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嘎……哎呦喂!雲丫頭好了啊,嘎嘎嘎……”
一個笑出鵝叫的聲音傳來。
所有人都尋聲望去,竟然是穆淑雲家對門的張婆子。
張婆子就是在雲丫住院期間幫忙給看家喂豬喂鵝喂雞的鄰居。張婆子性格開朗大大咧咧,嘴比腿快,外號大喇叭。隻要有她在的地方都是先聞其聲再聞其人。
她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了,二女兒和四姨孔秀芳是同歲的發小。兩家人一直都挺好,互相幫助。
穆淑雲道:“張婆子,你怎麽來了,快進屋,坐。”說著搬了一個高椅子過來。
張婆子道:“在外麵聽著你家有驢車聲,所以來看看,沒想到你們迴來了,丫頭好利索了?”
“嗯,好利索了,多謝你這幾天幫忙照看我家,對了,我大女兒女婿來了,你一會留下來一起吃晚飯吧!”
張婆子道:“不用,這麽客氣幹嘛,我家上次有事,你也沒少幫忙”。說完嘎嘎嘎嘎的笑著。
這笑聲真有魔性,逗的小雲丫也學著“嘎嘎嘎嘎”笑。笑聲引來了孔秀娟和孫春梅。孫春梅懵懂的看著笑著嘎嘎聲的妹妹和老婆婆,也跟著學嘎嘎嘎嘎…………
頓時所有人對視一眼,全都笑了。
張婆子在這玩到天黑才迴家去。她最喜歡嘮嗑,村裏誰家有什麽喜事白事好事壞事她都了如指掌。穆淑雲這幾天忙,不在家,可把她憋壞了,好多事沒人分享。
晚上,孔通明下工迴來,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熱熱鬧鬧歡歡喜喜。
安排好了住處,大家都歇息了。雲丫還是跟著外婆睡的,大閨女一家一屋睡的屋子是三女兒和四女兒的屋子。老二還是在他和三弟的屋裏睡的。
一夜好夢…………
第二天,孔秀娟和孫子濤就迴家去了。出來幾天了,家裏長時間不迴去,婆婆又要罵人了。
孫子濤趕著驢車悠哉悠哉的迴家。來的時候還有積雪路不好走,現在已經晴天了,雖然有太陽照耀,但是還是很冷的。
冬天三九天最冷的時候可是把地麵都凍裂縫的。他們緩緩前行,也不著急。走慢一點稍微暖和一點。他們好幾個小時才到家。
剛進門,孔秀娟的婆婆高青蓮的大嗓門就開始了。她一手叉著腰,一手指著大兒子和兒媳開嚎。
“你說說你倆,還知道迴來,還知道有這個家啊?真是不孝,有老娘在家也不管,真是一群白眼狼!家裏的活都給我幹嗎?想累死我呀!沒良心的白眼狼,嗚嗚嗚嗚……邊叫罵邊裝著擦眼淚”。
“嗷,對了,你們說那丫頭片子要死了,死了沒?死了也別拉迴來,晦氣!”說著罵著還嫌棄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孫子濤本身老實嘴笨不會說話,就呆呆的站在那裏任憑他娘叫罵。
他被他娘罵懵了……
孔秀娟抱著孩子,護住她,大丫頭已經嚇哭了。
本來孔秀娟不是這樣的性格,她是老實本分,但不是懦弱。
因為現在的時代都是重男輕女,她嫁過來生了倆個女兒,在家裏沒地位。
她婆婆一直偏心二兒子孫子豪,讓二兒子上學念書,大兒子一天書也沒念,甚至學校門朝向哪都不知道。
孫子濤十三歲就開始幹活,各種活計,隻要能幹的動的活,都幹。
家裏喂豬,出門送貨扛貨,還有伐樹,鋸木頭,拉磚頭等等。隻要是能賺錢,什麽活都接。
現在結婚了也不讓分家,必須把賺的錢上交。家裏還有點地,收的糧食都上交,幸虧孔秀娟的陪嫁錢都藏起來了。不然家裏有急事怎麽辦才好。
去年他弟弟孫子豪結婚,今年他弟媳劉秀菊這個月生了一個男孩。婆婆對他們老大一家更是嫌棄。
“娘,你別嚇著孩子,再說二丫頭也出院了已經好了,別說這麽難聽”。孔秀娟道。
“嘖嘖嘖……幹嘛,還不能說了,一個丫頭片子,有什麽了不起的,有本事你生個兒子呀,那才算有本事,隻知道生丫頭,你還有什麽能耐,哼!”
說著一甩頭,調頭走了,去二房看她大金孫去了。
“你這老婆子,怎麽還偏心眼呢!”孔秀娟終於忍不住懟了迴去,“孫子豪是你兒子,孫子濤難道就不是了?”
婆婆停住腳步,迴過頭惡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你給我閉嘴!有本事你也給我生個孫子!”說完便加快腳步離開了。
孔秀娟氣得渾身發抖,她緊緊抱住孩子,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養大兩個女兒,讓她們上學讀書,讓她們將來有出息,不再受這種委屈。
惡婆婆進了二兒子房間後,徑直走向搖籃,看著繈褓中的嬰兒,臉上露出了笑容。
她轉身對劉秀菊說道:“老二家的,你可是給我們老孫家長臉了啊,這大胖小子真討人喜歡。”
劉秀菊笑著應道:“媽,這都是您的福氣,托您的福,才能順利生下這孩子。”
惡婆婆滿意地點點頭,然後目光掃向房間四周,最後落在了桌子上的一個小盒子上。
她指著盒子問道:“這是啥?”
劉秀菊連忙答道:“這是子豪給我買的補品,媽,您要看看嗎?”
惡婆婆打開盒子,裏麵是一些珍貴的補品。
她臉色一變,冷笑道:“哼,老二真是會孝敬媳婦的,給你買這麽貴的東西。不像某些人,隻會生賠錢貨。”
說罷,她帶著得意的神情離開了房間,留下劉秀菊一臉尷尬。
劉秀菊也聽出來話裏藏話,這是怪她二兒子沒有孝敬她,沒給她買什麽補品了。
這樣想著,劉秀菊撇撇嘴,“哼!我生孩子,你又不需要補身體,你在這陰陽怪氣的說給誰聽呢?”
劉秀菊腦子轉的快,800多個心眼子,做事很圓滑,說話就撿別人愛聽的說。
村裏人說這就是典型的,能說會道,一毛不拔。
背後一套人前一套,可是她婆婆就吃她這一套。所以明麵上她們婆媳關係融洽。
一個笑出鵝叫的聲音傳來。
所有人都尋聲望去,竟然是穆淑雲家對門的張婆子。
張婆子就是在雲丫住院期間幫忙給看家喂豬喂鵝喂雞的鄰居。張婆子性格開朗大大咧咧,嘴比腿快,外號大喇叭。隻要有她在的地方都是先聞其聲再聞其人。
她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了,二女兒和四姨孔秀芳是同歲的發小。兩家人一直都挺好,互相幫助。
穆淑雲道:“張婆子,你怎麽來了,快進屋,坐。”說著搬了一個高椅子過來。
張婆子道:“在外麵聽著你家有驢車聲,所以來看看,沒想到你們迴來了,丫頭好利索了?”
“嗯,好利索了,多謝你這幾天幫忙照看我家,對了,我大女兒女婿來了,你一會留下來一起吃晚飯吧!”
張婆子道:“不用,這麽客氣幹嘛,我家上次有事,你也沒少幫忙”。說完嘎嘎嘎嘎的笑著。
這笑聲真有魔性,逗的小雲丫也學著“嘎嘎嘎嘎”笑。笑聲引來了孔秀娟和孫春梅。孫春梅懵懂的看著笑著嘎嘎聲的妹妹和老婆婆,也跟著學嘎嘎嘎嘎…………
頓時所有人對視一眼,全都笑了。
張婆子在這玩到天黑才迴家去。她最喜歡嘮嗑,村裏誰家有什麽喜事白事好事壞事她都了如指掌。穆淑雲這幾天忙,不在家,可把她憋壞了,好多事沒人分享。
晚上,孔通明下工迴來,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熱熱鬧鬧歡歡喜喜。
安排好了住處,大家都歇息了。雲丫還是跟著外婆睡的,大閨女一家一屋睡的屋子是三女兒和四女兒的屋子。老二還是在他和三弟的屋裏睡的。
一夜好夢…………
第二天,孔秀娟和孫子濤就迴家去了。出來幾天了,家裏長時間不迴去,婆婆又要罵人了。
孫子濤趕著驢車悠哉悠哉的迴家。來的時候還有積雪路不好走,現在已經晴天了,雖然有太陽照耀,但是還是很冷的。
冬天三九天最冷的時候可是把地麵都凍裂縫的。他們緩緩前行,也不著急。走慢一點稍微暖和一點。他們好幾個小時才到家。
剛進門,孔秀娟的婆婆高青蓮的大嗓門就開始了。她一手叉著腰,一手指著大兒子和兒媳開嚎。
“你說說你倆,還知道迴來,還知道有這個家啊?真是不孝,有老娘在家也不管,真是一群白眼狼!家裏的活都給我幹嗎?想累死我呀!沒良心的白眼狼,嗚嗚嗚嗚……邊叫罵邊裝著擦眼淚”。
“嗷,對了,你們說那丫頭片子要死了,死了沒?死了也別拉迴來,晦氣!”說著罵著還嫌棄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孫子濤本身老實嘴笨不會說話,就呆呆的站在那裏任憑他娘叫罵。
他被他娘罵懵了……
孔秀娟抱著孩子,護住她,大丫頭已經嚇哭了。
本來孔秀娟不是這樣的性格,她是老實本分,但不是懦弱。
因為現在的時代都是重男輕女,她嫁過來生了倆個女兒,在家裏沒地位。
她婆婆一直偏心二兒子孫子豪,讓二兒子上學念書,大兒子一天書也沒念,甚至學校門朝向哪都不知道。
孫子濤十三歲就開始幹活,各種活計,隻要能幹的動的活,都幹。
家裏喂豬,出門送貨扛貨,還有伐樹,鋸木頭,拉磚頭等等。隻要是能賺錢,什麽活都接。
現在結婚了也不讓分家,必須把賺的錢上交。家裏還有點地,收的糧食都上交,幸虧孔秀娟的陪嫁錢都藏起來了。不然家裏有急事怎麽辦才好。
去年他弟弟孫子豪結婚,今年他弟媳劉秀菊這個月生了一個男孩。婆婆對他們老大一家更是嫌棄。
“娘,你別嚇著孩子,再說二丫頭也出院了已經好了,別說這麽難聽”。孔秀娟道。
“嘖嘖嘖……幹嘛,還不能說了,一個丫頭片子,有什麽了不起的,有本事你生個兒子呀,那才算有本事,隻知道生丫頭,你還有什麽能耐,哼!”
說著一甩頭,調頭走了,去二房看她大金孫去了。
“你這老婆子,怎麽還偏心眼呢!”孔秀娟終於忍不住懟了迴去,“孫子豪是你兒子,孫子濤難道就不是了?”
婆婆停住腳步,迴過頭惡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你給我閉嘴!有本事你也給我生個孫子!”說完便加快腳步離開了。
孔秀娟氣得渾身發抖,她緊緊抱住孩子,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養大兩個女兒,讓她們上學讀書,讓她們將來有出息,不再受這種委屈。
惡婆婆進了二兒子房間後,徑直走向搖籃,看著繈褓中的嬰兒,臉上露出了笑容。
她轉身對劉秀菊說道:“老二家的,你可是給我們老孫家長臉了啊,這大胖小子真討人喜歡。”
劉秀菊笑著應道:“媽,這都是您的福氣,托您的福,才能順利生下這孩子。”
惡婆婆滿意地點點頭,然後目光掃向房間四周,最後落在了桌子上的一個小盒子上。
她指著盒子問道:“這是啥?”
劉秀菊連忙答道:“這是子豪給我買的補品,媽,您要看看嗎?”
惡婆婆打開盒子,裏麵是一些珍貴的補品。
她臉色一變,冷笑道:“哼,老二真是會孝敬媳婦的,給你買這麽貴的東西。不像某些人,隻會生賠錢貨。”
說罷,她帶著得意的神情離開了房間,留下劉秀菊一臉尷尬。
劉秀菊也聽出來話裏藏話,這是怪她二兒子沒有孝敬她,沒給她買什麽補品了。
這樣想著,劉秀菊撇撇嘴,“哼!我生孩子,你又不需要補身體,你在這陰陽怪氣的說給誰聽呢?”
劉秀菊腦子轉的快,800多個心眼子,做事很圓滑,說話就撿別人愛聽的說。
村裏人說這就是典型的,能說會道,一毛不拔。
背後一套人前一套,可是她婆婆就吃她這一套。所以明麵上她們婆媳關係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