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扮豬吃老虎
寡嫂另嫁後,小叔子悔瘋了 作者:嘉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葉央是從書房內室的小榻上醒來,宋南昨夜嘴上說著沒生氣,哄騙著她去了書房。
雖然他憐著她來了癸水,可卻沒有放過她的手。
他說:“既然央央不放心為夫的書房,不如親自瞧一瞧。”
他還說,央央若是不開心,何不強勢一點將他占為己有。
那男人說的情話總是讓她招架不住。
葉央喜歡聽,但豈敢真綁著他,甚至好幾次覺得他才是想將她綁在身邊的那個人。
喜兒走過來,遞上帕巾,“少夫人,夫人請您去觀妙閣一趟。”
葉央接過帕巾,秀眉微拎,“今日不是不用晨昏定省嗎?”
喜兒:“奴婢這就不知。”
她頓了頓,說道:“少夫人,會不會是因為香菱和玉露的事?”
葉央用帕巾輕輕拍了拍麵頰,用完後遞迴給喜兒,無奈一笑,“大概是吧。”
其實想也知道,婆母大概把這事算在她的頭上,雖然她用了根發簪在他麵前抒發自己不滿,可他真要那什麽,她哪能阻止得了。
婆母不來找她,自己也會主動請責。
在這種事情上,她豈會責怪自己兒子,隻會埋怨做兒媳的不懂事。
是以,葉央沒敢耽擱,稍稍整理儀容,便往觀妙閣趕去。
觀妙閣內,蘇氏以帕掩麵打著哈欠。
蘇應珍好奇問道:“姨母,昨夜沒睡好嗎?”
蘇氏一聽到這話,臉色瞬間沉了下來,還未等她開口,院外丫鬟的恭順的聲音響起。
“奴婢見過少奶奶。”
蘇氏放下手帕,冷冷的扯了扯嘴角,正好昨夜一肚子火,沒處發泄。
葉央進門後,先是和蘇氏請安,“兒媳給母親請安。”
她壯著膽子看了一眼蘇氏,如她所想果然沒有好臉色,就連氣色也不太好,眼下泛青,她試著關心的問了一句,“母親昨夜沒睡好嗎?”
蘇氏聽著這話,翻了個白眼,明知故問。
平日裏瞧著挺乖順的一個人,原來是扮豬吃老虎。
蘇氏冷笑一聲,“葉氏,我為什麽沒睡覺,你不知道嗎?”
若不是她慫恿顏真,大半夜的怎麽會將她從睡夢中吵醒,把她派去月華院的那兩個丫頭直接丟了迴來。
那小子還告訴他,要她莫要與葉氏過不去。
這句還不算什麽。
更可氣的是這個不孝子竟然還說,他的隻對葉氏有反應。
這就是她生的好大兒!
蘇氏腹誹了半天沒有說話,葉央便一直站在大堂中間。
她知道蘇氏氣歸氣,不會真的為難她,隻要她能消氣,多站一會也無妨。
宋南並沒有和她說昨夜發生了什麽,隻知道兩個丫鬟被他打發走了,這樣一看,莫非是送到蘇氏這兒?
如果大半夜的被送迴觀妙閣,那她還真有點理解蘇氏這會的心情。
蘇應珍卻在一旁暗自竊喜,姨母最好是厭棄葉氏,也不知葉氏有什麽好,鄉野婦人一個,不過有幾分姿色。
若她輸給臨安公主,還稍稍服氣,可表哥竟娶了這樣的人。
三個人各懷心思,都不動聲色。
良久,蘇氏才調整好情緒,她淡淡覷了蘇應珍一眼,有些事不便當著她麵說,不過她心中已經暗暗下了決定。
就給葉氏一年半時間,若她還是未懷上,她哪怕派人給顏真下藥,也要抱上孫子。
這樣一想,她心情好了不少,於是發了話,“葉氏你也別急著坐,今日喚你帶你去城外觀音廟上香,那兒的求子最靈驗,應珍也一起吧。”
蘇應珍笑笑,“嫂子,可不要辜負姨母一番心意才好,多為宋家添丁。”
她這話簡直赤裸裸紮在葉央心上。
偏偏她無力反駁, 隻能悶悶的迴了句,“是,母親。”
若求神真的有用,她也願意一試。
“好了,應珍你也可以去求個姻緣,別總是不當迴事。”蘇氏已經想通給葉央一年半時間,她也不會繼續為難她。
蘇應珍笑意僵在臉上,嘴巴嚅了嚅,低低應道是。
福澤寺,香火鼎盛,雖不是京郊最大的寺廟,卻是人們口中最靈驗的寺廟。
馬車停在寺廟門口,紅瓦白牆,虔誠平和,嫋升起的青煙隨處可見。
三人下了馬車,蘇氏領著葉央和蘇應珍二人往香火最盛的觀音殿,堂前朦朧的泛著紅光的佛火,照在階下的花枝上,將花枝映襯得格外冷豔。
宋家人丁稀薄,宋蘇氏生完宋南後,也曾來求過幾次,卻在沒有過身孕,後因宋老爺跟寡婦跑了,蘇氏反而鬆了一口氣。
“去吧,誠心點。”蘇氏交代道。
好在今日人不多,葉央隨著小沙彌的指引,跪在蒲團上,閉眼祈告。
葉央起身後,就聽小沙彌說,“施主,可否要供奉一座觀音法相。”
“自然要供奉。”蘇氏立馬接過話,“按照最好的規格。”
說完,蘇氏給身旁的劉媽媽使了一個眼色,劉媽媽便取出一疊銀票,塞入功德箱內。
葉央不禁感歎,不愧是蘇氏一族,這些銀票都足夠重新修葺寺廟。
小沙彌雙手合十,“多謝施主慷慨解囊,願佛光普照,共證菩提。”
三人走出大殿後。
蘇氏:“午膳就在這吃素菜,既然無事你們去逛下。”
葉央其實不太願意跟蘇應珍走在一起,不過還是禮貌性問了句,“應珍妹妹,要一起嗎?”
蘇應珍見蘇氏走遠,撇了撇嘴,“我才不要。”
葉央露出鬆泛的笑意,巧了她也是這樣想的。
她漫無目的轉了轉,走到寺院內一棵參天古樹下,青石板下滿是青苔,風吹葉落,發出簌簌聲響,簷角上懸掛的青銅鈴鐺顫動著。
樹上掛了許多紅綢和木牌,她用手撥了撥,大部分是求姻緣,這些東西其實她是不信的,但仍然被這些美好的寓意感染到。
倏然間,一雙男人的手繞過她側臉,出現在她眼前,手指骨節分明,修長如玉,手背青筋虹起。
那人將紅綢係在她頭上的樹枝,熟悉的聲音緩緩響起。
“信男願與心愛之人廝守終身。”
雖然他憐著她來了癸水,可卻沒有放過她的手。
他說:“既然央央不放心為夫的書房,不如親自瞧一瞧。”
他還說,央央若是不開心,何不強勢一點將他占為己有。
那男人說的情話總是讓她招架不住。
葉央喜歡聽,但豈敢真綁著他,甚至好幾次覺得他才是想將她綁在身邊的那個人。
喜兒走過來,遞上帕巾,“少夫人,夫人請您去觀妙閣一趟。”
葉央接過帕巾,秀眉微拎,“今日不是不用晨昏定省嗎?”
喜兒:“奴婢這就不知。”
她頓了頓,說道:“少夫人,會不會是因為香菱和玉露的事?”
葉央用帕巾輕輕拍了拍麵頰,用完後遞迴給喜兒,無奈一笑,“大概是吧。”
其實想也知道,婆母大概把這事算在她的頭上,雖然她用了根發簪在他麵前抒發自己不滿,可他真要那什麽,她哪能阻止得了。
婆母不來找她,自己也會主動請責。
在這種事情上,她豈會責怪自己兒子,隻會埋怨做兒媳的不懂事。
是以,葉央沒敢耽擱,稍稍整理儀容,便往觀妙閣趕去。
觀妙閣內,蘇氏以帕掩麵打著哈欠。
蘇應珍好奇問道:“姨母,昨夜沒睡好嗎?”
蘇氏一聽到這話,臉色瞬間沉了下來,還未等她開口,院外丫鬟的恭順的聲音響起。
“奴婢見過少奶奶。”
蘇氏放下手帕,冷冷的扯了扯嘴角,正好昨夜一肚子火,沒處發泄。
葉央進門後,先是和蘇氏請安,“兒媳給母親請安。”
她壯著膽子看了一眼蘇氏,如她所想果然沒有好臉色,就連氣色也不太好,眼下泛青,她試著關心的問了一句,“母親昨夜沒睡好嗎?”
蘇氏聽著這話,翻了個白眼,明知故問。
平日裏瞧著挺乖順的一個人,原來是扮豬吃老虎。
蘇氏冷笑一聲,“葉氏,我為什麽沒睡覺,你不知道嗎?”
若不是她慫恿顏真,大半夜的怎麽會將她從睡夢中吵醒,把她派去月華院的那兩個丫頭直接丟了迴來。
那小子還告訴他,要她莫要與葉氏過不去。
這句還不算什麽。
更可氣的是這個不孝子竟然還說,他的隻對葉氏有反應。
這就是她生的好大兒!
蘇氏腹誹了半天沒有說話,葉央便一直站在大堂中間。
她知道蘇氏氣歸氣,不會真的為難她,隻要她能消氣,多站一會也無妨。
宋南並沒有和她說昨夜發生了什麽,隻知道兩個丫鬟被他打發走了,這樣一看,莫非是送到蘇氏這兒?
如果大半夜的被送迴觀妙閣,那她還真有點理解蘇氏這會的心情。
蘇應珍卻在一旁暗自竊喜,姨母最好是厭棄葉氏,也不知葉氏有什麽好,鄉野婦人一個,不過有幾分姿色。
若她輸給臨安公主,還稍稍服氣,可表哥竟娶了這樣的人。
三個人各懷心思,都不動聲色。
良久,蘇氏才調整好情緒,她淡淡覷了蘇應珍一眼,有些事不便當著她麵說,不過她心中已經暗暗下了決定。
就給葉氏一年半時間,若她還是未懷上,她哪怕派人給顏真下藥,也要抱上孫子。
這樣一想,她心情好了不少,於是發了話,“葉氏你也別急著坐,今日喚你帶你去城外觀音廟上香,那兒的求子最靈驗,應珍也一起吧。”
蘇應珍笑笑,“嫂子,可不要辜負姨母一番心意才好,多為宋家添丁。”
她這話簡直赤裸裸紮在葉央心上。
偏偏她無力反駁, 隻能悶悶的迴了句,“是,母親。”
若求神真的有用,她也願意一試。
“好了,應珍你也可以去求個姻緣,別總是不當迴事。”蘇氏已經想通給葉央一年半時間,她也不會繼續為難她。
蘇應珍笑意僵在臉上,嘴巴嚅了嚅,低低應道是。
福澤寺,香火鼎盛,雖不是京郊最大的寺廟,卻是人們口中最靈驗的寺廟。
馬車停在寺廟門口,紅瓦白牆,虔誠平和,嫋升起的青煙隨處可見。
三人下了馬車,蘇氏領著葉央和蘇應珍二人往香火最盛的觀音殿,堂前朦朧的泛著紅光的佛火,照在階下的花枝上,將花枝映襯得格外冷豔。
宋家人丁稀薄,宋蘇氏生完宋南後,也曾來求過幾次,卻在沒有過身孕,後因宋老爺跟寡婦跑了,蘇氏反而鬆了一口氣。
“去吧,誠心點。”蘇氏交代道。
好在今日人不多,葉央隨著小沙彌的指引,跪在蒲團上,閉眼祈告。
葉央起身後,就聽小沙彌說,“施主,可否要供奉一座觀音法相。”
“自然要供奉。”蘇氏立馬接過話,“按照最好的規格。”
說完,蘇氏給身旁的劉媽媽使了一個眼色,劉媽媽便取出一疊銀票,塞入功德箱內。
葉央不禁感歎,不愧是蘇氏一族,這些銀票都足夠重新修葺寺廟。
小沙彌雙手合十,“多謝施主慷慨解囊,願佛光普照,共證菩提。”
三人走出大殿後。
蘇氏:“午膳就在這吃素菜,既然無事你們去逛下。”
葉央其實不太願意跟蘇應珍走在一起,不過還是禮貌性問了句,“應珍妹妹,要一起嗎?”
蘇應珍見蘇氏走遠,撇了撇嘴,“我才不要。”
葉央露出鬆泛的笑意,巧了她也是這樣想的。
她漫無目的轉了轉,走到寺院內一棵參天古樹下,青石板下滿是青苔,風吹葉落,發出簌簌聲響,簷角上懸掛的青銅鈴鐺顫動著。
樹上掛了許多紅綢和木牌,她用手撥了撥,大部分是求姻緣,這些東西其實她是不信的,但仍然被這些美好的寓意感染到。
倏然間,一雙男人的手繞過她側臉,出現在她眼前,手指骨節分明,修長如玉,手背青筋虹起。
那人將紅綢係在她頭上的樹枝,熟悉的聲音緩緩響起。
“信男願與心愛之人廝守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