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們吃飽喝足,雪也停了,大家披上戰甲,拿好武器,騎馬出城去了。


    而就在此時,在城東十五裏的一個峽穀處,有兩百宋兵,領著一千農夫,押運著一千輛載滿麻包的小車,往清邊城方向前進。


    而這批宋朝的軍民們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時峽穀的兩側已經埋伏好了兩千黨項騎兵。他們磨刀霍霍,緊緊盯著宋軍帶來的軍糧。帶頭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雖然他年紀輕輕,但眼神裏卻閃爍著和年紀不相符的老成和狡黠。而站在他身邊的四個人也是個頂個的黨項高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九頭毒蛇,拓跋春。鐵甲和尚,拓跋夏。玄真道人,拓跋秋。東瀛劍客,拓跋冬。


    拓跋春是一個西域美女,因為全身紋有九條毒蛇,並且擅長用毒,和人交戰陰狠毒辣,不留活口,所以江湖人稱九頭毒蛇。


    拓跋夏是一個身高兩米五的巨型大漢,拓跋夏曾去少林寺學了半年的金鍾罩鐵布衫,但因為不服管教,貪戀女色,犯了戒條而被趕出少林寺。後來到了黨項人掌控的靈州,投奔了夏王李德明。決心報複被逐之恥,向少林複仇,向宋庭複仇。他修煉一門邪門武功,將鐵甲融入自己的皮肉,刀槍不入,力大無窮。


    玄真道人拓跋秋本是黨項人,曾在終南山修行。本想一心修道不問世事,後來黨項首領李繼遷在和潘羅支的戰鬥中意外死於箭傷,宋將曹瑋趁機攻打黨項族,這使得本為黨項人的拓跋秋甚為惱火,於是決定返迴黨項,幫助黨項人重振雄風。玄真道人悟性極高,雖然修行時間很短但是習得的法術極其厲害,能撒豆成兵,操縱植物。


    拓跋冬本是東瀛第一劍客,聽說在宋朝西北邊境上有一個退役的宋軍名叫柴無畏,劍法舉世無雙,江湖人稱天下第一劍。爭強好勝的他就長途跋涉來到了大宋西北邊境,想要和這位傳說中的一較高下。拓跋冬雖然號稱東瀛第一劍客,但其實是一個喜歡偷襲和暗算的人。他心機深沉,善用暗器,心腸狠毒,經常在劍法比試的過程中使用暗器傷人。


    這四位都是一頂一的高手,卻對這位十五歲的少年畢恭畢敬。這位少年就是未來叱吒風雲,將西北攪得天翻地覆,將黨項人帶到曆史巔峰的,開創神秘的西夏文明,西夏王朝的開國皇帝,李元昊。


    李元昊看著宋兵押送著綿延不絕的軍糧,心裏高興的很,笑著說道:“朝廷可真是富有啊,被我們打劫這麽多次,還敢運派這麽多軍糧。真是不知死活!”


    眾人聽完小王子的話,紛紛笑了起來,磨刀霍霍,準備大幹一場。


    拓跋夏說道:“宋朝向來是以金錢立國的,開封城那可是一個遍地是黃金的地方。隨隨便便的一個官員,喝頓酒都比咱們一年的開支還要多呢。”


    大家聽到拓跋夏的這番話,眼睛都不自覺的望向了東方。


    李元昊更是向往的說道:“如此肥美的地方,如果能落在我的手中,那該多好啊。”


    拓跋春附和道:“少主的心胸誌向令人敬佩,我等願意追隨少主,一起進擊宋朝,共享富貴。”


    拓跋秋勸解道:“少主,這樣的心思還是不要有為好。”


    李元昊看著拓跋冬說道:“玄真大師,何出此言呢?”


    拓跋秋說:“大宋國力之強盛遠超我等想象,號稱兵馬錢糧無數,人口數千萬,而我黨項民不過百萬,兵不過十萬,又如何與之抗衡?”


    李元昊又看向拓跋冬問道:“浪人,你怎麽看呢?”


    東瀛劍客冷冷的說道:“你們說的我不感興趣,我來這裏隻是為了尋找那一位傳說中的劍客,西北劍神柴無畏。”


    拓跋夏怒吼道:“狗奴才,少主喂養你,不是讓你在這裏裝清高的,少他媽的在這裏裝狗屁武士道精神。在我眼裏一文不值。”


    拓跋春也說到:“就是,你我皆是連姓名都更改了的人,還有必要在這裏裝清高的麽?”


    李元昊也冷眼盯著這名東瀛劍客,眼神中並沒有一絲笑意。仿佛是雄壯的老鷹盯著一隻受傷的兔子。


    拓跋冬覺得那眼神像是刀子一樣,刺穿了他的身體。


    拓跋冬連忙失禮道:“小人與少主相比猶如太陽與小草,小人的性命都是少主給的,不敢造次。剛才若有得罪,還請少主原諒。”


    李元昊冷冷的說:“屁話少說,說說你的觀點吧。”


    拓跋冬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穩了穩情緒說道:“在下以為,若憑國力,黨項與大宋比,猶如螞蟻與大象。但是自古以來,一山不容二虎,我們黨項若想壯大,遲早要和宋朝一較高下的。黨項雖然弱小,但自古以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也不少。他們都經過艱苦奮鬥,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夏王英明睿智,少主雄才偉略,而宋朝以文製武,不思進取,如果開戰,我黨項人未必會輸。”


    李元昊大笑起來:“哈哈哈,拓跋冬你說的太好了。隻是我的父親,可能不會同意我這樣做的。而且我們也沒有做好和大宋開戰的準備,所以大家還是先忍耐一下吧。”


    四人都點點頭說道:“少主英明。”


    就在這幾個人聊得開心的時候,斥候來報:“報,宋軍已經進入我們的埋伏圈,我們是否開始動手。”


    李元昊拔出寶劍大吼一聲:“兄弟們,衝啊!搶糧食啦!”


    隨著李元昊的一聲吼,一千多名騎兵衝著宋朝的運糧隊伍就衝了下來。馬蹄聲和喊殺聲是響徹山穀。再看看在河穀中運糧的宋軍,聽到黨項人的衝殺聲後,丟下運糧車,四散而逃,一哄而散。這些黨項人也不追擊,而是把沒有來得及逃走的農夫挾持起來,讓他們幫忙運糧。


    李元昊高興的很,和眾人一起,騎著馬唱著歌就往夏州方向走去。而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去夏州的路上,將會有一場惡戰等著他們。


    石元孫等人能否戰勝李元昊,奪迴軍糧?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群英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桑樹下的糞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桑樹下的糞球並收藏北宋群英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