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一天了,歇會兒吧?”


    ……


    江寧結束本周風塵仆仆最後一個工作日的任務,準備收拾迴家時,收到了查查的消息。


    …………


    “怎麽歇?”


    江寧快速發送過去。


    ……


    “請你看電影”


    查查秒迴。


    ……


    江寧看著這幾個字,非常猶豫。


    是的。


    自己不想去。


    昨天見過,今天又見,天天見,有必要嗎?


    可能是自己還沒有達到那種每天都想見麵的程度吧!


    不知道,感情這種事,是不是憑“主觀”,“第一感覺”,“第一眼”就可以了?


    還是說,一定要長期接觸,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


    ……


    江寧緩緩打出這幾個字,想也沒想,就發了過去——


    “我今晚加班”


    ……


    “那我去你們公司等你”


    查查猛追不舍。


    ……


    “我們幾點結束不確定”


    江寧開始編織謊言。


    ……


    “沒事兒,我等你。”


    “一會兒見麵聊?”


    ……


    江寧又開始找其他借口——


    “明天就端午節假期了,今晚你好好陪家人,別折騰了”


    ……


    “今晚想陪未來的家人”


    ……


    “不說了,忙去了!”


    ……


    說完這句話後,愣神半天的江寧,突然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又蠢又壞的事情!


    查查最不喜歡謊言!


    我卻對他撒謊了!


    天呐!


    可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說?


    說“我不想去看電影”?


    說“我不想和你看電影”?


    那這是否意味著我不喜歡查查?


    但我喜不喜歡查查,我目前還不知道啊!


    我不知道我的感情模式,是第一眼決定,還是長期相處決定!


    而我暫時也不想告訴查查這些!


    因為我不想被他打上“感情無知”“迷糊”“好拿捏”等標簽!


    我甚至,也不想去想他會怎麽想!


    我想自在一點!


    那我有沒有,在我沒想清楚前,不說話,或者,不說全部實話的權利?


    那我可不可以,自由地選擇“撒謊”,保護起自己一部分“不作正麵迴答”的空間?


    也就是,成人世界中“善意的謊言”,其實是一種善意的自我保護機製?


    可是,這樣就已經屬於“謊言”了嗎?


    “謊言”和“實話”的邊界中間,不能存在一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嗎?


    何況,我隻是不想頻繁地見麵!


    而這,隻代表我不想頻繁見麵!


    不代表,我對他有沒有興趣,或喜不喜歡!


    當然,一定程度而言,或許有一定關聯性!


    但至少不是現在!


    就直接決定我和他的關係!


    所以,我撒謊了!


    我沒有講出全部的真實的話!


    原因有我不想過於麻煩地解釋、不想被拿捏、不想因為自己的直接拒絕讓他失落!


    真的,好複雜!


    ……


    江寧又想了想,那我可以直接表達嗎?


    比如說一句,“我今天沒有狀態,不想看電影了”?


    但這樣做,並不能讓話題終止,按查查的風格,當他看到這樣的迴複,一定又會引出他的一係列關心。


    而今天的江寧,覺得一輪又一輪的關心和迴複,有些“麻煩”。


    甚至,江寧發現,不合時宜的“關心”,本質上是一種情緒價值索取。


    即一方不在線狀態時,麵對另一方高密度的“關心”,如果選擇迴應,則會讓能量不足的自己,處於信息輸出過量或超載的狀態;如果選擇不迴應,可能會造成對方的情緒受損或道德審判。


    而自己,並不希望給對方帶來任何困擾。


    所以,在低能量一方的眼中,自己說實話或者不說實話,不僅都是在滿足對方的“關心”,而且還承受著不斷被榨取剩餘價值的心理感受。


    這是有點殘忍的。


    ……


    那麽,


    不如,


    通過“謊言”,


    高效快速避免對方的“關心”對自己造成的索取,


    也防止自己的“實話”給對方造成的損耗。


    確實,這樣最方便。


    ……


    所以,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比“我那流動的情意,想要傳達給你,你卻睡著了”,


    更深一層的,


    是狀態不一致。


    ……


    這種狀態的不一致,所形成的表現之一,是“關心(索取)”與“冷漠(防禦)”的對峙。


    甚至,還需要“謊言”來省勁兒。


    ……


    如果這個邏輯講得通,那自己和番茄的關係,是不是也是如此?


    自己和番茄的情況,是狀態不一致?


    ……


    不完全。


    這其中,或許還需要再增加一個維度,即“對峙發生頻率”。


    ……


    比如,如果偶爾,1-2次,狀態不一致,那可能還屬於正常相處的範疇。


    但每次都不一致,那說明對方壓根兒沒把自己放心裏,也不想接觸。


    ……


    不過,有沒有可能,自己和番茄之間的狀態不一致,發生概率太高,而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呢?


    比如,就像我剛剛反問的——


    “我喜不喜歡查查,我目前還不知道啊!


    我不知道我的感情模式,是第一眼決定,還是長期相處決定!


    ……


    那我有沒有,在我沒想清楚前,不說話,或者,不說全部實話的權利?


    那我可不可以,自由地選擇‘撒謊’,保護起自己一部分‘不作正麵迴答’的空間?”


    ……


    同樣的,番茄在不確定是否喜歡我,又不確定關係會怎麽發展時,很可能和我一樣,麵臨著這樣的選擇困難。


    而他的做法是,不撒謊,也不迴應,直接沉默。


    結果,麵對我步步緊逼的“關心”,那些不合時宜的“關心”,讓他感受到很強烈的情緒價值索取。


    他越來越煩躁,不得不采取防禦姿態,並對我進行了攻擊和侮辱,甚至拉黑。


    到後來,他三次想起我,主動聯係我,也許並不是,或者說,並不僅僅是,約泡的目的,而是想再了解一次試試?


    隻不過,他想先通過生理性適配來迴答他喜歡與否,而我想先通過心理性適配來迴答我喜歡與否。


    ……


    所以,我們之間的狀態不一致。


    實在太不一致了。


    ……


    也許,他的內心,也是一個暫時不能和自己和諧相處的,別扭的小孩。


    ……


    正如他曾經寫在那個app主頁標簽中的“安全感不足”。


    這種安全感不足,會讓他變得敏感多疑、情緒內耗、精神狀態不佳,等等。


    外界變動帶來的劇烈震蕩,會嚴重左右他的情緒。


    因此他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能夠保護他的、充分隔絕不良影響的生存環境。


    以及,讓他完全信任的同伴、戰友。


    他還沒有成長為能保護他人的人,所以他希望得到“他是強大的”的反饋,比如他會引以為傲他曾經幫助全小區解封的事跡,他會主動幫自己出謀劃策,主動提出幫自己打車;


    他的生命力量還不夠強大,所以他還需要通過外界的支持和認可來確認自己的價值,比如他講他所做的匯報內容有多完美,比如他眾多的考證經曆,比如他被行業大佬稱讚卻婉拒工作機會,比如他的簽約售書會;


    他能共享的邊界範圍十分有限,隻有他認可的狹小的安全的領域才允許外人進入,否則他精神緊繃、無法坦然,比如自己可以坐在他的沙發上,但不能碰他沒有確認過的充電寶和書,那是他認為會改變他習慣和暴露他過多信息的地方。


    他需要被保護。


    他需要被適應。


    他需要被讀懂。


    沒錯。


    他很固執。


    固執地活在自己築造的不安全的精神藩籬中。


    ……


    好吧。


    如果他遲遲不作表達的話語,背後是這樣的心思,那我可以理解了。


    也就沒那麽痛苦了。


    ……


    江寧想到這裏,眼睛不知不覺地,又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齡普女脫單逆襲指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狗少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狗少女並收藏大齡普女脫單逆襲指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