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道,丁公子偷偷押運糧食,想要囤積起來哄抬物價,大撈一筆。不料丁公子的手下們全部被展昭和開封府的捕快抓獲,運來的糧食也都被拉到了開封府門前。
府衙前麵立著兩個兩米高的大獅子,後麵的紅漆大門,打著八八六十四個大銅釘,大門上麵有一塊匾,龍飛鳳舞寫著‘開封府’四個大字。
糧車和小廝們,剛剛拉到。就從府衙裏走出一個麵如黑炭,額上有著月牙疤痕的大宋官員,沒錯,他就是人稱包青天的包拯。
包拯身邊站著展昭、公孫策,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周站了一百多個精壯衙役。開封城雖然富足,但是在這災年,同時審判這麽多罪犯也是個稀罕事,不一會兒就聚滿了開封的百姓。
包拯升堂後,一拍驚堂木。
一百多名衙役同時高唿:“威武!”
幾十名小廝紛紛嚇得,雙腿發抖不能站立,隨即紛紛跪倒。
包拯大喝一聲:“爾等,可知罪?”
小廝們紛紛低下頭來。
包拯一拍驚堂木大喝道:“我大宋早有律令,不得非法侵占他人田產,不得擅自囤積糧草。如今以丁公子為代表的不法商販,竟然在這糧食短缺的年份,囤積糧食,想要哄抬物價。實在是將大宋的法律視為無物,若不讓這些不法之徒受到懲罰,我包拯,有何麵目再見大宋的百姓。”
說罷,包拯轉頭看向展昭問:“罪犯可全部抓捕歸案?”
展昭迴答說:“尚有丁公子和遼國武士,號稱碎骨大師的孟龍在逃。”
包拯說:“張貼榜文,全力抓捕。”
展昭拱手道:“是。”說罷帶著王朝馬漢和十幾名捕快,走出了衙門。
包拯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呔,爾等是大宋的子民,竟然想發國難財,實在是法理難容。來人啊!”
一百名捕快迴答道:“屬下在。”
包拯大喝道:“將小廝們杖打八十,遊街示眾,以威懾不法奸商。”
在場的百姓們紛紛歡唿,幾十個人一起被扒掉褲子打屁股那是世間罕見的大新聞。
同時抓捕囤積糧食的不法商人,抓到菜市口砍頭的,就有一百多人。
包拯的嚴明執法,不畏強權的事跡在民間廣泛流傳,就連皇宮也都傳開了。就連宋真宗聽到了這個新聞,也是忍不住會心一笑,覺得自己的病都好多了。
禦書房門外,丁謂恭恭敬敬的跪著,已經有兩個時辰了。丁謂雖然不算太老,但也已經累的是滿頭大汗了。
禦書房的門,嘎吱嘎吱的開了,走出來了一個老太監。隻見老太監端著茶水,一路小跑的,直奔丁謂跟前,將茶水遞給了丁謂。
老太監說:“丁相公啊,您這又是何苦呢?我不是給你說了麽,陛下已經睡下了,今天誰也不見的。”
丁謂大口小口的把茶水喝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懇求的看著老太君說:“李公公,不是我執著啊,事關我家族的生死,我必須等下去啊。”
李公公笑了笑說:“你啊,多慮了,什麽活啊,死的,陛下是個宅心仁厚的人,也是個念舊情的人。不會趕盡殺絕的。”
丁謂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既然如此,為何不見我呢?”
李公公笑了笑說:“獵人要用獵狗打獵,若是獵狗咬了不該咬的人,或是獵狗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該當如何?”
丁謂腦子飛快的轉著,似乎明白了一些,但又似乎不太明白。丁謂看著李公公說:“哎呀,李公公您就別賣關子了,我這跪了太久了,腦子不太好使。還請公公指點迷津。”
說罷丁謂從衣袖裏拿出一錠金子,塞給了周公公。
李公公趕緊接到金子,再藏到衣袖裏,放低聲音說:“若我是獵人,我會將這獵狗當著被咬人的麵暴打一頓,然後關他禁閉。”
說罷,李公公轉身離去,迴到了禦書房裏。
丁謂點了點頭,緩緩的起身,朝著禦書房三叩九拜以後,轉身離開了。
第二天,丁謂就寫了奏章,彈劾王欽若,並且要求皇帝罷免他自己的宰相之職,將他發配到陝西地區的遼宋邊境。
真宗趙恆看到奏疏以後,馬上駁迴了丁謂的請求。駁迴的理由是,王欽若雖然和馬知節在朝堂吵鬧,有損朝廷的威嚴,但是目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暫時找不到接替他的人。於是駁迴丁謂的奏疏,讓丁謂繼續堅持工作,不要隨意離崗。
而以包拯為代表的官員們,以及以趙受益(將來的宋仁宗)為代表的宗室們則要繼續追查求開封商人囤積糧食的案件,同時彈劾王欽若和馬知節大鬧朝堂之事,搞得丁謂是進退兩難。
更有一些禦史大夫彈劾丁謂和王欽若,亂搞封建迷信,是上瞞陛下,下欺百姓的奸佞小人。要將丁謂和王欽若處以極刑。但這些奏疏都被宋真宗壓了下來,宋真宗在等丁謂,也在等另外一個人,一個現在大宋需要的人。
丁謂隻得再去請示李公公,丁謂說:“李公公救我,李公公救我啊。”說罷又塞給李公公兩錠金子。
李公公連忙將金子塞到了衣袖裏。看著丁謂撲哧一笑說:“丁相公向來聰慧,怎麽到了這個時候就犯傻了呢?”
李公公這麽一說丁謂腦瓜子又是飛快的運轉,想了一會兒什麽也沒想出來,隻是急的滿頭大汗。丁謂看著李公公懇求道:“我的好公公誒,您就告訴我吧,這聖上究竟是什麽意思啊?為什麽要駁迴我辭職的請求呢?”
李公公看著丁謂說:“丁相公啊,我看您是局內人,看不清形勢啊。既然聖上說,找不到合適的人,您給他一個合適的人不就行了麽?”
丁謂這才恍然大悟的看著李公公說:“李公公真是聰明絕頂啊,隻是我該推薦誰呢?”
李公公笑著說:“那要看什麽時候了,當年聖上不到三十歲就平定天下,降服契丹黨項,需要的是能幫他實現拜山封禪,揚名天下的能臣。而今天下天災人禍不斷,聖上又聖體欠安,敢問丁相公,您認為聖上需要誰來做宰相呢?”
丁謂聽完李公公的話,似乎這次是真的徹底明白了,點點頭笑著說:“多謝李公公指點迷津啊,我這就上疏奏請皇上,請寇準出山,出任大宋首相。”
李公公聽完丁謂的話,臉色馬上陰沉起來,看著丁謂說:“我說丁相公啊,這事兒要是這麽辦,可就砸了啊。”
丁謂聽完李公公的話,也是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的看著李公公問:“為何?還請公公教我?”
李公公低語道:“你侍奉官家這麽多年,這官家對寇老西的態度你還不了解麽?還有寇老西那牛脾氣,你直接請他請的來麽?”
丁謂聽完,讚同的點點頭說:“是啊,當年澶淵之戰,寇老西搶了官家的風頭。官家多少年來,一直覺得耿耿於懷,隻得以封禪之事找迴麵子。而這寇老西也是,一副牛脾氣,對誰都是傲慢至極。我若直接上疏,官家肯定駁迴,寇老西肯定托病不來。哎呀,這兩個人都是絕頂聰明,而且脾氣倔,油鹽不進。那我究竟要怎麽辦,才能即維護了官家的威嚴,也照顧了寇準的麵子呢?”
李公公微微一笑說:“再厲害的人也有弱點,丁相公你好好想想吧。”
說罷周公公轉身走了。
丁謂思索了一會兒,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第二天丁府一隊人馬朝著陝西,也就是寇準的轄區飛奔去了。
府衙前麵立著兩個兩米高的大獅子,後麵的紅漆大門,打著八八六十四個大銅釘,大門上麵有一塊匾,龍飛鳳舞寫著‘開封府’四個大字。
糧車和小廝們,剛剛拉到。就從府衙裏走出一個麵如黑炭,額上有著月牙疤痕的大宋官員,沒錯,他就是人稱包青天的包拯。
包拯身邊站著展昭、公孫策,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周站了一百多個精壯衙役。開封城雖然富足,但是在這災年,同時審判這麽多罪犯也是個稀罕事,不一會兒就聚滿了開封的百姓。
包拯升堂後,一拍驚堂木。
一百多名衙役同時高唿:“威武!”
幾十名小廝紛紛嚇得,雙腿發抖不能站立,隨即紛紛跪倒。
包拯大喝一聲:“爾等,可知罪?”
小廝們紛紛低下頭來。
包拯一拍驚堂木大喝道:“我大宋早有律令,不得非法侵占他人田產,不得擅自囤積糧草。如今以丁公子為代表的不法商販,竟然在這糧食短缺的年份,囤積糧食,想要哄抬物價。實在是將大宋的法律視為無物,若不讓這些不法之徒受到懲罰,我包拯,有何麵目再見大宋的百姓。”
說罷,包拯轉頭看向展昭問:“罪犯可全部抓捕歸案?”
展昭迴答說:“尚有丁公子和遼國武士,號稱碎骨大師的孟龍在逃。”
包拯說:“張貼榜文,全力抓捕。”
展昭拱手道:“是。”說罷帶著王朝馬漢和十幾名捕快,走出了衙門。
包拯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呔,爾等是大宋的子民,竟然想發國難財,實在是法理難容。來人啊!”
一百名捕快迴答道:“屬下在。”
包拯大喝道:“將小廝們杖打八十,遊街示眾,以威懾不法奸商。”
在場的百姓們紛紛歡唿,幾十個人一起被扒掉褲子打屁股那是世間罕見的大新聞。
同時抓捕囤積糧食的不法商人,抓到菜市口砍頭的,就有一百多人。
包拯的嚴明執法,不畏強權的事跡在民間廣泛流傳,就連皇宮也都傳開了。就連宋真宗聽到了這個新聞,也是忍不住會心一笑,覺得自己的病都好多了。
禦書房門外,丁謂恭恭敬敬的跪著,已經有兩個時辰了。丁謂雖然不算太老,但也已經累的是滿頭大汗了。
禦書房的門,嘎吱嘎吱的開了,走出來了一個老太監。隻見老太監端著茶水,一路小跑的,直奔丁謂跟前,將茶水遞給了丁謂。
老太監說:“丁相公啊,您這又是何苦呢?我不是給你說了麽,陛下已經睡下了,今天誰也不見的。”
丁謂大口小口的把茶水喝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懇求的看著老太君說:“李公公,不是我執著啊,事關我家族的生死,我必須等下去啊。”
李公公笑了笑說:“你啊,多慮了,什麽活啊,死的,陛下是個宅心仁厚的人,也是個念舊情的人。不會趕盡殺絕的。”
丁謂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既然如此,為何不見我呢?”
李公公笑了笑說:“獵人要用獵狗打獵,若是獵狗咬了不該咬的人,或是獵狗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該當如何?”
丁謂腦子飛快的轉著,似乎明白了一些,但又似乎不太明白。丁謂看著李公公說:“哎呀,李公公您就別賣關子了,我這跪了太久了,腦子不太好使。還請公公指點迷津。”
說罷丁謂從衣袖裏拿出一錠金子,塞給了周公公。
李公公趕緊接到金子,再藏到衣袖裏,放低聲音說:“若我是獵人,我會將這獵狗當著被咬人的麵暴打一頓,然後關他禁閉。”
說罷,李公公轉身離去,迴到了禦書房裏。
丁謂點了點頭,緩緩的起身,朝著禦書房三叩九拜以後,轉身離開了。
第二天,丁謂就寫了奏章,彈劾王欽若,並且要求皇帝罷免他自己的宰相之職,將他發配到陝西地區的遼宋邊境。
真宗趙恆看到奏疏以後,馬上駁迴了丁謂的請求。駁迴的理由是,王欽若雖然和馬知節在朝堂吵鬧,有損朝廷的威嚴,但是目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暫時找不到接替他的人。於是駁迴丁謂的奏疏,讓丁謂繼續堅持工作,不要隨意離崗。
而以包拯為代表的官員們,以及以趙受益(將來的宋仁宗)為代表的宗室們則要繼續追查求開封商人囤積糧食的案件,同時彈劾王欽若和馬知節大鬧朝堂之事,搞得丁謂是進退兩難。
更有一些禦史大夫彈劾丁謂和王欽若,亂搞封建迷信,是上瞞陛下,下欺百姓的奸佞小人。要將丁謂和王欽若處以極刑。但這些奏疏都被宋真宗壓了下來,宋真宗在等丁謂,也在等另外一個人,一個現在大宋需要的人。
丁謂隻得再去請示李公公,丁謂說:“李公公救我,李公公救我啊。”說罷又塞給李公公兩錠金子。
李公公連忙將金子塞到了衣袖裏。看著丁謂撲哧一笑說:“丁相公向來聰慧,怎麽到了這個時候就犯傻了呢?”
李公公這麽一說丁謂腦瓜子又是飛快的運轉,想了一會兒什麽也沒想出來,隻是急的滿頭大汗。丁謂看著李公公懇求道:“我的好公公誒,您就告訴我吧,這聖上究竟是什麽意思啊?為什麽要駁迴我辭職的請求呢?”
李公公看著丁謂說:“丁相公啊,我看您是局內人,看不清形勢啊。既然聖上說,找不到合適的人,您給他一個合適的人不就行了麽?”
丁謂這才恍然大悟的看著李公公說:“李公公真是聰明絕頂啊,隻是我該推薦誰呢?”
李公公笑著說:“那要看什麽時候了,當年聖上不到三十歲就平定天下,降服契丹黨項,需要的是能幫他實現拜山封禪,揚名天下的能臣。而今天下天災人禍不斷,聖上又聖體欠安,敢問丁相公,您認為聖上需要誰來做宰相呢?”
丁謂聽完李公公的話,似乎這次是真的徹底明白了,點點頭笑著說:“多謝李公公指點迷津啊,我這就上疏奏請皇上,請寇準出山,出任大宋首相。”
李公公聽完丁謂的話,臉色馬上陰沉起來,看著丁謂說:“我說丁相公啊,這事兒要是這麽辦,可就砸了啊。”
丁謂聽完李公公的話,也是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的看著李公公問:“為何?還請公公教我?”
李公公低語道:“你侍奉官家這麽多年,這官家對寇老西的態度你還不了解麽?還有寇老西那牛脾氣,你直接請他請的來麽?”
丁謂聽完,讚同的點點頭說:“是啊,當年澶淵之戰,寇老西搶了官家的風頭。官家多少年來,一直覺得耿耿於懷,隻得以封禪之事找迴麵子。而這寇老西也是,一副牛脾氣,對誰都是傲慢至極。我若直接上疏,官家肯定駁迴,寇老西肯定托病不來。哎呀,這兩個人都是絕頂聰明,而且脾氣倔,油鹽不進。那我究竟要怎麽辦,才能即維護了官家的威嚴,也照顧了寇準的麵子呢?”
李公公微微一笑說:“再厲害的人也有弱點,丁相公你好好想想吧。”
說罷周公公轉身走了。
丁謂思索了一會兒,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第二天丁府一隊人馬朝著陝西,也就是寇準的轄區飛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