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皇帝中的學霸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 作者:石徑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頓上午茶,隨便一喝就喝了兩個小時。
眼看快到中午,下午還有兩個考察團要來學校試聽夏令營課程,趙頊卻還意猶未盡,一副根本就不想結束談話的神情。
寧野隻能在心裏暗暗感歎,他竟然遇到了皇帝中的「學霸」。
曆史上,趙頊也的確以勤學好問出名。
趙頊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就天性好學,《宋史》稱趙頊常常“好學請問,至日宴忘食”,以至於宋英宗趙曙都要派遣內侍阻止。
啟用王安石後,趙頊聽王安石講解新法主張,曾忍不住感歎“此朕皆未嚐聞,他人所學,固不及此”,又害怕忘掉,“卿所言已多,朕恐有遺忘,試錄今日所對以進”。
趙頊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讓寧野這個經受過現代教育體係錘煉的人,都很是欽佩。
趙頊還想問更多大宋的未來,但寧野卻已從沙發上起身。
坐了一上午,他屁股都快坐麻了。
“趙哥,咱就是說,大宋不會明日就滅亡,也不會明日就富強,變法非朝夕之功,你若是感興趣,下午可以去藏書閣自己看宋史,以後每個月和蘇子一起來學校,我四書五經雖不及朝堂諸公,但千年後的學問見識,還是可以和你說道一二。”
老是直唿人名也不太禮貌,寧野見趙頊和他也就差個一兩歲,所以改稱趙頊趙哥。
沒想到,趙頊卻認真了。
聽到寧野叫他“趙哥”,趙頊一改先前聽到曆史時的鬱悶不堪,轉而麵露喜色,當即就要蘇軾等人做個見證,要和寧野結拜為異姓兄弟。
寧野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個稱唿,竟被趙頊當真,還要結拜,也是哭笑不得。
不過,寧野倒也沒反對,能有個皇帝當兄弟,這麵子的含金量,家人們,誰懂啊!
其實,他今天下午一時心血來潮將曆史全盤爆料的做法,非常冒險。
寧野倒不擔心什麽伴君如伴虎。
開玩笑,這是在後世,在他的學校,又不是在宋朝,在他寧野的地盤上,難道趙頊還能一時不快親自提刀砍了他不成?
唯一值得擔心的,就是趙頊聽到自己奮鬥一生卻是如此慘敗,會不會從此放棄變法,一蹶不振。
不過,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不經曆一番挫折曆練,怎知趙頊變法的決心是否心堅如鐵?
既然在天意安排下,他已與趙頊相識,這就是緣分。
與其說什麽來日方長,不如一開始就獲得趙頊的信任和重視。
因此,開局直爆曆史,是驚人一舉,也是放手一試。
聽了寧野的話,蘇軾、勞之逸等人也起了身,眾人還沉浸在寧野那宛如平地驚雷的駭人信息中,此刻都有幾分迷糊。
“官家,”
陸秀夫適時建言,“時辰的確不早了,下午我等還有課程,不如先用膳,來日再深入討論?”
“唔……”
趙頊其實還意猶未盡,可見眾人都這麽說,他也不好一意堅持,不過,寧野這樣的人才,他肯定是不想放過的。
若不是帶不迴大宋,趙頊綁也要把寧野綁迴九百多年前去。
“朕還有一事不解,寧弟可知我等是如何來到後世的?這係統可是神仙?”
結拜儀式雖然省了,但趙頊已然把寧野當成他在後世的義弟,因此很快也改了對寧野的稱唿。
對穿越這個問題,蘇軾等人也很好奇,遂豎耳傾聽。
“這我哪兒知道。係統肯定不是你們以為的神仙。你就當成是冥冥之中,隻有一股力量,在引導我們做出選擇吧。”
寧野本來想解釋一下什麽是係統的,但轉念一想,連他這個現代人都不清楚為什麽這個世界會有係統,他又如何能向趙頊等古人解釋明白。
再說,古人崇敬天地神明。萬一趙頊將這當成神跡乃至開始求仙問道怎麽辦?
麻煩這麽多,還不如不說。
“恭賀官家!”蘇軾見狀,出來解圍,“寧校長乃後世神人,定是上天不忍亡我大宋,特派寧校長來為官家解憂,助官家挽狂瀾於既倒!”
“寧校長確乃驚世之才。”
張世傑是個性格直率的武將,很少吹捧人,但寧野的確讓他折服。
勞之逸作為三個禦廚中唯一有點家世背景的新黨一派,態度曖昧,一言不發,隻是盯著寧野上下打量,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晚上有空,我們繼續討論,朕今日不迴大宋了。”
“不是吧,晚上還要討論?”
寧野癟了癟嘴,沒必要這麽急吧,他又不會跑路。
為大宋獻策可以,但寧野不想都自己創業了,在自己的學校工作,還要加班熬夜當牛馬。
“寧校長可是有何不便之處?若有任何朕幫得上的地方盡管說。”
“那倒沒有。我的意思是,欲速則不達,趙哥若想大宋富強,必須戒急用忍,戒驕戒躁。”
蘇軾聽聞此言,又高看了寧野一眼。他本來很擔心寧野也如王安石的新黨那樣急於求成,現在看來,他的擔心多餘了。
寧野比他想得要更加成熟。
“此外,趙哥也不要總是忙於政務,勞逸結合也很重要。”
寧野見趙頊陷入思考,繼續傳達他的理念。
曆史上,趙頊隻活了三十八歲,在位僅十八年。趙頊是從熙寧七年來的,也就是說,如果曆史不發生改變,趙頊距離現在也就隻剩下十一年的時間。
史書記載趙頊是憂鬱而逝。通過今天的事,寧野也發現趙頊容易氣急攻心。若是能改改焦躁的毛病,勤加鍛煉,說不定能活久一點。
“如果按照正常曆史,你也就十一年的命了,但正如我前麵說的,想要變法成功,你得先讓自己活久一點,真正用你漫長的一生去貫徹改良新法。”
聽到自己的壽命這麽短,即便早就有心理準備的趙頊,聞言依舊是心裏咯噔一下。
“給你定一個小目標吧,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在位時間長達61年,不過他8歲就繼位了,公平起見,你朝在位50年奮鬥吧。”
在位50年,比仁宗皇帝還久……趙頊嘴巴微張,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為了變法,你要做三件事。”
“第一,戒驕戒躁,保持好的心態,另外多運動少內耗,鍛煉好身體。”
“第二,不要一下子出那麽多政策法令,要學會切香腸,變法要慢慢來,徐徐圖之,推薦你深入學習我們後世的改革開放經驗。”
“第三,變法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為與士大夫共天下。”
“寧弟的話,為兄記下了。”
雖然趙頊沒繼續追問,寧野也沒有展開說,但既然寧野都這麽說了,趙頊覺得寧野一定有他的道理。
就在這時,教室外傳來喧嘩。
“校長!校長在哪裏!哈哈哈哈哈,江充和蘇文這兩個賊子終於惡有惡報自食其果!我劉據迴來啦!”
“寧校長,我也攻取鹹陽了。”
六藝學館外,傳來劉據那標誌性的大笑以及扶蘇沉穩許多但依舊藏不住小驕傲的嗓音。
寧野、霍去病等在場知道先前情況的人聞言都很開心。
看來,幾日不見,劉據和扶蘇又從各自的時代,帶迴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而寧野接下來也將宣布一個讓所有古人激動不已的重要消息。
眼看快到中午,下午還有兩個考察團要來學校試聽夏令營課程,趙頊卻還意猶未盡,一副根本就不想結束談話的神情。
寧野隻能在心裏暗暗感歎,他竟然遇到了皇帝中的「學霸」。
曆史上,趙頊也的確以勤學好問出名。
趙頊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就天性好學,《宋史》稱趙頊常常“好學請問,至日宴忘食”,以至於宋英宗趙曙都要派遣內侍阻止。
啟用王安石後,趙頊聽王安石講解新法主張,曾忍不住感歎“此朕皆未嚐聞,他人所學,固不及此”,又害怕忘掉,“卿所言已多,朕恐有遺忘,試錄今日所對以進”。
趙頊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讓寧野這個經受過現代教育體係錘煉的人,都很是欽佩。
趙頊還想問更多大宋的未來,但寧野卻已從沙發上起身。
坐了一上午,他屁股都快坐麻了。
“趙哥,咱就是說,大宋不會明日就滅亡,也不會明日就富強,變法非朝夕之功,你若是感興趣,下午可以去藏書閣自己看宋史,以後每個月和蘇子一起來學校,我四書五經雖不及朝堂諸公,但千年後的學問見識,還是可以和你說道一二。”
老是直唿人名也不太禮貌,寧野見趙頊和他也就差個一兩歲,所以改稱趙頊趙哥。
沒想到,趙頊卻認真了。
聽到寧野叫他“趙哥”,趙頊一改先前聽到曆史時的鬱悶不堪,轉而麵露喜色,當即就要蘇軾等人做個見證,要和寧野結拜為異姓兄弟。
寧野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個稱唿,竟被趙頊當真,還要結拜,也是哭笑不得。
不過,寧野倒也沒反對,能有個皇帝當兄弟,這麵子的含金量,家人們,誰懂啊!
其實,他今天下午一時心血來潮將曆史全盤爆料的做法,非常冒險。
寧野倒不擔心什麽伴君如伴虎。
開玩笑,這是在後世,在他的學校,又不是在宋朝,在他寧野的地盤上,難道趙頊還能一時不快親自提刀砍了他不成?
唯一值得擔心的,就是趙頊聽到自己奮鬥一生卻是如此慘敗,會不會從此放棄變法,一蹶不振。
不過,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不經曆一番挫折曆練,怎知趙頊變法的決心是否心堅如鐵?
既然在天意安排下,他已與趙頊相識,這就是緣分。
與其說什麽來日方長,不如一開始就獲得趙頊的信任和重視。
因此,開局直爆曆史,是驚人一舉,也是放手一試。
聽了寧野的話,蘇軾、勞之逸等人也起了身,眾人還沉浸在寧野那宛如平地驚雷的駭人信息中,此刻都有幾分迷糊。
“官家,”
陸秀夫適時建言,“時辰的確不早了,下午我等還有課程,不如先用膳,來日再深入討論?”
“唔……”
趙頊其實還意猶未盡,可見眾人都這麽說,他也不好一意堅持,不過,寧野這樣的人才,他肯定是不想放過的。
若不是帶不迴大宋,趙頊綁也要把寧野綁迴九百多年前去。
“朕還有一事不解,寧弟可知我等是如何來到後世的?這係統可是神仙?”
結拜儀式雖然省了,但趙頊已然把寧野當成他在後世的義弟,因此很快也改了對寧野的稱唿。
對穿越這個問題,蘇軾等人也很好奇,遂豎耳傾聽。
“這我哪兒知道。係統肯定不是你們以為的神仙。你就當成是冥冥之中,隻有一股力量,在引導我們做出選擇吧。”
寧野本來想解釋一下什麽是係統的,但轉念一想,連他這個現代人都不清楚為什麽這個世界會有係統,他又如何能向趙頊等古人解釋明白。
再說,古人崇敬天地神明。萬一趙頊將這當成神跡乃至開始求仙問道怎麽辦?
麻煩這麽多,還不如不說。
“恭賀官家!”蘇軾見狀,出來解圍,“寧校長乃後世神人,定是上天不忍亡我大宋,特派寧校長來為官家解憂,助官家挽狂瀾於既倒!”
“寧校長確乃驚世之才。”
張世傑是個性格直率的武將,很少吹捧人,但寧野的確讓他折服。
勞之逸作為三個禦廚中唯一有點家世背景的新黨一派,態度曖昧,一言不發,隻是盯著寧野上下打量,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晚上有空,我們繼續討論,朕今日不迴大宋了。”
“不是吧,晚上還要討論?”
寧野癟了癟嘴,沒必要這麽急吧,他又不會跑路。
為大宋獻策可以,但寧野不想都自己創業了,在自己的學校工作,還要加班熬夜當牛馬。
“寧校長可是有何不便之處?若有任何朕幫得上的地方盡管說。”
“那倒沒有。我的意思是,欲速則不達,趙哥若想大宋富強,必須戒急用忍,戒驕戒躁。”
蘇軾聽聞此言,又高看了寧野一眼。他本來很擔心寧野也如王安石的新黨那樣急於求成,現在看來,他的擔心多餘了。
寧野比他想得要更加成熟。
“此外,趙哥也不要總是忙於政務,勞逸結合也很重要。”
寧野見趙頊陷入思考,繼續傳達他的理念。
曆史上,趙頊隻活了三十八歲,在位僅十八年。趙頊是從熙寧七年來的,也就是說,如果曆史不發生改變,趙頊距離現在也就隻剩下十一年的時間。
史書記載趙頊是憂鬱而逝。通過今天的事,寧野也發現趙頊容易氣急攻心。若是能改改焦躁的毛病,勤加鍛煉,說不定能活久一點。
“如果按照正常曆史,你也就十一年的命了,但正如我前麵說的,想要變法成功,你得先讓自己活久一點,真正用你漫長的一生去貫徹改良新法。”
聽到自己的壽命這麽短,即便早就有心理準備的趙頊,聞言依舊是心裏咯噔一下。
“給你定一個小目標吧,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在位時間長達61年,不過他8歲就繼位了,公平起見,你朝在位50年奮鬥吧。”
在位50年,比仁宗皇帝還久……趙頊嘴巴微張,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為了變法,你要做三件事。”
“第一,戒驕戒躁,保持好的心態,另外多運動少內耗,鍛煉好身體。”
“第二,不要一下子出那麽多政策法令,要學會切香腸,變法要慢慢來,徐徐圖之,推薦你深入學習我們後世的改革開放經驗。”
“第三,變法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為與士大夫共天下。”
“寧弟的話,為兄記下了。”
雖然趙頊沒繼續追問,寧野也沒有展開說,但既然寧野都這麽說了,趙頊覺得寧野一定有他的道理。
就在這時,教室外傳來喧嘩。
“校長!校長在哪裏!哈哈哈哈哈,江充和蘇文這兩個賊子終於惡有惡報自食其果!我劉據迴來啦!”
“寧校長,我也攻取鹹陽了。”
六藝學館外,傳來劉據那標誌性的大笑以及扶蘇沉穩許多但依舊藏不住小驕傲的嗓音。
寧野、霍去病等在場知道先前情況的人聞言都很開心。
看來,幾日不見,劉據和扶蘇又從各自的時代,帶迴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而寧野接下來也將宣布一個讓所有古人激動不已的重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