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去玩了。


    留下張玉孤零零地站在院子裏,一時之間竟有些手足無措。


    他局促不安地揪著衣角,目光轉向王秀才,生硬地擠出一句話。“我……我去幫忙做飯吧。”


    王秀才瞧出張玉的緊張與不自在,他自己也感到有些為難。其實他也不知道要聊些什麽,他沒有什麽好友,和對方也隻見過兩麵。


    要說聊的來,額......。


    一時間,空氣中彌漫著一絲尷尬的氣息,仿佛連風都靜止了。


    王秀才輕咳一聲,試圖打破這沉悶的氛圍,“不用不用,你坐著,我給你泡了茶。”


    說著,他指了指院子一角搭建的簡易茶架。那茶架下擺著一張小桌和幾隻小凳,桌上正悠悠地煮著一壺熱茶,茶香四溢,顯然是為了迎接張玉的到來而精心準備的。


    張玉看著這一幕,心中一個歡喜。


    王秀才不嫌棄他嘞。


    張玉和王秀才走到茶架旁坐下,王秀才給他倒了一杯茶。


    “你嚐嚐,剛泡的新茶。”


    張玉捧起茶杯,輕輕吹了口氣,茶香撲鼻,他小啜一口,那茶雖不名貴,卻帶著一股淡淡的甘甜,恰如王秀才給人的感覺,質樸而真誠。


    “你這茶真是不錯。”張玉的話語中滿是真誠,他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更加自然流暢。


    王秀才笑了笑,“我別的本事沒有,泡茶的功夫還是有一些哦。”


    “嗯,很香很甘甜。”張玉再次強調,眼中閃爍著對茶的喜愛。


    隨著茶香嫋嫋,兩人之間的尷尬氣氛悄然消散。


    王秀才喝了一口茶,看著對麵的張玉,笑著詢問,“張兄,之前就聽你說,你想讀書?”


    提到讀書的事,張玉挺了挺腰,點點頭,“嗯,我想讀書。”


    很想很想,非常想,做夢都想。


    “嗯,張兄,你之前有學過哪些嗎?”


    在王秀才看來,對方之前可能有上過私塾,所以對讀書還是有些執念。


    這話問的張玉尷尬了。


    在現代認過字,學過算數,就是外語也學了好幾門,可是......那都不算。


    那不是讀書,不是的。


    他搖搖頭歎息道,“從未學過。、”


    王秀才一愣,從未學過?


    隨後他笑道,“隻要想學習,什麽時候都不晚。”


    這句話如同一股暖流湧入張玉的心田,他雙眸閃爍,激動地看向王秀才,對嘛,這才是讀書人,看看這話說的多鼓勵人。


    隻要想學,什麽時候都不晚。


    他現在還年......額,反正也不算很老,可以拚一把。


    王秀才看著張玉眼中煥發的光芒,微微一愣,看得出,張兄是真的很想讀書。


    他想幫他。


    可家裏的事,唉。


    “張兄,若你真有心向學,我願助你一臂之力。”王秀才語氣誠懇,家裏的事讓他脫不開身,但隻要有空,他還是可以幫忙的。


    張兄隻是想學習學習,認字這點小事,他可以幫忙。


    “你……你是說真的嗎?”張玉的聲音微微顫抖,他生怕自己聽錯了。


    王秀才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當然是真的。我雖然不才,但也算讀過幾年書,若張兄不嫌棄......”


    “不嫌棄不嫌棄。”


    張玉緊張的擺擺手,怎麽會嫌棄,怎麽會。


    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他緊張的捏了捏杯子,“我這個年紀說這種話,你不會覺得我是在說笑嗎?”


    王秀才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滿是認真與鼓勵,“張兄此言差矣。學問之道,達者為師,不問年齡大小,隻問心之所向。你心中有此誌向,便是最值得尊重的。”


    王秀才在張玉眼中看到了真誠,還有對學問的渴望。


    眼神不會騙人。


    張玉聽著王秀才的話,心中仿佛有股暖流在湧動,讀書人怎麽這麽好。


    說話也是這般的好聽。


    有點想哭。


    張玉緊緊捏拳,不讓自己失態。


    “謝謝,謝謝你。”


    王秀才心中也是頗為動容,他站起身走到張玉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張兄,記住,學問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更是對生活的理解,對世間的認知。你我雖起步不同,但隻要肯下功夫,定能在學問的道路上並肩前行。”


    張玉重重地點了點頭,他拿起茶杯,向王秀才一舉,“以茶代酒,敬你!也敬我們即將開始的求學之旅。”


    兩人相視一笑,茶杯輕碰,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王秀才說在學問的道路上並肩前行,其實張玉是不認同的。


    對方是秀才,而他對於古代的學問是一無所知,怎敢說並肩前行。


    秀才,在這個時代,是學問與身份的象征,是經過層層篩選、嚴格考核才能獲得的榮譽。而自己,不過是個對古代學問尚處懵懂階段的初學者,怎敢妄言與王秀才並肩前行?


    臨近午時,王秀才起身要去做飯,張玉跟在一旁,說一起。


    王秀才嘴角含笑,欣然應允。家裏隻有他和夫人還有女兒,也沒有其他人陪張兄說話,還不如一起做做飯。


    對彼此多一些了解。


    張玉做飯是沒有二賴子好吃,但也不賴。


    但做飯不賴的張玉被安排了燒火的任務,他安坐於小巧的板凳上,一絲不苟的添柴加薪,火光映照著他專注的臉龐。


    王秀才則熟練地處理著新鮮的魚與肉,動作嫻熟,顯然是個常進廚房之人。


    他掌勺烹飪的模樣,與人們常說的“君子遠庖廚”大相徑庭,這份反差讓張玉對王秀才的敬佩之情又添了幾分。


    廚房裏,爐火旺盛,飯菜香四溢。


    張玉望著王秀才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感慨,真正的君子,不僅在於學識淵博,更在於能屈能伸,樂於生活,王秀才便是這樣的人。


    看他做飯多熟練,什麽古代男人不進廚房,都是騙人的。


    張玉想著自家的情況,三位好大兒好像就沒有經過廚房,大部分都是二賴子做飯。


    額,二賴子也是個男人,他對於做飯這點,並沒有表示出什麽不願,反而每次都是樂嗬嗬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女殺手搖身一變小老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新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新子並收藏穿越之:女殺手搖身一變小老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