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仨的目光溫柔地交織,見證著母親與小弟間那份純粹的喜悅,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溫馨與滿足。


    大哥的眼神中不僅有愛意,更添了幾分深邃,他輕聲細語,如同春日暖陽般和煦:“書奎啊,瞧你滿臉的幸福模樣,想必在劉家傳授知識的日子,是真正的如魚得水吧?”


    書奎聞言,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閃爍著自豪與滿足:“大哥,確是如此。那劉家姐弟雖偶有頑皮,卻如同晨露中的花朵,既聰明伶俐又充滿好奇,他們的眼界之廣,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的教養,讓人不禁感歎,真乃名門之後,與眾不同。這樣的環境,讓我倍感珍惜,也意識到,知識的光芒能跨越貧富的界限。”


    二哥在一旁點頭讚同,語氣中滿是欣慰:“書奎,你能在這樣的家庭中找到歸屬感,真是太好了。錢財雖非萬能,但能在物質充裕的同時,保持人心的溫暖與善良,實屬難得。正如你所言,劉家上下對傭人的尊重與善待,是金錢買不到的寶貴財富。這讓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話,‘善有善報’,心地善良之人,往往能吸引更多的福祉與機遇,而那些心懷不軌之徒,終究難以逃脫道德的審判與社會的冷眼。”


    一番話,不僅加深了兄弟間的情感共鳴,也讓這份關於工作、家庭與道德的討論,升華為對生活哲理的一次深刻探討。


    “大哥、二哥、三哥,你們三位兄長,如同陀螺般整日辛苦勞作,為我築起通往知識的橋梁,肩上扛著的不僅僅是生活的重擔,更是家族未來的希望。你們的青春年華,在為我鋪就求學之路時悄然流逝,錯過了本應屬於你們的甜蜜姻緣。請相信,我這顆被你們汗水滋養的心,定不負所望,三年內,我誓將以實際行動,讓愛的花朵在你們每個人的生命中綻放,迎娶那屬於你們的幸福新娘。”


    母親聞言,心中的喜悅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絢爛奪目,嘴角那抹笑意,仿佛能穿越時空的枷鎖,直達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將眼角的皺紋都染上了幸福的色彩。


    家中四子,皆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卻因家境貧寒,遲遲未能成家立業,這成了母親心頭的一塊巨石。


    而今,老幺的堅定誓言,如同春風化雨,滋潤了母親幹涸的心田,讓她倍感寬慰與期待。


    夜幕降臨,燈火闌珊,四兄弟魁梧的身影圍繞在母親身邊,更顯得她身形單薄,卻也愈發堅韌不拔。


    飯畢,母親執意要攬下所有瑣碎家務,那份無私的母愛,在每一次的“你們去休息,我來”中悄然流淌。


    書奎望著兄長們離去的背影,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輕聲細語地向母親探詢起建房之事,言語間透露出對家庭未來的深思熟慮。


    三塊大洋的月薪,在他心中不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改變家族命運的種子。


    他構想著一間間寬敞明亮的大瓦房,那是兄長們幸福生活的起點,也是他對家庭深沉愛意的具體表現。


    母親被這份突如其來的規劃與決心所觸動,臉龐因激動而泛紅,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一天的到來。


    這位母親的心中,仿佛懸掛著一串沉甸甸的念珠,每一顆都代表著她對兒子們成家立業的深切期盼。


    歲月悠悠,她的眼神中既有對過往艱辛生活的感慨,又閃爍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幾個兒子,如同羽翼未豐的雛鷹,尚未在人生的廣闊天地間築起屬於自己的巢穴,尤其是那最小的兒子,已屆弱冠之年,卻依舊孑然一身,這成了她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是她日思夜想的最大牽掛。


    然而,小兒子的一席話,如同春日裏的一縷和煦陽光,穿透了冬日的嚴寒,溫暖了她的心房。


    他提及劉家每月慷慨的三枚大洋,不僅是物質上的資助,更是希望與夢想的種子,播撒在每位兄長未來的田野上。


    不出三年之期,仿佛一幅幅幸福的畫卷在母親腦海中緩緩展開——長子娶親,紅燭高照;次子成家,笑語盈堂;三子亦將覓得良緣,共築愛巢。


    這不僅僅是數字與時間的簡單累積,更是家族興旺、血脈延續的輝煌篇章。


    母親的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欣慰與期待,這份苦盡甘來的感覺,如同久旱逢甘霖,讓她相信,所有的等待與付出終將化作甘甜的雨露,滋養著這片希望的田野。


    在這份信念的支撐下,她仿佛已經看到了兒子們幸福滿溢的笑臉,以及家族未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娘,您在想什麽呢?我看您自己在傻笑。”小兒子開玩笑道。


    “你個壞小子,娘什麽也沒想,我就想今後咱們家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


    “那還說什麽都沒想,我再告訴娘一個好消息,劉家老爺說了,每個月除了給我三塊大洋,到年底還會給獎勵,到時候,我拿獎勵給娘買喜歡吃的東西啊!”


    “好,那你就在劉家好好幹吧。”


    “嗯,我一定會好好幹的,隻不過不知道那兩個孩子到時候還需要不需要我繼續教他們。起碼這兩年應該沒有問題。”


    “走一天算一天,現在先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快去睡覺吧,明天好有精神頭教孩子們學知識。”


    自高先生踏入靜雅家教她與她弟弟的文化課以來,靜雅的蛻變仿佛春風化雨,悄然無聲卻深刻而顯著。


    昔日那個無憂無慮、總是洋溢著天真爛漫笑容的小女孩,如今身上竟多了幾分不同尋常的沉靜與深思。


    她不再是那個追逐風與雲的孩童,而是更願意靜坐在窗前,凝視遠方,眼眸中閃爍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疑惑。


    偶爾,她會輕啟朱唇,向母親拋出一個個關於成長的謎題:“媽,您說,我未來的伴侶,是該如星辰般璀璨富有,還是應似書籍般深邃有識呢?”


    言語間,透露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成熟與認真,讓母親不禁怔住,心中暗自驚歎於女兒的成長速度。


    “哎呀,我的寶貝,你這麽小小的年紀,怎就提前步入了‘紅妝’的思量?”母親的話語中帶著幾分驚喜與不解。


    靜雅輕笑,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還不是因為您常在我耳邊說,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就該步入那‘待字閨中’的歲月。我自然得未雨綢繆,免得倉促間錯失了與意中人共赴紅塵的良緣。再者,感情之事,豈可兒戲?自然要提早播種,細心嗬護,方能靜待花開。”


    言罷,她拉過母親的手,輕輕搖晃,那份撒嬌中帶著堅定,讓母親既感欣慰又覺好笑,連忙喚來父親:“孩子她爸,快來瞧瞧,咱們的小棉襖,如今已是心係紅妝,開始為自己的未來細細盤算了呢!”


    家中頓時洋溢著溫馨而又略帶詼諧的氛圍,見證著靜雅成長的每一個細微的瞬間。


    可是誰也沒有把她和高先生聯想在一起,以為隻是小孩子隨口說出來的夢話。


    靜雅的父母,出手闊綽,尤其對待高先生更是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方,工資發放從不曾有絲毫拖延與賒欠,使高先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厚愛,他們的舉動溫暖著高先生的心田。


    這份信任與尊重,如同堅實的基石,為高先生在教育之路上的每一步都鋪設了堅實的步伐。


    而高先生,則以他那份不負重托的執著與熱情,迴饋著靜雅父母的厚望。


    他對待每一堂課,都如同雕琢藝術品般細致入微,不僅耐心教導靜雅姐弟識字斷句,更引領他們遨遊於語言的海洋,教授他們如何巧妙地編織句子,用文字描繪出心中的萬千世界,乃至撰寫出簡短卻意味深長的文章。


    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啟迪與成長的陪伴。


    時光荏苒,轉眼間,三個月的光陰如同流水般悄然逝去。


    在這段日子裏,靜雅對高先生的敬愛之情如同春日裏的小草,悄無聲息地生長,愈發茁壯。


    課堂上,她的目光仿佛被無形的線牽引,緊緊追隨著高先生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時而陷入沉思,時而因沉浸於知識的海洋而略顯恍惚。


    直至高先生輕聲唿喚,請她造個句子,那份專注才如夢初醒,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對高先生深深的敬意。這樣的場景,如同一幅溫馨而動人的畫卷,緩緩展開在歲月的長廊之中。


    突然有一天,弟弟發燒,停了一天的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雅與高先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果阿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果阿蘭並收藏靜雅與高先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