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寧靜的小鎮上,張員外家曾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張員外家有一子,名叫張生,這孩子自幼聰慧懂事。然而,在張生十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張員外不幸去世。


    母親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整日以淚洗麵,撫摸著丈夫留下來的遺物,無法自拔。年幼的張生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為了安慰母親,他精心編寫了一首詞,並為母親唱誦。那稚嫩而真摯的歌聲中,表達了就算父親不在了,他也會永遠陪伴著母親,讓母親感受到溫暖和依靠。母親被兒子的孝順所感動,緊緊地將他擁入懷中,淚水再次奪眶而出,但這一次,淚水中多了一絲欣慰和希望。


    有一天,張生出門遊玩,在熙熙攘攘的街邊,他看到了一個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乞丐。乞丐躺在角落裏,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張生心生憐憫,他立刻跑迴家中,找到母親說道:“媽媽,外麵有一個快要餓死的乞丐,太可憐了,如果他一直在外麵,肯定會被凍死的。我們能不能把他接到家裏來?”母親一向仁慈善良,聽到兒子的請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就這樣,乞丐被接到了張員外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張生和乞丐相處得如同兄弟一般親密無間。雖然名義上乞丐是家裏的家奴,但實際上,母親對待他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乞丐也心懷感恩,親切地稱唿母親為“娘”。


    在他們 12 歲那年的一天,兩人在院子裏玩耍,嬉笑打鬧間,一個不小心,張生失手將乞丐推倒在地。乞丐的頭重重地磕在了石頭上,鮮血頓時湧了出來。張生一下子慌了神,他從未見過如此可怕的場景,心中充滿了恐懼,覺得自己好像殺了人。在慌亂之中,他選擇了逃跑。


    其實,乞丐隻是受了傷,並沒有生命危險。母親發現後,心急如焚,立刻派人四處尋找張生,但始終沒有找到他的蹤跡。


    而張生在逃跑的路上,不幸被一戶歹人捉了去。這戶歹人專門教小孩偷東西,稍有不從,便對他們施以酷刑。張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受盡了折磨,但他心中一直想著母親和家裏的溫暖,暗暗發誓一定要逃離這個魔窟,迴到母親身邊。


    十年過去了,張生已經長大成人。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他受夠了壞人的逼迫和折磨,他的內心始終堅守著善良和正義。終於,他決定不再做壞人的工具,要迴到母親的身邊。於是,他開始四處打聽家裏的消息。當得知母親一直在尋找他時,張生激動萬分,歸心似箭。


    然而,一個心懷叵測的人聽到了張生的消息。這個人覬覦張員外家的財產已久,他決定冒充張生提前去見母親。當他見到母親時,母親因為思念兒子過度,一時激動萬分,忘乎所以,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


    這個壞人看到了乞丐的青梅竹馬,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便向母親索要。母親為了“兒子”,無奈之下隻好答應。乞丐的青梅竹馬得知此事後,心如刀割,她質問乞丐:“我在你心裏算什麽?你怎麽可以把我送給別人?”乞丐為了報答張家的養育之恩,隻能默默忍受著內心的痛苦,無法迴應。


    乞丐迴想起過去與張生的種種美好迴憶。他們一起給老師的畫像搗蛋,一起在院子裏種下友誼之樹。可眼前的這個“張生”,對這些往事一無所知。而且,對於他的青梅竹馬,這個“張生”也沒有絲毫的感情。乞丐開始懷疑這個“張生”的身份。


    有一天,村裏來了一個瞎子婆婆。這個瞎子婆婆是他們兒時見過的人。瞎子婆婆摸了摸壞少爺的臉,篤定地說:“他不是,他不是少爺,夫人,他不是少爺,我雖然是個瞎子,但我能感受得到他不是少爺。”說完,瞎子婆婆又唱著歌離開了。


    後來,真正的張生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迴到了這個村落。但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看起來瘋瘋癲癲。村裏的人不認識他,以為他是個瘋子,對他又打又罵。乞丐看到了這個人,起初也沒有在意。但當他發現這個人能準確地說出他們的友誼之樹,還能描述出當年在教室裏給老師畫像的細節,乞丐終於確定,這個人就是真正的張生。


    那個壞蛋得知真相後,惱羞成怒,派人將張生推到了懸崖邊上,還準備讓馬車過來把他撞死。就在這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馬突然受驚,沒有按照壞人的指引路線衝向張生,反而掉入了懸崖。張生在極度的驚恐中,迴憶起了過去的所有事情。


    他奮力從山頂跑下去,直奔家中尋找母親。而此時,那個壞蛋正哄騙母親喝下一瓶毒藥,企圖霸占張家的所有財產。他還假惺惺地說:“娘,這是我親自為你準備的湯藥,你喝了吧。”


    可是,就在母親準備喝下毒藥的時候,外麵突然響起了熟悉的歌聲。那是張生小時候為母親唱的歌。壞蛋還想繼續勸說,母親卻不再聽他說話,直接將藥瓶摔到了地上,然後緩緩走下樓梯,走出院落。當她看到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時,她瞬間淚目。沒錯,那歌聲是不會騙人的,隻有自己的兒子才會唱這首歌。


    母子兩人相擁而泣,多年的思念和痛苦在這一刻都化作了淚水。而那個壞蛋,最終也被繩之以法。乞丐也與自己的青梅竹馬解除了誤會,喜結連理。


    從此,張生和母親過上了平靜而幸福的生活。他們經曆了風風雨雨,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團聚。


    少小曆離殤,十載飄零苦。惡浪驚濤誌未休,隻念親恩故。


    假子欲行奸,真意終難阻。母子重逢淚滿襟,福佑家園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中的幻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菀並收藏夢中的幻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