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講了玉清昭應宮建成之後,宋真宗請一幫大臣遊玩。遊玩期間,以溜須拍馬的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為代表的天書派,和以孫奭、魯宗道為代表的清流派發生了激烈的辯論。最終丁謂等人在宋真宗趙恆的支持下取得了勝利。
丁謂洋洋得意的迴到府中。
隻見丁府那是相當的氣派:隻見丁家,高牆朱門,金釘閃耀。入門是大理石鋪砌的大道,兩側奇花異草。迴廊曲折,雕梁畫棟。庭院清幽,有亭、湖、假山。湖內魚兒遊弋,荷花綻放,湖邊垂柳依依。後宅建築精巧,窗戶雕花,有四季花園,有石橋秋千。
正廳屋頂琉璃瓦璀璨奪目,廳內擺滿了檀木桌椅,就連地上鋪的地毯都是上好的羊毛毯,房間裏擺滿了唐代的字畫,漢代的器具,金杯銀盞更不用提。隨便拿出來一兩件就夠老百姓一年吃喝不愁了。
整座豪宅從外到內盡顯奢華富貴,巧奪天工,仿佛人間仙境。
隻見那丁相公在七八個隨從的跟隨下,樂嗬嗬,晃悠悠的就進了府門了。
見到丁謂這麽開心他的八個妾室和趕緊出來迎接。其中年僅十八歲的桃花是他的第八房妾室,也是他最疼愛的那個。
桃花滿臉堆笑的說:“相公你可迴來了,奴家都要想死你了。”
偏房阿七也是不甘示弱的爭寵道:“相公,我比桃花更加想你,想的我都要哭出來了。”話音剛落就嚶嚶嚶的哭了起來。
丁謂一臉壞笑的說:“既然如此,那今晚我老丁可要侍奉好兩位夫人了,哈哈哈。”
“討厭。”
老七和老八聽完丁謂的話,又羞又臊。
其他幾位也是爭先恐後的奉承丁謂,有端茶的,有倒水的,有捏肩的,有捶背的,一時之間熱鬧的好像是進了開封的怡紅院,把丁謂哄得是不亦樂乎。
就在丁謂和幾個小妾郎情妾意好不自在的時候,他的正牌妻子竇氏來了。幾個妾室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一樣,全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一邊。
丁謂見到了竇氏也收起了自己玩世不恭的樣子,擺了擺手,八個小妾也是很知趣的就走了。
竇氏沒好氣的對丁謂說:“說說吧,究竟是什麽好事,讓你這麽開心。”
丁謂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說道:“今天孫奭和魯宗道兩個人又開始對天書之事說三道四了。”
竇氏嗬嗬一笑說:“這麽多年了,你們因為這祥瑞之事,爭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卻也很少見你如此高興,想必今天又是大勝而歸吧!”
丁謂得意的笑著說:“哼!那是必然啊。和老夫為敵,沒有他們的好果子吃。”
竇氏見丁謂得意的樣子,搖了搖頭說:“相公,豈不聞,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我還是勸你還是稍微收斂一些!少搞一些神啊鬼啊之類的事情。紙包不住火,早晚都會有真相大白的那天。本來這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可不是長久之計啊!若有朝一日暴露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丁謂不屑一顧的說:“老夫,豈能不知這神神鬼鬼都當不得真,但老夫既然來這人世間走了一遭,若不能登頂丞相之位,我豈能甘心?”
“相公何意?奴家愚笨,不太懂你的意思!”
“老夫出身寒微,蒙先帝隆恩,淳化三年(992年)就通過科舉,做了進士,任大理評事,通判饒州。老夫入仕不過十餘載,現如今老夫已經是戶部侍郎,任參知政事(副相)。總覽大宋財政大權,掌管租賦及鹽鐵專賣事務,這樣的升官速度,雖然比不上寇準,但也算的上是大宋朝獨一檔的存在。”
“相公的升遷速度的確是快!十幾年走完了別人一輩子都走不完的路。”
“哈哈哈,那你可知道為何,你的相公升遷能如此之快?”
“那自然是相公博學多才,有真才實幹的緣故。”
丁謂聽完竇氏的話,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你隻迴答了一半!想當年,老夫刻苦攻讀,少年文章就已經名聲在外。
恩師王禹偁曾贈詩說‘三百年來文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老夫雖然文采超群,卻一直得不到重用,我以為是我政績不足,踏入仕途之後,我勵精圖治,拚命的工作。在夔州(今天的重慶)解決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矛盾,安定民生,發展經濟。後來承蒙恩師寇準提拔,出任三司,不作為的官員將那案件堆積的像小山一樣高。老夫隻好加班加點的玩命工作,曆經數月才處理完擠壓的案件。
景德四年,澶淵之戰爆發,我更是衝上前線安撫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帶領數萬百姓橫渡黃河遷入安全地區。論才華,論政績老夫早就可以身居高位,可是結果呢?澶淵之戰才過去一年,王欽若就靠著一張利嘴,不僅將寇準搞垮台了,而我即使再拚命,也還是那個芝麻綠豆的小官!
我抬頭一看,騎在我頭上的,哪一個不是平庸之輩。他們隻是出身好罷了,承蒙王侯將相的恩蔭才得了富貴!聰明的我終於認識到一個真理,想要出人頭地,位極人臣,不僅僅要靠聰明才幹!還要結交到比他們還要尊貴的人。”
竇氏說:“所以你就開始利用皇上虛榮的心理,編造祥瑞。同時利用你三司使的職位,不斷的幫官家搞錢,偽造天書,東封泰山,西祭汾陰,以博取官家的開心。”
丁謂哈哈大笑:“不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如果割舍不掉我的清高,又怎麽能換迴這一身的富貴呢?隻有富貴了,我才能和那些王侯將相一樣,恩蔭子孫,奴役萬民,世世代代長享富貴。”
竇氏笑著點點頭說:”也是,也是,現在你權高位重了,等到了今年郊祀大典,也給阿蒙謀個恩蔭之位?”
丁謂一時之間想不起來阿蒙是誰,於是問道:“阿蒙?阿蒙是誰啊?”
竇氏嗬嗬一笑說:“是我娘家大姨兒媳婦的兄弟的妹夫的兒子,今年八歲了。去年你過生日,你見過他的。就是那個長得黑乎乎,有點木訥的。”
“哦?你說他啊?那不是一個傻子麽?七八歲了,還不會說話。”
竇氏有點沒好氣的說:“去年確實不會說話,但是今年已經會叫父親,母親了。”
丁謂一聽心裏有點不高興:“唉!這麽遠的親戚也來煩我?你們娘家的事情可真多。”
竇氏一聽就不高興了:“哼!若不是當年我娘家人出資,助你結識達官貴人,又讓你拜師寇準。你能有今天麽?你就當還個人情吧。再說,官家寵信相公,恩蔭一個子侄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兒?”
丁謂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好好,老夫今天心情好,就答應你了。”
竇氏開心的笑了笑說:“既然相公答應我了,我也給相公準備一份薄禮。”
丁謂一聽,興致起來了,問:“不知道是什麽樣的禮物?”
竇氏說:“相公且隨我來後院。”
竇氏帶著丁謂和八個小妾來到後院,隻見這後院中間立著一根巨大的蠟燭,院牆四周也都佇立著蠟燭,將丁府照耀的像白天一樣。丁家的亭台樓閣,顯得更加的富麗堂皇了。
竇氏拍了拍手,又來了幾十個歌姬,她們身穿彩衣在院內翩翩起舞,看的丁謂是如癡如醉。有花有景有美人,卻看不到酒席。丁謂有點生氣了。
“夫人可是準備的有點不夠充分啊?”
竇氏笑著問:“敢問相公哪裏不如意呢?”
丁謂迴答說:“有歌舞,有美人,有花燈,可為什麽不見好酒好菜呢?”
竇氏故作神秘的笑了笑說:“酒席自然是給相公準備了的。”
說罷,竇氏拍了拍手,隻見又出來幾十名歌姬,她們手裏捧著酒肉菜肴,什麽雞鴨魚肉,水果拚盤,應有盡有。
歌姬們手持食物,就像那旋轉小火鍋一樣,圍著宴會四周旋轉舞蹈。等到丁謂和客人們需要的時候,就有美女把吃的喝的喂到嘴邊,丁謂和賓客們仿佛置身於天上人間一般!
丁謂一高興,賦詩一首:
金樽美酒常相伴,綾羅錦緞樂無邊。
珍饈玉食盈滿桌,奢逸生活心自悠。
嬌娥舞袖歌姬笑,玉食金樽意自陶。
美女如雲常相隨,奢靡生活樂逍遙。
就這樣丁府折騰了一晚上,花費銀錢高達數萬錢。大約是北宋一個縣一年的收入。可就算是這樣的奢靡,丁相公享受生活的程度在北宋官場裏也隻算是一個中上等的水平。與陳堯叟、蒲宗孟、、陳升之等人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傳蒲宗孟他們家每天吃十頭豬、十隻羊、雞數十隻、每天晚上要用掉三百根蠟燭。每天的開支就有上萬貫!
半夜丁謂的母親聽到院子裏吵吵鬧鬧,有歌姬表演,又有吹拉彈唱的樂隊,吵的睡不著覺就勸誡丁謂
“兒啊,你曾寒羹冷菜,勤儉節約。你曾刻苦攻讀,刺股懸梁。你曾愛民如子,政績突出。怎麽到了中年,就變得這麽的窮奢極欲,貪圖享樂了呢?”
丁謂輕輕一笑說:“哈哈,我的老母親啊,我當年的節儉,努力不就是為了今天奢靡的生活麽?”
丁母又問:“你學習了一身的本領,幾十年來努力工作,不敢有一點怠慢,難道就是為了這奢靡的生活?”
丁謂笑著說:“是的啊,我就是為了這奢靡的生活啊。人不為富貴而活,難道要為貧苦而活?”
聽完丁謂的話,丁謂母親隻能無奈的搖搖頭獨自迴到房間了。
如此聰明的丁謂,如此有才華的丁謂,將來他身上又會有什麽精彩的故事發生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丁謂洋洋得意的迴到府中。
隻見丁府那是相當的氣派:隻見丁家,高牆朱門,金釘閃耀。入門是大理石鋪砌的大道,兩側奇花異草。迴廊曲折,雕梁畫棟。庭院清幽,有亭、湖、假山。湖內魚兒遊弋,荷花綻放,湖邊垂柳依依。後宅建築精巧,窗戶雕花,有四季花園,有石橋秋千。
正廳屋頂琉璃瓦璀璨奪目,廳內擺滿了檀木桌椅,就連地上鋪的地毯都是上好的羊毛毯,房間裏擺滿了唐代的字畫,漢代的器具,金杯銀盞更不用提。隨便拿出來一兩件就夠老百姓一年吃喝不愁了。
整座豪宅從外到內盡顯奢華富貴,巧奪天工,仿佛人間仙境。
隻見那丁相公在七八個隨從的跟隨下,樂嗬嗬,晃悠悠的就進了府門了。
見到丁謂這麽開心他的八個妾室和趕緊出來迎接。其中年僅十八歲的桃花是他的第八房妾室,也是他最疼愛的那個。
桃花滿臉堆笑的說:“相公你可迴來了,奴家都要想死你了。”
偏房阿七也是不甘示弱的爭寵道:“相公,我比桃花更加想你,想的我都要哭出來了。”話音剛落就嚶嚶嚶的哭了起來。
丁謂一臉壞笑的說:“既然如此,那今晚我老丁可要侍奉好兩位夫人了,哈哈哈。”
“討厭。”
老七和老八聽完丁謂的話,又羞又臊。
其他幾位也是爭先恐後的奉承丁謂,有端茶的,有倒水的,有捏肩的,有捶背的,一時之間熱鬧的好像是進了開封的怡紅院,把丁謂哄得是不亦樂乎。
就在丁謂和幾個小妾郎情妾意好不自在的時候,他的正牌妻子竇氏來了。幾個妾室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一樣,全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一邊。
丁謂見到了竇氏也收起了自己玩世不恭的樣子,擺了擺手,八個小妾也是很知趣的就走了。
竇氏沒好氣的對丁謂說:“說說吧,究竟是什麽好事,讓你這麽開心。”
丁謂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說道:“今天孫奭和魯宗道兩個人又開始對天書之事說三道四了。”
竇氏嗬嗬一笑說:“這麽多年了,你們因為這祥瑞之事,爭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卻也很少見你如此高興,想必今天又是大勝而歸吧!”
丁謂得意的笑著說:“哼!那是必然啊。和老夫為敵,沒有他們的好果子吃。”
竇氏見丁謂得意的樣子,搖了搖頭說:“相公,豈不聞,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我還是勸你還是稍微收斂一些!少搞一些神啊鬼啊之類的事情。紙包不住火,早晚都會有真相大白的那天。本來這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可不是長久之計啊!若有朝一日暴露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丁謂不屑一顧的說:“老夫,豈能不知這神神鬼鬼都當不得真,但老夫既然來這人世間走了一遭,若不能登頂丞相之位,我豈能甘心?”
“相公何意?奴家愚笨,不太懂你的意思!”
“老夫出身寒微,蒙先帝隆恩,淳化三年(992年)就通過科舉,做了進士,任大理評事,通判饒州。老夫入仕不過十餘載,現如今老夫已經是戶部侍郎,任參知政事(副相)。總覽大宋財政大權,掌管租賦及鹽鐵專賣事務,這樣的升官速度,雖然比不上寇準,但也算的上是大宋朝獨一檔的存在。”
“相公的升遷速度的確是快!十幾年走完了別人一輩子都走不完的路。”
“哈哈哈,那你可知道為何,你的相公升遷能如此之快?”
“那自然是相公博學多才,有真才實幹的緣故。”
丁謂聽完竇氏的話,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你隻迴答了一半!想當年,老夫刻苦攻讀,少年文章就已經名聲在外。
恩師王禹偁曾贈詩說‘三百年來文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老夫雖然文采超群,卻一直得不到重用,我以為是我政績不足,踏入仕途之後,我勵精圖治,拚命的工作。在夔州(今天的重慶)解決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矛盾,安定民生,發展經濟。後來承蒙恩師寇準提拔,出任三司,不作為的官員將那案件堆積的像小山一樣高。老夫隻好加班加點的玩命工作,曆經數月才處理完擠壓的案件。
景德四年,澶淵之戰爆發,我更是衝上前線安撫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帶領數萬百姓橫渡黃河遷入安全地區。論才華,論政績老夫早就可以身居高位,可是結果呢?澶淵之戰才過去一年,王欽若就靠著一張利嘴,不僅將寇準搞垮台了,而我即使再拚命,也還是那個芝麻綠豆的小官!
我抬頭一看,騎在我頭上的,哪一個不是平庸之輩。他們隻是出身好罷了,承蒙王侯將相的恩蔭才得了富貴!聰明的我終於認識到一個真理,想要出人頭地,位極人臣,不僅僅要靠聰明才幹!還要結交到比他們還要尊貴的人。”
竇氏說:“所以你就開始利用皇上虛榮的心理,編造祥瑞。同時利用你三司使的職位,不斷的幫官家搞錢,偽造天書,東封泰山,西祭汾陰,以博取官家的開心。”
丁謂哈哈大笑:“不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如果割舍不掉我的清高,又怎麽能換迴這一身的富貴呢?隻有富貴了,我才能和那些王侯將相一樣,恩蔭子孫,奴役萬民,世世代代長享富貴。”
竇氏笑著點點頭說:”也是,也是,現在你權高位重了,等到了今年郊祀大典,也給阿蒙謀個恩蔭之位?”
丁謂一時之間想不起來阿蒙是誰,於是問道:“阿蒙?阿蒙是誰啊?”
竇氏嗬嗬一笑說:“是我娘家大姨兒媳婦的兄弟的妹夫的兒子,今年八歲了。去年你過生日,你見過他的。就是那個長得黑乎乎,有點木訥的。”
“哦?你說他啊?那不是一個傻子麽?七八歲了,還不會說話。”
竇氏有點沒好氣的說:“去年確實不會說話,但是今年已經會叫父親,母親了。”
丁謂一聽心裏有點不高興:“唉!這麽遠的親戚也來煩我?你們娘家的事情可真多。”
竇氏一聽就不高興了:“哼!若不是當年我娘家人出資,助你結識達官貴人,又讓你拜師寇準。你能有今天麽?你就當還個人情吧。再說,官家寵信相公,恩蔭一個子侄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兒?”
丁謂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好好,老夫今天心情好,就答應你了。”
竇氏開心的笑了笑說:“既然相公答應我了,我也給相公準備一份薄禮。”
丁謂一聽,興致起來了,問:“不知道是什麽樣的禮物?”
竇氏說:“相公且隨我來後院。”
竇氏帶著丁謂和八個小妾來到後院,隻見這後院中間立著一根巨大的蠟燭,院牆四周也都佇立著蠟燭,將丁府照耀的像白天一樣。丁家的亭台樓閣,顯得更加的富麗堂皇了。
竇氏拍了拍手,又來了幾十個歌姬,她們身穿彩衣在院內翩翩起舞,看的丁謂是如癡如醉。有花有景有美人,卻看不到酒席。丁謂有點生氣了。
“夫人可是準備的有點不夠充分啊?”
竇氏笑著問:“敢問相公哪裏不如意呢?”
丁謂迴答說:“有歌舞,有美人,有花燈,可為什麽不見好酒好菜呢?”
竇氏故作神秘的笑了笑說:“酒席自然是給相公準備了的。”
說罷,竇氏拍了拍手,隻見又出來幾十名歌姬,她們手裏捧著酒肉菜肴,什麽雞鴨魚肉,水果拚盤,應有盡有。
歌姬們手持食物,就像那旋轉小火鍋一樣,圍著宴會四周旋轉舞蹈。等到丁謂和客人們需要的時候,就有美女把吃的喝的喂到嘴邊,丁謂和賓客們仿佛置身於天上人間一般!
丁謂一高興,賦詩一首:
金樽美酒常相伴,綾羅錦緞樂無邊。
珍饈玉食盈滿桌,奢逸生活心自悠。
嬌娥舞袖歌姬笑,玉食金樽意自陶。
美女如雲常相隨,奢靡生活樂逍遙。
就這樣丁府折騰了一晚上,花費銀錢高達數萬錢。大約是北宋一個縣一年的收入。可就算是這樣的奢靡,丁相公享受生活的程度在北宋官場裏也隻算是一個中上等的水平。與陳堯叟、蒲宗孟、、陳升之等人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傳蒲宗孟他們家每天吃十頭豬、十隻羊、雞數十隻、每天晚上要用掉三百根蠟燭。每天的開支就有上萬貫!
半夜丁謂的母親聽到院子裏吵吵鬧鬧,有歌姬表演,又有吹拉彈唱的樂隊,吵的睡不著覺就勸誡丁謂
“兒啊,你曾寒羹冷菜,勤儉節約。你曾刻苦攻讀,刺股懸梁。你曾愛民如子,政績突出。怎麽到了中年,就變得這麽的窮奢極欲,貪圖享樂了呢?”
丁謂輕輕一笑說:“哈哈,我的老母親啊,我當年的節儉,努力不就是為了今天奢靡的生活麽?”
丁母又問:“你學習了一身的本領,幾十年來努力工作,不敢有一點怠慢,難道就是為了這奢靡的生活?”
丁謂笑著說:“是的啊,我就是為了這奢靡的生活啊。人不為富貴而活,難道要為貧苦而活?”
聽完丁謂的話,丁謂母親隻能無奈的搖搖頭獨自迴到房間了。
如此聰明的丁謂,如此有才華的丁謂,將來他身上又會有什麽精彩的故事發生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