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河西地區的黨項人小動作不斷,野心膨脹,漸漸崛起之時。身在開封汴梁的大宋皇帝,宋真宗趙恆又過著什麽樣的生活呢?
趙恆是大宋朝第三任皇帝,趙恆即位之初,廣開言路,勤政治國,大宋經濟有所發展,史稱“鹹平之治”。軍事和政治方麵繼承了宋太祖和宋太宗對遼國保持積極進攻的態度,心懷壯誌,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
此時的宋真宗可以說一個銳意進取、有著遠大抱負和強烈使命感的君主。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祖輩們未竟的事業,為大宋開疆拓土,重振國威。他的決心和勇氣,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大宋臣民的士氣,讓人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此時的宋遼雙方,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互有勝負!
直至公元 1004 年,也許是厭倦了大宋朝的襲擾,遼聖宗耶律隆緒及蕭太後率傾國之力,步兵騎兵四十餘萬人,南下侵宋!想要一舉消滅大宋政權!或者至少分出一個勝負!
但是遼國的太後和皇帝都低估了大宋人民的作戰意誌。還是太樂觀了!遼國的騎兵雖然機動性強,野戰強於宋朝,但並不擅長攻城!接連攻擊威虜軍(今河北徐水)、順安軍(今河北高陽)、北平寨(今河北完縣)、瀛州(今河北河間)、保州(今河北清宛)、定州(今屬河北)等多個軍事重鎮。竟然隻打下來一個祁州,而兵力損失就有數萬人。
此時的蕭太後和遼國皇帝耶律隆緒是恐懼的!因為他們知道,按照這個節奏,就算打到了開封城下,遼國的士兵恐怕也就死的差不多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宋朝皇帝趙恆,也是恐懼的。這位年輕的皇帝,有一個英明神武的伯父趙匡胤,也有一個足智多謀的父親趙光義。伯父的神武和父親的毒辣,都是在死人堆裏練出來的。陳屍千裏,血流成河,他隻在小說裏聽說過。成王敗寇,你死我活的橋段他也隻是在小說裏聽說過。
當大宋朝的百姓和將士們都準備好和遼國一決雌雄的時候,大宋的將士表現出了戰鬥民族應有的戰鬥力和作戰意誌。
李繼隆以騎兵野戰的方式大敗遼國騎兵精銳。遼軍主帥蕭撻凜在澶淵城下巡視之時,被宋朝士兵用床子弩射殺,楊延昭截斷遼軍北歸之路,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遼軍南下沒有被攻克的城池,就像是一隻又一隻野狼,隨時都會在遼國人北歸的時候咬上一口,如此一來,就算契丹就算不亡國也會元氣大傷。
“遼國人孤軍深入,敗相已露,官家應該抓住這次機會,讓遼國人歸還燕雲十六州,並向我大宋稱臣!”
寇準喝得有點微醺了,得意的說道。
而此時的趙恆卻有些惶恐不安,自得知遼國舉全國之力進攻開封的時候,趙恆已經失眠很多天了。若不是寇準阻攔,他恐怕已經聽從王欽若和陳堯叟建議,遷都南京了。這次來到澶淵城督戰,還是宰相寇準和大將軍高瓊連哄帶嚇,驅趕著來的。可見此時大宋的第三代皇帝,趙恆,並不是一個有作戰意誌的人。
“割地?投降?這是真的麽?形勢真的就這麽好?如果把遼國人逼急了,真的打起來怎麽辦?”
趙恆有點懷疑的問。
有這種懷疑並不難理解,因為在多次對遼國的戰爭中,宋軍總是勝少敗多。遼國的騎兵厲害啊!可現在是在大宋境內的平原。
“打起來?哈哈哈,不會的。打起來的話,他們輸定了。我料想,不出一天,他們一定會派來使者和談的。”
“和談?和談好啊,隻要不打仗,和談還是好的。”
“官家,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讓遼國人讓出更多的利益出來才是啊。我的建議是,先不要談,先讓他們知道他們所處的境地!讓他們害怕。這樣我們才能獲取更多的談判籌碼!”
“不,寇準。不要這麽做!隻要遼國人願意談,我們就應該把握住和平的機會!”
“可是官家......”
“不,你不要說了,我現在告訴你,我的底線!”
“什麽底線?”
寇準不理解的看著趙恆。
“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
趙恆點點頭說:“對!我願和遼國皇帝結為兄弟,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他們不就是想要錢麽?我可以給他們。告訴曹利用,隻要契丹人肯退兵,我可以每年給他們三十萬貫!”
寇準隻覺得心痛,像是被箭矢射中了一般。他剛要再做爭辯,可是皇帝已經走遠了。
澶淵之盟為這場大戰畫上了句號。
“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宋真宗年長為兄,遼聖宗耶律隆緒為弟。雙方劃定邊界,以白溝河為界,此後雙方撤兵。宋朝每年向遼國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曆代的中原王朝在開國初期也會有賠款和親的舉措,但在軍事上取得優勢的情況下賠款,這還是獨一份。
趙恆得到了他想要的和平,並且是長期的和平。但也失去了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決心(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起,數代人想要收複失地的使命,從此被趙恆忘得一幹二淨),趙恆開始平庸,大宋也失去了原有的政治活力。
每每提起澶淵之盟,宋真宗總覺得這是城下之盟!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了真宗皇帝趙恆的一塊心病,為了找迴麵子,趙恆隻得和天上的神仙多扯點關係。在王欽若和陳堯叟的建議下,他不斷的勞民傷財,花費巨資開始了他的封禪拜神運動。
什麽天書降臨,封泰山,祭汾陰。夢見和神仙對話等等一係列的神奇的事跡紛紛出現。
為感謝上天的神跡,宋真宗趙恆修建了一個豪華無比的宮殿—玉清昭應宮。此宮曆時八年多,建造了兩千多個房間,奢華程度甚至超越了阿房宮。大約花費上億兩白銀,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十一月這座宮殿終於是建成了。
秋天的汴梁雖然已經是很冷很冷了,但是此時的大宋官家趙恆,內心卻是喜悅的。他欣賞著這座規模比阿房宮還要龐大的宮殿,內心無比激動。曆經八年的修建,這座宮殿(準確的來說是道觀,用來感謝天書降臨修建的道觀),它終於將要完工了。
看著這富麗堂皇的宮殿,趙恆心中不禁感歎。雖然沒能收迴燕雲十六州,也沒能降服黨項,經略西域。但是卻完成了封泰山、祭汾陰的壯舉。並且修建了這豪華無雙的玉清昭應宮,我趙恆也應該能算的上是一位有偉大功業的帝王了吧。
隻是這拜神和建宮殿這兩項工程耗資巨大,把他前半生積攢的家底幾乎都快糟踐完了。他的豪華宮殿,他的瓊樓玉宇,他的愛慕虛榮,他的君權神授,全都是建立在無數的民脂民膏之上!
就在趙恆帶著兒子趙受益樂滋滋的參觀玉清昭應宮的時候,一群大臣爭先恐後的跑來了,生怕錯過讚揚皇帝偉大功績的時機,其中以王欽若,陳堯叟,丁謂阿諛奉承的最到位。拍的趙恆也最開心。
“陛下,大喜,大喜啊!”
王欽若跪倒在趙恆跟前說。
皇上心知肚明,肯定又是什麽編造神神鬼鬼的祥瑞來了。
自從趙恆決定以大修宮殿,編造神話故事來掩蓋自己澶淵之戰時的懦弱起,他已經記不清全國各地有多少個神跡了。作為這場造神運動的總導演,他甚至已經不知道這所謂的祥瑞,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了。
聽到王欽若又說大喜,不用說,這又是有祥瑞了。見王欽若表演的如此賣力,宋真宗也隻好配合了
“哦?喜從何來啊?”
趙恆故作鎮定的說。
王欽若趕緊施禮說:“啟稟陛下,有樵夫看見泰山之巔有仙鶴雲集,猛虎讓賢,紛紛逃走了。”
宋真宗聽到有這樣的祥瑞,心裏也非常的高興,摸著胡子哈哈大笑起來:“果真有這樣的祥瑞?”
王欽若得意的說:“是真的,這目擊證人,樵夫我都給您帶來了。”
王欽若話音剛落,一個樵夫打扮的人就跑到皇帝跟前趕緊磕頭:“啟稟陛下,臣確實看見了仙鶴雲集,猛虎讓賢。”
皇帝一聽,摸著胡子更開心了:“好好好,這真是四海升平,祥瑞不斷啊。”
王欽若見皇帝高興,趕緊繼續拍馬屁:“這都是官家您的功勞啊,您治理天下得當,百姓豐衣足食,感動了上天,所以才天降祥瑞,歌頌官家您的功勞呢?”
陳堯叟笑著說:“官家,乃真命天子,受命於天,掌管天下之事,猛虎仙鶴自然也要為您歌功頌德啊。”
宋真宗一聽,更加得意了。
王欽若繼續拍:“陛下,您的功績不亞於堯舜啊。您真是天命所歸啊。”
宋真宗被王欽若馬屁拍的高興,趕緊封賞:“哈哈哈,好好好,王愛卿和樵夫發現祥瑞有功,賞王愛卿珍珠一串,官升半級,賞樵夫白銀三百兩,免稅三年。”
見到王欽若靠著拍馬屁得了這麽多賞賜了,這陳堯叟和丁謂也不能閑著啊。功勞不能全讓王欽若得了啊。於是這兩個大臣趕緊的,馬屁拍起來!祥瑞趕緊報起來!
陳堯叟也趕緊上前說:“官家,微臣這裏也有祥瑞要報!臣聽說泰山之巔最高峰,有清泉湧出呢,四周有五彩祥雲環繞,如此祥瑞真是萬世罕見啊。”
丁謂吹的就更離譜了:“官家,臣也有祥瑞,臣聽說華山之巔有七彩祥雲環繞,那陽光照在華山石壁上竟然還有金身羅漢圖案顯現出來,仙鶴環繞飛翔。這一切的祥瑞都證明官家您是受命於天,天命所歸啊!”
聽完丁謂的馬屁,宋真宗趙恆更加開心了,馬上大手一揮:“好像瑞,好像瑞啊!哈哈哈,來人啊,賞賜丁謂、陳堯叟白銀三千兩。”
趙匡胤為宋朝打下了江山,趙光義給宋朝定下了格調(重文抑武,集中皇權,打壓武將,向外擴張幾乎不可能),趙恆給宋朝定下了味道(從他之後,大宋朝成為既繁華又萎靡的文人天堂)。
丁謂等人靠著溜須拍馬就不斷的升官發財,這是多少邊疆戰士拚死拚活都爭取不到的。麵對趙恆如此荒誕的行為,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敢於直言進諫麽?而他們的直言進諫,趙恆又將如何應對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趙恆是大宋朝第三任皇帝,趙恆即位之初,廣開言路,勤政治國,大宋經濟有所發展,史稱“鹹平之治”。軍事和政治方麵繼承了宋太祖和宋太宗對遼國保持積極進攻的態度,心懷壯誌,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
此時的宋真宗可以說一個銳意進取、有著遠大抱負和強烈使命感的君主。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祖輩們未竟的事業,為大宋開疆拓土,重振國威。他的決心和勇氣,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大宋臣民的士氣,讓人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此時的宋遼雙方,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互有勝負!
直至公元 1004 年,也許是厭倦了大宋朝的襲擾,遼聖宗耶律隆緒及蕭太後率傾國之力,步兵騎兵四十餘萬人,南下侵宋!想要一舉消滅大宋政權!或者至少分出一個勝負!
但是遼國的太後和皇帝都低估了大宋人民的作戰意誌。還是太樂觀了!遼國的騎兵雖然機動性強,野戰強於宋朝,但並不擅長攻城!接連攻擊威虜軍(今河北徐水)、順安軍(今河北高陽)、北平寨(今河北完縣)、瀛州(今河北河間)、保州(今河北清宛)、定州(今屬河北)等多個軍事重鎮。竟然隻打下來一個祁州,而兵力損失就有數萬人。
此時的蕭太後和遼國皇帝耶律隆緒是恐懼的!因為他們知道,按照這個節奏,就算打到了開封城下,遼國的士兵恐怕也就死的差不多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宋朝皇帝趙恆,也是恐懼的。這位年輕的皇帝,有一個英明神武的伯父趙匡胤,也有一個足智多謀的父親趙光義。伯父的神武和父親的毒辣,都是在死人堆裏練出來的。陳屍千裏,血流成河,他隻在小說裏聽說過。成王敗寇,你死我活的橋段他也隻是在小說裏聽說過。
當大宋朝的百姓和將士們都準備好和遼國一決雌雄的時候,大宋的將士表現出了戰鬥民族應有的戰鬥力和作戰意誌。
李繼隆以騎兵野戰的方式大敗遼國騎兵精銳。遼軍主帥蕭撻凜在澶淵城下巡視之時,被宋朝士兵用床子弩射殺,楊延昭截斷遼軍北歸之路,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遼軍南下沒有被攻克的城池,就像是一隻又一隻野狼,隨時都會在遼國人北歸的時候咬上一口,如此一來,就算契丹就算不亡國也會元氣大傷。
“遼國人孤軍深入,敗相已露,官家應該抓住這次機會,讓遼國人歸還燕雲十六州,並向我大宋稱臣!”
寇準喝得有點微醺了,得意的說道。
而此時的趙恆卻有些惶恐不安,自得知遼國舉全國之力進攻開封的時候,趙恆已經失眠很多天了。若不是寇準阻攔,他恐怕已經聽從王欽若和陳堯叟建議,遷都南京了。這次來到澶淵城督戰,還是宰相寇準和大將軍高瓊連哄帶嚇,驅趕著來的。可見此時大宋的第三代皇帝,趙恆,並不是一個有作戰意誌的人。
“割地?投降?這是真的麽?形勢真的就這麽好?如果把遼國人逼急了,真的打起來怎麽辦?”
趙恆有點懷疑的問。
有這種懷疑並不難理解,因為在多次對遼國的戰爭中,宋軍總是勝少敗多。遼國的騎兵厲害啊!可現在是在大宋境內的平原。
“打起來?哈哈哈,不會的。打起來的話,他們輸定了。我料想,不出一天,他們一定會派來使者和談的。”
“和談?和談好啊,隻要不打仗,和談還是好的。”
“官家,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讓遼國人讓出更多的利益出來才是啊。我的建議是,先不要談,先讓他們知道他們所處的境地!讓他們害怕。這樣我們才能獲取更多的談判籌碼!”
“不,寇準。不要這麽做!隻要遼國人願意談,我們就應該把握住和平的機會!”
“可是官家......”
“不,你不要說了,我現在告訴你,我的底線!”
“什麽底線?”
寇準不理解的看著趙恆。
“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
趙恆點點頭說:“對!我願和遼國皇帝結為兄弟,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他們不就是想要錢麽?我可以給他們。告訴曹利用,隻要契丹人肯退兵,我可以每年給他們三十萬貫!”
寇準隻覺得心痛,像是被箭矢射中了一般。他剛要再做爭辯,可是皇帝已經走遠了。
澶淵之盟為這場大戰畫上了句號。
“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宋真宗年長為兄,遼聖宗耶律隆緒為弟。雙方劃定邊界,以白溝河為界,此後雙方撤兵。宋朝每年向遼國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曆代的中原王朝在開國初期也會有賠款和親的舉措,但在軍事上取得優勢的情況下賠款,這還是獨一份。
趙恆得到了他想要的和平,並且是長期的和平。但也失去了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決心(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起,數代人想要收複失地的使命,從此被趙恆忘得一幹二淨),趙恆開始平庸,大宋也失去了原有的政治活力。
每每提起澶淵之盟,宋真宗總覺得這是城下之盟!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了真宗皇帝趙恆的一塊心病,為了找迴麵子,趙恆隻得和天上的神仙多扯點關係。在王欽若和陳堯叟的建議下,他不斷的勞民傷財,花費巨資開始了他的封禪拜神運動。
什麽天書降臨,封泰山,祭汾陰。夢見和神仙對話等等一係列的神奇的事跡紛紛出現。
為感謝上天的神跡,宋真宗趙恆修建了一個豪華無比的宮殿—玉清昭應宮。此宮曆時八年多,建造了兩千多個房間,奢華程度甚至超越了阿房宮。大約花費上億兩白銀,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十一月這座宮殿終於是建成了。
秋天的汴梁雖然已經是很冷很冷了,但是此時的大宋官家趙恆,內心卻是喜悅的。他欣賞著這座規模比阿房宮還要龐大的宮殿,內心無比激動。曆經八年的修建,這座宮殿(準確的來說是道觀,用來感謝天書降臨修建的道觀),它終於將要完工了。
看著這富麗堂皇的宮殿,趙恆心中不禁感歎。雖然沒能收迴燕雲十六州,也沒能降服黨項,經略西域。但是卻完成了封泰山、祭汾陰的壯舉。並且修建了這豪華無雙的玉清昭應宮,我趙恆也應該能算的上是一位有偉大功業的帝王了吧。
隻是這拜神和建宮殿這兩項工程耗資巨大,把他前半生積攢的家底幾乎都快糟踐完了。他的豪華宮殿,他的瓊樓玉宇,他的愛慕虛榮,他的君權神授,全都是建立在無數的民脂民膏之上!
就在趙恆帶著兒子趙受益樂滋滋的參觀玉清昭應宮的時候,一群大臣爭先恐後的跑來了,生怕錯過讚揚皇帝偉大功績的時機,其中以王欽若,陳堯叟,丁謂阿諛奉承的最到位。拍的趙恆也最開心。
“陛下,大喜,大喜啊!”
王欽若跪倒在趙恆跟前說。
皇上心知肚明,肯定又是什麽編造神神鬼鬼的祥瑞來了。
自從趙恆決定以大修宮殿,編造神話故事來掩蓋自己澶淵之戰時的懦弱起,他已經記不清全國各地有多少個神跡了。作為這場造神運動的總導演,他甚至已經不知道這所謂的祥瑞,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了。
聽到王欽若又說大喜,不用說,這又是有祥瑞了。見王欽若表演的如此賣力,宋真宗也隻好配合了
“哦?喜從何來啊?”
趙恆故作鎮定的說。
王欽若趕緊施禮說:“啟稟陛下,有樵夫看見泰山之巔有仙鶴雲集,猛虎讓賢,紛紛逃走了。”
宋真宗聽到有這樣的祥瑞,心裏也非常的高興,摸著胡子哈哈大笑起來:“果真有這樣的祥瑞?”
王欽若得意的說:“是真的,這目擊證人,樵夫我都給您帶來了。”
王欽若話音剛落,一個樵夫打扮的人就跑到皇帝跟前趕緊磕頭:“啟稟陛下,臣確實看見了仙鶴雲集,猛虎讓賢。”
皇帝一聽,摸著胡子更開心了:“好好好,這真是四海升平,祥瑞不斷啊。”
王欽若見皇帝高興,趕緊繼續拍馬屁:“這都是官家您的功勞啊,您治理天下得當,百姓豐衣足食,感動了上天,所以才天降祥瑞,歌頌官家您的功勞呢?”
陳堯叟笑著說:“官家,乃真命天子,受命於天,掌管天下之事,猛虎仙鶴自然也要為您歌功頌德啊。”
宋真宗一聽,更加得意了。
王欽若繼續拍:“陛下,您的功績不亞於堯舜啊。您真是天命所歸啊。”
宋真宗被王欽若馬屁拍的高興,趕緊封賞:“哈哈哈,好好好,王愛卿和樵夫發現祥瑞有功,賞王愛卿珍珠一串,官升半級,賞樵夫白銀三百兩,免稅三年。”
見到王欽若靠著拍馬屁得了這麽多賞賜了,這陳堯叟和丁謂也不能閑著啊。功勞不能全讓王欽若得了啊。於是這兩個大臣趕緊的,馬屁拍起來!祥瑞趕緊報起來!
陳堯叟也趕緊上前說:“官家,微臣這裏也有祥瑞要報!臣聽說泰山之巔最高峰,有清泉湧出呢,四周有五彩祥雲環繞,如此祥瑞真是萬世罕見啊。”
丁謂吹的就更離譜了:“官家,臣也有祥瑞,臣聽說華山之巔有七彩祥雲環繞,那陽光照在華山石壁上竟然還有金身羅漢圖案顯現出來,仙鶴環繞飛翔。這一切的祥瑞都證明官家您是受命於天,天命所歸啊!”
聽完丁謂的馬屁,宋真宗趙恆更加開心了,馬上大手一揮:“好像瑞,好像瑞啊!哈哈哈,來人啊,賞賜丁謂、陳堯叟白銀三千兩。”
趙匡胤為宋朝打下了江山,趙光義給宋朝定下了格調(重文抑武,集中皇權,打壓武將,向外擴張幾乎不可能),趙恆給宋朝定下了味道(從他之後,大宋朝成為既繁華又萎靡的文人天堂)。
丁謂等人靠著溜須拍馬就不斷的升官發財,這是多少邊疆戰士拚死拚活都爭取不到的。麵對趙恆如此荒誕的行為,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敢於直言進諫麽?而他們的直言進諫,趙恆又將如何應對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