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秦將亂,諸君議兵
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 作者:石徑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野帶著扶蘇和劉據返迴校長辦公室。
這時,霍去病也喂好的了他的三匹愛馬,迴來了。見扶蘇和劉據都一副要告辭的表情,霍去病頓時心裏感覺怪怪的。
雖然他已經在心裏開始接納寧野,但兩人畢竟有千年的代溝。
扶蘇也不拖遝,率先站出來,朝著眾人拱手作揖道:“諸位,我要迴大秦了,先前來時我已命蒙恬將軍整軍備戰,大秦將亂,扶蘇也有一事,想請教諸位。”
“幹嘛這麽客氣。”
寧野拉住扶蘇的手,“我們大家現在都是一個團隊的人,有什麽能幫你的盡管說,我們都是你的智囊團。”
劉據聽聞“智囊團”一名,頗覺有趣,亦上前用肩膀撞了一下扶蘇:“校長所言極是,扶蘇,我都把你當兄弟了,你還跟我來這套?”
霍去病雖然沒說什麽,但也看著扶蘇,等他下文。
見眾人相識相交不過數日,卻都願意傾心相助,扶蘇頓時感動得不行。
“既如此,那扶蘇就開門見山了。”
“快說快說。”
“來時我和蒙將軍商議,應當如何匡扶大秦,雖已有些想法,也想聽聽諸位的高見。”
見眾人屏息以待,為了方便理解,寧野趕緊打開筆記本電腦,在網上搜索了秦朝地圖。
霍去病當即渾身一顫,後世竟有如此高清的地圖?!就像有人在九天之上俯視一般。
“這……這!”
扶蘇、劉據亦感到震驚。
“一幅地圖而已,咋還大驚小怪的。你們都是古穿今的人了,有點出息好不好。”
寧野笑道。
眾人迅速圍過來,扶蘇激動地指著秦朝地圖解釋。
“正如地圖所示,諸君請看,目前我大秦兵力主力分布如下。”
扶蘇指了指大秦北疆,“此處有長城軍團30萬人,由我和蒙恬將軍率領,我等的職責是修築長城、北禦匈奴。”
緊接著,他手指向下一滑,落指南方。
“嶺南軍團50萬人,由任囂將軍率領。”
隨後,扶蘇手指鹹陽,“另有關中軍團15萬人,其中有10萬關中駐軍以及5萬鹹陽近衛軍,此乃我大秦之精銳,大致可分為郎中令軍(皇帝親衛軍官團)、衛尉軍(皇宮保衛部隊)、中尉軍(內史也即京師地區衛戍部隊)。”
“章邯率領的驪山軍團呢?”
寧野好奇地問道。
長城軍團、關中軍團、嶺南軍團、驪山軍團並稱秦朝四大軍團。因此,沒聽到驪山軍團,寧野還有點納悶。
扶蘇一時沒反應過來,“關中地區確有服勞役的70萬邢徒,此時應由修陵官章邯主持,不過,我卻不知大秦何時有了驪山軍團?”
雖然扶蘇先前看過曆史大事,但由於當時在藏書閣閱讀時間較短,他還沒有來得及注意所有細節。
這兩日又各種忙碌,更無暇深入研究秦末曆史。
“你不知道很正常,”劉據這時展現了他作為太子以史為鑒的功底,“驪山軍團是在秦二世二年初編成,那時曆史上的扶蘇早已自裁,驪山軍團的主體乃關中地區的黔首以及驪山邢徒,人數大約在20萬上下。”
“原來如此。”
扶蘇和寧野都恍然大悟。
霍去病以前對曆史什麽的不感興趣,他連孫子、吳起的兵法都不屑於學,又豈會在乎前朝往事。但現在,由於扶蘇的關係,他也開始關注起來。
“最後,包括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率領的兩萬五千人在內,全國各郡駐軍還有20萬。”
結合電腦上的地圖,以及扶蘇的條分縷析,秦末兵力分布便已大致擺在眾人麵前。
“所以,你是想與我們討論,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寧野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夠參與逐鹿天下這樣影響曆史走向的國家大事,而且,向他問計的還是秦始皇的兒子、大秦長公子扶蘇!
他的心中頓時有點激動莫名。
“正是。”
扶蘇點頭,沉言道:“蒙恬將軍的意思是,如今局勢不明,北麵又有匈奴虎視眈眈,不如先率30萬大軍屯軍上郡,以待時變。畢竟,胡亥、趙高、李斯,此時尚未宣告天下父皇已經駕崩的消息。”
曆史確如扶蘇所言。
秦始皇駕崩後,左丞相李斯擔心消息傳出會引發皇子們以及各地變故,遂秘不發喪,當時,僅秦始皇小兒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以及五六個頗受秦始皇寵幸的宦官知道皇帝去世的消息。
他們將秦始皇的屍體放置在轀輬車中,繼續按原計劃行進,所到之處,百官奏事如故,宦官就在車中批複。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會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當時正值夏季,李斯和趙高還搞了一石鹹魚和秦始皇的屍體放在一起,來掩蓋屍體腐爛的臭味,趙高等人借此封鎖消息,製造秦始皇還在世的假象。
一行人繼續趕路,迴到鹹陽後才發布治喪公告,隨後趙高、李斯等人扶持胡亥登基,是為秦二世。
“也就是說,如果扶蘇現在就起兵,那麽天下人因不知始皇已崩,會將扶蘇的行為視為造反?”
寧野問道。
“沒錯。人言可畏。”
劉據看過自己的曆史,當即頷首,他不就是吃了這個虧麽?
曆史上,劉據調兵失敗後,民間都說“太子謀反”,所以不依附他。
班固《漢書·武五子傳》載:“長安中擾亂,言太子反,以故眾不附。太子兵敗,亡,不得。”
所以,名正言順,自古以來都很重要。
並不是說你是太子,有權有勢就可以為所欲為的。
“都有三十萬大軍在手,社稷何其重,名分何足惜?”霍去病不敢苟同,“若是我,當令蒙恬將大軍赴鹹陽,我自領八百輕騎,日夜兼程直撲沙丘行宮,直接取了那胡亥、趙高、李斯的狗命!”
霍去病一語震驚三人。
不愧是那個第一次統兵就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裏,直擊匈奴,一舉“斬捕首虜過當”的霍驃騎。
“霍將軍此計雖然英勇,但卻受限於時勢與人力。”扶蘇麵露苦澀,“即便我之前一時激憤說要帶三十萬大軍迴鹹陽,那也隻是說說罷了,大秦之時,北方匈奴未滅,上郡不可無人把守。”
寧野點頭,讚同扶蘇的話。
正如網友們調侃,秦皇統一六國,何其威猛,卻仍要派長城軍團30萬人來防禦匈奴,這說明北邊的遊牧民族也在壯大,一旦胡人南下,那五胡亂華的慘劇豈不是要提前幾百年上演?
劉據和霍去病想了想,是這麽個理,又不是朝朝都像他大漢,雖遠必誅。
即便是大漢,前期也經曆了白登之圍、漢匈和親等諸多羞辱,又積文景之治,遇帝國雙壁之才,這才大敗匈奴。為此不惜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民眾不堪壓迫,即便強如漢武帝,最終也頒布了輪台罪己詔。
因此,北邊不可不防。
扶蘇見眾人同意他的判斷,接著說,“二來,我長城軍團雖然驍勇,卻無霍將軍這樣善領騎兵速勝的將軍……”
“怎麽沒有!”
寧野忽然大腿一拍,腦海中浮現出他玩王者時的一個英雄角色來。
“李信啊!李信就是你大秦的霍去病!”
------
【故事互動】各位才華橫溢的寶子們,大秦將亂的背景之下,扶蘇怎麽做才能匡扶大秦呢?諸君如有雅興,歡迎在評論區議兵討論哦。
這時,霍去病也喂好的了他的三匹愛馬,迴來了。見扶蘇和劉據都一副要告辭的表情,霍去病頓時心裏感覺怪怪的。
雖然他已經在心裏開始接納寧野,但兩人畢竟有千年的代溝。
扶蘇也不拖遝,率先站出來,朝著眾人拱手作揖道:“諸位,我要迴大秦了,先前來時我已命蒙恬將軍整軍備戰,大秦將亂,扶蘇也有一事,想請教諸位。”
“幹嘛這麽客氣。”
寧野拉住扶蘇的手,“我們大家現在都是一個團隊的人,有什麽能幫你的盡管說,我們都是你的智囊團。”
劉據聽聞“智囊團”一名,頗覺有趣,亦上前用肩膀撞了一下扶蘇:“校長所言極是,扶蘇,我都把你當兄弟了,你還跟我來這套?”
霍去病雖然沒說什麽,但也看著扶蘇,等他下文。
見眾人相識相交不過數日,卻都願意傾心相助,扶蘇頓時感動得不行。
“既如此,那扶蘇就開門見山了。”
“快說快說。”
“來時我和蒙將軍商議,應當如何匡扶大秦,雖已有些想法,也想聽聽諸位的高見。”
見眾人屏息以待,為了方便理解,寧野趕緊打開筆記本電腦,在網上搜索了秦朝地圖。
霍去病當即渾身一顫,後世竟有如此高清的地圖?!就像有人在九天之上俯視一般。
“這……這!”
扶蘇、劉據亦感到震驚。
“一幅地圖而已,咋還大驚小怪的。你們都是古穿今的人了,有點出息好不好。”
寧野笑道。
眾人迅速圍過來,扶蘇激動地指著秦朝地圖解釋。
“正如地圖所示,諸君請看,目前我大秦兵力主力分布如下。”
扶蘇指了指大秦北疆,“此處有長城軍團30萬人,由我和蒙恬將軍率領,我等的職責是修築長城、北禦匈奴。”
緊接著,他手指向下一滑,落指南方。
“嶺南軍團50萬人,由任囂將軍率領。”
隨後,扶蘇手指鹹陽,“另有關中軍團15萬人,其中有10萬關中駐軍以及5萬鹹陽近衛軍,此乃我大秦之精銳,大致可分為郎中令軍(皇帝親衛軍官團)、衛尉軍(皇宮保衛部隊)、中尉軍(內史也即京師地區衛戍部隊)。”
“章邯率領的驪山軍團呢?”
寧野好奇地問道。
長城軍團、關中軍團、嶺南軍團、驪山軍團並稱秦朝四大軍團。因此,沒聽到驪山軍團,寧野還有點納悶。
扶蘇一時沒反應過來,“關中地區確有服勞役的70萬邢徒,此時應由修陵官章邯主持,不過,我卻不知大秦何時有了驪山軍團?”
雖然扶蘇先前看過曆史大事,但由於當時在藏書閣閱讀時間較短,他還沒有來得及注意所有細節。
這兩日又各種忙碌,更無暇深入研究秦末曆史。
“你不知道很正常,”劉據這時展現了他作為太子以史為鑒的功底,“驪山軍團是在秦二世二年初編成,那時曆史上的扶蘇早已自裁,驪山軍團的主體乃關中地區的黔首以及驪山邢徒,人數大約在20萬上下。”
“原來如此。”
扶蘇和寧野都恍然大悟。
霍去病以前對曆史什麽的不感興趣,他連孫子、吳起的兵法都不屑於學,又豈會在乎前朝往事。但現在,由於扶蘇的關係,他也開始關注起來。
“最後,包括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率領的兩萬五千人在內,全國各郡駐軍還有20萬。”
結合電腦上的地圖,以及扶蘇的條分縷析,秦末兵力分布便已大致擺在眾人麵前。
“所以,你是想與我們討論,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寧野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夠參與逐鹿天下這樣影響曆史走向的國家大事,而且,向他問計的還是秦始皇的兒子、大秦長公子扶蘇!
他的心中頓時有點激動莫名。
“正是。”
扶蘇點頭,沉言道:“蒙恬將軍的意思是,如今局勢不明,北麵又有匈奴虎視眈眈,不如先率30萬大軍屯軍上郡,以待時變。畢竟,胡亥、趙高、李斯,此時尚未宣告天下父皇已經駕崩的消息。”
曆史確如扶蘇所言。
秦始皇駕崩後,左丞相李斯擔心消息傳出會引發皇子們以及各地變故,遂秘不發喪,當時,僅秦始皇小兒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以及五六個頗受秦始皇寵幸的宦官知道皇帝去世的消息。
他們將秦始皇的屍體放置在轀輬車中,繼續按原計劃行進,所到之處,百官奏事如故,宦官就在車中批複。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會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當時正值夏季,李斯和趙高還搞了一石鹹魚和秦始皇的屍體放在一起,來掩蓋屍體腐爛的臭味,趙高等人借此封鎖消息,製造秦始皇還在世的假象。
一行人繼續趕路,迴到鹹陽後才發布治喪公告,隨後趙高、李斯等人扶持胡亥登基,是為秦二世。
“也就是說,如果扶蘇現在就起兵,那麽天下人因不知始皇已崩,會將扶蘇的行為視為造反?”
寧野問道。
“沒錯。人言可畏。”
劉據看過自己的曆史,當即頷首,他不就是吃了這個虧麽?
曆史上,劉據調兵失敗後,民間都說“太子謀反”,所以不依附他。
班固《漢書·武五子傳》載:“長安中擾亂,言太子反,以故眾不附。太子兵敗,亡,不得。”
所以,名正言順,自古以來都很重要。
並不是說你是太子,有權有勢就可以為所欲為的。
“都有三十萬大軍在手,社稷何其重,名分何足惜?”霍去病不敢苟同,“若是我,當令蒙恬將大軍赴鹹陽,我自領八百輕騎,日夜兼程直撲沙丘行宮,直接取了那胡亥、趙高、李斯的狗命!”
霍去病一語震驚三人。
不愧是那個第一次統兵就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裏,直擊匈奴,一舉“斬捕首虜過當”的霍驃騎。
“霍將軍此計雖然英勇,但卻受限於時勢與人力。”扶蘇麵露苦澀,“即便我之前一時激憤說要帶三十萬大軍迴鹹陽,那也隻是說說罷了,大秦之時,北方匈奴未滅,上郡不可無人把守。”
寧野點頭,讚同扶蘇的話。
正如網友們調侃,秦皇統一六國,何其威猛,卻仍要派長城軍團30萬人來防禦匈奴,這說明北邊的遊牧民族也在壯大,一旦胡人南下,那五胡亂華的慘劇豈不是要提前幾百年上演?
劉據和霍去病想了想,是這麽個理,又不是朝朝都像他大漢,雖遠必誅。
即便是大漢,前期也經曆了白登之圍、漢匈和親等諸多羞辱,又積文景之治,遇帝國雙壁之才,這才大敗匈奴。為此不惜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民眾不堪壓迫,即便強如漢武帝,最終也頒布了輪台罪己詔。
因此,北邊不可不防。
扶蘇見眾人同意他的判斷,接著說,“二來,我長城軍團雖然驍勇,卻無霍將軍這樣善領騎兵速勝的將軍……”
“怎麽沒有!”
寧野忽然大腿一拍,腦海中浮現出他玩王者時的一個英雄角色來。
“李信啊!李信就是你大秦的霍去病!”
------
【故事互動】各位才華橫溢的寶子們,大秦將亂的背景之下,扶蘇怎麽做才能匡扶大秦呢?諸君如有雅興,歡迎在評論區議兵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