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很久的於闐和喀喇汗王朝,對曆史不太了解的同學可能不太理解,為什麽說網上有人說喀喇汗王朝是《西遊記》中獅駝國的原型,以及為什麽這個喀喇汗王朝這麽厲害能滅掉薩曼王朝。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故事劇情,老夫在這裏就簡單做個介紹吧。
喀喇汗王朝其實是原來是隸屬突厥王朝的一支部落,可以算的是
話說突厥王朝在曆史上是相當的牛,曾經一口氣打到了多瑙河流域,波斯帝國的皇帝也是被他們斬首過。可以說被我們打跑的強敵---突厥,在西遷的過程中給西方世界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並且改變了西方的曆史。
什麽羅馬帝國,波斯王朝,在突厥強盛時期,全都被打的抱頭鼠竄。
突厥人西遷,在征服區定居,和當地人繁衍,給他們換了血。因此有不少歐洲人自稱是突厥人的後裔,一方麵是對於強者的崇拜,另一方麵,也確實是有不少人是突厥人和原著的白人混血。
在當時的歐洲以及中亞,西亞的其他民族看來,像匈奴,突厥,蒙古這些殘暴王朝的存在,是上帝懲罰他們的上帝之鞭,是不可戰勝的征服者。
而站在我們的視角看來,匈奴也好,突厥也好,蒙古也好,他們曾經也許是我們強大的對手,但終將被戰勝。若能在一起搭夥過日子,就融入我們,我們歡迎。若要是想要欺淩我們,我們就用戰馬和弓弩把他們趕走!
這便是刻在我們民族基因裏的血性,潛意識中的骨氣。也正是因為血性和骨氣,才能造就英雄,而這些英雄就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支撐著我們不斷前行。
閑言少敘,直奔主題。我舉例說明曾經的突厥多麽強大。
我國文獻記載,突厥王朝最強盛時期,帶甲騎兵五十萬。疆土西迄裏海,東極遼海,北達貝加爾湖之北,南抵沙磧之地。
曾對中原王朝產生過巨大的威脅。這裏的中原王朝主要是隋末和唐初。
隋文帝時期以及隋煬帝初期,我們處於統一狀態,國力強盛。隋王朝對突厥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隋文帝後期和隋煬帝前期那也是‘天可汗’的存在。我中原王朝的皇帝到了他們草原上,牽馬墜蹬不說,那至少也是當老大哥一樣的存在。
隋末,天下大亂,中原王朝內戰不斷,開始對突厥示弱。不久,天策大將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統一天下。不過數年,大唐國力恢複,我們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又被突厥以及其他遊牧民族尊稱為‘天可汗’了。
大唐又開始對突厥分而治之了,乖了就賞賜點絲綢瓷器,不乖就派大兵征討。
貞觀三年十一月,東突厥將軍雅爾金和阿史那杜爾率軍進擾河西,唐太宗以此為借口,詔命兵分六路出兵剿滅東突厥。六路大軍分別由李靖、徐世積、柴紹、李道宗、衛孝傑、薛萬淑統領,總計 10 餘萬人馬,皆受李靖節度。
定襄之戰: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 3000 驍騎自馬邑出發進屯惡陽嶺,夜襲襄城。頡利可汗遭突襲,撤牙帳至磧口,其心腹康蘇密挾蕭氏與楊政道降唐。頡利率部向陰山撤,於渾河與柴紹金河軍戰,又在白道被徐世積通漠軍截擊,大敗後屯鐵山。
夜襲陰山:頡利屯鐵山後派執失思力請降,欲待時而動。太宗派唐儉等撫慰並令李靖接應。李靖與徐世積合謀趁隙襲之,李靖率精兵冒雪赴陰山俘突厥營帳千餘,蘇定方以二百騎為前鋒,濃霧中疾進,破頡利牙帳,頡利西逃,李靖大軍跟進,突厥軍潰,殲萬餘,俘男女十餘萬,頡利於逃跑途中被李道宗大同軍擒獲。
滅西突厥:唐高宗顯慶二年(657 年),蘇定方被任命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大軍征討西突厥。蘇定方在曳咥河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西突厥沙缽羅可汗的主力部隊。沙缽羅可汗逃跑,蘇定方率軍追擊,最終將其擒獲。西突厥滅亡後,唐朝在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加強了對西域地區的控製。
突厥在唐王朝的打擊之下,以及內部爭鬥中分崩離析,一部分突厥人投降大唐,並融入了我們,還有一部分突厥人就此開始了西遷之旅。
怎麽迴事?不是說突厥很牛麽?不是說上帝之鞭麽?怎麽聽起來感覺也是戰五渣呢?
那是因為對手不一樣,不是突厥弱,而是我們太強。
當科比和姚明站一起的時候,你會覺得科比好像也不怎麽高,但若是科比和郭某明站一起的時候,你會發現郭某明是真的小。
現在我們把突厥的對手換到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再來看一下突厥是怎麽和諸國‘友好’交流的。
先說突厥強盛期。
618年,射匱可汗當政時期,西突厥向西攻破了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一帶),據服了康國(中亞的撒馬爾罕附近地區),統葉護可汗又向西南擴張,兼並了吐火羅27國,派遣宗室使得昭武九姓紛紛臣服。
627年,統葉護可汗和東羅馬帝國聯合進攻波斯,殺波斯王。最終波斯臣服於兩國,西突厥開始在波斯駐軍和征稅。史稱統葉護“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稱霸西域’
再看突厥分崩離析以後,他們的戰力如何?
西遷的突厥在歐洲先後發動了曼齊刻爾特戰役(1071 年)、匈牙利戰爭、以及對巴爾幹半島的征服戰爭。
塞爾柱突厥人在 11 世紀進入西亞和小亞細亞地區。他們對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
1071 年,塞爾柱突厥人在曼齊刻爾特戰役中大敗拜占庭軍隊,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被俘。這場戰役是拜占庭帝國走向衰落的重要轉折點,此後,塞爾柱突厥人占領了小亞細亞的大部分地區,拜占庭帝國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兵源地和農業產區。
一部分突厥人,甚至對現代的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到了阿拉伯半島和當地人混居,自稱是猶太人,拿著猶太教的《聖經》當做地契,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霸主,將原住民按在地上摩擦!
東來的突厥人為西方人改了基因,西方的宗教卻給突厥換了真神和祖先,還真是魔幻!
我們小說中提到的喀喇汗王朝就是由一支西遷的迴鶻人建立的,迴鶻人原本是突厥汗國的小弟。
突厥分裂以後,迴鶻趁機崛起,得到了漠北草原的原突厥故地,其疆土東到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至陰山和唐朝接壤。迴鶻人知道大唐皇帝的手段,於是接受唐朝皇帝的冊封,認唐朝皇帝為大哥。
安史之亂爆發時,迴鶻受唐肅宗李亨之邀,出動4000精騎,協助唐軍收複長安、洛陽兩京。
後來迴鶻汗國被來自北方的黠戛斯人擊敗,約十五萬迴鶻人西遷西域,三十萬迴鶻人在其首領烏介可汗的帶領下,南下中原,分路南侵,欲奪取唐朝土地來休養生息,恢複元氣。
此時唐朝雖然國力衰落,但也不是迴鶻汗國所能覬覦的。
唐朝在名相李德裕的調度下,指揮北方的幽州、河東、鎮武各藩鎮迎麵痛擊迴鶻軍,漁陽之戰,唐將張仲至斬殺、俘虜迴鶻軍九萬人,受降三萬人,俘虜其王侯貴族一千餘人。
殺胡山之戰,唐軍石雄攻破迴鶻可汗牙帳,擊潰其可汗親軍二十萬,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剩餘幾十萬迴鶻部眾紛紛離散,除卻凍餓而死者,剩下分別向唐朝北方各藩鎮投降。烏介可汗內訌被殺,傳首長安。
南下歸降的迴鶻人,被漢人和其他草原部族所接納。如契丹、奚人同化。比如遼國曆代皇後皆出自蕭氏,被稱為契丹後族,其中蕭氏中的述律部就是歸附契丹的迴鶻人後裔。
而西遷的迴鶻人,先到了河西一帶安家,也就是今天的裕固族的先祖,曆史上叫”甘州迴鶻”“黃頭迴鶻”。另一部分迴鶻人分批到達了西域地區,建立了高昌迴鶻王國、喀喇汗國等。
雖然喀喇汗國隻是迴鶻分裂後的一支,但戰力在西域那也是無敵的存在。將伊斯蘭教立為國教以後,更是得到了伊斯蘭教徒的支持,他們一手拿著《古蘭經》,一手拿著馬刀,開啟了武力傳教。在薩曼王朝總督艾布?阿裏?本?穆罕默德?辛古裏的支持下,滅掉了薩曼王朝,並將其瓜分。喀喇汗王朝接管了其國庫以後實力大增。
千年佛國於闐雖然在對喀喇汗王朝作戰初期是占據有利地位的,但當喀喇汗王朝吹起“聖戰”的號角以後,於闐很快就在雙方的力量對比中處於劣勢了。
來自中東以及西亞的穆斯林們紛紛支持喀喇汗王朝。大食國巴格達更是直接派出由將軍賈拉裏丁和穆哈率領的兩萬名遠征軍,穆哈有 “中國總督” 頭銜,其部下還有來自麥加的四位大伊瑪目,幾乎是哈立發王朝所有的精銳力量。這支軍隊在前往中國途中有中亞諸邦國穆斯林誌願軍加盟,到達疏勒時兵力達 14 萬,精銳且數量是於闐方麵的 6 倍,由騎兵組成,所騎戰馬為純血阿拉伯駿馬,千年佛國形勢危急。
麵對如此強悍的對手,我們的無敵戰神鎮西威龍大將軍柴無畏究竟能不能幫助於闐打退喀喇汗王朝的進攻呢?麵對伊斯蘭文明的東擴,中亞乃至於東亞的宗教信仰,乃至民族文化又會有什麽樣的變化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故事劇情,老夫在這裏就簡單做個介紹吧。
喀喇汗王朝其實是原來是隸屬突厥王朝的一支部落,可以算的是
話說突厥王朝在曆史上是相當的牛,曾經一口氣打到了多瑙河流域,波斯帝國的皇帝也是被他們斬首過。可以說被我們打跑的強敵---突厥,在西遷的過程中給西方世界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並且改變了西方的曆史。
什麽羅馬帝國,波斯王朝,在突厥強盛時期,全都被打的抱頭鼠竄。
突厥人西遷,在征服區定居,和當地人繁衍,給他們換了血。因此有不少歐洲人自稱是突厥人的後裔,一方麵是對於強者的崇拜,另一方麵,也確實是有不少人是突厥人和原著的白人混血。
在當時的歐洲以及中亞,西亞的其他民族看來,像匈奴,突厥,蒙古這些殘暴王朝的存在,是上帝懲罰他們的上帝之鞭,是不可戰勝的征服者。
而站在我們的視角看來,匈奴也好,突厥也好,蒙古也好,他們曾經也許是我們強大的對手,但終將被戰勝。若能在一起搭夥過日子,就融入我們,我們歡迎。若要是想要欺淩我們,我們就用戰馬和弓弩把他們趕走!
這便是刻在我們民族基因裏的血性,潛意識中的骨氣。也正是因為血性和骨氣,才能造就英雄,而這些英雄就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支撐著我們不斷前行。
閑言少敘,直奔主題。我舉例說明曾經的突厥多麽強大。
我國文獻記載,突厥王朝最強盛時期,帶甲騎兵五十萬。疆土西迄裏海,東極遼海,北達貝加爾湖之北,南抵沙磧之地。
曾對中原王朝產生過巨大的威脅。這裏的中原王朝主要是隋末和唐初。
隋文帝時期以及隋煬帝初期,我們處於統一狀態,國力強盛。隋王朝對突厥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隋文帝後期和隋煬帝前期那也是‘天可汗’的存在。我中原王朝的皇帝到了他們草原上,牽馬墜蹬不說,那至少也是當老大哥一樣的存在。
隋末,天下大亂,中原王朝內戰不斷,開始對突厥示弱。不久,天策大將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統一天下。不過數年,大唐國力恢複,我們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又被突厥以及其他遊牧民族尊稱為‘天可汗’了。
大唐又開始對突厥分而治之了,乖了就賞賜點絲綢瓷器,不乖就派大兵征討。
貞觀三年十一月,東突厥將軍雅爾金和阿史那杜爾率軍進擾河西,唐太宗以此為借口,詔命兵分六路出兵剿滅東突厥。六路大軍分別由李靖、徐世積、柴紹、李道宗、衛孝傑、薛萬淑統領,總計 10 餘萬人馬,皆受李靖節度。
定襄之戰: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 3000 驍騎自馬邑出發進屯惡陽嶺,夜襲襄城。頡利可汗遭突襲,撤牙帳至磧口,其心腹康蘇密挾蕭氏與楊政道降唐。頡利率部向陰山撤,於渾河與柴紹金河軍戰,又在白道被徐世積通漠軍截擊,大敗後屯鐵山。
夜襲陰山:頡利屯鐵山後派執失思力請降,欲待時而動。太宗派唐儉等撫慰並令李靖接應。李靖與徐世積合謀趁隙襲之,李靖率精兵冒雪赴陰山俘突厥營帳千餘,蘇定方以二百騎為前鋒,濃霧中疾進,破頡利牙帳,頡利西逃,李靖大軍跟進,突厥軍潰,殲萬餘,俘男女十餘萬,頡利於逃跑途中被李道宗大同軍擒獲。
滅西突厥:唐高宗顯慶二年(657 年),蘇定方被任命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大軍征討西突厥。蘇定方在曳咥河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西突厥沙缽羅可汗的主力部隊。沙缽羅可汗逃跑,蘇定方率軍追擊,最終將其擒獲。西突厥滅亡後,唐朝在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加強了對西域地區的控製。
突厥在唐王朝的打擊之下,以及內部爭鬥中分崩離析,一部分突厥人投降大唐,並融入了我們,還有一部分突厥人就此開始了西遷之旅。
怎麽迴事?不是說突厥很牛麽?不是說上帝之鞭麽?怎麽聽起來感覺也是戰五渣呢?
那是因為對手不一樣,不是突厥弱,而是我們太強。
當科比和姚明站一起的時候,你會覺得科比好像也不怎麽高,但若是科比和郭某明站一起的時候,你會發現郭某明是真的小。
現在我們把突厥的對手換到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再來看一下突厥是怎麽和諸國‘友好’交流的。
先說突厥強盛期。
618年,射匱可汗當政時期,西突厥向西攻破了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一帶),據服了康國(中亞的撒馬爾罕附近地區),統葉護可汗又向西南擴張,兼並了吐火羅27國,派遣宗室使得昭武九姓紛紛臣服。
627年,統葉護可汗和東羅馬帝國聯合進攻波斯,殺波斯王。最終波斯臣服於兩國,西突厥開始在波斯駐軍和征稅。史稱統葉護“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稱霸西域’
再看突厥分崩離析以後,他們的戰力如何?
西遷的突厥在歐洲先後發動了曼齊刻爾特戰役(1071 年)、匈牙利戰爭、以及對巴爾幹半島的征服戰爭。
塞爾柱突厥人在 11 世紀進入西亞和小亞細亞地區。他們對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
1071 年,塞爾柱突厥人在曼齊刻爾特戰役中大敗拜占庭軍隊,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被俘。這場戰役是拜占庭帝國走向衰落的重要轉折點,此後,塞爾柱突厥人占領了小亞細亞的大部分地區,拜占庭帝國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兵源地和農業產區。
一部分突厥人,甚至對現代的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到了阿拉伯半島和當地人混居,自稱是猶太人,拿著猶太教的《聖經》當做地契,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霸主,將原住民按在地上摩擦!
東來的突厥人為西方人改了基因,西方的宗教卻給突厥換了真神和祖先,還真是魔幻!
我們小說中提到的喀喇汗王朝就是由一支西遷的迴鶻人建立的,迴鶻人原本是突厥汗國的小弟。
突厥分裂以後,迴鶻趁機崛起,得到了漠北草原的原突厥故地,其疆土東到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至陰山和唐朝接壤。迴鶻人知道大唐皇帝的手段,於是接受唐朝皇帝的冊封,認唐朝皇帝為大哥。
安史之亂爆發時,迴鶻受唐肅宗李亨之邀,出動4000精騎,協助唐軍收複長安、洛陽兩京。
後來迴鶻汗國被來自北方的黠戛斯人擊敗,約十五萬迴鶻人西遷西域,三十萬迴鶻人在其首領烏介可汗的帶領下,南下中原,分路南侵,欲奪取唐朝土地來休養生息,恢複元氣。
此時唐朝雖然國力衰落,但也不是迴鶻汗國所能覬覦的。
唐朝在名相李德裕的調度下,指揮北方的幽州、河東、鎮武各藩鎮迎麵痛擊迴鶻軍,漁陽之戰,唐將張仲至斬殺、俘虜迴鶻軍九萬人,受降三萬人,俘虜其王侯貴族一千餘人。
殺胡山之戰,唐軍石雄攻破迴鶻可汗牙帳,擊潰其可汗親軍二十萬,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剩餘幾十萬迴鶻部眾紛紛離散,除卻凍餓而死者,剩下分別向唐朝北方各藩鎮投降。烏介可汗內訌被殺,傳首長安。
南下歸降的迴鶻人,被漢人和其他草原部族所接納。如契丹、奚人同化。比如遼國曆代皇後皆出自蕭氏,被稱為契丹後族,其中蕭氏中的述律部就是歸附契丹的迴鶻人後裔。
而西遷的迴鶻人,先到了河西一帶安家,也就是今天的裕固族的先祖,曆史上叫”甘州迴鶻”“黃頭迴鶻”。另一部分迴鶻人分批到達了西域地區,建立了高昌迴鶻王國、喀喇汗國等。
雖然喀喇汗國隻是迴鶻分裂後的一支,但戰力在西域那也是無敵的存在。將伊斯蘭教立為國教以後,更是得到了伊斯蘭教徒的支持,他們一手拿著《古蘭經》,一手拿著馬刀,開啟了武力傳教。在薩曼王朝總督艾布?阿裏?本?穆罕默德?辛古裏的支持下,滅掉了薩曼王朝,並將其瓜分。喀喇汗王朝接管了其國庫以後實力大增。
千年佛國於闐雖然在對喀喇汗王朝作戰初期是占據有利地位的,但當喀喇汗王朝吹起“聖戰”的號角以後,於闐很快就在雙方的力量對比中處於劣勢了。
來自中東以及西亞的穆斯林們紛紛支持喀喇汗王朝。大食國巴格達更是直接派出由將軍賈拉裏丁和穆哈率領的兩萬名遠征軍,穆哈有 “中國總督” 頭銜,其部下還有來自麥加的四位大伊瑪目,幾乎是哈立發王朝所有的精銳力量。這支軍隊在前往中國途中有中亞諸邦國穆斯林誌願軍加盟,到達疏勒時兵力達 14 萬,精銳且數量是於闐方麵的 6 倍,由騎兵組成,所騎戰馬為純血阿拉伯駿馬,千年佛國形勢危急。
麵對如此強悍的對手,我們的無敵戰神鎮西威龍大將軍柴無畏究竟能不能幫助於闐打退喀喇汗王朝的進攻呢?麵對伊斯蘭文明的東擴,中亞乃至於東亞的宗教信仰,乃至民族文化又會有什麽樣的變化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