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恆來到崇政殿,此時被邀請來議事的大臣們都已經在殿內等候多時了。
在場的有,包拯,張耆,範仲淹,曹利用,向敏中,呂夷簡,丁謂,劉承珪。
趙恆看了看大家問道:“誒?怎麽不見王欽若,王愛卿啊?”
見到趙恆又在念叨王欽若,大家都麵麵相覷,不敢答話。
“啟稟陛下,王欽若月前因為私藏禁書之事,被您貶謫了,現在在杭州任職。”
包拯說道。
趙恆點點頭說:“是的,我想起來了,當日他還因為這點小事和我大吵了一架。實在是有失國家棟梁的風度,也罷,讓他去地方再曆練曆練吧。”
眾人點點頭。
“這次這麽早叫大家來加班開會,是為了討論於闐之事。不知眾卿有何建議?”
麵對如此重大的問題,雖然在場的大臣們都是當世人傑,可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麽迴答。
沉默之中,隻聽得“咕嚕咕嚕.....”
大家的肚子餓的一陣亂叫。
“哈哈哈,想必大家是餓了吧。不如我們一邊吃早飯一邊商討。來人啊,命禦膳房上早飯。”
為了怕大臣們因為太早餓肚子,趙恆早就命令禦膳房的廚子們給大臣們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
趙恆一聲令下,各種豐盛的早飯接踵而至。都是開封的著名小吃:炒涼粉,豆腐花,灌湯包,童子肉,羊肉炕饃,胡辣湯,杏仁茶,油條,蔥油餅.....
宋朝的皇帝對文臣都比較寬厚,是真正的做到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大家也都習慣了隨心所欲,於是大家先吃了個早飯,才開始了正式的討論。
丁謂率先說話:“哎呀,官家可真是英明啊,吃了您賞賜的龍餐,我的思路真的像是瞬間打開了一樣,各種想法不斷地湧入腦海。能在您的朝堂上為官,臣三生有幸。”
“哈哈哈,丁愛卿還是你會說話啊,能遇上你這樣的大臣,我這皇帝做的真是舒心呢。”
丁謂被趙恆這樣一誇,臉都紅了,施禮說:“官家聖明,此情此景,微臣想賦詩一首,不知可否?”
趙恆笑著說:“請丁卿誦來。”
丁謂雖然狡詐油膩,愛拍馬屁,擅長投機取巧,讓眾人鄙視。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丁謂此人不僅有能力,而且聰明。僅僅幾分鍾就能賦詩一首。
“此詩題目為:《讚官家與早飯之妙》, 皇帝聖明決策高, 賜咱早飯真叫好。 飽餐一頓精神妙, 腦子靈光辦法找。 眾人紛紛齊誇讚, 感恩皇恩樂陶陶。 有了早飯智慧漲, 前路光明任逍遙。”
大家麵對丁謂這種人,實在是沒有辦法,隻能是麵麵相覷,保持沉默。
丁謂的老隊友劉承珪見丁謂也表現了,也迫不及待了。
對趙恆施禮道:“臣也願賦詩一首。”
可大家卻對他沒有了耐心。
範仲淹怒斥道:“哼!劉大人,你和丁大人這麽擅長賦詩。何不吟詩一首,讓那喀喇汗王朝從於闐退兵,停止東擴?”
剛正不阿的包拯也開懟劉承珪:“是啊,陳大人,官家叫我們來是解決時事的,不是吟詩作對,開酒會的。請你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
“你......”
劉承珪被包拯和範仲淹懟的是啞口無語。
趙恆見朝堂上還有包拯、範仲淹這樣的錚臣,心中暗暗欣慰,即便是自己將來龍禦歸天了,有這幫大臣在,大宋的江山還能延續。
“包愛卿,範愛卿所言極是,我們還是抓緊時間討論正事要緊。”
範仲淹施禮道:“那於闐國與我中原王朝,關係甚是緊密。於闐國地處西域要地,雖曆經諸多變遷,卻始終心向中原。其國時而朝貢,時而派使攜禮來見,以表對朕與中原之傾慕,其國王甚至改姓李,以示對我朝之尊崇。於闐國受中原文化影響深遠,官製、行政乃至文書等,皆有我朝之影。其佛教發展,亦因中原佛教經典傳入而得以興盛,且其歌舞之藝,亦風靡於中原。臣以為,喀喇汗王朝入侵於闐,我大宋若不作出反應,勢必會讓西域諸國小看我大宋,而喀喇汗王朝勢必會得寸進尺,繼續東擴,屆時在敦煌的歸義軍勢必會陷入黨項和迴鶻的兩麵夾擊之境地。”
丁謂摸了摸胡子說:“可是若於闐被真的被喀喇汗王朝吞並了,這和我們大宋又有什麽關係?”
富弼:“若於闐被真的被喀喇汗王朝吞並了,對我們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將大大減少,甚至會影響到我們在河西走廊的控製力。”
丁謂不理解的問:“河西走廊?”
張耆說:“是啊,若於闐被滅,喀喇汗王朝的勢力範圍會抵達敦煌。敦煌的歸義軍將麵臨被三麵包圍的境地。”
劉承珪不理解的問:“三麵包圍?哪三麵?”
範仲淹迴答道:“迴鶻,黨項,以及喀喇汗王朝的極端教徒。”
包拯說:“敦煌的歸義軍信奉佛教,他們會把敦煌的佛教徒當做敵人的。而被他們視作敵人,就要麵對兩個結局。要麽被同化,要麽被消滅。”
趙恆看了看地圖歎了一口氣道:“如此一來沙洲將麵臨當年和靈州一樣的局麵,成為一座孤懸海外的孤城,要麽被迴鶻吞並,要麽被黨項奪走。”
範仲淹點點頭說:“若黨項拿走了沙洲,他們將控製整個河西走廊,屆時西掠吐蕃戰馬,北收迴鶻銳兵。那麽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他們可能成為繼遼國之後,另外一個大國,而天下的局勢將.......”
趙恆看了看地圖苦笑道:“將三足鼎立對麽?”
範仲淹沉默不語。
包拯迴答道:“臣建議馬上幹預於闐與喀喇汗王朝的戰爭。”
趙恆點點頭說:“自張騫通西域起,曆代王朝都會在國力充足的時候加強對西域的控製。如漢朝建立西域都護府,直接統治於闐,唐朝安西都護府,於闐國王改名姓李,以彰顯對唐朝的傾慕。即便是到了五代,中原大亂之時它與中原王朝的聯係從未斷絕。其與河西諸政權關係密切,商業交往頻繁。直至本朝太祖太宗時期,國王依舊以 “宋之宗屬” 自稱,於闐使臣、僧人數次入宋進貢。於情於理,或者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我們都不能坐視不管。”
丁謂聽到趙恆的這番話,有些害怕了。
“官家,您莫非是要對遠征喀喇汗王朝?”
趙恆是否會像當年的唐太宗一樣,出兵西域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在場的有,包拯,張耆,範仲淹,曹利用,向敏中,呂夷簡,丁謂,劉承珪。
趙恆看了看大家問道:“誒?怎麽不見王欽若,王愛卿啊?”
見到趙恆又在念叨王欽若,大家都麵麵相覷,不敢答話。
“啟稟陛下,王欽若月前因為私藏禁書之事,被您貶謫了,現在在杭州任職。”
包拯說道。
趙恆點點頭說:“是的,我想起來了,當日他還因為這點小事和我大吵了一架。實在是有失國家棟梁的風度,也罷,讓他去地方再曆練曆練吧。”
眾人點點頭。
“這次這麽早叫大家來加班開會,是為了討論於闐之事。不知眾卿有何建議?”
麵對如此重大的問題,雖然在場的大臣們都是當世人傑,可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麽迴答。
沉默之中,隻聽得“咕嚕咕嚕.....”
大家的肚子餓的一陣亂叫。
“哈哈哈,想必大家是餓了吧。不如我們一邊吃早飯一邊商討。來人啊,命禦膳房上早飯。”
為了怕大臣們因為太早餓肚子,趙恆早就命令禦膳房的廚子們給大臣們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
趙恆一聲令下,各種豐盛的早飯接踵而至。都是開封的著名小吃:炒涼粉,豆腐花,灌湯包,童子肉,羊肉炕饃,胡辣湯,杏仁茶,油條,蔥油餅.....
宋朝的皇帝對文臣都比較寬厚,是真正的做到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大家也都習慣了隨心所欲,於是大家先吃了個早飯,才開始了正式的討論。
丁謂率先說話:“哎呀,官家可真是英明啊,吃了您賞賜的龍餐,我的思路真的像是瞬間打開了一樣,各種想法不斷地湧入腦海。能在您的朝堂上為官,臣三生有幸。”
“哈哈哈,丁愛卿還是你會說話啊,能遇上你這樣的大臣,我這皇帝做的真是舒心呢。”
丁謂被趙恆這樣一誇,臉都紅了,施禮說:“官家聖明,此情此景,微臣想賦詩一首,不知可否?”
趙恆笑著說:“請丁卿誦來。”
丁謂雖然狡詐油膩,愛拍馬屁,擅長投機取巧,讓眾人鄙視。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丁謂此人不僅有能力,而且聰明。僅僅幾分鍾就能賦詩一首。
“此詩題目為:《讚官家與早飯之妙》, 皇帝聖明決策高, 賜咱早飯真叫好。 飽餐一頓精神妙, 腦子靈光辦法找。 眾人紛紛齊誇讚, 感恩皇恩樂陶陶。 有了早飯智慧漲, 前路光明任逍遙。”
大家麵對丁謂這種人,實在是沒有辦法,隻能是麵麵相覷,保持沉默。
丁謂的老隊友劉承珪見丁謂也表現了,也迫不及待了。
對趙恆施禮道:“臣也願賦詩一首。”
可大家卻對他沒有了耐心。
範仲淹怒斥道:“哼!劉大人,你和丁大人這麽擅長賦詩。何不吟詩一首,讓那喀喇汗王朝從於闐退兵,停止東擴?”
剛正不阿的包拯也開懟劉承珪:“是啊,陳大人,官家叫我們來是解決時事的,不是吟詩作對,開酒會的。請你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
“你......”
劉承珪被包拯和範仲淹懟的是啞口無語。
趙恆見朝堂上還有包拯、範仲淹這樣的錚臣,心中暗暗欣慰,即便是自己將來龍禦歸天了,有這幫大臣在,大宋的江山還能延續。
“包愛卿,範愛卿所言極是,我們還是抓緊時間討論正事要緊。”
範仲淹施禮道:“那於闐國與我中原王朝,關係甚是緊密。於闐國地處西域要地,雖曆經諸多變遷,卻始終心向中原。其國時而朝貢,時而派使攜禮來見,以表對朕與中原之傾慕,其國王甚至改姓李,以示對我朝之尊崇。於闐國受中原文化影響深遠,官製、行政乃至文書等,皆有我朝之影。其佛教發展,亦因中原佛教經典傳入而得以興盛,且其歌舞之藝,亦風靡於中原。臣以為,喀喇汗王朝入侵於闐,我大宋若不作出反應,勢必會讓西域諸國小看我大宋,而喀喇汗王朝勢必會得寸進尺,繼續東擴,屆時在敦煌的歸義軍勢必會陷入黨項和迴鶻的兩麵夾擊之境地。”
丁謂摸了摸胡子說:“可是若於闐被真的被喀喇汗王朝吞並了,這和我們大宋又有什麽關係?”
富弼:“若於闐被真的被喀喇汗王朝吞並了,對我們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將大大減少,甚至會影響到我們在河西走廊的控製力。”
丁謂不理解的問:“河西走廊?”
張耆說:“是啊,若於闐被滅,喀喇汗王朝的勢力範圍會抵達敦煌。敦煌的歸義軍將麵臨被三麵包圍的境地。”
劉承珪不理解的問:“三麵包圍?哪三麵?”
範仲淹迴答道:“迴鶻,黨項,以及喀喇汗王朝的極端教徒。”
包拯說:“敦煌的歸義軍信奉佛教,他們會把敦煌的佛教徒當做敵人的。而被他們視作敵人,就要麵對兩個結局。要麽被同化,要麽被消滅。”
趙恆看了看地圖歎了一口氣道:“如此一來沙洲將麵臨當年和靈州一樣的局麵,成為一座孤懸海外的孤城,要麽被迴鶻吞並,要麽被黨項奪走。”
範仲淹點點頭說:“若黨項拿走了沙洲,他們將控製整個河西走廊,屆時西掠吐蕃戰馬,北收迴鶻銳兵。那麽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他們可能成為繼遼國之後,另外一個大國,而天下的局勢將.......”
趙恆看了看地圖苦笑道:“將三足鼎立對麽?”
範仲淹沉默不語。
包拯迴答道:“臣建議馬上幹預於闐與喀喇汗王朝的戰爭。”
趙恆點點頭說:“自張騫通西域起,曆代王朝都會在國力充足的時候加強對西域的控製。如漢朝建立西域都護府,直接統治於闐,唐朝安西都護府,於闐國王改名姓李,以彰顯對唐朝的傾慕。即便是到了五代,中原大亂之時它與中原王朝的聯係從未斷絕。其與河西諸政權關係密切,商業交往頻繁。直至本朝太祖太宗時期,國王依舊以 “宋之宗屬” 自稱,於闐使臣、僧人數次入宋進貢。於情於理,或者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我們都不能坐視不管。”
丁謂聽到趙恆的這番話,有些害怕了。
“官家,您莫非是要對遠征喀喇汗王朝?”
趙恆是否會像當年的唐太宗一樣,出兵西域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