的聲音再次出現在王堅的腦海裏。


    “叮!王堅,請盡快迴答,與你同時收到邀約的,還有冉璡、冉璞兄弟。”


    這座釣魚城,就是冉氏兄弟修建的,如今他們是王堅的左膀右臂,亦在釣魚城中擔任要職。


    “你是仙人麽?”王堅情不自禁地問了一句,“前往後世可有抵擋蒙軍之法?”


    “叮!隻要你們答應前往後世應聘,就能通過工作賺取工資,購買後世的物品,帶迴大宋,除此之外,還可以提前知道曆史也就是你們的未來哦!”


    什麽?能購買後世的物品?


    還能未卜先知,提前知曉未來?


    這麽說,不僅蒙軍動向能被提前預知,還有機會為抗蒙救宋爭取未來的援助?


    一念及此,王堅很想當即答應下來,甚至他還隱隱擔心冉璡、冉璞兄弟因不願離開而拒絕,遂加快腳步,急忙返迴釣魚城。


    迴城後,果不其然,冉氏兄弟已在等候王堅迴來,二人亦是一臉興奮。


    “將軍是否也收到邀約前往後世?”冉璞著急地問道。


    “正是,你們也收到了吧?可有答應?”


    冉璡、冉璞對視一眼,點了點頭。他二人不知王堅態度,見王堅沉思,深怕王堅誤會,連忙表明心誌。


    “將軍,”冉璡拱手道,“我兄弟二人之所以答應,絕非貪生怕死,臨戰怯逃,我等……我等是想從未來獲得先機,從而擊退蒙軍,保境安民!”


    “是啊,將軍!”冉璞附和。


    王堅手一抬,表示他已知之。


    “兩位對大宋忠心耿耿,我自知曉,爾等準備一下,便啟程吧!”


    “那將軍你呢?”


    冉氏兄弟聞言,當即大喜。


    “蒙軍來勢洶洶,釣魚城不可無人,我留下把守,等你二人消息。”


    ------


    二十年後。


    公元1279年,祥興二年,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南)。


    自從去年被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推舉為帝,又升廣州為翔龍府,宋朝最後一個皇帝宋少帝趙昺,無一日不在驚恐逃亡之中。


    元旦剛過,島上的行宮,卻絲毫沒有辭舊迎新的歡樂氣象。


    縈繞在趙昺心裏的,除了陸秀夫等人的諄諄教誨,就隻有一句他說不出口又不得不麵臨的事實——


    大宋,就要亡了。


    每每想到三百年大宋基業,就要毀在自己手裏,年僅八歲的趙昺,就恐懼得整日整夜睡不著覺。


    這不,昨天陸秀夫又來了。


    這次陸秀夫還帶來一個壞消息,右丞相文天祥,早前已在五坡嶺(廣東海豐),被元軍統帥張弘範的弟弟張弘正所俘,其統領的督軍府從此瓦解。


    “官家!”


    左丞相陸秀夫沉聲說道:“若事有萬一,請官家隨臣殉國!我大宋再也不能經受一次靖康恥了,官家乃天子,受命於天,萬不可受辱!”


    趙昺沒有說話,他才八歲,他還不想死。


    可是,大宋都亡了,他又豈能獨活?


    樞密副使張世傑,卻並不同意。


    天下這麽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橫豎都是死,為何一定要自殺?


    張世傑不好當麵駁斥陸秀夫,畢竟比起臨安那些投降派,陸秀夫所言已經稱得上大義,乃錚錚君子所為。


    不過,雖然明麵上不好說,暗地裏,張世傑卻告訴趙昺,若是不敵蒙軍,他一定會帶著趙昺突圍。


    大不了撤至占城(今越南)向趙氏後裔求援,再反攻大陸,使大宋幽而複明。


    這日,三人正在行宮討論,如何抵禦蒙軍進攻。


    三人的腦海裏,不約而同響起了聲音,一個名為古人招聘係統的“神仙”告訴他們,有機會前往七百餘年後的後世。


    趙昺、陸秀夫、張世傑互相對視一眼,確認大家沒有同時發瘋後,隨即商議起來。


    “官家!此乃天不亡我大宋啊!”


    張世傑當即拱手,請求趙昺應允係統的邀約。


    “左丞相怎麽看?”


    趙昺畢竟還是個孩子,此等奇事發生他身上,自是歡欣雀躍,恨不能馬上答應。


    不過,畢竟文武兩位重臣都在,趙昺隻好努力保持穩重。


    “唔……”


    陸秀夫摸了摸胡須,似乎有所疑慮,半晌,他才拱手言道,“官家,蒙軍馬上就要打來了,我等當務之急,是要整軍備戰,豈可擅離職守……”


    “左丞相此言差矣!”


    張世傑當即反駁,“如今蒙軍勢大,我大宋兵勢已難阻擋,何不前往後世尋找破局之法?”


    趙昺聞言,點頭認同。


    陸秀夫卻仍在沉思。


    “樞密副使所言有理,”趙昺站起身,似乎終於下定決心,“死又何懼?隻是朕不甘心,大宋就這麽亡了。左丞相甘心麽?”


    如果後世果真有救國圖存之道,為何不去?這就是趙昺最樸素的想法。


    甘心?


    陸秀夫苦笑,他怎會甘心!


    任何一個有血性的大宋男兒,都不會甘心。


    “既如此,那臣願和樞密副使陪同官家,一起前往後世求教!”


    趙昺聞言,頓時激動地手舞足蹈,這可比他登上皇位還要讓他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徑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徑斜並收藏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