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孟祭酒的邀請
誰懂啊,姨娘她靠顏值殺瘋了 作者:蜻蜓咩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澈此話一出,現場安靜了一瞬。
隨即就聽見幾聲清脆的鼓掌聲,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這位公子說的不錯,寧雲,我看你是越活越迴去了。”
眾人迴頭望去,就見三名男子緩緩向這邊走來。
為首之人俊秀絕倫,一把折扇搖的極為風騷,來者正是寧昭。
他身後的兩位老者,便是孟懷仁和孔淵。
曲媛見寧昭出現,表情有些一言難盡,珍娘看她的樣子,突然就想起關於寧昭的八卦來。
難道,寧昭真的是gay嗎?
在場的才子們見寧昭過來,俱是有些尷尬的模樣。
尤其是那些自覺長得不錯的,更是恨不得拿袖子將臉遮住。
寧昭的白眼差點翻到了天靈蓋。
別說爺不好男色,就是真好男色,也看不上你們這些歪瓜裂棗!
寧昭重重的搖了兩下扇子,走到孟行和寒澈的麵前。
“原來剛剛那兩篇文章,是你們二人作的呀!”
而後,他的目光向孟懷仁掃了去,“祭酒大人,你家大公子果然才高八鬥,看來明年春闈很有機會呀!”
孟懷仁心中很是熨帖,但麵上還是謙虛道,“王爺過譽了,犬子還需多加曆練。”
寧昭不置可否,他此時饒有興致的打量起寒澈來。
“寒澈,本王聽說過你。”
他這一句話,立刻勾起了在場之人的興趣。
畢竟,大部分人也是今日才聽聞“寒澈”這個名字。
寒澈不卑不亢,向寧昭行了一禮,“小生寒澈,拜見汾陽王。”
汾陽王寧昭,在京城可是大大的有名。
寒澈聰慧過人,從剛剛幾人的對話中,已經猜出了他的身份。
寧昭意味不明的勾唇一笑,“寒澈,十八歲,去歲秋闈,北郡雍城的解元。本王說的沒錯吧?”
寒澈一直平靜無波的神情,有了一絲波動,但還是舉止有度的微笑道。
“沒想到王爺對小生如此了解,確實,小生就是北郡的解元。”
寒澈話音剛落,在場之人無不嘩然!
解元乃是鄉試之魁首,每個省郡都有解元,這倒也不算多麽驚人。
但是,寒澈現在才十八歲呀!
也就是說,他奪得解元之位時,才隻有十七歲。
大梁朝的科舉製度極為嚴苛,不少讀書人考到四十多歲,還隻是個秀才罷了。
而寒澈十七歲時,就能考中舉人,而且還是排名第一的解元。
這如何不讓人感歎一句,天才啊!
孟行看著雖然一身粗布衣裳,但卻卓然而立,氣度天成的寒澈。
眼中有欽佩、也有苦澀。
他父親是國子監祭酒,當世之大儒。
他自詡為天之驕子,二十二歲就考中舉人,光耀門楣。
若不是遇上寒澈這樣的變態,他或許還會驕傲自滿起來。
但是認識寒澈之後,他每天都在飽受打擊中度過,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呐!
孟懷仁斜睨了自家兒子一眼,見他目光清正,並沒有嫉妒之色,倒是有些欣慰。
他走到寒澈的麵前,原本布滿皺紋的臉上,笑的像是一朵菊花綻放。
“寒公子如今是在哪家書院學習?可是準備明年參加春闈?”
寒澈並不知孟懷仁的身份,但他見其他人對他很是尊敬,猜到對方身份不低。
他禮貌的向孟懷仁行了一禮,才道,“小生家中拮據,未能去書院就讀,平日裏自己在家看書罷了。”
眾人聽罷,有些麵麵相覷。
好家夥,自己在家自學都能考出個解元來,他們這些花了大價錢請夫子、上書院的算個什麽事兒呀!
珍娘忍不住聯想到現代那些雞娃的家長們,莫名有些想笑。
看來真正的天才,主要還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天賦。
資質不夠的,使勁砸錢也不見得能砸出什麽成績來!
孟懷仁眼神微亮,“這個月國子監倒是還有兩個入學名額,不知寒公子有沒有興趣進國子監就讀?”
他對這個寒澈很是欣賞,之前觀他的文章,就覺得此人才學不凡,更可貴是認知深刻,文章不浮於表麵。
一點都不像其他人的詩文那般,看似花團錦簇,實際上毫無內容。
原本他猜想,能做出這樣文章的人,應該年紀不小了,不然也不會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沒想到,寒澈竟然如此年輕!
這樣的天才少年,他怎麽能忍得住不收歸門下!
孟懷仁撫了撫胡須,似乎已經能看到,明年春闈狀元出自自己門下的場景了。
真是想想都覺得開心!
像孟懷仁和孔淵這樣的大儒,自己的成就已經算是達到頂峰,很難再有突破。
但若是能教出幾個驚才絕豔的徒弟,那才能算得上是此生無憾!
其他人紛紛將羨慕的目光投向寒澈,那可是國子監呀!
多少文豪、大儒匯集的地方,要是能進國子監,高低也能考個舉人。
像孟行、寒澈這種本就已經在鄉試中名次靠前的舉人,若是再去國子監進修一番,明年春闈進士,基本上是十拿九穩了。
孟行見寒澈遲遲不說話,這才反應過來,湊到他耳邊小聲道。
“這是我爹,國子監祭酒,你快答應他吧!”
孟行對寒澈家的情況有些了解,知道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好機會,於是急忙勸說。
寒澈眼神微亮,他猜到孟懷遠應該是個大儒,但還真沒想到對方竟然是祭酒大人。
當即對著孟懷遠行了一個大禮,“小生願意,多謝祭酒大人!”
孟懷遠笑著撫了撫胡須,很是滿意道,“以後就得改口稱老夫為先生了。”
蕭元清和文雋攜手走了過來,見這場麵,蕭元清笑著開口道。
“恭喜祭酒大人又得一位高徒!”
孟懷遠笑嗬嗬道,“還多虧了公主殿下的詩會,才能讓老夫覓得良才。”
正當眾人一團和氣之時,寧雲卻突然開口道。
“不是說要再比試一場嗎?怎麽,不比了?”
寧雲原本對寒澈就有些看不慣,別人都來巴結吹捧他,隻有寒澈呆頭呆腦的站在一旁。
寒澈不僅詩文壓了他一頭,竟然還好運的得了孟祭酒的青睞,讓他如何能不嫉妒!
一個窮鄉僻壤的窮小子罷了,也配進國子監!
寧雲這話一出,場麵瞬間有些尷尬。
寧昭眼中劃過一絲冷意,蠢貨,就知道給自己丟人!
隨即就聽見幾聲清脆的鼓掌聲,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這位公子說的不錯,寧雲,我看你是越活越迴去了。”
眾人迴頭望去,就見三名男子緩緩向這邊走來。
為首之人俊秀絕倫,一把折扇搖的極為風騷,來者正是寧昭。
他身後的兩位老者,便是孟懷仁和孔淵。
曲媛見寧昭出現,表情有些一言難盡,珍娘看她的樣子,突然就想起關於寧昭的八卦來。
難道,寧昭真的是gay嗎?
在場的才子們見寧昭過來,俱是有些尷尬的模樣。
尤其是那些自覺長得不錯的,更是恨不得拿袖子將臉遮住。
寧昭的白眼差點翻到了天靈蓋。
別說爺不好男色,就是真好男色,也看不上你們這些歪瓜裂棗!
寧昭重重的搖了兩下扇子,走到孟行和寒澈的麵前。
“原來剛剛那兩篇文章,是你們二人作的呀!”
而後,他的目光向孟懷仁掃了去,“祭酒大人,你家大公子果然才高八鬥,看來明年春闈很有機會呀!”
孟懷仁心中很是熨帖,但麵上還是謙虛道,“王爺過譽了,犬子還需多加曆練。”
寧昭不置可否,他此時饒有興致的打量起寒澈來。
“寒澈,本王聽說過你。”
他這一句話,立刻勾起了在場之人的興趣。
畢竟,大部分人也是今日才聽聞“寒澈”這個名字。
寒澈不卑不亢,向寧昭行了一禮,“小生寒澈,拜見汾陽王。”
汾陽王寧昭,在京城可是大大的有名。
寒澈聰慧過人,從剛剛幾人的對話中,已經猜出了他的身份。
寧昭意味不明的勾唇一笑,“寒澈,十八歲,去歲秋闈,北郡雍城的解元。本王說的沒錯吧?”
寒澈一直平靜無波的神情,有了一絲波動,但還是舉止有度的微笑道。
“沒想到王爺對小生如此了解,確實,小生就是北郡的解元。”
寒澈話音剛落,在場之人無不嘩然!
解元乃是鄉試之魁首,每個省郡都有解元,這倒也不算多麽驚人。
但是,寒澈現在才十八歲呀!
也就是說,他奪得解元之位時,才隻有十七歲。
大梁朝的科舉製度極為嚴苛,不少讀書人考到四十多歲,還隻是個秀才罷了。
而寒澈十七歲時,就能考中舉人,而且還是排名第一的解元。
這如何不讓人感歎一句,天才啊!
孟行看著雖然一身粗布衣裳,但卻卓然而立,氣度天成的寒澈。
眼中有欽佩、也有苦澀。
他父親是國子監祭酒,當世之大儒。
他自詡為天之驕子,二十二歲就考中舉人,光耀門楣。
若不是遇上寒澈這樣的變態,他或許還會驕傲自滿起來。
但是認識寒澈之後,他每天都在飽受打擊中度過,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呐!
孟懷仁斜睨了自家兒子一眼,見他目光清正,並沒有嫉妒之色,倒是有些欣慰。
他走到寒澈的麵前,原本布滿皺紋的臉上,笑的像是一朵菊花綻放。
“寒公子如今是在哪家書院學習?可是準備明年參加春闈?”
寒澈並不知孟懷仁的身份,但他見其他人對他很是尊敬,猜到對方身份不低。
他禮貌的向孟懷仁行了一禮,才道,“小生家中拮據,未能去書院就讀,平日裏自己在家看書罷了。”
眾人聽罷,有些麵麵相覷。
好家夥,自己在家自學都能考出個解元來,他們這些花了大價錢請夫子、上書院的算個什麽事兒呀!
珍娘忍不住聯想到現代那些雞娃的家長們,莫名有些想笑。
看來真正的天才,主要還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天賦。
資質不夠的,使勁砸錢也不見得能砸出什麽成績來!
孟懷仁眼神微亮,“這個月國子監倒是還有兩個入學名額,不知寒公子有沒有興趣進國子監就讀?”
他對這個寒澈很是欣賞,之前觀他的文章,就覺得此人才學不凡,更可貴是認知深刻,文章不浮於表麵。
一點都不像其他人的詩文那般,看似花團錦簇,實際上毫無內容。
原本他猜想,能做出這樣文章的人,應該年紀不小了,不然也不會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沒想到,寒澈竟然如此年輕!
這樣的天才少年,他怎麽能忍得住不收歸門下!
孟懷仁撫了撫胡須,似乎已經能看到,明年春闈狀元出自自己門下的場景了。
真是想想都覺得開心!
像孟懷仁和孔淵這樣的大儒,自己的成就已經算是達到頂峰,很難再有突破。
但若是能教出幾個驚才絕豔的徒弟,那才能算得上是此生無憾!
其他人紛紛將羨慕的目光投向寒澈,那可是國子監呀!
多少文豪、大儒匯集的地方,要是能進國子監,高低也能考個舉人。
像孟行、寒澈這種本就已經在鄉試中名次靠前的舉人,若是再去國子監進修一番,明年春闈進士,基本上是十拿九穩了。
孟行見寒澈遲遲不說話,這才反應過來,湊到他耳邊小聲道。
“這是我爹,國子監祭酒,你快答應他吧!”
孟行對寒澈家的情況有些了解,知道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好機會,於是急忙勸說。
寒澈眼神微亮,他猜到孟懷遠應該是個大儒,但還真沒想到對方竟然是祭酒大人。
當即對著孟懷遠行了一個大禮,“小生願意,多謝祭酒大人!”
孟懷遠笑著撫了撫胡須,很是滿意道,“以後就得改口稱老夫為先生了。”
蕭元清和文雋攜手走了過來,見這場麵,蕭元清笑著開口道。
“恭喜祭酒大人又得一位高徒!”
孟懷遠笑嗬嗬道,“還多虧了公主殿下的詩會,才能讓老夫覓得良才。”
正當眾人一團和氣之時,寧雲卻突然開口道。
“不是說要再比試一場嗎?怎麽,不比了?”
寧雲原本對寒澈就有些看不慣,別人都來巴結吹捧他,隻有寒澈呆頭呆腦的站在一旁。
寒澈不僅詩文壓了他一頭,竟然還好運的得了孟祭酒的青睞,讓他如何能不嫉妒!
一個窮鄉僻壤的窮小子罷了,也配進國子監!
寧雲這話一出,場麵瞬間有些尷尬。
寧昭眼中劃過一絲冷意,蠢貨,就知道給自己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