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你看這天,太陽都升得老高了,趕緊起來,一會兒高先生就該來了。”


    母親的話語,帶著幾分溫暖與催促,她輕輕推開門扉,步伐輕盈,仿佛踏著晨光的節奏而來。


    目光落在靜雅依舊蜷縮在被褥中的身影上,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繼續說道:“太陽都躍上了你的窗欞,連你的影子都在這光影交錯中舞動了,再不起床,上課遲到,高先生該批評你了。”


    母親的話語間,既有著對靜雅的愛護,也隱含著對學問的尊重與期待,讓這平凡的早晨平添了幾分溫馨與深意。


    母親,一位出身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其血脈中流淌著世代文人的風雅與溫婉。


    她的父親,一位在鄉間乃至更遠地方都享有盛譽的學者,曾身居殿閣大學士之高位,學識淵博,談吐間盡顯大家風範。


    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母親自幼便浸潤於書香之中,知書達理,舉止間透露出不凡的氣質。


    她的聲音,如同春日裏細雨輕拂,柔和而不失力量,即便是麵對生活的波瀾,也總能保持那份從容與淡定,仿佛世間萬物皆能被她那平和的心態所化解。


    自靜雅降臨於世,母親便將她視為掌上明珠,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悉心照料,更在精神世界裏為她搭建起一座座知識的殿堂。


    母親常於靜謐的夜晚,於燈火闌珊處,輕聲細語地向靜雅傳授著“三從四德”的古老智慧,這些教誨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地滋養著靜雅的心田。


    同時,她還樂此不疲地講述著曆史長河中那些璀璨奪目的名人軼事,從李白的豪放不羈到杜甫的憂國憂民,從李清照的婉約柔情到蘇軾的豁達樂觀,每一則故事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靜雅的成長之路。


    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靜雅不僅學會了如何以禮待人、以理服人,更在心靈的深處種下了對文學與曆史的熱愛。


    她的眼界因此而變得更為開闊,思想也愈發深邃,所懂得的知識與道理,遠遠超出了同齡人的範疇,仿佛已經提前踏上了通往智慧殿堂的階梯。


    靜雅,如同晨曦中悄然綻放的幽蘭,輕輕一軲轆,便從她那溫柔之鄉——溫暖的被窩中優雅地探出身形,仿佛不願驚擾了周遭的夢囈。


    她的動作敏捷而不失溫婉,迅速而有序地披掛起衣物,每一縷布料都似乎在與她的肌膚進行著細膩的對話,展現出一種不言而喻的和諧之美。


    腳下,那雙精致的繡花鞋被她以慵懶而又不失風度的姿態羈拉著,發出細微而悅耳的聲響,如同古箏輕撥,為這清晨的寧靜添上一抹生動的旋律。


    她緩緩步出那雕花木門,踏入閨房外的世界,晨光透過輕紗窗簾,灑在她身上,為她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輝。


    傭人見狀,連忙上前,宛如春風化雨,細膩入微。


    並輕手輕腳地為她倒好了溫熱適宜的洗臉水,那水麵上還漂浮著幾片嫩綠的茶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仿佛能洗淨一夜的疲憊。


    接著,又細心地備好了潔白如玉的牙刷與晶瑩剔透的牙膏,一切就緒,隻待佳人享用。


    待靜雅完成這清晨的洗禮,傭人又化身為巧手的畫師,以梳子為筆,以發絲為墨,細心地勾勒出一幅幅精致的發型圖案。


    每一縷發絲都被他溫柔地梳理,最終匯聚成一股股流動的瀑布,或是盤繞成優雅的雲鬢,映襯著靜雅那溫婉如玉的麵容,更顯其超凡脫俗的氣質。


    當晨光溫柔地灑滿庭院,每一個角落都沐浴在清新與希望之中,一切瑣碎與紛擾仿佛都被一夜的寧靜所撫平,收拾得井井有條。


    此刻,高先生踏著輕盈的步伐,如約而至,他的到來,為這靜謐的早晨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靜雅,這位溫婉如水的少女,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見高先生步入視野,她的心便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動。


    她匆匆轉身,如同輕盈的蝴蝶穿梭於花叢,飛迴自己那充滿書香的小屋。


    她雙手輕撫著昨夜心血凝結的短文,如同對待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將其折疊成精致的紙鶴,寓意著知識的傳遞與夢想的飛翔。


    隨後,她緊緊懷抱上課所需的書籍,步伐中透露出輕鬆與歡快,再次奔向那充滿智慧光芒的教室。


    而另一邊,靜雅的弟弟,盡管身體尚未完全恢複,臉色仍略顯蒼白,卻也在父親的堅持下,不敢繼續偷懶,強撐著病體,安靜地坐在教室裏。


    姐弟倆並肩而坐,在教室的一隅,他們以最為端正的姿態,靜待高先生那如春風化雨般的教誨,仿佛兩棵小樹苗,在知識的陽光下,正茁壯成長,向著更加遼闊的天空伸展。


    剛一開口,高先生的聲音如春風般充滿了溫暖,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深切的關懷,輕輕詢問起小弟的身體狀況:“今天,你的身子骨可好些了?”


    靜雅的弟弟麵對高先生的關切詢問,輕輕地點了點頭答道:“比昨日好點,但是父親不允許我再休息,謝謝先生的關心。”


    聽到五六歲的小孩這麽如此禮貌地答複,高先生對他滿眼充滿了愛意。


    緊接著,他的話語一轉,帶著幾分期待與嚴謹,轉向靜雅:“至於我昨日交付於你的那項重要任務,你可曾圓滿完成?”


    靜雅聞言,臉上泛起了一抹紅暈,那是因被信任而感到的羞澀與激動。


    她緩緩站起身,身姿挺拔,仿佛即將獻上的是一件稀世珍寶。


    雙手輕輕捧著那一頁紙,那是她昨夜星辰下,燈火闌珊處,一字一句斟酌,心血凝成的“幸福是什麽?”的短文。


    她以近乎虔誠的姿態,將這份作品恭恭敬敬地遞至高先生麵前,仿佛是在呈上一份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探索與感悟。


    那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她對幸福真諦的深刻理解與追求,每一個字都閃耀著思想的火花,每一句話都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


    高先生從靜雅手中接過短文,打開來竟念出聲:“幸福,這個詞匯,有很多種解釋,依據每個人的想象,我心中的幸福,它像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能夠穿透人們的心靈,照亮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它不單是物質豐盈時的滿足感,更是心靈深處那份難以言喻的寧靜與喜悅。


    幸福,它能教會我們珍惜,學會感恩,在忙碌與喧囂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滿足。幸福,是一種能力,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感覺。正如古人雲:“知足常樂”,幸福往往就藏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之中,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體驗,去珍惜。”


    高先生輕啟朱唇,每一個字都仿佛被微風輕柔地托起,他的嘴角勾勒出一抹難以察覺卻愈發明顯的上揚弧度,那是心靈深處對美好事物的由衷讚歎。


    或許,在他的思緒裏,正編織著一幅幅畫麵,驚歎於眼前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姑娘竟能以筆為舟,穿梭於情感的波瀾壯闊之中,書寫出如此清澈而深刻的文字,直抵人心最柔軟的部分。


    念畢,高先生緩緩將頭顱後仰,雙眸輕闔,仿佛正沉浸在那文字編織的夢境之中,片刻後,一句由衷的讚歎如泉水般自然流淌:“好文!當真是字字珠璣,好文啊!”


    這讚歎聲中,既有對文學之美的深刻領悟,也有對作者才華的無限欽佩。


    隨即,他轉向靜雅的弟弟,語氣中多了幾分戲謔與期待:“你小子,方才我吟誦的你家姐姐的佳作,可曾入耳?依你之見,她這文筆,又是如何?”


    小弟聞言,臉上洋溢起掩飾不住的驕傲之色,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那還用說,我姐姐嘛,自然是杠杠的,厲害得不得了!”言語間,那份自信與自豪如同夏日陽光,熾熱而耀眼。


    高先生望著這一幕,心中暗自好笑,這兩個小家夥,一唱一和,言語間鋒芒畢露,讓人既覺可愛又有些無奈。


    他暗自思量,以後除了傳道授業解惑的正經事,這些個鬥嘴打趣的“廢話”,還是少沾為妙,免得被這姐弟倆的伶牙俐齒給繞了進去,失了為人師表的穩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雅與高先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果阿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果阿蘭並收藏靜雅與高先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