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契丹是番邦小國,絕對不能成為天下正統!”
石敬瑭拔出寶劍指著契丹人怒吼道。
“喲,這不是我的乖兒子麽?你原來不是挺孝順恭敬的麽?怎麽突然拔劍相向呢?”
遼太宗耶律德光略帶調侃的說道。
惹得旁邊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帝王們哈哈大笑起來。
“耶律德光,你這茹毛飲血的戎人,生的時候你欺負我也就罷了,死了還想欺負我?看我不砍掉你的頭顱!耶律德光,拿命來!”
石敬瑭舉劍就衝向了契丹人。
“啊!”“噗通!”
石敬瑭又被劉知遠一拳打倒。
劉知遠踩著石敬瑭胸口怒罵道:“你這懦弱無恥的小人,該拔劍的時候你沒有拔劍的勇氣,現如今木已成舟,你我皆是死人!你又當如何?”
石敬瑭隻覺得渾身無力,緊緊握住寶劍的手也漸漸鬆開了。
“我悔啊!若早知道是這樣一個結局,我寧死也不敢割讓燕雲十六州。”
耶律德光略帶嘲弄的看著石敬瑭:“哼,你這背主求榮,忘恩負義的小人。若沒有我的支持,你能擊敗了後唐,做後晉的皇帝麽?這是公平的交易,別哭哭啼啼的好像你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劉知遠一把拉起石敬瑭,怒視耶律德光,怒斥道:“耶律德光,你休得囂張,你可認得我?”
耶律德光大驚:“劉......劉知遠?”
劉知遠挺起胸膛笑道:“正是朕!”
耶律德光大怒,拔出自己的腰刀:“劉知遠想試試我的馬刀麽?”
劉知遠怒吼道:“我的寶劍也早就寂寞難耐了!”
見劉知遠拔劍,以契丹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君王都拔出了寶刀。
而這邊,五代帝王也都亮出了寶劍。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的時候,忽然天空降下幾道閃電,將雙方的兵器全部打落。
“聖殿之內,休得無禮!”
隻見聖殿第三層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經站了起來,而且麵露怒色。
剛剛劍拔弩張的局麵瞬間被控製住了,少數民族政權也罷,五代帝王也好,全部都恭敬起來。
趙恆自言自語道:“這就是唐太宗的震懾力麽?”
旁邊的包拯點點頭說:“聖殿之內,沒有人敢放肆。”
炎帝看著劉邦說:“漢高祖,人家說是你的後人,你可承認?”
漢高祖看了看旁邊的呂雉,連忙擺手:“朕雖然多情好色,但不知道什麽青牛白馬的契丹人,不曾到過赤峰,更沒有睡過契丹女人。”
聽完劉邦的話,曆代的君主哈哈大笑起來。
而契丹、黨項、迴鶻、吐蕃君主們卻都麵麵相覷。
黃帝慈祥的看著眾位帝王,笑道:“耶律氏,你們自稱是炎黃子孫,可有族譜可以查閱?”
契丹人默然。
蕭太後爭辯:“啟稟黃帝,我契丹逐水草而居,大半生都住在帳篷裏,即便是有戶籍族譜,也恐難保全。”
聽完蕭太後的話,眾帝王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覺得契丹人也許就是炎黃後裔,有些則認為是他們為了融入漢族而編纂的假話。
“咳咳!”
幾聲咳嗽打斷了眾帝王的討論。
“夏朝確有一支族人北上過燕山,遊牧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之間,並留下青牛白馬的傳說。”
聽到炎帝的話,契丹人紛紛麵露喜色。
黃帝意味深長的看著炎帝點了點頭。
趙恆低語道:“撒謊,撒謊,契丹人在撒謊!”
耶律阿保機上前一步,右手撫於胸前對黃帝施禮道:“尊敬的曆代帝王,我耶律阿保機認為,即便我契丹沒有炎黃血統,我大契丹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不,契丹不是!契丹隻是侵略者!若非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契丹不可能強大,他們也就不可能來到這聖殿,更不可能鬥膽以正統自居!”
趙恆說道。
耶律阿保機:“哈哈哈,趙恆,你太年輕了。你以為契丹的強大是靠著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麽?你是戰略眼光不夠呢?還是不願意麵對現實呢?”
趙恆默然。
蕭太後以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趙恆說:“我大遼國人口大約八百多萬,她不僅包括契丹人,女真人,迴鶻人,渤海人,還有五百多萬漢人。”
“五百,五百萬漢人?”
趙恆聽完這句話,有點不敢相信的看著蕭太後。
“是的,我尊敬的宋朝皇帝陛下!您沒有聽錯,遼國確實有五百萬漢族人口。”
一個漢人裝扮的男人,從蕭太後的身後走了出來。
雖然他已年過六旬,卻精神矍鑠。身著一襲深青色的長衫,身形依舊挺拔。麵容清瘦,布滿歲月的痕跡,下巴蓄著花白的長須,梳理得整齊有序。一雙眼睛雖不再明亮如星,卻透著久經沙場的沉穩與睿智。眉毛濃密且微微上揚,仿佛訴說著曾經的壯誌豪情。頭發用玉簪束起,幾縷垂落,身姿頎長優雅。腰間佩劍,寶石閃耀,英氣與儒雅並存。
五代帝王見到遼國的統治階層竟然出現了漢人更蒙了,不約而同的感歎道:“漢人?”
“你是?韓德讓?”
趙恆猜測道。
“正是在下!”
五代的帝王更加蒙了:“韓德讓是誰?不是漢人麽?怎麽和遼國貴族混在一起?”
趙恆解釋說:“韓德讓,祖父韓知古,父親韓匡嗣。三十歲以門蔭入仕為官,擔任東頭供奉官。傳說乾亨四年遼景宗忽然病逝,蕭太後在韓德讓與耶律斜軫的幫助下穩定了政局,輔佐年幼的遼聖宗耶律隆緒登基,蕭太後臨朝稱製。韓德讓總管宿衛之事,深受蕭太後器重,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統和四年,宋朝二次北伐,韓德讓再次隨軍出征並擊敗宋軍,受封楚國公,後因屢次立下戰功,晉封楚王、齊王。賜國姓耶律,並被出宮籍,地位在親王之上。”
“想不到大宋的皇帝竟然對我這個老頭子,如此了解!”
韓德讓施禮道。
趙恆笑著說:“作為大遼國皇太後背後的男人,遼國的實際掌權者,韓德讓,朕不敢不知!”
六十歲的韓德讓和五十歲的蕭太後聽完趙恆的話,竟然有些羞澀起來。四目相對,竟然有些尷尬了!
遼景宗耶律賢隻覺得身體從內到外都在冒綠氣。
而旁邊曾經的黨項首領李繼遷嘲笑契丹人道:“喲~好大的瓜啊。都說遼國的草比河西的綠,但想不到遼國皇帝的帽子比遼國的草還要綠。”
韓德讓問趙恆:“真宗陛下,您是怎麽知道我和燕燕的關係的?”
這裏解釋一句,蕭燕燕是蕭太後的小名,蕭綽是蕭太後的大名。
趙恆說道:“這個八卦是包拯告訴我的,你問包拯吧!”
包拯迴答說:“曹利用曾經看到你和蕭太後共乘一輛駝車。若非親密關係,試問有誰那麽大膽能和太後共乘一個車架?”
聽完包拯的話,遼景總整個人都綠了。遼國的其他皇帝也都默不作聲。
“沒錯,我和德讓早已成婚。韓德讓是我蕭綽的第二任丈夫!”
蕭太後嚴肅的看著趙恆說道。
此番言論一出,大殿裏的帝王有的鼓掌叫好,有的議論紛紛,好不熱鬧。
作為蕭太後的第一任丈夫,遼景宗耶律賢他怎麽看待這件事。韓德讓作為漢人,在遼國取得了僅次於皇帝和皇太後的權力,這對遼國的正統之爭又有什麽影響?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石敬瑭拔出寶劍指著契丹人怒吼道。
“喲,這不是我的乖兒子麽?你原來不是挺孝順恭敬的麽?怎麽突然拔劍相向呢?”
遼太宗耶律德光略帶調侃的說道。
惹得旁邊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帝王們哈哈大笑起來。
“耶律德光,你這茹毛飲血的戎人,生的時候你欺負我也就罷了,死了還想欺負我?看我不砍掉你的頭顱!耶律德光,拿命來!”
石敬瑭舉劍就衝向了契丹人。
“啊!”“噗通!”
石敬瑭又被劉知遠一拳打倒。
劉知遠踩著石敬瑭胸口怒罵道:“你這懦弱無恥的小人,該拔劍的時候你沒有拔劍的勇氣,現如今木已成舟,你我皆是死人!你又當如何?”
石敬瑭隻覺得渾身無力,緊緊握住寶劍的手也漸漸鬆開了。
“我悔啊!若早知道是這樣一個結局,我寧死也不敢割讓燕雲十六州。”
耶律德光略帶嘲弄的看著石敬瑭:“哼,你這背主求榮,忘恩負義的小人。若沒有我的支持,你能擊敗了後唐,做後晉的皇帝麽?這是公平的交易,別哭哭啼啼的好像你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劉知遠一把拉起石敬瑭,怒視耶律德光,怒斥道:“耶律德光,你休得囂張,你可認得我?”
耶律德光大驚:“劉......劉知遠?”
劉知遠挺起胸膛笑道:“正是朕!”
耶律德光大怒,拔出自己的腰刀:“劉知遠想試試我的馬刀麽?”
劉知遠怒吼道:“我的寶劍也早就寂寞難耐了!”
見劉知遠拔劍,以契丹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君王都拔出了寶刀。
而這邊,五代帝王也都亮出了寶劍。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的時候,忽然天空降下幾道閃電,將雙方的兵器全部打落。
“聖殿之內,休得無禮!”
隻見聖殿第三層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經站了起來,而且麵露怒色。
剛剛劍拔弩張的局麵瞬間被控製住了,少數民族政權也罷,五代帝王也好,全部都恭敬起來。
趙恆自言自語道:“這就是唐太宗的震懾力麽?”
旁邊的包拯點點頭說:“聖殿之內,沒有人敢放肆。”
炎帝看著劉邦說:“漢高祖,人家說是你的後人,你可承認?”
漢高祖看了看旁邊的呂雉,連忙擺手:“朕雖然多情好色,但不知道什麽青牛白馬的契丹人,不曾到過赤峰,更沒有睡過契丹女人。”
聽完劉邦的話,曆代的君主哈哈大笑起來。
而契丹、黨項、迴鶻、吐蕃君主們卻都麵麵相覷。
黃帝慈祥的看著眾位帝王,笑道:“耶律氏,你們自稱是炎黃子孫,可有族譜可以查閱?”
契丹人默然。
蕭太後爭辯:“啟稟黃帝,我契丹逐水草而居,大半生都住在帳篷裏,即便是有戶籍族譜,也恐難保全。”
聽完蕭太後的話,眾帝王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覺得契丹人也許就是炎黃後裔,有些則認為是他們為了融入漢族而編纂的假話。
“咳咳!”
幾聲咳嗽打斷了眾帝王的討論。
“夏朝確有一支族人北上過燕山,遊牧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之間,並留下青牛白馬的傳說。”
聽到炎帝的話,契丹人紛紛麵露喜色。
黃帝意味深長的看著炎帝點了點頭。
趙恆低語道:“撒謊,撒謊,契丹人在撒謊!”
耶律阿保機上前一步,右手撫於胸前對黃帝施禮道:“尊敬的曆代帝王,我耶律阿保機認為,即便我契丹沒有炎黃血統,我大契丹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不,契丹不是!契丹隻是侵略者!若非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契丹不可能強大,他們也就不可能來到這聖殿,更不可能鬥膽以正統自居!”
趙恆說道。
耶律阿保機:“哈哈哈,趙恆,你太年輕了。你以為契丹的強大是靠著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麽?你是戰略眼光不夠呢?還是不願意麵對現實呢?”
趙恆默然。
蕭太後以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趙恆說:“我大遼國人口大約八百多萬,她不僅包括契丹人,女真人,迴鶻人,渤海人,還有五百多萬漢人。”
“五百,五百萬漢人?”
趙恆聽完這句話,有點不敢相信的看著蕭太後。
“是的,我尊敬的宋朝皇帝陛下!您沒有聽錯,遼國確實有五百萬漢族人口。”
一個漢人裝扮的男人,從蕭太後的身後走了出來。
雖然他已年過六旬,卻精神矍鑠。身著一襲深青色的長衫,身形依舊挺拔。麵容清瘦,布滿歲月的痕跡,下巴蓄著花白的長須,梳理得整齊有序。一雙眼睛雖不再明亮如星,卻透著久經沙場的沉穩與睿智。眉毛濃密且微微上揚,仿佛訴說著曾經的壯誌豪情。頭發用玉簪束起,幾縷垂落,身姿頎長優雅。腰間佩劍,寶石閃耀,英氣與儒雅並存。
五代帝王見到遼國的統治階層竟然出現了漢人更蒙了,不約而同的感歎道:“漢人?”
“你是?韓德讓?”
趙恆猜測道。
“正是在下!”
五代的帝王更加蒙了:“韓德讓是誰?不是漢人麽?怎麽和遼國貴族混在一起?”
趙恆解釋說:“韓德讓,祖父韓知古,父親韓匡嗣。三十歲以門蔭入仕為官,擔任東頭供奉官。傳說乾亨四年遼景宗忽然病逝,蕭太後在韓德讓與耶律斜軫的幫助下穩定了政局,輔佐年幼的遼聖宗耶律隆緒登基,蕭太後臨朝稱製。韓德讓總管宿衛之事,深受蕭太後器重,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統和四年,宋朝二次北伐,韓德讓再次隨軍出征並擊敗宋軍,受封楚國公,後因屢次立下戰功,晉封楚王、齊王。賜國姓耶律,並被出宮籍,地位在親王之上。”
“想不到大宋的皇帝竟然對我這個老頭子,如此了解!”
韓德讓施禮道。
趙恆笑著說:“作為大遼國皇太後背後的男人,遼國的實際掌權者,韓德讓,朕不敢不知!”
六十歲的韓德讓和五十歲的蕭太後聽完趙恆的話,竟然有些羞澀起來。四目相對,竟然有些尷尬了!
遼景宗耶律賢隻覺得身體從內到外都在冒綠氣。
而旁邊曾經的黨項首領李繼遷嘲笑契丹人道:“喲~好大的瓜啊。都說遼國的草比河西的綠,但想不到遼國皇帝的帽子比遼國的草還要綠。”
韓德讓問趙恆:“真宗陛下,您是怎麽知道我和燕燕的關係的?”
這裏解釋一句,蕭燕燕是蕭太後的小名,蕭綽是蕭太後的大名。
趙恆說道:“這個八卦是包拯告訴我的,你問包拯吧!”
包拯迴答說:“曹利用曾經看到你和蕭太後共乘一輛駝車。若非親密關係,試問有誰那麽大膽能和太後共乘一個車架?”
聽完包拯的話,遼景總整個人都綠了。遼國的其他皇帝也都默不作聲。
“沒錯,我和德讓早已成婚。韓德讓是我蕭綽的第二任丈夫!”
蕭太後嚴肅的看著趙恆說道。
此番言論一出,大殿裏的帝王有的鼓掌叫好,有的議論紛紛,好不熱鬧。
作為蕭太後的第一任丈夫,遼景宗耶律賢他怎麽看待這件事。韓德讓作為漢人,在遼國取得了僅次於皇帝和皇太後的權力,這對遼國的正統之爭又有什麽影響?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