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被曆史整破防了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 作者:石徑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據返迴大漢不久,霍去病就去了藏書閣,寧野叫他吃晚飯他也不吃。
這一去,直到後半夜才迴齋舍。
要不是半夜三點霍去病迴齋舍誤碰了大燈開關,寧野都不知道這小子竟然如此勤奮好學。
不過,霍去病迴來時臉色不太好,寧野問他咋了,他也不說。
第二天一早,寧野醒來,正在床上伸懶腰,本來還想再賴一會兒懶覺,猛地看到霍去病枯坐在床上,目光呆滯,一言不發,這可把寧野嚇了一跳。
這孩子,這是被曆史整破防了?
“你該不會一夜沒睡吧?”
寧野坐起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校長,”霍去病喉嚨嘶啞,眼睛紅腫,“我對大漢忠心耿耿,為何大漢容不下霍家?你說,這是為何?”
寧野雖然不知道每一個曆史事件的細節,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他還是知道的。
昨日劉據返迴大漢前對霍去病說的那些話,寧野也聽進去了,霍去病去藏書閣看史書的時候,寧野自然也在校長辦公室做功課。
畢竟,霍去病現在跟他混了,關愛小弟身心健康,寧野覺得這是自己這個做大哥的責任。
曆史上,衛霍兩家的結局令人唏噓。
衛青在世時,因抗擊匈奴屢立戰功,被漢武帝封為長平侯。
公元前106年,衛青病逝,此時霍去病已英年早逝十一年,衛青長子衛伉承襲了長平侯的爵位,但衛家已失寵,數年後,衛伉丟失爵位。
又過了數年,衛皇後的大姐衛君孺之子公孫敬聲因擅用軍款而下獄,此案牽連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衛皇後的兩個女兒)以及衛伉被殺。
巫蠱之禍發生後,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亦自殺。
衛家盛極而衰,直到漢宣帝時期,衛青的後人境遇才稍有改善。
相比之下,霍家又是另一個故事。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離世,年僅24歲,其子霍嬗繼承了冠軍侯的爵位。可是,深受漢武帝喜愛的霍嬗,在十一歲那年發病而死。
網友們熟知的霍家另一個名人霍光,是霍去病的異母弟,後成為輔政大臣,權傾一時,被稱為「敢廢皇帝的“隱形天子”」。
後世權臣廢立皇帝時常說的“行伊霍之事”中的「霍」,就是這麽來的。
霍光去世後沒幾年,霍光之子霍禹等人意圖謀反,事情敗露,霍家人有的自殺,有的被處斬,霍禹受腰斬之刑,霍後成君被廢,霍氏一族因連坐之罪慘遭滅門。
衛霍兩家的崛起與覆滅,是漢史中一段扣人心弦又令人唏噓的傳奇。
寧野見霍去病頭發淩亂,一副就要一蹶不振的樣子,趕緊安慰他。
“小霍啊,你看到的隻是原本的曆史,你忘了你和劉據來自同一個漢朝嗎?隻要他能改變曆史,說不定在你們來的世界,衛霍兩家的命運能被改寫。”
霍去病聽到寧野的話,頓時精神一振。
“校長所言當真?”
“我騙你幹嘛?所以啊,你在學校好好工作,多賺點錢讓劉據買現代的好東西帶迴大漢,這樣你不僅能幫你表弟登上皇位,還能幫助霍家後人。”
寧野將話題引向辦學。
這倒不是他在pua霍去病,而是霍去病來自兩千年前,本就在適應後世,長期無所事事沒有產出人是會廢掉的,所以寧野覺得應該給霍去病找到一個新的目標,也是為了幫助他重新振作起來。
至於把學校做大做強,過程做好了,結果是自然而然的事。
“好了,起來洗個澡,一會兒跟我去吃早餐,昨天已經有人預約今天來學校參觀考察,這可是我們未來的生源,今天要繼續好好表現!”
“喏,去病聽校長的。”
寧野的一席話,讓霍去病重新找到了奮鬥的方向。
------
公元前210年。
秦朝,隴西郡。
一個麵如冠玉、衣袂飄飄的青年男子,駕著一匹白馬在馳道上飛馳,還有幾個持刃侍衛親軍在青年身後隨行。
眾人馬不停蹄,馳道上塵土飛揚。
隴西郡鄉下一處不知名的簡陋宅邸裏,一個麵相分明年輕卻滿頭白發的年輕人,正端坐在亭子裏,手持竹簡閱讀。
他時而沉吟擊掌為兵書裏的內容叫好。
時而又歎息懊悔當初如何如何。
時而又起身,在桃花落盡的院子裏挑劍起舞。
這個鶴發童顏之人,並非求仙問道者,正是之前為秦統一六國貢獻不少,因功被封為隴西侯的將軍。
李信。
伐楚失敗後,李信羞愧難當,無顏再在朝堂上麵對流言蜚語,更無顏麵對給予他極大信任的始皇帝,於是,李信做了一個連他自己也嚇了一跳的決定。
他辭去了侯爵,辭去了所有官職,變賣了在鹹陽的家產,迴到隴西老家歸隱。
即便是迴到隴西來,他也不想被人找到,他讓家人迴郡治裏的府邸居住,自己卻一個人帶著一個仆人在鄉下隱居。
似乎是在逃避,又似乎是在苦修。
這日,李信看過早就翻閱了無數遍的孫子兵法,正準備午休假寐,仆人來報,說有客人遠來拜訪隴西侯李將軍。
“客人?”
李信一怔,他都忘了已經有多久沒見客了。
“你去告訴來人,就說這裏隻有一個敗軍之將,沒有什麽隴西侯李將軍。”
李信當即大手一揮就要遣仆人迴絕。
誰知,門口的來客卻不給他這個機會,見久久不來開門,便自顧自地闖了進來。
“李將軍,”扶蘇拱手作揖道,“久未晤麵,別來無恙。”
“長公子,怎麽是你?”
李信正欲發怒來者竟敢擅闖,看到客人是誰,當場怔住。
------
公元前91年。
漢朝,甘泉宮。
白發蒼蒼的劉徹,躺在宮外空地的龍輦上,此時日光尚且溫和,曬起來正舒服。
自從之前夢到有木頭人襲擊他,劉徹就渾身上下不爽利。聽到江充說,皇宮裏有邪氣,劉徹更是二話不說,立刻搬到了甘泉宮。
這裏位於關中北部的山係中,距離漢帝國首都長安西北一百二十公裏左右。
為了安心養病,漢武帝幾乎不和外界聯係,就連皇後和太子發來的消息,也總是愛迴不迴。
他是皇帝,是天下的主宰,就算他一句話也不說,這大漢也要按他的意誌運轉。
劉徹睡不著,精神狀態也並不怎麽昂揚,這時,黃門侍從蘇文前來通傳:“陛下,太子殿下求見。”
其實,劉據昨天就來甘泉宮了,在宮外已經跪了一夜。
蘇文和太子有矛盾,他曾經誣告太子調戲宮女,為了構陷太子劉據,蘇文又和江充私下勾結,見太子前來甘泉宮,蘇文本來不想通傳,可太子遲遲不肯離去,他又怕事情傳到劉徹耳朵裏。
“太子?”劉徹眯著眼,“他不在長安監國,來這裏做甚?”
“那,老奴讓太子殿下迴去?”蘇文當即進行語言引導。
按劉徹以往的脾氣,估計嗯一聲也就這樣了,可今天,不知道怎麽的,劉徹突然睜開眼睛,坐了起來。
“既然來了,就宣他進宮覲見罷。”
長安想必因為江充治巫蠱之案,早就鬧翻了天,劉徹也想聽聽看,自己這個一點也不類他的兒子,又有什麽屁話要說。
這一去,直到後半夜才迴齋舍。
要不是半夜三點霍去病迴齋舍誤碰了大燈開關,寧野都不知道這小子竟然如此勤奮好學。
不過,霍去病迴來時臉色不太好,寧野問他咋了,他也不說。
第二天一早,寧野醒來,正在床上伸懶腰,本來還想再賴一會兒懶覺,猛地看到霍去病枯坐在床上,目光呆滯,一言不發,這可把寧野嚇了一跳。
這孩子,這是被曆史整破防了?
“你該不會一夜沒睡吧?”
寧野坐起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校長,”霍去病喉嚨嘶啞,眼睛紅腫,“我對大漢忠心耿耿,為何大漢容不下霍家?你說,這是為何?”
寧野雖然不知道每一個曆史事件的細節,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他還是知道的。
昨日劉據返迴大漢前對霍去病說的那些話,寧野也聽進去了,霍去病去藏書閣看史書的時候,寧野自然也在校長辦公室做功課。
畢竟,霍去病現在跟他混了,關愛小弟身心健康,寧野覺得這是自己這個做大哥的責任。
曆史上,衛霍兩家的結局令人唏噓。
衛青在世時,因抗擊匈奴屢立戰功,被漢武帝封為長平侯。
公元前106年,衛青病逝,此時霍去病已英年早逝十一年,衛青長子衛伉承襲了長平侯的爵位,但衛家已失寵,數年後,衛伉丟失爵位。
又過了數年,衛皇後的大姐衛君孺之子公孫敬聲因擅用軍款而下獄,此案牽連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衛皇後的兩個女兒)以及衛伉被殺。
巫蠱之禍發生後,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亦自殺。
衛家盛極而衰,直到漢宣帝時期,衛青的後人境遇才稍有改善。
相比之下,霍家又是另一個故事。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離世,年僅24歲,其子霍嬗繼承了冠軍侯的爵位。可是,深受漢武帝喜愛的霍嬗,在十一歲那年發病而死。
網友們熟知的霍家另一個名人霍光,是霍去病的異母弟,後成為輔政大臣,權傾一時,被稱為「敢廢皇帝的“隱形天子”」。
後世權臣廢立皇帝時常說的“行伊霍之事”中的「霍」,就是這麽來的。
霍光去世後沒幾年,霍光之子霍禹等人意圖謀反,事情敗露,霍家人有的自殺,有的被處斬,霍禹受腰斬之刑,霍後成君被廢,霍氏一族因連坐之罪慘遭滅門。
衛霍兩家的崛起與覆滅,是漢史中一段扣人心弦又令人唏噓的傳奇。
寧野見霍去病頭發淩亂,一副就要一蹶不振的樣子,趕緊安慰他。
“小霍啊,你看到的隻是原本的曆史,你忘了你和劉據來自同一個漢朝嗎?隻要他能改變曆史,說不定在你們來的世界,衛霍兩家的命運能被改寫。”
霍去病聽到寧野的話,頓時精神一振。
“校長所言當真?”
“我騙你幹嘛?所以啊,你在學校好好工作,多賺點錢讓劉據買現代的好東西帶迴大漢,這樣你不僅能幫你表弟登上皇位,還能幫助霍家後人。”
寧野將話題引向辦學。
這倒不是他在pua霍去病,而是霍去病來自兩千年前,本就在適應後世,長期無所事事沒有產出人是會廢掉的,所以寧野覺得應該給霍去病找到一個新的目標,也是為了幫助他重新振作起來。
至於把學校做大做強,過程做好了,結果是自然而然的事。
“好了,起來洗個澡,一會兒跟我去吃早餐,昨天已經有人預約今天來學校參觀考察,這可是我們未來的生源,今天要繼續好好表現!”
“喏,去病聽校長的。”
寧野的一席話,讓霍去病重新找到了奮鬥的方向。
------
公元前210年。
秦朝,隴西郡。
一個麵如冠玉、衣袂飄飄的青年男子,駕著一匹白馬在馳道上飛馳,還有幾個持刃侍衛親軍在青年身後隨行。
眾人馬不停蹄,馳道上塵土飛揚。
隴西郡鄉下一處不知名的簡陋宅邸裏,一個麵相分明年輕卻滿頭白發的年輕人,正端坐在亭子裏,手持竹簡閱讀。
他時而沉吟擊掌為兵書裏的內容叫好。
時而又歎息懊悔當初如何如何。
時而又起身,在桃花落盡的院子裏挑劍起舞。
這個鶴發童顏之人,並非求仙問道者,正是之前為秦統一六國貢獻不少,因功被封為隴西侯的將軍。
李信。
伐楚失敗後,李信羞愧難當,無顏再在朝堂上麵對流言蜚語,更無顏麵對給予他極大信任的始皇帝,於是,李信做了一個連他自己也嚇了一跳的決定。
他辭去了侯爵,辭去了所有官職,變賣了在鹹陽的家產,迴到隴西老家歸隱。
即便是迴到隴西來,他也不想被人找到,他讓家人迴郡治裏的府邸居住,自己卻一個人帶著一個仆人在鄉下隱居。
似乎是在逃避,又似乎是在苦修。
這日,李信看過早就翻閱了無數遍的孫子兵法,正準備午休假寐,仆人來報,說有客人遠來拜訪隴西侯李將軍。
“客人?”
李信一怔,他都忘了已經有多久沒見客了。
“你去告訴來人,就說這裏隻有一個敗軍之將,沒有什麽隴西侯李將軍。”
李信當即大手一揮就要遣仆人迴絕。
誰知,門口的來客卻不給他這個機會,見久久不來開門,便自顧自地闖了進來。
“李將軍,”扶蘇拱手作揖道,“久未晤麵,別來無恙。”
“長公子,怎麽是你?”
李信正欲發怒來者竟敢擅闖,看到客人是誰,當場怔住。
------
公元前91年。
漢朝,甘泉宮。
白發蒼蒼的劉徹,躺在宮外空地的龍輦上,此時日光尚且溫和,曬起來正舒服。
自從之前夢到有木頭人襲擊他,劉徹就渾身上下不爽利。聽到江充說,皇宮裏有邪氣,劉徹更是二話不說,立刻搬到了甘泉宮。
這裏位於關中北部的山係中,距離漢帝國首都長安西北一百二十公裏左右。
為了安心養病,漢武帝幾乎不和外界聯係,就連皇後和太子發來的消息,也總是愛迴不迴。
他是皇帝,是天下的主宰,就算他一句話也不說,這大漢也要按他的意誌運轉。
劉徹睡不著,精神狀態也並不怎麽昂揚,這時,黃門侍從蘇文前來通傳:“陛下,太子殿下求見。”
其實,劉據昨天就來甘泉宮了,在宮外已經跪了一夜。
蘇文和太子有矛盾,他曾經誣告太子調戲宮女,為了構陷太子劉據,蘇文又和江充私下勾結,見太子前來甘泉宮,蘇文本來不想通傳,可太子遲遲不肯離去,他又怕事情傳到劉徹耳朵裏。
“太子?”劉徹眯著眼,“他不在長安監國,來這裏做甚?”
“那,老奴讓太子殿下迴去?”蘇文當即進行語言引導。
按劉徹以往的脾氣,估計嗯一聲也就這樣了,可今天,不知道怎麽的,劉徹突然睜開眼睛,坐了起來。
“既然來了,就宣他進宮覲見罷。”
長安想必因為江充治巫蠱之案,早就鬧翻了天,劉徹也想聽聽看,自己這個一點也不類他的兒子,又有什麽屁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