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書說道,李元昊設計想要殺死柴無畏,結果被佘家軍殺的是潰不成軍,僅僅帶著十餘騎逃迴了西平府(靈州)。
一迴到府邸,李德明趕緊親自帶人來看望自己的乖兒子。見到自己的兒子正在喝悶酒,趕緊上前安慰:“兒子,你此去殺死了佘無敵,可以說也是大功一件啊。來人啊,賞賜元昊錦緞一百匹,銀錢一千兩。”
李元昊聽到李德明的賞賜,有些羞愧了趕緊跪拜:“父王,我葬送了數百騎兵,慘敗啊!為什麽還要賞賜我這麽厚重。”
李德明笑著說:“誒,不能這麽說啊,你深入宋境,孤軍作戰,能殺死有萬夫不當之勇的佘無敵,怎麽能說慘敗呢?我覺得是大勝,大勝。”李德明說罷拍拍手,幾個侍衛就把賞賜的金銀細軟往李元昊府邸裏搬。
李元昊感動的有些不知所措,又拜說:“父王,如果我們的府庫這麽充足,我請您不要再賞賜給我了。我們應該分給每一個士兵啊!”
李德明忽然愣住了,看著兒子李元昊說:“我兒元昊何出此言啊?”
李元昊看著東邊的太陽說:“我們處於這戈壁荒漠之中,土壤貧瘠,牛羊瘦弱。但就在往東邊不遠處的大宋卻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金銀珍寶不計其數,美女天香不可勝數。我們為什麽不把我們現在有的財富都給將士們分發掉,去攻打大宋。。占領大宋肥沃的土地,搶走他們的糧食,掠奪他們的人口。我們也像大宋皇帝一樣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李德明看了看李元昊,不屑的笑了笑說:“我兒誌氣可嘉,隻是謀略不足,目光還不夠深遠啊!”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父王為何這麽說,難道你又要說大宋兵馬錢糧無數這一套?他們兵雖多,但大宋皇帝防邊將甚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調兵遣將效率低下,且大多兵馬都在開封汴梁,有遼國牽製,邊軍數量未必有優勢,隻要我們出其不意。定能殺入大宋柔軟的腹地,等他們反應過來調汴梁的大軍的時候,早就木已成舟。打得過我們就占據險塞阻擊,打不過我們就退迴我們現在的五州之地。大宋未必討得到便宜!”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又是嗬嗬一笑說:“你說的是軍事方麵的,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沒有說到。”
李元昊問:“哪一方麵?”
李德明迴答說:“人心歸附問題。”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兒臣不太明白,請父王解釋一下,我聽聽。”
李德明看著東邊說:“中原自遠古統一以來,大亂過很多次,但每次都能走向統一。你可知道是因為什麽?”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孩兒不知。”
李德明摸了摸胡子說:“靠的是思想,人家中原王朝有著統一的大一統思想。認為大一統是每個王朝的責任,不能統一天下,稱不上是完整王朝。這裏麵有經曆了四五千年打磨的文化思考。是老子的道學,孔子的儒學,還有後來傳入的佛學。自秦皇漢武幾次大一統的操作以後,他們已經達到,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統一,思想統一。隻要他們的民族文化存在,我們就沒辦法勝利,即使能占領那裏的土地,也很難馴化他們的人民。大概率隻會落得像以往的民族一樣,被同化掉。”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您說被同化掉?難道是說府州的佘家,還有歸附大宋的羌人?鮮卑人?”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哈哈大笑的說:“何止他們,你看看我們黨項族人穿的服裝,說的語言,寫的文字。有哪一點離得開宋朝?”
李元昊看了看牆邊的銅鏡,驚奇的發現:“是啊,我李元昊,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和大宋為敵,與宋庭王公大臣爭個高低,可是我穿的衣服,說的語言,用的文字,全他媽的是人家的,我拿什麽和他們比個高低?”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那我們黨項就不能像人家一樣統一思想麽?我們黨項就不能創造出自己的文化麽?如果我們黨項有自己的服飾,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字,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將族人團結在一起,去征服大宋了?”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搖了搖頭說:“你太天真了孩子,人家花了幾千年的時間才有了現在的華夏文化,不是你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這是個慢功夫,需要時間的打磨。現如今,族人尚不團結。有不少族人想要歸附大宋王朝,即使是我的伯父李繼龍我的父親李繼遷都不能一條心,曆經三世我們連建國都沒做到,可謂是根基淺薄,不可與大宋爭鋒,否則以我們目前的實力,反叛大宋隻會落得身死名敗。”
李元昊拳頭緊握看著李德明說:“那我們父子二人難道注定就要永遠匍匐在宋朝皇帝的腳下麽?”
李德明目光堅毅的看了看李元昊說:“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怎會久居人下?隻要我們拿下河西幾州,統治了河西走廊,獲得了戰略縱深,就有了和宋庭叫板的資格。到時候我們聯合遼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再稱王稱霸,大宋就不敢對我們怎麽樣。”
李元昊點點頭說:“父王目光深遠,孩兒佩服。隻是活在這天地之間,不能隨心所欲,苦等的時光實在是度日如年!宋庭有曹瑋老賊鎮守鎮戎軍,我們黨項的一兵一馬都不敢亂動。十多年了,我們攻取沙洲尚不能遂願,稱霸河西又不知道要苦等多少個日夜了。”
李德明哈哈一笑說:“孩兒莫急,眼下時機就來了。”
李元昊聽說時機來了,睜大眼睛看著李德明問:“哦?敢問父王是不是有什麽好消息了?”
李德明摸了摸胡子說:“哈哈哈,那是自然,今有探子迴報說曹瑋被丁謂誣告,馬上就要下台了,被貶萊州。大概率是要返迴大宋內地一段時間的。”
李元昊高興的直蹦腳,拍著手說:“好啊,好啊,自我爺爺起,已經三十年了。曹瑋就像是如來佛祖的五指山一樣,壓得我們黨項一動不敢動。他走了,我們定要衝出五指山,將河西走廊鬧個天翻地覆。隻是不知道,貶了曹瑋又會讓誰任職鎮戎軍知州呢?”
李德明摸了摸胡子,哈哈大笑起來:“新任者,乃魏冉,一個擅長寫宮廷奢靡生活詩歌的老儒生,擅長拍馬溜須,不足為慮。”
李元昊一聽更是高興了,大笑說:“哈哈哈哈,邊防用儒生,宋庭可真是太有趣了。宋朝皇帝趙恆自稱是天神轉世,卻不能知人善任,曹瑋走後,看誰還能奈我何?”
就在李德明和李元昊洋洋得意的時候,忽然有傳令官來報:“報!報告夏王!李世斌等將領率領部眾數萬,往鎮戎軍方向投奔曹瑋去了。”
李德明大怒,一掌拍碎了桌子,大吼一聲:“什麽?我待李世斌可不薄啊,金銀玉器賞賜從來沒有吝嗇過,他們為什麽要叛逃?”
傳令官說:“李世斌說....他說....他說...”
見傳令官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李元昊也著急了,問:“他說什麽?”
傳令官說:“他說自秦漢以來,我族人一直是效忠於中原王朝的,要不是唐末唐僖宗賞賜我黨項定南五州,我黨項還隻是遊蕩在草原上的孤狼,是中原王朝給了我們家。自大宋建國以來,賞賜我黨項的金銀玉帛不計其數。而夏王卻貪得無厭,不但不知恩圖報,還一心想要吞並河西吐蕃等部落,甚至想要反叛大宋。李世斌以忠義仁孝為立身根本,不願意做曆史的罪人,若跟隨夏王一定會遺臭萬年,所以要離開夏王,投奔大宋。
李元昊聽後更是怒不可遏,壓低聲音說:“好你個李世斌,才拿了宋朝一點點好處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別讓我們在戰場上遇到,不然我一定要把你碎屍萬段。”
李德明卻迴複了平靜:“定然是曹瑋在策反我的將軍們啊,罷了,離開的都是些沒誌氣的家狗,留下的才是草原上真正的惡狼。隨他去吧,我看曹瑋走了以後,宋朝還能奈我何?”
曹瑋離開西北之後,黨項會如願的得到甘州、沙洲等河西區域麽?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一迴到府邸,李德明趕緊親自帶人來看望自己的乖兒子。見到自己的兒子正在喝悶酒,趕緊上前安慰:“兒子,你此去殺死了佘無敵,可以說也是大功一件啊。來人啊,賞賜元昊錦緞一百匹,銀錢一千兩。”
李元昊聽到李德明的賞賜,有些羞愧了趕緊跪拜:“父王,我葬送了數百騎兵,慘敗啊!為什麽還要賞賜我這麽厚重。”
李德明笑著說:“誒,不能這麽說啊,你深入宋境,孤軍作戰,能殺死有萬夫不當之勇的佘無敵,怎麽能說慘敗呢?我覺得是大勝,大勝。”李德明說罷拍拍手,幾個侍衛就把賞賜的金銀細軟往李元昊府邸裏搬。
李元昊感動的有些不知所措,又拜說:“父王,如果我們的府庫這麽充足,我請您不要再賞賜給我了。我們應該分給每一個士兵啊!”
李德明忽然愣住了,看著兒子李元昊說:“我兒元昊何出此言啊?”
李元昊看著東邊的太陽說:“我們處於這戈壁荒漠之中,土壤貧瘠,牛羊瘦弱。但就在往東邊不遠處的大宋卻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金銀珍寶不計其數,美女天香不可勝數。我們為什麽不把我們現在有的財富都給將士們分發掉,去攻打大宋。。占領大宋肥沃的土地,搶走他們的糧食,掠奪他們的人口。我們也像大宋皇帝一樣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李德明看了看李元昊,不屑的笑了笑說:“我兒誌氣可嘉,隻是謀略不足,目光還不夠深遠啊!”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父王為何這麽說,難道你又要說大宋兵馬錢糧無數這一套?他們兵雖多,但大宋皇帝防邊將甚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調兵遣將效率低下,且大多兵馬都在開封汴梁,有遼國牽製,邊軍數量未必有優勢,隻要我們出其不意。定能殺入大宋柔軟的腹地,等他們反應過來調汴梁的大軍的時候,早就木已成舟。打得過我們就占據險塞阻擊,打不過我們就退迴我們現在的五州之地。大宋未必討得到便宜!”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又是嗬嗬一笑說:“你說的是軍事方麵的,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沒有說到。”
李元昊問:“哪一方麵?”
李德明迴答說:“人心歸附問題。”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兒臣不太明白,請父王解釋一下,我聽聽。”
李德明看著東邊說:“中原自遠古統一以來,大亂過很多次,但每次都能走向統一。你可知道是因為什麽?”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孩兒不知。”
李德明摸了摸胡子說:“靠的是思想,人家中原王朝有著統一的大一統思想。認為大一統是每個王朝的責任,不能統一天下,稱不上是完整王朝。這裏麵有經曆了四五千年打磨的文化思考。是老子的道學,孔子的儒學,還有後來傳入的佛學。自秦皇漢武幾次大一統的操作以後,他們已經達到,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統一,思想統一。隻要他們的民族文化存在,我們就沒辦法勝利,即使能占領那裏的土地,也很難馴化他們的人民。大概率隻會落得像以往的民族一樣,被同化掉。”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您說被同化掉?難道是說府州的佘家,還有歸附大宋的羌人?鮮卑人?”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哈哈大笑的說:“何止他們,你看看我們黨項族人穿的服裝,說的語言,寫的文字。有哪一點離得開宋朝?”
李元昊看了看牆邊的銅鏡,驚奇的發現:“是啊,我李元昊,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和大宋為敵,與宋庭王公大臣爭個高低,可是我穿的衣服,說的語言,用的文字,全他媽的是人家的,我拿什麽和他們比個高低?”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那我們黨項就不能像人家一樣統一思想麽?我們黨項就不能創造出自己的文化麽?如果我們黨項有自己的服飾,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字,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將族人團結在一起,去征服大宋了?”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搖了搖頭說:“你太天真了孩子,人家花了幾千年的時間才有了現在的華夏文化,不是你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這是個慢功夫,需要時間的打磨。現如今,族人尚不團結。有不少族人想要歸附大宋王朝,即使是我的伯父李繼龍我的父親李繼遷都不能一條心,曆經三世我們連建國都沒做到,可謂是根基淺薄,不可與大宋爭鋒,否則以我們目前的實力,反叛大宋隻會落得身死名敗。”
李元昊拳頭緊握看著李德明說:“那我們父子二人難道注定就要永遠匍匐在宋朝皇帝的腳下麽?”
李德明目光堅毅的看了看李元昊說:“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怎會久居人下?隻要我們拿下河西幾州,統治了河西走廊,獲得了戰略縱深,就有了和宋庭叫板的資格。到時候我們聯合遼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再稱王稱霸,大宋就不敢對我們怎麽樣。”
李元昊點點頭說:“父王目光深遠,孩兒佩服。隻是活在這天地之間,不能隨心所欲,苦等的時光實在是度日如年!宋庭有曹瑋老賊鎮守鎮戎軍,我們黨項的一兵一馬都不敢亂動。十多年了,我們攻取沙洲尚不能遂願,稱霸河西又不知道要苦等多少個日夜了。”
李德明哈哈一笑說:“孩兒莫急,眼下時機就來了。”
李元昊聽說時機來了,睜大眼睛看著李德明問:“哦?敢問父王是不是有什麽好消息了?”
李德明摸了摸胡子說:“哈哈哈,那是自然,今有探子迴報說曹瑋被丁謂誣告,馬上就要下台了,被貶萊州。大概率是要返迴大宋內地一段時間的。”
李元昊高興的直蹦腳,拍著手說:“好啊,好啊,自我爺爺起,已經三十年了。曹瑋就像是如來佛祖的五指山一樣,壓得我們黨項一動不敢動。他走了,我們定要衝出五指山,將河西走廊鬧個天翻地覆。隻是不知道,貶了曹瑋又會讓誰任職鎮戎軍知州呢?”
李德明摸了摸胡子,哈哈大笑起來:“新任者,乃魏冉,一個擅長寫宮廷奢靡生活詩歌的老儒生,擅長拍馬溜須,不足為慮。”
李元昊一聽更是高興了,大笑說:“哈哈哈哈,邊防用儒生,宋庭可真是太有趣了。宋朝皇帝趙恆自稱是天神轉世,卻不能知人善任,曹瑋走後,看誰還能奈我何?”
就在李德明和李元昊洋洋得意的時候,忽然有傳令官來報:“報!報告夏王!李世斌等將領率領部眾數萬,往鎮戎軍方向投奔曹瑋去了。”
李德明大怒,一掌拍碎了桌子,大吼一聲:“什麽?我待李世斌可不薄啊,金銀玉器賞賜從來沒有吝嗇過,他們為什麽要叛逃?”
傳令官說:“李世斌說....他說....他說...”
見傳令官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李元昊也著急了,問:“他說什麽?”
傳令官說:“他說自秦漢以來,我族人一直是效忠於中原王朝的,要不是唐末唐僖宗賞賜我黨項定南五州,我黨項還隻是遊蕩在草原上的孤狼,是中原王朝給了我們家。自大宋建國以來,賞賜我黨項的金銀玉帛不計其數。而夏王卻貪得無厭,不但不知恩圖報,還一心想要吞並河西吐蕃等部落,甚至想要反叛大宋。李世斌以忠義仁孝為立身根本,不願意做曆史的罪人,若跟隨夏王一定會遺臭萬年,所以要離開夏王,投奔大宋。
李元昊聽後更是怒不可遏,壓低聲音說:“好你個李世斌,才拿了宋朝一點點好處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別讓我們在戰場上遇到,不然我一定要把你碎屍萬段。”
李德明卻迴複了平靜:“定然是曹瑋在策反我的將軍們啊,罷了,離開的都是些沒誌氣的家狗,留下的才是草原上真正的惡狼。隨他去吧,我看曹瑋走了以後,宋朝還能奈我何?”
曹瑋離開西北之後,黨項會如願的得到甘州、沙洲等河西區域麽?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