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浦聽到李德明有稱帝之意,就繼續往下說:“夏王若想稱帝,自然要得到人民的支持。若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必然要出兵於闐。此戰不論勝負,我黨項勇士的英雄形象都會像這西北風一樣吹遍華夏大地。夏王再高舉招賢納士的大旗,那些在宋庭或者遼國不得誌的英雄豪傑,將會毫無顧慮的聚集在您的旗幟之下。那些儒生或者佛教徒,也會為您匡扶正義,扞衛華夏的決心和勇氣所感動。您將成為他們心中的英雄,到時候即便您稱帝自立,他們也不會說什麽的。”
李元昊點點頭說:“張軍師說的有道理,若想天下人臣服,光靠殺戮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能從心底裏就順從我們,那我們就必須要行正義之事了。”
張浦點點頭說:“少主果然聰慧,而這隻是我勸諫夏王出兵的第一點理由。”
李德明問:“哦?那第二點理由是什麽呢?”
張浦站了起來,指著地圖說:“敢問夏王,在這華夏大地之上,您現在最頭疼的是哪股勢力?”
李德明看著地圖說:“這大宋雖然強大,但重文抑武,朝廷對武將的防備甚至超過了對我黨項的防備,我暫時沒什麽擔心的。”
張浦施禮道:“夏王英明。”
李德明有指著地圖說:“遼國雖然軍事力量強大,但是他們是忌憚宋庭的,若他們向我們用兵,我們將聯宋抗遼。而且麵對兩個超級大國,我黨項人也絕對不可能戰勝他們的,我們黨項人不可能和他們爆發全麵的戰爭。所以對於遼國和大宋,我們要和他們都保持好關係,誰也不得罪,但也不完全倒向其中一方。”
張浦點點頭說:“夏王智謀深遠,在下佩服。”
李德明又將目光放在了河西走廊西部,敦煌歸義軍、瓜州、沙洲等地時候,李德明麵露難色,指著地圖說:“相比於穩固的遼國和大宋,瓜州、沙洲我倒是覺得是我們的心頭之患。”
聽完李德明的話,眾將士和酋長們紛紛點頭。
李元昊皺著眉頭說:“是的,爺爺就是在和潘羅支作戰時不幸中了吐蕃人的箭矢而死的。”
聽完李元昊的話,眾將士和酋長紛紛哀歎。
李德明說:“我黨項四周強敵環伺,西有迴鶻,羌人,南有吐蕃,北有契丹,東有大宋,多少年來,我黨項一直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曆經三輩人的努力,現在雖然有精兵數十萬,牛羊無數,卻始終未能一統河西地區,實在是讓人遺憾。”
張浦笑著說:“那現在就正是大好時機。”
聽完張浦的話,李德明興奮的看著張浦問:“張軍師可有計謀?”
張浦說:“多年來,我黨項和吐蕃、迴鶻等部族摩擦不斷,互有勝負誰也沒辦法吞並對方,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實力相當,沒有一個外在的力量打破這種平衡。而現在伊斯蘭勢力來了,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李元昊眼睛一轉,大致已經明白了張浦的意思,馬上說道:“張浦,你是說要借助喀喇汗王國的力量削弱甘州、沙洲的力量?”
張浦施禮道:“少主果然聰慧過人,一點就通。”
嵬名山不理解的問:“請寬恕我的愚昧,不知道張軍師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我們要等敦煌的歸義軍和漢人支援於闐的時候,發兵占據瓜州麽?”
張浦笑著搖搖頭說:“不,那隻會讓喀喇汗王國更加強大。強大的喀喇汗王國將會成為我們未來的敵人,這不是一個對我們有利的結果。”
嵬名山搖了搖頭說道:“那什麽才是對我們有利的結果呢?”
李元昊笑著說道:“當然是周圍的國家都虛弱的時候。”
李德明若有所思的說:“說吧,我足智多謀的軍師,告訴我,我該怎麽做?”
張浦點點頭說:“我尊敬的夏王,我認為我們應該勸各方勢力都出兵支援於闐。特別是瓜州的歸義軍,以及吐蕃、迴鶻、蒙古等部,讓他們都去參戰,而且要讓他們的精銳去作戰,而我們隻帶一些老弱病殘過去.......”
說到這裏,李德明已經徹底明白了張浦的意思了。
“哈哈哈哈,你啊,可真是比草原上的狐狸還要狡猾,比狼群裏的狽還要有機智。我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讓他們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們再像草原上的禿鷲一樣,等他們倒下,啃食他們的屍體。好,本王這就寫幾封信給唃廝囉和敦煌的曹氏,讓他們發兵救於闐。”
李元昊施禮道:“不,父王,兒臣覺得要先給遼國皇帝和大宋皇帝寫信,讓他們發兵於闐。無論是吐蕃、迴鶻還是沙洲歸義軍他們實力都太弱,若直接讓他們出兵,他們必然推辭。不如先放出消息,說我們求大宋和遼國出兵,不久之後我們再說遼國皇帝和大宋皇帝答應出兵。他們必然覺得勝券在握,到那個時候我們再勸他們出兵,我們的計謀才能得逞。”
聽完李元昊的話,眾將士和酋長們紛紛讚歎道:“真是虎父無犬子啊,黨項有李元昊這樣的人物,想不強大都難啊。”
李德明聽完李元昊的話,高興的很,對眾將士說:“看看,不愧是我李德明的兒子,真是文武雙全啊。張浦你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寫信給大宋,和遼國皇帝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
張浦施聽到李德明的話,行禮道:“臣這就去辦。”說罷,轉身離開。
李元昊看了看眾武將,說道:“父王,兒臣以為,若想取得甘州、沙洲的信任,騙他們出兵,我們也要發兵於闐。”
李德明點點頭說:“我兒元昊說的有道理,那麽又有哪位將軍願意領兵出征呢?”
聽完李德明的話,眾將士紛紛搖頭。
野利旺榮說:“我野利旺榮打仗向來是拚盡全力,但是這種既不能全勝又不能失敗的戰鬥,我還沒打過,我不願意出征。”
野利遇乞說:“是啊,聯軍烏龍混雜,這樣的雜牌軍的戰鬥力,無法保證。我也不願意出征。”
李德明為難起來,臉色變得難看。
“若大家都隻想著自己的榮譽,隻想打勝仗,而不為部族的前途著想,那我們黨項什麽時候才能真正的強大起來呢?若沒有人願意出征,那我嵬名山願意去於闐。”
隻見嵬名山走到殿前,堅定的看著李德明說。
李元昊趕忙走上前去,說:“嵬名山,你真是我的好兄弟,我敬你一杯。”
說吧李元昊端起酒杯,將碗裏的酒一飲而盡。
李德明點點頭說:“好,嵬名山,本王就封你為齊天大元帥。率騎兵一千,支援於闐。”
嵬名山單膝下跪說:“嵬名山領命。”
嵬名山剛要離開,李元昊拉住了他。
“且慢,我親愛的名山兄弟。”
李元昊單膝跪地對李德明說:“嵬名山雖然武藝過人,但從小受漢文化教育太久,為人又太重感情,兒臣擔心他會感情用事,反而誤了大事。”
嵬名山見李元昊不相信他,怒視李元昊道:“大王若不信我,我願立下軍令狀!若不成功,砍我腦袋!”
張浦摸著胡子大笑道:“好,嵬將軍果然是豪傑也!來人,拿紙筆。”
不多時,紙和筆墨全部拿到嵬名山跟前,隻見嵬名山刷刷點點,一張軍令狀就立好了。剛要轉身離開,卻又被李元昊拉住。
李元昊再次單膝跪地對李德明施禮道。
“兒臣也願立下軍令狀,請允許兒子隨嵬將軍一同前往於闐。”
嵬名山愣住了,不理解李元昊為什麽要這麽做。
李元昊深情的看著嵬名山說:“名山兄,於私我們一起長大,情同手足。於公,你是我黨項最能打的戰將,是父王的左膀右臂。西域之路千山萬水,又有異族相伴,我不放心。”
李元昊聰慧過人,是黨項中的三好青年,是李德明心中的繼承人。嵬名山死了還有王名山,趙名山,可李元昊若是沒了。那以後誰來繼承李德明的位置呢?
李德明猶豫了。
李元昊看出了李德明猶豫的原因,施禮道。
“父王,我們此計若成功了,可讓我黨項崛起,擁有能和遼國、宋朝相對抗的。若失敗了,恐怕我黨項永無出頭之日。關乎黨項的未來,若不拚盡全力,豈不後悔?”
李德明明白了李元昊的意思,點點頭對李元昊說。
“李元昊,嵬名山。此一戰關乎民族和部落的未來,是賭上國運的一戰。你們可要有拚上一切的覺悟啊!”
李元昊和嵬名山一起跪地,齊聲高唿。
“今次出征,若不得勝,甘願受死!”
“好賜酒!”
李德明命人再次為兩位英雄各自篩了一碗酒。
嵬名山和李元昊喝完酒,轉身離開宴席,率領三千黨項騎兵離開了興慶府。
李德明的書信能否得到遼國皇帝和大宋皇帝的迴複呢?歸義軍和吐蕃方麵又是否會出兵支援於闐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李元昊點點頭說:“張軍師說的有道理,若想天下人臣服,光靠殺戮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能從心底裏就順從我們,那我們就必須要行正義之事了。”
張浦點點頭說:“少主果然聰慧,而這隻是我勸諫夏王出兵的第一點理由。”
李德明問:“哦?那第二點理由是什麽呢?”
張浦站了起來,指著地圖說:“敢問夏王,在這華夏大地之上,您現在最頭疼的是哪股勢力?”
李德明看著地圖說:“這大宋雖然強大,但重文抑武,朝廷對武將的防備甚至超過了對我黨項的防備,我暫時沒什麽擔心的。”
張浦施禮道:“夏王英明。”
李德明有指著地圖說:“遼國雖然軍事力量強大,但是他們是忌憚宋庭的,若他們向我們用兵,我們將聯宋抗遼。而且麵對兩個超級大國,我黨項人也絕對不可能戰勝他們的,我們黨項人不可能和他們爆發全麵的戰爭。所以對於遼國和大宋,我們要和他們都保持好關係,誰也不得罪,但也不完全倒向其中一方。”
張浦點點頭說:“夏王智謀深遠,在下佩服。”
李德明又將目光放在了河西走廊西部,敦煌歸義軍、瓜州、沙洲等地時候,李德明麵露難色,指著地圖說:“相比於穩固的遼國和大宋,瓜州、沙洲我倒是覺得是我們的心頭之患。”
聽完李德明的話,眾將士和酋長們紛紛點頭。
李元昊皺著眉頭說:“是的,爺爺就是在和潘羅支作戰時不幸中了吐蕃人的箭矢而死的。”
聽完李元昊的話,眾將士和酋長紛紛哀歎。
李德明說:“我黨項四周強敵環伺,西有迴鶻,羌人,南有吐蕃,北有契丹,東有大宋,多少年來,我黨項一直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曆經三輩人的努力,現在雖然有精兵數十萬,牛羊無數,卻始終未能一統河西地區,實在是讓人遺憾。”
張浦笑著說:“那現在就正是大好時機。”
聽完張浦的話,李德明興奮的看著張浦問:“張軍師可有計謀?”
張浦說:“多年來,我黨項和吐蕃、迴鶻等部族摩擦不斷,互有勝負誰也沒辦法吞並對方,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實力相當,沒有一個外在的力量打破這種平衡。而現在伊斯蘭勢力來了,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李元昊眼睛一轉,大致已經明白了張浦的意思,馬上說道:“張浦,你是說要借助喀喇汗王國的力量削弱甘州、沙洲的力量?”
張浦施禮道:“少主果然聰慧過人,一點就通。”
嵬名山不理解的問:“請寬恕我的愚昧,不知道張軍師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我們要等敦煌的歸義軍和漢人支援於闐的時候,發兵占據瓜州麽?”
張浦笑著搖搖頭說:“不,那隻會讓喀喇汗王國更加強大。強大的喀喇汗王國將會成為我們未來的敵人,這不是一個對我們有利的結果。”
嵬名山搖了搖頭說道:“那什麽才是對我們有利的結果呢?”
李元昊笑著說道:“當然是周圍的國家都虛弱的時候。”
李德明若有所思的說:“說吧,我足智多謀的軍師,告訴我,我該怎麽做?”
張浦點點頭說:“我尊敬的夏王,我認為我們應該勸各方勢力都出兵支援於闐。特別是瓜州的歸義軍,以及吐蕃、迴鶻、蒙古等部,讓他們都去參戰,而且要讓他們的精銳去作戰,而我們隻帶一些老弱病殘過去.......”
說到這裏,李德明已經徹底明白了張浦的意思了。
“哈哈哈哈,你啊,可真是比草原上的狐狸還要狡猾,比狼群裏的狽還要有機智。我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讓他們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們再像草原上的禿鷲一樣,等他們倒下,啃食他們的屍體。好,本王這就寫幾封信給唃廝囉和敦煌的曹氏,讓他們發兵救於闐。”
李元昊施禮道:“不,父王,兒臣覺得要先給遼國皇帝和大宋皇帝寫信,讓他們發兵於闐。無論是吐蕃、迴鶻還是沙洲歸義軍他們實力都太弱,若直接讓他們出兵,他們必然推辭。不如先放出消息,說我們求大宋和遼國出兵,不久之後我們再說遼國皇帝和大宋皇帝答應出兵。他們必然覺得勝券在握,到那個時候我們再勸他們出兵,我們的計謀才能得逞。”
聽完李元昊的話,眾將士和酋長們紛紛讚歎道:“真是虎父無犬子啊,黨項有李元昊這樣的人物,想不強大都難啊。”
李德明聽完李元昊的話,高興的很,對眾將士說:“看看,不愧是我李德明的兒子,真是文武雙全啊。張浦你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寫信給大宋,和遼國皇帝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
張浦施聽到李德明的話,行禮道:“臣這就去辦。”說罷,轉身離開。
李元昊看了看眾武將,說道:“父王,兒臣以為,若想取得甘州、沙洲的信任,騙他們出兵,我們也要發兵於闐。”
李德明點點頭說:“我兒元昊說的有道理,那麽又有哪位將軍願意領兵出征呢?”
聽完李德明的話,眾將士紛紛搖頭。
野利旺榮說:“我野利旺榮打仗向來是拚盡全力,但是這種既不能全勝又不能失敗的戰鬥,我還沒打過,我不願意出征。”
野利遇乞說:“是啊,聯軍烏龍混雜,這樣的雜牌軍的戰鬥力,無法保證。我也不願意出征。”
李德明為難起來,臉色變得難看。
“若大家都隻想著自己的榮譽,隻想打勝仗,而不為部族的前途著想,那我們黨項什麽時候才能真正的強大起來呢?若沒有人願意出征,那我嵬名山願意去於闐。”
隻見嵬名山走到殿前,堅定的看著李德明說。
李元昊趕忙走上前去,說:“嵬名山,你真是我的好兄弟,我敬你一杯。”
說吧李元昊端起酒杯,將碗裏的酒一飲而盡。
李德明點點頭說:“好,嵬名山,本王就封你為齊天大元帥。率騎兵一千,支援於闐。”
嵬名山單膝下跪說:“嵬名山領命。”
嵬名山剛要離開,李元昊拉住了他。
“且慢,我親愛的名山兄弟。”
李元昊單膝跪地對李德明說:“嵬名山雖然武藝過人,但從小受漢文化教育太久,為人又太重感情,兒臣擔心他會感情用事,反而誤了大事。”
嵬名山見李元昊不相信他,怒視李元昊道:“大王若不信我,我願立下軍令狀!若不成功,砍我腦袋!”
張浦摸著胡子大笑道:“好,嵬將軍果然是豪傑也!來人,拿紙筆。”
不多時,紙和筆墨全部拿到嵬名山跟前,隻見嵬名山刷刷點點,一張軍令狀就立好了。剛要轉身離開,卻又被李元昊拉住。
李元昊再次單膝跪地對李德明施禮道。
“兒臣也願立下軍令狀,請允許兒子隨嵬將軍一同前往於闐。”
嵬名山愣住了,不理解李元昊為什麽要這麽做。
李元昊深情的看著嵬名山說:“名山兄,於私我們一起長大,情同手足。於公,你是我黨項最能打的戰將,是父王的左膀右臂。西域之路千山萬水,又有異族相伴,我不放心。”
李元昊聰慧過人,是黨項中的三好青年,是李德明心中的繼承人。嵬名山死了還有王名山,趙名山,可李元昊若是沒了。那以後誰來繼承李德明的位置呢?
李德明猶豫了。
李元昊看出了李德明猶豫的原因,施禮道。
“父王,我們此計若成功了,可讓我黨項崛起,擁有能和遼國、宋朝相對抗的。若失敗了,恐怕我黨項永無出頭之日。關乎黨項的未來,若不拚盡全力,豈不後悔?”
李德明明白了李元昊的意思,點點頭對李元昊說。
“李元昊,嵬名山。此一戰關乎民族和部落的未來,是賭上國運的一戰。你們可要有拚上一切的覺悟啊!”
李元昊和嵬名山一起跪地,齊聲高唿。
“今次出征,若不得勝,甘願受死!”
“好賜酒!”
李德明命人再次為兩位英雄各自篩了一碗酒。
嵬名山和李元昊喝完酒,轉身離開宴席,率領三千黨項騎兵離開了興慶府。
李德明的書信能否得到遼國皇帝和大宋皇帝的迴複呢?歸義軍和吐蕃方麵又是否會出兵支援於闐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