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氣晴朗,朵朵白雲如雪如花。
農家小院裏孔建軍蹦蹦跳跳的跑來通知穆淑雲,明天他們家要收大蔥,需要老宅的人去幫忙。
去年冬天9月份育苗11月中旬定植。今年7月底8月初可以收貨了 。
晚上孔通明下班迴來,穆淑雲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他不想給王翠花幫忙,但是又擔心大兒子忙不過來。
去年下半年開始木匠鋪就不是很忙,孔祥光有時間就忙活地裏的活。
每年大蔥價格漲幅不穩定,遇見雨水多的年景,大蔥價格飆升,所以他才想著種大蔥。
今年雖然雨水不是很勤,但是許多村民都是種的白菜蘿卜,種大蔥和大薑的的不多,所以競爭力小,價格自然也不低。
穆淑雲和孔通明商量好了,他倆去幫忙,老二家已經分家了,就不打擾他們的小日子了。
再說周彩雲身子也重,不能幹重活,還是不讓他們去幫忙了。
第二天一大早穆淑雲和孔通明領著雲丫,去了大兒子家。
走到大門口,正好孔祥光和王翠花拉著板車,上麵坐著倆兒子往外走。
看見孔通明、穆淑雲,孔祥光打過招唿,就跟著一起去了地裏。
王翠花一直沒好意思說話,也沒有喊爹娘。上次她自己下去鬧事,鬧完事說不再認他們,不再來往,現在又添著臉,讓人家幫忙,她能有臉說話嗎?
穆淑雲把雲丫也放板車上,大人們跟著板車步行去了地裏。小孩子們坐在車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路上遍地野花,黃燦燦,白花花,一簇簇,一叢叢。天空中有小鳥飛過。孩子們手指著小鳥抬頭大喊大叫。
雲丫開心的手舞足蹈。
“看,有小鳥好可愛!它們飛的真高啊!”雲丫喊道。
孔建軍孔建國也跟著歡唿呐喊:“好可愛!飛的真高。”
穆淑雲看著孩子們這麽開心,心情也好了不少。
來的太早,路兩旁的青草上全是露水。走過去褲腳都是濕漉漉的。
太陽還沒有升起來,隻露出紅彤彤的彩霞,照亮了半邊天。
遠處的森林鬱鬱蔥蔥,葉子層層疊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孩子們像是春遊一樣,個個精神抖擻,歡聲笑語。
到了地裏,青蔥一片,長勢喜人。
孩子們紛紛動手拔蔥,孔通明和孔祥光掄起鐵鋤頭一下下刨出大蔥。
穆淑雲和王翠花先拔了幾顆,確實有點費勁。等刨出的大蔥多了,她們又負責將大蔥捆紮起來。
雲丫好奇地學著大人的樣子拔蔥,結果不小心摔了個屁股蹲兒,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從早上5點開始一直幹到7點多,王翠花拿出帶來的幹糧和水。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氣氛漸漸融洽起來。
此時,路邊傳來陣陣清香,原來是遍地盛開的野花被微風吹動了。
雲丫興奮地跑過去采摘,其他孩子見狀也跟了上去。
孔通明看著嬉鬧的孩子們,對孔祥光說道:“這大蔥收成不錯,賣了錢可得好好攢著。”
孔祥光點著頭迴應。
而王翠花終於鼓起勇氣不好意思的對穆淑雲說:“娘,之前是我不對,不該那樣任性胡來。”
她心裏明白,不服軟不行了,現在還需要公公婆婆來幫忙呢,不然隻有他倆兩口子,怎麽幹的完這些活。
穆淑雲看了她一眼道:“過去了就不說了,一家人還是要齊心過日子。”
穆淑雲還是心軟的應了聲。孔通明看看王翠花,沒有理她。這樣的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他在外麵見的多了。
說完,大家又投入到緊張的勞作當中,伴隨著花香和孩子們的笑聲,這片土地又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一塊地收到一半已經8點半了,孔祥光拉著一大車大蔥去了集市場。
穆淑雲和孩子們一起迴家了,孔通明坐在地頭看著剩下的這些大蔥。
孔祥光拉著板車,王翠花背著布包幫忙推著車子。布包裏是帶來的秤和水壺。
集市上人頭攢動,孔祥光和王翠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空位。兩人趕忙把大蔥整齊地碼放好,便等待顧客上門。
一開始,人們隻是路過看看,並沒有購買的意思。
王翠花心裏有些著急,小聲嘀咕著:“這麽好的蔥怎麽沒人買呢?”
孔祥光安慰她:“別急,總會有人識貨的。”
過了一會兒,一位大媽停在了攤位前,拿起一把蔥打量著。
孔祥光忙笑著說:“大娘,咱這蔥可是剛從地裏拔出來的,新鮮著呢。”
大媽聞了聞,問道:“多少錢一斤呀?”孔祥光報了價格後,大媽嫌貴開始砍價。
兩人你來我往爭執著價格。這時旁邊一個大叔湊過來,看了看蔥說:“這蔥質量真不錯,這個價不貴。”
大媽聽了這話,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買下了兩把蔥。
有了第一單生意,後麵逐漸順利起來。不少人被吸引過來,孔祥光和王翠花忙著稱重、收錢,臉上洋溢著喜悅。
孔祥光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叫賣,又引過來許多趕集的大媽大爺們。
不到半天時間,車上的蔥就賣掉了大半。
倆人又呆了一會,發現人已經開始少了,快到中午吃飯了,所以買菜的人們都迴家了。
隻能等下午在過來了。一般小集就是半天,大集是一整天,今天正好是大集,下午還可以賣掉許多。
他們賣的差不多了,就拉著板車和剩下的兩捆蔥迴家了。是迴了老宅。
因為下午還要下地趕集,所以來老宅吃飯還有休息的時間。
周彩雲知道今天婆婆公公去了大哥家幫忙,所以沒有過來。
穆淑雲已經做好了飯菜,他們一起吃完飯,坐著板凳休息。
孔祥光休息了一會兒又拿了許多飯菜送到地裏,給孔通明。
王翠花和孩子們留在老宅休息,一會還要在去地裏刨蔥,下午在去趕集。
來到地裏,孔通明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無力的接過飯菜狼吞虎咽起來。
孔祥光看著父親吃的樣子,心裏很不是滋味兒,說道:“爹,我讓您辛苦了。以後我掙錢了,好好孝敬您!”
孔通明咽下口中食物,擺了擺手道:“光兒啊,種地才踏實,隻掙錢也不能落下了莊稼。”
吃完飯後,父子倆坐在田埂上聊天。孔通明說起了以前的苦日子,感慨現在生活好了太多。
孔祥光則講述著集市上的趣事,逗得孔通明哈哈大笑。
正說著,一隻野兔突然竄了出來。孔通明眼神一亮,立刻起身去追。
孔祥光也趕忙跟上。那野兔左拐右拐,跑得飛快。但孔通明老當益壯,瞅準時機撲了上去,竟真的抓住了野兔。
父子倆綁好野兔興高采烈地放到車上。
下午1點左右穆淑雲和王翠花領著孩子們來到地裏幫忙捆蔥。
幹了一個半小時就全部完工。熟練後速度比早上要快了許多。王翠花和孔祥光又去了集市。
穆淑雲孔通明領著三個孩子帶著兔子迴了老宅。穆淑雲看到野兔,驚訝不已。孩子們也逗弄著兔子玩。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野兔燉的湯,歡聲笑語迴蕩在老宅之中,仿佛所有的疲憊都在這一刻消散,隻剩下對生活滿滿的希望。
農家小院裏孔建軍蹦蹦跳跳的跑來通知穆淑雲,明天他們家要收大蔥,需要老宅的人去幫忙。
去年冬天9月份育苗11月中旬定植。今年7月底8月初可以收貨了 。
晚上孔通明下班迴來,穆淑雲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他不想給王翠花幫忙,但是又擔心大兒子忙不過來。
去年下半年開始木匠鋪就不是很忙,孔祥光有時間就忙活地裏的活。
每年大蔥價格漲幅不穩定,遇見雨水多的年景,大蔥價格飆升,所以他才想著種大蔥。
今年雖然雨水不是很勤,但是許多村民都是種的白菜蘿卜,種大蔥和大薑的的不多,所以競爭力小,價格自然也不低。
穆淑雲和孔通明商量好了,他倆去幫忙,老二家已經分家了,就不打擾他們的小日子了。
再說周彩雲身子也重,不能幹重活,還是不讓他們去幫忙了。
第二天一大早穆淑雲和孔通明領著雲丫,去了大兒子家。
走到大門口,正好孔祥光和王翠花拉著板車,上麵坐著倆兒子往外走。
看見孔通明、穆淑雲,孔祥光打過招唿,就跟著一起去了地裏。
王翠花一直沒好意思說話,也沒有喊爹娘。上次她自己下去鬧事,鬧完事說不再認他們,不再來往,現在又添著臉,讓人家幫忙,她能有臉說話嗎?
穆淑雲把雲丫也放板車上,大人們跟著板車步行去了地裏。小孩子們坐在車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路上遍地野花,黃燦燦,白花花,一簇簇,一叢叢。天空中有小鳥飛過。孩子們手指著小鳥抬頭大喊大叫。
雲丫開心的手舞足蹈。
“看,有小鳥好可愛!它們飛的真高啊!”雲丫喊道。
孔建軍孔建國也跟著歡唿呐喊:“好可愛!飛的真高。”
穆淑雲看著孩子們這麽開心,心情也好了不少。
來的太早,路兩旁的青草上全是露水。走過去褲腳都是濕漉漉的。
太陽還沒有升起來,隻露出紅彤彤的彩霞,照亮了半邊天。
遠處的森林鬱鬱蔥蔥,葉子層層疊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孩子們像是春遊一樣,個個精神抖擻,歡聲笑語。
到了地裏,青蔥一片,長勢喜人。
孩子們紛紛動手拔蔥,孔通明和孔祥光掄起鐵鋤頭一下下刨出大蔥。
穆淑雲和王翠花先拔了幾顆,確實有點費勁。等刨出的大蔥多了,她們又負責將大蔥捆紮起來。
雲丫好奇地學著大人的樣子拔蔥,結果不小心摔了個屁股蹲兒,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從早上5點開始一直幹到7點多,王翠花拿出帶來的幹糧和水。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氣氛漸漸融洽起來。
此時,路邊傳來陣陣清香,原來是遍地盛開的野花被微風吹動了。
雲丫興奮地跑過去采摘,其他孩子見狀也跟了上去。
孔通明看著嬉鬧的孩子們,對孔祥光說道:“這大蔥收成不錯,賣了錢可得好好攢著。”
孔祥光點著頭迴應。
而王翠花終於鼓起勇氣不好意思的對穆淑雲說:“娘,之前是我不對,不該那樣任性胡來。”
她心裏明白,不服軟不行了,現在還需要公公婆婆來幫忙呢,不然隻有他倆兩口子,怎麽幹的完這些活。
穆淑雲看了她一眼道:“過去了就不說了,一家人還是要齊心過日子。”
穆淑雲還是心軟的應了聲。孔通明看看王翠花,沒有理她。這樣的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他在外麵見的多了。
說完,大家又投入到緊張的勞作當中,伴隨著花香和孩子們的笑聲,這片土地又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一塊地收到一半已經8點半了,孔祥光拉著一大車大蔥去了集市場。
穆淑雲和孩子們一起迴家了,孔通明坐在地頭看著剩下的這些大蔥。
孔祥光拉著板車,王翠花背著布包幫忙推著車子。布包裏是帶來的秤和水壺。
集市上人頭攢動,孔祥光和王翠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空位。兩人趕忙把大蔥整齊地碼放好,便等待顧客上門。
一開始,人們隻是路過看看,並沒有購買的意思。
王翠花心裏有些著急,小聲嘀咕著:“這麽好的蔥怎麽沒人買呢?”
孔祥光安慰她:“別急,總會有人識貨的。”
過了一會兒,一位大媽停在了攤位前,拿起一把蔥打量著。
孔祥光忙笑著說:“大娘,咱這蔥可是剛從地裏拔出來的,新鮮著呢。”
大媽聞了聞,問道:“多少錢一斤呀?”孔祥光報了價格後,大媽嫌貴開始砍價。
兩人你來我往爭執著價格。這時旁邊一個大叔湊過來,看了看蔥說:“這蔥質量真不錯,這個價不貴。”
大媽聽了這話,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買下了兩把蔥。
有了第一單生意,後麵逐漸順利起來。不少人被吸引過來,孔祥光和王翠花忙著稱重、收錢,臉上洋溢著喜悅。
孔祥光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叫賣,又引過來許多趕集的大媽大爺們。
不到半天時間,車上的蔥就賣掉了大半。
倆人又呆了一會,發現人已經開始少了,快到中午吃飯了,所以買菜的人們都迴家了。
隻能等下午在過來了。一般小集就是半天,大集是一整天,今天正好是大集,下午還可以賣掉許多。
他們賣的差不多了,就拉著板車和剩下的兩捆蔥迴家了。是迴了老宅。
因為下午還要下地趕集,所以來老宅吃飯還有休息的時間。
周彩雲知道今天婆婆公公去了大哥家幫忙,所以沒有過來。
穆淑雲已經做好了飯菜,他們一起吃完飯,坐著板凳休息。
孔祥光休息了一會兒又拿了許多飯菜送到地裏,給孔通明。
王翠花和孩子們留在老宅休息,一會還要在去地裏刨蔥,下午在去趕集。
來到地裏,孔通明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無力的接過飯菜狼吞虎咽起來。
孔祥光看著父親吃的樣子,心裏很不是滋味兒,說道:“爹,我讓您辛苦了。以後我掙錢了,好好孝敬您!”
孔通明咽下口中食物,擺了擺手道:“光兒啊,種地才踏實,隻掙錢也不能落下了莊稼。”
吃完飯後,父子倆坐在田埂上聊天。孔通明說起了以前的苦日子,感慨現在生活好了太多。
孔祥光則講述著集市上的趣事,逗得孔通明哈哈大笑。
正說著,一隻野兔突然竄了出來。孔通明眼神一亮,立刻起身去追。
孔祥光也趕忙跟上。那野兔左拐右拐,跑得飛快。但孔通明老當益壯,瞅準時機撲了上去,竟真的抓住了野兔。
父子倆綁好野兔興高采烈地放到車上。
下午1點左右穆淑雲和王翠花領著孩子們來到地裏幫忙捆蔥。
幹了一個半小時就全部完工。熟練後速度比早上要快了許多。王翠花和孔祥光又去了集市。
穆淑雲孔通明領著三個孩子帶著兔子迴了老宅。穆淑雲看到野兔,驚訝不已。孩子們也逗弄著兔子玩。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野兔燉的湯,歡聲笑語迴蕩在老宅之中,仿佛所有的疲憊都在這一刻消散,隻剩下對生活滿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