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兒子太強也是問題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 作者:石徑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好,朱元璋並沒有反悔饒了朱棣。
讓朱標和朱棣大鬆一口氣的是,朱元璋叫住二人隻是為了告訴朱棣,出宮前讓禦醫看一看有沒有受傷再迴去。
目送著弟弟歡天喜地又逃離一般地離開,朱標哭笑不得地歎了口氣。
“爹,你這又是何必呢,明明舍不得,為何又要下手?”朱標迴到乾清宮殿內,“再說,四弟已經長大成人了,如今又已成婚,您多少給人留點麵子。”
朱標雖然沒有明說,但朱元璋豈會聽不明白。
都這麽大人了,還被老爹打戒尺,傳出去不好聽,對燕王名譽也不太好。
這麽簡單的道理,朱元璋當然知道。
他叫朱棣進宮來,除了抱著對朱允炆和朱棣各打五十大板的心理,也是很糾結,對於自己這個有帝王之才的兒子,到底怎麽辦才好。
兒子太強,對於皇帝來說,也是問題。
精通帝王之術的朱元璋,稍微一轉念,就想明白了另一個平行世界大明的自己,為何在太子朱標薨逝後,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朱棣而是選擇皇太孫朱允炆即位。
理由很簡單,朱元璋是主張嫡長子繼承製的,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皇位傳給朱允炆,總比跳過老二、老三傳給老四朱棣合乎情理。
當然,朱元璋對朱標的深厚感情,可能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在於,即便是農民出身的朱元璋,也知道一個再樸素不過的道理,可以馬上打天下,卻不能馬上守天下。
朱棣性格與朱元璋相似,朱元璋那麽喜愛朱標,大概也是看到統治方式過於強硬的弊端,因此希望新君能施行仁政。
這可是古代,又已經是明朝了,曆朝曆代的興亡得失已經被總結得很多。
君不聞,賈誼在《過秦論》裏分析秦朝滅亡的原因時就有名言——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君不聞,杜牧也在《阿房宮賦》中說——
“嗚唿!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恐怕,朱元璋也是擔心殺伐過甚,導致後人再哀大明,因此選擇了溫文爾雅、主張以仁義治理天下的朱允炆來繼承大統。
但是,他千算萬算,怎麽也沒算到,一個真敢剛即位就削藩,一個真敢你削藩我就造反。
此時,乾清宮裏,隻剩下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
聽了朱標問自己的話,朱元璋並沒有再說什麽,而是招招手,讓朱標走近些,待一頭霧水的朱標上前,朱元璋突然起身,一把拉住朱標的手,將他拉到龍椅旁,強行按著朱標坐下。
“爹!”朱標有幾分驚恐,“你這是做什麽?”
“標兒,我大明一定要由你繼承皇位啊,唯有如此,咱心裏的煩惱才能迎刃而解。”
朱元璋越看朱標越覺得滿意。
曆史上的朱元璋動了遷都的心思,朱標考察後獻上陝西地圖,迴京後不久朱標就生了病,提前知道未來的朱元璋現在可是一點遷都的心思都沒有了。
南京挺好的,南北適中,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又處江南富庶之地,物產豐富,文教發達。
不遷都了,說什麽也不遷都了。
朱元璋思緒萬千,朱標則似乎懂了。
看著父親自從去了一趟後世,迴來就一反常態,又是對太子妃威言告誡,又是用戒尺教訓朱棣,朱標頓時明白了。
“爹,你去了後世,可是看了我大明的曆史?”
朱元璋知道自己瞞不了兒子太久,一來朱標也被係統召喚,他若真想去後世,朱元璋也攔不住,二來,這事早晚朱標會知道的,晚說不如早說。
更何況,朱元璋也希望兒子幫忙參謀拯救馬皇後的事。
“標兒,接下來要跟你說的,是原本曆史上會發生的事,隻要你我父子齊心,在我們的大明就一定會避免。”
聽到朱元璋這般說,朱標心裏頓時有了不太妙的預感。
不過,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既然他們有機緣提前得知未來,想必定能化險為夷。
接下來,朱元璋將自己前往後世的見聞、遇見寧野以及霍去病、蘭陵王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朱標。
聽說還有其他古人,隻不過朱元璋這次去沒見到,朱標驚訝之餘,也有點激動。
畢竟,那些可都是古之先賢,朱標自然有心結識一番。
可是,當朱標聽到朱元璋說原本曆史上,朱雄英和馬皇後將於洪武十五年先後病逝,他自己也將於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去世,而他的兒子朱允炆雖然繼承了大統,卻僅僅隻做了大約四年皇帝就被他剛才嗬護的弟弟朱棣篡奪了皇位,而朱允炆的結局則是下落不明。
心情複雜的朱標,一時間竟不知作何感想。
“爹……”
朱標沉思良久,才鄭重地懇求朱元璋:“若天命真不在我,我去之後,還望爹不要將皇位傳給允炆,老四雖然行事偏頗,但畢竟也是曆史驗證的一代明君。允炆,做個富貴王爺也挺好的……”
朱元璋聽罷,“啪”的一聲,他當然舍不得打朱標,而是沉著臉,一巴掌拍在禦案上。
“咱說的話你當放屁是不是!咱都說了,這是原本的曆史!隻要你我父子齊心,定能改變我大明的意難平!”
朱元璋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囑咐朱標,“不過,此事暫時不要讓第三人知道,尤其是你娘,咱已經讓太醫去了坤寧宮,這會兒想必太醫正在為你娘檢查身體。”
“爹,曆史,真的可以改變麽?”
朱標還是有些恍惚。
畢竟,朱元璋因為時間倉促,也沒來得及了解太多細節,但起碼的曆史方向脈絡,他都說清楚了。
朱標雖然不信什麽宿命論,但聽到這些事難免還是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咱說可以就可以!”
朱元璋信誓旦旦,他一把抓住朱標的手,二話不說就走。
“爹,咱們這是要去何處?”
“去後世!”
朱元璋說,“你不是問能不能改變曆史麽,咱說了你不信,那就讓寧校長說給你聽。”
“爹終於許我去後世了?”
“嗯,後世沒有危險,咱可以放心和你一起去。順便,你也去看看你在另一個大明的兒子。”
“爹說的可是已經登上皇位的允炆?”
“沒錯,咱剛才已經替你和允炆教訓了老四,現在,你也該替你這些弟弟們,教訓一下你兒子。”
------
作者說:
今日份重磅禮物支持感謝如下。
感謝【雷神之使者】送上「靈感膠囊」禮物x1、「一封情書」禮物x1,今日份重磅禮物支持榜一!謝謝支持~!
感謝【雲中君子遊】送上「催更符」禮物x1,連續送了好幾波禮物,感謝感謝~!
感謝【喜歡紫薯苗的獨孤兄】送上「催更符」禮物x1。
感謝【愛吃渣江米粉的錯】送上「催更符」禮物x1。
感謝【紅月林】送上「一封情書」禮物x1。
感謝【羽信】送上「點個讚」禮物x1。
感謝【雲霞花】送上「點個讚」禮物x1。
謝謝大家最近的禮物支持,寶子們很給力哦。感謝大家,作者會繼續努力創作出好作品。
閱讀快樂哦~!多多評論、催更、支持哈~!
讓朱標和朱棣大鬆一口氣的是,朱元璋叫住二人隻是為了告訴朱棣,出宮前讓禦醫看一看有沒有受傷再迴去。
目送著弟弟歡天喜地又逃離一般地離開,朱標哭笑不得地歎了口氣。
“爹,你這又是何必呢,明明舍不得,為何又要下手?”朱標迴到乾清宮殿內,“再說,四弟已經長大成人了,如今又已成婚,您多少給人留點麵子。”
朱標雖然沒有明說,但朱元璋豈會聽不明白。
都這麽大人了,還被老爹打戒尺,傳出去不好聽,對燕王名譽也不太好。
這麽簡單的道理,朱元璋當然知道。
他叫朱棣進宮來,除了抱著對朱允炆和朱棣各打五十大板的心理,也是很糾結,對於自己這個有帝王之才的兒子,到底怎麽辦才好。
兒子太強,對於皇帝來說,也是問題。
精通帝王之術的朱元璋,稍微一轉念,就想明白了另一個平行世界大明的自己,為何在太子朱標薨逝後,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朱棣而是選擇皇太孫朱允炆即位。
理由很簡單,朱元璋是主張嫡長子繼承製的,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皇位傳給朱允炆,總比跳過老二、老三傳給老四朱棣合乎情理。
當然,朱元璋對朱標的深厚感情,可能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在於,即便是農民出身的朱元璋,也知道一個再樸素不過的道理,可以馬上打天下,卻不能馬上守天下。
朱棣性格與朱元璋相似,朱元璋那麽喜愛朱標,大概也是看到統治方式過於強硬的弊端,因此希望新君能施行仁政。
這可是古代,又已經是明朝了,曆朝曆代的興亡得失已經被總結得很多。
君不聞,賈誼在《過秦論》裏分析秦朝滅亡的原因時就有名言——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君不聞,杜牧也在《阿房宮賦》中說——
“嗚唿!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恐怕,朱元璋也是擔心殺伐過甚,導致後人再哀大明,因此選擇了溫文爾雅、主張以仁義治理天下的朱允炆來繼承大統。
但是,他千算萬算,怎麽也沒算到,一個真敢剛即位就削藩,一個真敢你削藩我就造反。
此時,乾清宮裏,隻剩下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
聽了朱標問自己的話,朱元璋並沒有再說什麽,而是招招手,讓朱標走近些,待一頭霧水的朱標上前,朱元璋突然起身,一把拉住朱標的手,將他拉到龍椅旁,強行按著朱標坐下。
“爹!”朱標有幾分驚恐,“你這是做什麽?”
“標兒,我大明一定要由你繼承皇位啊,唯有如此,咱心裏的煩惱才能迎刃而解。”
朱元璋越看朱標越覺得滿意。
曆史上的朱元璋動了遷都的心思,朱標考察後獻上陝西地圖,迴京後不久朱標就生了病,提前知道未來的朱元璋現在可是一點遷都的心思都沒有了。
南京挺好的,南北適中,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又處江南富庶之地,物產豐富,文教發達。
不遷都了,說什麽也不遷都了。
朱元璋思緒萬千,朱標則似乎懂了。
看著父親自從去了一趟後世,迴來就一反常態,又是對太子妃威言告誡,又是用戒尺教訓朱棣,朱標頓時明白了。
“爹,你去了後世,可是看了我大明的曆史?”
朱元璋知道自己瞞不了兒子太久,一來朱標也被係統召喚,他若真想去後世,朱元璋也攔不住,二來,這事早晚朱標會知道的,晚說不如早說。
更何況,朱元璋也希望兒子幫忙參謀拯救馬皇後的事。
“標兒,接下來要跟你說的,是原本曆史上會發生的事,隻要你我父子齊心,在我們的大明就一定會避免。”
聽到朱元璋這般說,朱標心裏頓時有了不太妙的預感。
不過,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既然他們有機緣提前得知未來,想必定能化險為夷。
接下來,朱元璋將自己前往後世的見聞、遇見寧野以及霍去病、蘭陵王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朱標。
聽說還有其他古人,隻不過朱元璋這次去沒見到,朱標驚訝之餘,也有點激動。
畢竟,那些可都是古之先賢,朱標自然有心結識一番。
可是,當朱標聽到朱元璋說原本曆史上,朱雄英和馬皇後將於洪武十五年先後病逝,他自己也將於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去世,而他的兒子朱允炆雖然繼承了大統,卻僅僅隻做了大約四年皇帝就被他剛才嗬護的弟弟朱棣篡奪了皇位,而朱允炆的結局則是下落不明。
心情複雜的朱標,一時間竟不知作何感想。
“爹……”
朱標沉思良久,才鄭重地懇求朱元璋:“若天命真不在我,我去之後,還望爹不要將皇位傳給允炆,老四雖然行事偏頗,但畢竟也是曆史驗證的一代明君。允炆,做個富貴王爺也挺好的……”
朱元璋聽罷,“啪”的一聲,他當然舍不得打朱標,而是沉著臉,一巴掌拍在禦案上。
“咱說的話你當放屁是不是!咱都說了,這是原本的曆史!隻要你我父子齊心,定能改變我大明的意難平!”
朱元璋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囑咐朱標,“不過,此事暫時不要讓第三人知道,尤其是你娘,咱已經讓太醫去了坤寧宮,這會兒想必太醫正在為你娘檢查身體。”
“爹,曆史,真的可以改變麽?”
朱標還是有些恍惚。
畢竟,朱元璋因為時間倉促,也沒來得及了解太多細節,但起碼的曆史方向脈絡,他都說清楚了。
朱標雖然不信什麽宿命論,但聽到這些事難免還是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咱說可以就可以!”
朱元璋信誓旦旦,他一把抓住朱標的手,二話不說就走。
“爹,咱們這是要去何處?”
“去後世!”
朱元璋說,“你不是問能不能改變曆史麽,咱說了你不信,那就讓寧校長說給你聽。”
“爹終於許我去後世了?”
“嗯,後世沒有危險,咱可以放心和你一起去。順便,你也去看看你在另一個大明的兒子。”
“爹說的可是已經登上皇位的允炆?”
“沒錯,咱剛才已經替你和允炆教訓了老四,現在,你也該替你這些弟弟們,教訓一下你兒子。”
------
作者說:
今日份重磅禮物支持感謝如下。
感謝【雷神之使者】送上「靈感膠囊」禮物x1、「一封情書」禮物x1,今日份重磅禮物支持榜一!謝謝支持~!
感謝【雲中君子遊】送上「催更符」禮物x1,連續送了好幾波禮物,感謝感謝~!
感謝【喜歡紫薯苗的獨孤兄】送上「催更符」禮物x1。
感謝【愛吃渣江米粉的錯】送上「催更符」禮物x1。
感謝【紅月林】送上「一封情書」禮物x1。
感謝【羽信】送上「點個讚」禮物x1。
感謝【雲霞花】送上「點個讚」禮物x1。
謝謝大家最近的禮物支持,寶子們很給力哦。感謝大家,作者會繼續努力創作出好作品。
閱讀快樂哦~!多多評論、催更、支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