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受益也就是未來的仁宗皇帝趙禎,有辦法讓這個讓人陌生而又極具擴張性的喀喇汗王朝臣服。趙恆很是高興。


    “哦?你有辦法讓喀喇汗王國臣服我大宋?快說來聽聽。”


    劉娥見趙恆開心了,也連忙說。


    “孩子,你真的有辦法讓喀喇汗王朝臣服大宋?”


    趙受益點點頭說:“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想喀喇汗王國的大汗既然能統禦那麽大的疆域,定是一個有謀略的雄主。那他就一定會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若不同時臣服於阿拉伯帝國和我大宋王朝,那麽窮兵黷武的喀喇汗王朝,距離他王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劉娥聽完趙受益的話,是一臉懵。


    “啊?什麽意思?”


    趙恆似乎明白了趙受益的意思,解釋說。


    “西域是亞洲和歐洲交匯的十字路口,處於各方文明碰撞交匯之地。這裏的國家時常是夾在東西方強大帝國中間的,是四戰之地。可這裏自然環境惡劣,土地貧瘠,難以形成強大的帝國。無論是東邊還是西邊他都得罪不起。”


    劉娥似乎明白了。


    “所以說,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若喀喇汗王朝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學會遠交近攻!吞並四周的小國,並且和遠方的大國建立好的關係。因為無論是波斯還是華夏他們都得罪不起。”


    趙受益點點頭說:“是的,這就是他們能夠向我們大宋朝稱臣的主要條件。”


    趙恆點點頭說:“若我是喀喇汗王朝的大汗,我確實會有向大國稱臣的意願。可是據說喀喇汗王朝的伊斯蘭教是異常有擴張性的,比較神秘的宗教。對於大宋或者遼國而言,佛教似乎會更加的溫和,更容易親近。畢竟佛教自漢朝起就已經傳入西域和中原,而且佛教以慈悲為懷,教人向善!朕還是傾向於幫助信仰佛教的於闐。”


    劉娥點點頭說:“是啊,出家人都是以慈悲為懷的,相比於那些陌生的宗教,似乎更讓人容易接受。”


    趙受益思索了片刻,問道:“敢問父皇,母後,我大宋朝是宗教國家麽?”


    趙恆搖搖頭說:“不,我大宋朝的子民是信仰是自由的,無論是佛教,道教,祆教,亦或是薩滿教,隻要遵守大宋的法律,不危害社會,朝廷是不會幹預他們的宗教活動的。這一點我們對於西域的管理也是如此,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和信仰自由。”


    趙受益點點頭說:“是的,正如父皇所言,中原王朝對於西域向來尊重他們的宗教和風俗習慣。那我們現在又何必在意他們是信仰佛教亦或是伊斯蘭教呢?隻要他們民眾喜歡,我們就支持,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們渴望的是身處人間的子民們和諧共處,繁榮昌盛。至於天上的那些神仙,是玉皇大帝也好,是釋迦摩尼也好,亦或是先知或是上帝,又和我繁華昌盛的大宋朝有什麽關係呢?”


    聽完趙受益的話,趙恆心裏的石頭差不多也是放下了。


    “哈哈哈哈,太子此言,善哉!善哉!”


    劉娥聽到趙恆誇獎趙受益,心裏也是樂開了花,看來趙受益的儲君之位坐的是俞加穩當了。


    就在趙恆欣喜之際,以為什麽事都不用做就可以拿到喀喇汗王朝對大宋稱臣納貢的文書之時,忽然有一位宦官拿著一個求救文書快步走來。


    “官家,這是於闐的求救文書,說是再不發兵援助,於闐恐怕就要滅國了。”


    趙恆接過文書看了看,對趙受益說


    “這於闐的文書一封接著一封,難道朕要什麽都不做,等了於闐滅國之後,坐等喀喇汗王國向大宋稱臣?”


    劉娥和趙恆在一起幾十年了,知道趙恆的名字雖然叫做‘恆’,但做事向來沒有恆心,剛決定的事就會忘記,時常左右搖擺。加上現在身上有病,時常神誌不清,恐怕剛才安下的心,現在又開始變得焦躁起來了。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若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恐怕他們會小看我大宋朝。朕欲發兵征討!太子意下如何?”


    趙受益的內心是崩潰的,看來父親年紀大了腦子確實是不好使,媽的,勸了半天,白費口舌了。


    “不知父皇是要做秦始皇一樣的霸主,還是要做唐太宗一樣的天可汗?”


    趙受益眉頭緊鎖,看著趙恆緩緩地說道。


    劉娥聽到趙受益這樣問趙恆,心裏慌得很。為啥?秦始皇雖然厲害,一統六國,建立封建帝製王朝,但卻被世人稱為暴君,是一個毀譽參半的君王。而且秦朝二世而亡,這不是在咒他們的趙宋王朝麽?伴君如伴虎,誰知道趙恆會不會大發雷霆,將趙受益的太子之位罷免。


    聽完趙受益的話,趙恆眼神也變得冰冷起來,問道。


    “霸主如何?天可汗又如何?”


    “霸主者,征伐四海,血染萬裏,伏屍百萬。天可汗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四海歸服,萬邦來朝。”


    劉娥擔心趙恆會生氣,馬上出來和稀泥。


    “皇兒怎麽能這麽問你父皇呢?你父皇一生宅心仁厚,怎麽能拿你父皇和秦始皇相比較呢?”


    “哈哈哈哈......朕當然是想做不動刀槍就能威服四海的仁君啊。”


    宋朝的皇帝向來脾氣好,趙恆也不例外,見劉娥這麽緊張大笑起來。


    “皇兒,你真是調皮。”


    趙恆慢慢的走向趙受益跟前說。


    “孩子你長大了,越來越有帝王之相了,將來有你繼承大統,朕放了。”


    趙受益聽完趙恆的話,也微笑道。


    “若真有那麽一天,孩兒希望能成為像父皇一樣的帝王。”


    趙恆拍了拍趙受益的肩膀說:“說說吧,說說你的看法。”


    趙受益對趙恆施禮道:“兒臣以為我們要兩手準備,左手捧花,右手握劍。他們若能像於闐一樣,心向華夏,對大宋稱臣,保持友好,他們來開封朝見納貢,我們賞賜禮品。若他們想要繼續東擴,就用戰馬和弩箭招唿。”


    “可是朕又如何得知他們是否心向華夏?難道要等他們的戰馬來到長城腳下才出兵應戰麽?”


    “懂禮儀,知廉恥,有仁愛之心者為華夏。隻知道殺戮和掠奪,不懂禮儀仁愛者是蠻夷。”


    封建王朝向來喜歡講君臣,父子,禮儀之類的東西。聽完這番話,劉娥馬上開始誇獎自己的幹兒子了。這裏多說一句,趙受益不是劉娥親生的,而是一位宮女生的,這個八卦以後有機會再講。


    “是啊,若這些番邦之人能懂得禮義廉恥,就還是能夠被教化的。官家身為天下之主,理應給他們這個機會不是?”


    趙恆對於劉娥這個和稀泥的話,當做沒聽見,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趙受益問:“太子,那你說說,你的鮮花是什麽?你的寶劍又是什麽?”


    是啊,趙受益你和我都扯了三個章節了,六千字都扯完了,總該說一下你打算怎麽做了吧?


    “我的鮮花是促使於闐和喀喇汗王國和談的使臣,此使臣出使喀喇汗王國,奉上和平之花。”


    “那你的寶劍呢?”


    “兒子為喀喇汗王國準備了兩把劍。”


    “哪兩把劍?”


    “第一把劍是政治之劍,兒臣建議派遣一百位得道高僧,去於闐交流佛法。”


    劉娥不理解的問:“皇兒,你這把劍我就不懂了。我們不是要調解於闐和喀喇汗王國的爭鬥麽?派這麽多隻知道吃齋念佛的和尚有什麽用?難不成要讓這些高僧們超度死去的亡魂,讓他們好去西方極樂世界?亦或是以佛法度化喀喇汗的大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趙恆聽到劉娥的話覺得很是幽默。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皇後你可真是幽默,超度亡靈都讓你想到了。哈哈哈,你可真是太逗了。”


    見到多日都愁容滿麵的趙恆,被劉娥逗得哈哈大笑。眾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劉娥雖年過五旬但依舊風韻不改,害羞的臉頰上多了一點紅暈,讓趙恆甚是喜歡。


    “和尚不就是誦經念佛的嘛?要麽就是給死人超度,要麽勸活人向善,死後再登極樂。難道我說的有錯?”


    劉娥見官家開心,又爭辯了兩句,讓眾人笑的更加開心了。


    “皇後,豈不知那喀喇汗王國都是信奉伊斯蘭的?本就和佛教水火不容。讓高僧勸喀喇汗王國的大汗放下對佛教徒恐怕難以登天。”


    “啊?那派高僧過去,豈不是羊入虎口?”


    趙恆看著趙受益笑著說。


    “皇兒,給你母親解釋一下這一把政治之劍吧。”


    “遵命!”


    趙受益給趙恆和劉娥施禮。


    “就是因為喀喇汗王國奉行的是滅佛政策,所以我們要派一百名僧侶在名義上支持於闐。第一,這是對西域諸國信仰自由的支持。第二,是對於闐求救信的反饋,我大宋雖然不會直接出兵幹預他們之間的戰爭,但是在政治方麵做到了對於闐的支持。第三,試探喀喇汗王國的反應,若他麽敢對這一百名大宋僧侶動手,就等於是對我大宋宣戰。若他們能顧忌這一百名僧侶的安全,就證明他們願意像西域諸國一樣和大宋和平共處,平等互惠。”


    趙恆滿意的點點頭,笑著說:“用一百多名僧侶,達成最大的戰略目標。孩兒,有你在,大宋至少還能再繁榮五十年。”


    劉娥聽到趙恆這樣誇讚趙受益,心裏樂開了花。封建王朝自古母憑子貴,看來我劉娥的皇太後之位也是穩了。


    “皇兒,你這一百名僧侶是一把軟劍,那另外一把劍是什麽呢?”


    趙受益,也就是宋仁宗,他的第二把劍究竟是什麽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群英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桑樹下的糞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桑樹下的糞球並收藏北宋群英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