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寧靜清幽的別麓書院中,有四位勤學好讀的書生,他們同住在一間屋舍。這座書院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四周環繞著茂密的樹林,鳥鳴聲清脆悅耳,仿佛在為學子們的勤奮讀書而歌唱。書院學子眾多,來自五湖四海,皆是衝著書院的赫赫名聲而來。他們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每日在書院中刻苦攻讀。


    四人共處一室,舍內唯有成公子陳強家境殷實富有。他常於陽光灑滿庭院的午後,在眾人麵前得意地炫耀自家那溫潤細膩的祖傳玉佩。那玉佩色澤通透,雕工精細,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每當此時,陳強總是眉飛色舞,講述著玉佩背後的家族榮耀。


    而最貧寒的當屬張曉,他家僅能維持溫飽,雖日子略顯清苦貧窮,但倒也不至於身著補丁衣衫。他為人正直善良,勤奮刻苦,一心隻想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其餘兩人黃芪和侯勇,家境相較張曉要好上一些,平日裏也算是衣食無憂。


    一日,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書院的小徑上,形成一片片光斑。黃芪一時興起,看到陳強將玉佩隨意放置在桌上,便心生捉弄之意,將玉佩悄悄拿在手中。


    富家子弟陳強在整理衣物準備出門赴宴時,發現自己心愛的玉佩丟失,頓時心急如焚,滿臉焦急地詢問眾人是誰拿走。他的聲音因著急而變得尖銳,眼神中充滿了驚慌和憤怒。眾人皆裝作不知,有的低頭看書,有的眼神閃躲。


    陳強第一反應便是想到四人中最為貧寒的張曉,心中暗想:“定是他覬覦我這玉佩,偷偷拿走。”於是氣勢洶洶地前去質問。張曉正在專心讀書,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嚇了一跳,隨後一臉無辜地說道:“我沒有拿,我沒有拿你的東西,雖我家境不佳,但不該我的東西我絕不覬覦。”他的眼神清澈而堅定,絲毫沒有說謊的跡象。


    陳強心中半信半疑,又轉頭向另外兩人急切詢問:“你們拿沒拿?”侯勇臉色微紅,結結巴巴地說:“不,不是我。”黃芪則目光閃爍,強裝鎮定地迴答:“我也沒拿。”


    無奈之下,陳強一怒之下將此事告到官府。官府派來的差役嚴肅地詢問著每一個人,氣氛緊張壓抑。這才知曉是黃芪所為,原來黃芪本想謊稱隻是開玩笑,實則內心想將玉佩占為己有。因其家境富裕,平日裏出手闊綽,旁人未曾懷疑到他頭上,倒是先懷疑了最窮的張曉。但即便他說是玩笑,因他家境優渥,眾人也覺他所言不無道理。


    後來玉佩歸還,此事便不了了之。然而,家境貧寒的張曉心中憤憤不平,暗想:“怎能這般汙蔑於我,必須還我清白。”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最終決定向官老爺申訴。


    官老爺坐在大堂之上,神色嚴肅地說道:“你必須向他道歉,畢竟你懷疑他偷了東西,這屬名譽受損。”


    於是,有錢的陳強心懷愧疚,拿著玉佩前來道歉。那一天,天空陰沉,細雨紛紛。陳強來到張曉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張兄,我出言不遜,汙你清白是我的錯,請您原諒我。”張曉心地善良,大度地選擇原諒了他,說道:“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今後大家還是同窗好友。”


    而那黃芪因貪念欲占玉佩為己有,還說了謊。再有一次行至陰森的樹旁時,天空忽然烏雲密布,狂風大作。樹枝在狂風中劇烈搖晃,仿佛要被折斷。忽降大雨,豆大的雨點砸在地上,濺起一片片水花。他抬頭遠望,一陣電閃雷光閃耀,心中惶恐不安。就在這時,一道驚雷劈下,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竟將他當場劈死了。


    此事過後,書院的學子們更加明白了做人要正直善良,不可有貪念,否則必將遭受惡果。而張曉和陳強也因此事更加珍惜彼此的同窗情誼,在求學的道路上相互勉勵,共同進步。


    別麓書苑,四子同窗念。


    陳富常誇家傳鈿,貧者張生清善。


    玉佩捉弄生嫌,黃芪貪念終殘。


    幸有公堂明斷,情誼重拾心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中的幻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菀並收藏夢中的幻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