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記載,朱高煦善騎射,有臂力。


    別的不敢說,暗箭射殺朱允炆,朱高煦是有能力也有膽子做得出來的。


    古代弓箭的有效射程大約200米左右,但是強弓加上擁有超強臂力的強射手,這個射程在距離上翻個倍也並非難事。


    “來人!”


    朱高煦一言既定,立刻發號施令。


    “派人立刻去營地,將我打獵時獵殺大蟲的那張強弓取來。”


    “喏!”


    此刻的朱高煦,覺得自己就是獵人。


    而船上的朱允炆,以及他所代表的皇位,則是他朱高煦勢在必得的獵物。


    與此同時,龍舟上的人,包括朱棣在內,都還未意識到即將發生什麽。


    《明史》其實還是有點厚的,畢竟兩百多年呢,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看完。


    但是,當朱棣將信將疑地掃了一眼書上記載的明初的史實後,他的神色從懷疑、到震驚,再到終於瞳孔巨震。


    不過,在看書的時候,朱棣始終未發一言。


    姚廣孝和鄭和(為便於敘述,之後都稱鄭和)看到朱棣的神色,便知這本書不簡單。隻是,他們和朱棣一樣,都還難以相信,這竟然是一本來自六百多年後的曆史書。


    朱棣心情震動,極力按捺住心中的五味雜陳。


    這本《明史》,記載詳細,而且很多細節都是皇室秘聞,非宮廷史官難以知曉。遠的不說,就拿朱棣近期在北平的秘密行動來說,書裏的記載就大差不差了,雖然有些細節對不上,但大小事宜的來龍去脈,幾乎都是對的。


    更可怕的是,這本《明史》還記錄了——哦,對於朱棣而言,可能更準確地說法是預言了——朱棣即將采取的造反行動。


    要知道,他們自己都還沒完全想好怎麽奪取北平呢,若非朱允炆來信約見,此刻估計朱棣還在和姚廣孝商量計策。


    沒想到,朱棣還沒開始造反,他未來的行動就已經被朱允炆知曉得一清二楚。


    朱棣頓時後背一陣發涼。


    若是朱允炆不來約他相見,而是暗中布置,按圖索驥,有了未來曆史的第一手情報,那這場所謂的靖難之役,不就還沒啟動就可以輕輕鬆鬆地被扼殺在萌芽之中了麽?


    也就是說,朱允炆明明可以預判他的預判的。


    這讓朱棣更加好奇。


    朱允炆,到底為何約他在這碣石海域的船上相見?


    他,到底想幹什麽?


    “四叔可是在好奇,朕為何約你來此相見?”


    朱允炆將燒好的茶壺取下來,親自給每個人早就見底的杯子裏重新倒滿茶水。


    海浪聲、風聲、火爐裏煤炭的噗呲聲,還有茶壺咕嚕咕嚕的聲音混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意境。


    “我的確好奇。”


    朱棣終於放下持續了很久的戒備。


    “如果這真是來自後世的史書,你明明可以對整個燕王府乃至大明所有的藩王,一網打盡,為何還要約我見麵?”


    “因為,有一位先生告訴我,權力是要自己爭取的,而不是靠繼承得來的。”


    “自己爭取?”


    朱棣喃喃念道。


    這倒是符合他一直以來的心境。


    盡管如今的朱棣早已不再年輕,但他心中,仍舊有澆不滅的一團火焰。他還是如年輕時那般,渴望北征,徹底掃除大明北邊的外患。


    “沒錯。”


    朱允炆將茶壺重新放到火爐上,自己卻沒再喝茶,而是站起身,背著手走到龍舟的船舷處,遠處是一望無垠的碧海藍天。


    “四叔。”


    朱允炆頓了頓,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


    “你想要這皇位,朕,給你了。”


    “陛下!”


    方孝孺和徐輝祖一驚,幾乎不約而同叫出聲來。


    他們的確已經知道朱允炆去過後世一事,但朱允炆卻未曾告訴他們,此番北上是要禪位給朱棣的想法。兩人都隻以為,已經得知曆史的朱允炆是想來通過和朱棣攤牌,尋找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


    “陛下萬萬不可啊!”方孝孺急忙跪下進諫,“陛下之位,乃太祖皇帝遺詔傳給陛下的,陛下豈可輕言舍棄江山社稷?”


    “還請陛下三思!”


    徐輝祖雖是武將,不像方孝孺那麽會說,但也當即跪下,力勸朱允炆收迴成命。


    姚廣孝和鄭和也被朱允炆的話嚇了一跳,哪有這樣的啊,皇位說給就給嗎?


    朱允炆的話,太過出人意料,以至於姚廣孝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他本以為,朱允炆會拿《明史》來要挾朱棣,此次相見是為了警告朱棣,你的陰謀朕都知道了,別妄想了。他哪能想到,朱允炆居然直接來這一出。


    “陛下何須如此。”


    朱棣也被驚到了,他稍加思索,便恢複了平靜。


    “如果陛下隻是試探我,大可不必,既然這本《明史》都告訴了陛下未來,那我也沒有必要再藏著掖著,沒錯,如果陛下執意削藩,那本王非反不可,無論成功失敗。”


    “所以啊,朕想好了,既然四叔非反不可,這皇位,還不如就讓給四叔好了,朕願意禪位。”


    “你……”朱棣站起身來,盯著朱允炆,依舊難以置信,“君無戲言!陛下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四叔當真就不願意再叫朕一聲允炆麽?”


    朱允炆搖著頭笑了笑,倒也沒有強求。


    “也罷,看來,四叔還是信不過我。沒關係,此番北上,朕是來提前告知四叔朕的想法,以及給四叔送《明史》的,有了這本未來之書,想必四叔將來能把大明治理地更好。待朕南下迴京之後,便會擬詔禪位,屆時傳詔四方,四叔自會知道朕的真心。”


    “不過,還請四叔答應朕三個條件,如此,朕方可安心離去。”


    “你要離開?”


    朱棣早就已經不再懷疑朱允炆的用心了,話都說到這裏了,朱允炆怎麽說也是他看著長大的侄子,有沒有弄虛作假,朱棣心中自然清楚。


    “沒錯,朕從後世寧校長處得知,這世界之大,遠遠超乎想象,朕想出去看看,就像皇爺爺那般,真正靠自己的力量,闖出一片天地來!”


    “你要去何處?”


    朱允炆的話,不隻是出乎朱棣、姚廣孝和鄭和的預料,更是連方孝孺、徐輝祖也沒有想到的。


    方孝孺和徐輝祖突然明白了,為何陛下這次要通過水路北上。


    原來,陛下早就決心已定。


    ------


    作者說:


    今日份重磅禮物支持感謝如下。


    感謝【用戶名】送上「一封情書」禮物x1,「花」禮物x1。今日份重磅禮物支持榜一。感謝感謝!


    感謝【雲霞花】送上「一封情書」禮物x1。


    感謝【蝦仁很潤】送上「點個讚」禮物x1。


    感謝【羽信】送上「花」禮物x2。


    想要加更或者角色召喚的寶子,可以參看第145章文末的作者說。


    謝謝以上讀者寶子的禮物支持,你們的支持是作者持續更新的一大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徑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徑斜並收藏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