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正式開學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 作者:石徑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
王琦也被這場麵逗笑。
“你不是在電話裏和我說,後山新開放了主題園區嗎?還問我要不要繼續合作?”
“對啊。”
“那還用問?當然要和寧哥合作!”
王琦拍了拍寧野的肩,十足的套近乎。
“所以,雖然這次報名騎術和射術的學生沒有一個自費買盔甲的,但是,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啥決定?”
“為了哥,為了咱學校做大做強,這一批夏令營,凡是報名騎術和射術的學生,盔甲全部由我買單,免費送!”
“啊???”
寧野驚得下巴都合不攏了。
來寧野學校學習騎馬射箭,全套盔甲消費由王公子買單?
現代一套上檔次的盔甲漢服,成本估計要上千。如果再用上好的麵料以及貼合時代的精致設計,那造價隻會更高。
上次王琦送過小樣來學校,不僅寧野看過,蘭陵王還試穿過呢。
雖然當時蘭陵王給王琦提了不少修改建議,但事後寧野問過蘭陵王,蘭陵王覺得工藝還可以的,和皇家手筆肯定是沒法比,但絕對比市麵上大部分盔甲都精良。
“咋了?寧哥有好事第一個想起兄弟我,我這不過是投桃報李而已。”
不得不說,王琦這個富二代,簡直刷新寧野的認知。
不怕二代太浮誇,就怕二代有文化。王琦大少爺,要情商有情商,要智商有智商,這錢他不賺誰賺呢?
“那要這麽說,那我就替學生們謝謝你了。”
“客氣了寧哥,咱倆誰跟誰啊。”
霍去病自從昨晚認了寧野當大哥,就幾乎寸步不離寧野身邊,他想多學學寧野和人打交道的方式,這樣以後也可以幫著分擔一些。
此時見劉據在車上,一個人搬又搬不動,又不好意思叫人幫忙。作為表兄,他不可能幹看著。
霍去病正要上去幫劉據解圍,沒想到寧野搶先一步。
“我相信劉據一個人肯定能搬下來的,但是,這種好事,你們怎麽能讓咱大漢太子殿下一個人做啊?明天被學生們知道了豈不要羞死嗎?”
寧野此言一出,在場的人如何不知,這是在給劉據台階下呢。
男人嘛,就好麵子。
但是,是真兄弟,調侃就要有度,差不多的時候就該出手幫忙了。
“就是,校長不說我差點忘了,劉據,你長得沒有蘭陵王美,怎麽想得比他美多了?”
扶蘇自從和劉據混熟以後,說話也沒了顧忌,畢竟兩人成天插科打諢,也不知誰近朱者赤,誰近墨者黑。
“張將軍,霍將軍,”蘭陵王對著看熱鬧的張世傑以及在寧野旁邊的霍去病笑道,“我們這些做將軍的,可不能輸給文人啊。”
“文人怎麽了?”
蘇軾當即不服,“我大宋的文人自有風骨!”他當即拉著陸秀夫,“老陸,咱倆一起上,也搬一個給他們這群隻會耍刀弄槍的匹夫瞧瞧!”
“誰要你們上來了?”劉據明知大家來幫忙,嘴裏卻還嚷嚷著,“都下去下去……唉,扶蘇,好吧,拗不過你,你實在想表現,我也不能不給你機會。”
一眾古人,有一個算一個,紛紛一擁而上,擠上了卡車倉庫。
手上沒閑著,嘴上更沒閑著。
不一會兒,大家就以寧野和王琦瞠目結舌的速度,將那十幾個裝滿盔甲十分厚重的紙箱,都搬進了學校。
效率之高,以至於寧野和王琦想幫忙都插不進手。
“寧哥,你這學校的老師真好。”
王琦由衷感慨,“現在這世道,願意真心相交的人可不多見了,但我感覺,你們都好淳樸,就像真的來自古代一樣。”
“哈哈哈。”
寧野一聽,急忙打哈哈,生怕再分析下去,咱琦少就要發現驚人的秘密了。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真心交換真心。”
眼瞅著夏令營營服完全到位,對於迎接明日正式開學,寧野很有信心!
7月1日,星期一,晴。
寧野難得一大早不需要人叫就自然醒。
結果,四人間裏居然就剩他還賴在床上,扶蘇、劉據、霍去病,早就起床出門了。
嚇得寧野迷迷糊糊之中,差點以為自己睡過頭了。
急忙拿起手機一看,才七點。
還好,沒有因為貪睡誤事。
想想古人上朝也挺早的,因此,扶蘇、劉據、霍去病起來得早也很正常,寧野可不打算在這方麵見賢思齊。
畢竟,古人的早朝是真的早。
目前暫時沒有發現確鑿的史料明確記載秦朝大臣上早朝的具體時間,不過,據說一般雞鳴時分就要起床了,早朝通常在清晨5點左右開始。
漢朝早朝時間應該差不太多,但是據說每五天才召開一次早朝。
唐朝時期,根據《唐會要》記載,京城五品以上文武官員每月初一、十五要參加一次早朝,早朝一般在日出前七刻開始,也就是大約淩晨4點半左右。
北宋更是要求大臣在五更前(約4到5點)就要到皇宮待漏院等候,上朝時間從卯時開始,也即早上5點到7點之間。
到了明朝,據《大明會典》記載,每逢早朝,大臣們甚至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淩晨3點左右就要到午門外等候宮門開門。
總的來說,古代正式早朝時間並無統一標準,但是很早就是了,結束時間不固定。當然,若是皇帝怠政,早朝也可能取消。
就衝起床這一點,在古代當皇帝重臣真不容易,反正寧野是起不來那麽早的。
今天因為是學校開學第一天,按夏令營開學通知,9點學生們就要準時來學校報到,因此,作為一校之長的寧野必須早起,親自帶著古人老師到校門口迎接學生。
不過,雖然報名參加七月夏令營的總共有220人,但第一批,也就是未來兩周時間,隻會服務100人,剩下的都被寧野安排在七月下半月了。
這要是放在社會上,估計很多公司都是“隻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想方設法都得把員工剩餘價值榨幹。
古人們應該慶幸,他們遇到的是寧野。
寧野自己都不想當牛馬,夢想就是早點退休,自然不會壓榨學校的老師們。
但是,咱就是說。
即便隻有100人,壓力也還是顯而易見的。
王琦也被這場麵逗笑。
“你不是在電話裏和我說,後山新開放了主題園區嗎?還問我要不要繼續合作?”
“對啊。”
“那還用問?當然要和寧哥合作!”
王琦拍了拍寧野的肩,十足的套近乎。
“所以,雖然這次報名騎術和射術的學生沒有一個自費買盔甲的,但是,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啥決定?”
“為了哥,為了咱學校做大做強,這一批夏令營,凡是報名騎術和射術的學生,盔甲全部由我買單,免費送!”
“啊???”
寧野驚得下巴都合不攏了。
來寧野學校學習騎馬射箭,全套盔甲消費由王公子買單?
現代一套上檔次的盔甲漢服,成本估計要上千。如果再用上好的麵料以及貼合時代的精致設計,那造價隻會更高。
上次王琦送過小樣來學校,不僅寧野看過,蘭陵王還試穿過呢。
雖然當時蘭陵王給王琦提了不少修改建議,但事後寧野問過蘭陵王,蘭陵王覺得工藝還可以的,和皇家手筆肯定是沒法比,但絕對比市麵上大部分盔甲都精良。
“咋了?寧哥有好事第一個想起兄弟我,我這不過是投桃報李而已。”
不得不說,王琦這個富二代,簡直刷新寧野的認知。
不怕二代太浮誇,就怕二代有文化。王琦大少爺,要情商有情商,要智商有智商,這錢他不賺誰賺呢?
“那要這麽說,那我就替學生們謝謝你了。”
“客氣了寧哥,咱倆誰跟誰啊。”
霍去病自從昨晚認了寧野當大哥,就幾乎寸步不離寧野身邊,他想多學學寧野和人打交道的方式,這樣以後也可以幫著分擔一些。
此時見劉據在車上,一個人搬又搬不動,又不好意思叫人幫忙。作為表兄,他不可能幹看著。
霍去病正要上去幫劉據解圍,沒想到寧野搶先一步。
“我相信劉據一個人肯定能搬下來的,但是,這種好事,你們怎麽能讓咱大漢太子殿下一個人做啊?明天被學生們知道了豈不要羞死嗎?”
寧野此言一出,在場的人如何不知,這是在給劉據台階下呢。
男人嘛,就好麵子。
但是,是真兄弟,調侃就要有度,差不多的時候就該出手幫忙了。
“就是,校長不說我差點忘了,劉據,你長得沒有蘭陵王美,怎麽想得比他美多了?”
扶蘇自從和劉據混熟以後,說話也沒了顧忌,畢竟兩人成天插科打諢,也不知誰近朱者赤,誰近墨者黑。
“張將軍,霍將軍,”蘭陵王對著看熱鬧的張世傑以及在寧野旁邊的霍去病笑道,“我們這些做將軍的,可不能輸給文人啊。”
“文人怎麽了?”
蘇軾當即不服,“我大宋的文人自有風骨!”他當即拉著陸秀夫,“老陸,咱倆一起上,也搬一個給他們這群隻會耍刀弄槍的匹夫瞧瞧!”
“誰要你們上來了?”劉據明知大家來幫忙,嘴裏卻還嚷嚷著,“都下去下去……唉,扶蘇,好吧,拗不過你,你實在想表現,我也不能不給你機會。”
一眾古人,有一個算一個,紛紛一擁而上,擠上了卡車倉庫。
手上沒閑著,嘴上更沒閑著。
不一會兒,大家就以寧野和王琦瞠目結舌的速度,將那十幾個裝滿盔甲十分厚重的紙箱,都搬進了學校。
效率之高,以至於寧野和王琦想幫忙都插不進手。
“寧哥,你這學校的老師真好。”
王琦由衷感慨,“現在這世道,願意真心相交的人可不多見了,但我感覺,你們都好淳樸,就像真的來自古代一樣。”
“哈哈哈。”
寧野一聽,急忙打哈哈,生怕再分析下去,咱琦少就要發現驚人的秘密了。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真心交換真心。”
眼瞅著夏令營營服完全到位,對於迎接明日正式開學,寧野很有信心!
7月1日,星期一,晴。
寧野難得一大早不需要人叫就自然醒。
結果,四人間裏居然就剩他還賴在床上,扶蘇、劉據、霍去病,早就起床出門了。
嚇得寧野迷迷糊糊之中,差點以為自己睡過頭了。
急忙拿起手機一看,才七點。
還好,沒有因為貪睡誤事。
想想古人上朝也挺早的,因此,扶蘇、劉據、霍去病起來得早也很正常,寧野可不打算在這方麵見賢思齊。
畢竟,古人的早朝是真的早。
目前暫時沒有發現確鑿的史料明確記載秦朝大臣上早朝的具體時間,不過,據說一般雞鳴時分就要起床了,早朝通常在清晨5點左右開始。
漢朝早朝時間應該差不太多,但是據說每五天才召開一次早朝。
唐朝時期,根據《唐會要》記載,京城五品以上文武官員每月初一、十五要參加一次早朝,早朝一般在日出前七刻開始,也就是大約淩晨4點半左右。
北宋更是要求大臣在五更前(約4到5點)就要到皇宮待漏院等候,上朝時間從卯時開始,也即早上5點到7點之間。
到了明朝,據《大明會典》記載,每逢早朝,大臣們甚至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淩晨3點左右就要到午門外等候宮門開門。
總的來說,古代正式早朝時間並無統一標準,但是很早就是了,結束時間不固定。當然,若是皇帝怠政,早朝也可能取消。
就衝起床這一點,在古代當皇帝重臣真不容易,反正寧野是起不來那麽早的。
今天因為是學校開學第一天,按夏令營開學通知,9點學生們就要準時來學校報到,因此,作為一校之長的寧野必須早起,親自帶著古人老師到校門口迎接學生。
不過,雖然報名參加七月夏令營的總共有220人,但第一批,也就是未來兩周時間,隻會服務100人,剩下的都被寧野安排在七月下半月了。
這要是放在社會上,估計很多公司都是“隻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想方設法都得把員工剩餘價值榨幹。
古人們應該慶幸,他們遇到的是寧野。
寧野自己都不想當牛馬,夢想就是早點退休,自然不會壓榨學校的老師們。
但是,咱就是說。
即便隻有100人,壓力也還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