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梭光陰似箭,很快就要過年了。


    家家戶戶都是張燈結彩。農村比不上城市的繁華卻也獨有一份精彩。


    屋子裏小嬰兒的外婆穆淑雲手裏正剁著肉餡。過年吃餃子是習俗。


    好一通忙活,整整包了兩大扇水餃,接著又要做菜。冬天青菜不多,一個大腸燉豆腐,一個紅燒肉,一個炒綠豆芽,一個香辣蘿卜丁,一個涼拌豬耳朵,還有一個幹煸辣子雞。這個年代,不可謂不豐盛。


    …………


    一到了年關,大家夥都忙的不可開交。有洗刷的,有做年夜飯的,有貼春聯的,有上墳頭請仙人的,還有忙著往家趕的。不管你是去哪裏幹什麽工作,都是要迴家團圓。


    這時的農村是沒有電的。隻有點蠟燭或煤油燈。


    堂屋的正廳裏煤油燈亮著。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


    坐在正上位的是一家之主孔通明,旁邊往左依次是大兒子孔祥光,二兒子孔祥東,三兒子孔祥耀。往右看依次是三女兒孔秀芬,四女兒孔秀芳,大兒媳王翠花。王翠花懷裏抱著七個月大的兒子孔建軍。


    外婆穆淑雲抱著小雲丫。坐在凳子上沒有上桌。對,就是雲丫,那個寒冬臘月送來的小瘦猴。


    爺爺給她起名雲雅。外婆叫著別嘴,順著聲調就成了雲丫。家人都這樣叫著,也沒有改過來。


    小雲丫現在有一個月大了,臉上有了些肉肉。黑葡萄般的黑眼珠亮晶晶地,左看看,右看看,卻是看不很遠。


    此刻瞧她翹著小嘴舔著舌頭,可愛極了。完全看不出剛送過來時候的影子。


    姨和舅舅們都喜歡這個可愛又可憐的小丫頭。隻有大舅媽,是另類。


    王翠花是鄰村的女兒,她在娘家就是有名的兇悍。和她娘家前後鄰居都打了個遍罵了個遍。


    當初相看的時候,她裝作乖巧懂事。本身長得好看,又能說會道,巧言令色,迷住了孔祥光。家裏長輩不同意,也拗不過兒子絕食威脅。


    嫁過來之後,一年就有了一個兒子,更是囂張跋扈變本加厲。


    農村過年,就是成親分家了也是要一起過年的。


    每次王翠花來都是空手來,來了之後什麽也不做。還總是罵罵咧咧的。就是剛結婚那年沒有孩子的時候,也是進了屋,就坐在凳子上像粘鼠板一樣,扯都扯不下來。


    婆婆做好飯,她第一個就拿起筷子夾菜。不等公婆,不等小叔子小姑子。吃完飯,一抹嘴,轉頭就迴家。


    穆淑雲是個溫柔賢惠的人,也是好脾氣的,不和她計較這些。她總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家和萬事興!


    卻將王翠花放任成了這個樣子。


    王翠花的兒子比雲丫大六個月,也是一年裏的孩子。因為婆婆沒有給她看孩子,沒少挨罵。


    就雲丫剛來的時候,正好家主不在家,王翠花來家裏鬧了好幾次。每次都是罵的兩嘴起白沫,拍著手掌,蹦著跳著……


    她在怎麽潑辣也是有點害怕公爹的。隻是她男人孔祥光是個怕媳婦的主兒。


    她嫁過來才一年多,鄰裏前後院已經鬧臭了,不再搭腔。


    這次也是一樣,吃過飯,王翠花就一抹嘴,抱著孩子走了。


    留下的活計兩小姑子做了。三女兒孔秀芬收拾碗筷,四女兒孔秀芳掃地。孔祥東和孔祥耀也幫忙收拾。


    家主孔通明看著忙碌的孩子們,想說些什麽,最後無奈的歎了口氣,大過年的和和氣氣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也就是因為過年,不然孔通明是不會這麽縱容兒媳婦,沒有一點規矩。他做為家主還是有威嚴在的。


    他是村裏為數不多的文化人。認字還會算賬。又會看手相和陰陽宅。


    誰家有老人過世了,都請他過去幫忙看墳。


    這天,孔通明正在家中研究風水,忽然有人敲門。他打開門一看,原來是本村的李大爺。李大爺麵露難色,說道:“孔先生,我最近家裏不太順,想請您去看看風水。”孔通明欣然答應,跟著李大爺來到他家。


    經過一番觀察,孔通明發現李大爺家的祖墳位置有些問題。


    他指著祖墳所在地,向李大爺解釋道:“這祖墳的方位不佳,影響了家中的運勢。”李大爺聽後恍然大悟,連忙問道:“那該如何解決呢?”孔通明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些調整建議。李大爺感激不已,表示會按照孔通明的指示去做。


    幾天後,李大爺專程來到孔家道謝,稱家中的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從此,孔通明的名聲更加響亮,找他看風水的人越來越多。而他也始終秉持著公正客觀的原則,為人們排憂解難。


    還有小孩子嚇到了,夜晚哭鬧,白天嗜睡。孔通明也能看好,一傳十,十傳百,有了第一個恢複的,後麵就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些事。


    誰家有什麽事,都來請他。可惜孔通明不收錢,隻要一包煙和一瓶酒。


    他也有工作,有空的時候才幫忙看這些奇異的事情。他又不是專門幹這一行的,也不憑這個掙錢養家。隻是本村的,能幫就幫。


    時間久了也有城裏的富戶聽說這了件事,特別是做生意的人,很相信風水一說。


    有人出高價來請他,他不想去,推脫說家裏活多,離不開人。嘴上還說著,都是騙人的,別這麽認真。可越這樣說,那些有錢人就越覺得是他不肯透露天機。


    最後都是介紹富戶來這裏的親戚,來找孔通明說情。見都是一個村裏的,還是他們親戚,也就幫這個忙了。


    孔通明道:“醜話說在前頭,我不要錢,都沒外人,給條煙,就行了,你們可得守口如瓶,不得到處亂說,咱官家可是反對搞封建迷信的”。


    來請他的人點頭哈腰,笑著保證一定不亂說。還主動送了一箱白酒。


    村裏人知道了這件事,又傳開了,對孔通明更是佩服。覺得他是個有本事的人。路上遇見了他,都是客客氣氣打招唿。


    他本人也是個個禮貌迴應和他打招唿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村憨憨野丫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芸個眾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芸個眾生並收藏鄉村憨憨野丫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