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兒啊,你的手怎麽受傷了?是不是很疼啊?”如藝一邊輕柔地撫摸著承熙受傷的小手,一邊焦急地問道。
承熙卻強忍著疼痛,微笑著安慰母親道:“母親,您別擔心,兒子隻是不小心摔倒了而已,真的沒事啦,這點小傷一點兒也不疼呢。”
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承熙微微顫抖的嘴唇還是出賣了他此時真實的感受。
如藝輕輕地拿起一塊柔軟的絹布,細致入微地擦拭著承熙那略有血絲的小手。
她輕柔地塗抹著藥膏,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心疼和憐愛:“熙兒啊,學武一定很辛苦吧!母親已經吩咐廚房做了好多你們愛吃的菜肴呢,快去把小夥伴們都叫來一起享用吧。”
待到用餐之時,隻見承熙與繁榮皆無精打采地坐在桌前,雙手像是有千斤重一般,連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如藝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不禁一揪。
她趕忙拿起公筷,先是夾起一塊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紅燒肉放到繁榮碗裏,溫柔地說道:“繁榮呀,這可是你最愛吃的紅燒肉哦。”
繁榮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色,輕聲迴應道:“謝謝姨母。”
待用完膳後,便兩人一同迴到了承熙的寢宮。
如藝稍作歇息,正準備寬衣就寢,忽聞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
她警覺地轉頭看去,原來是皇上駕到。
皇上快步走到如藝身旁,拉起她的手關切地問道:“朕聽聞今日承熙被馬匹帶倒受傷而歸,不知這孩子迴來之後可曾哭鬧不休?”
如藝微微搖頭,麵帶憂慮地迴答道:“並沒有,他隻是板著一張小臉跟我說,自己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已。
其實我看得出來,他疼得直皺眉頭,但卻硬是憋著一口氣,愣是沒掉一滴眼淚。”
皇上輕歎一聲,感慨道:“這孩子真是長大了,也懂事了許多。想必他是害怕你會因為此事阻攔他繼續學武。”
如藝聞言,連忙抓住皇上的衣袖,憂心忡忡地勸說道:“皇上,咱們的孩子畢竟還年幼,要不暫且先不讓他學習騎馬射箭這危險的技藝了吧。”
皇上略作思索,點了點頭應道:“也好,那就等他再長大一些再說吧。”
承熙滿懷熱情地踏上了學武之路,但由於他之前從未接觸過武術,所以一開始顯得有些磕磕絆絆、笨手笨腳。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越發勤奮刻苦。
白天,他跟隨太傅學習文章知識;到了夜晚,當其他人都已進入夢鄉之時,他卻悄悄地來到院子裏,獨自練習紮馬步。
而繁榮呢,他可不甘心落在承熙後麵。
看到承熙如此努力,他也毫不猶豫地加入其中,與他一同揮灑汗水,共同進步。就這樣,他們日複一日地堅持著,時光匆匆流逝,一晃眼,便是整整三個月過去了。
在此期間,永寧王府也傳來了一連串令人欣喜的消息。
先是承晗的妻子順利產下一名男嬰,這個小家夥給整個王府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希望。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永寧王為他起名為墨允浩,寓意著他將來能夠擁有廣闊的前程和浩然正氣。
不久之後,柳伊雪也為王府添丁進口,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娃娃。
女孩這輩範“舒”字,永寧王與眾人商議決定,將這個小女孩命名為墨舒妙,希望她能成長為一個溫柔婉約、美麗動人的女子。
緊接著,在墨允浩滿月之際,林芷涵也喜得千金。
這位新誕生的小公主同樣備受寵愛,家人們為她精心挑選了“墨舒靖”這個名字,祝願她一生平安順遂、寧靜祥和。
永寧王府近日可謂是喜事連連,竟然接連迎來了三個可愛的新生命!
這一消息傳到宮中後,太後那是打心眼裏感到高興啊,她趕忙命人精心挑選了眾多珍貴的禮物送往永寧王府,以表自己的心意和祝福。
與此同時,太後還時常在皇上的身邊念叨著:“瞧瞧人家宇曜,王府裏是人丁興旺、熱鬧非凡呐!
再瞅瞅你這兒,後宮那麽多妃子,到現在就兩個子嗣!這麽稀少,說到底呀,還是你不夠努力喲!依哀家看哪,應當再選些新人入宮才好呢。”
待到允浩即將滿百日之時,太後又特意提醒皇上道:“過些日子就是允浩的百日之喜啦,你這個當皇祖伯父的可一定要前去看看呐。”
皇上聽後欣然應允,表示:“好,待允浩百日那天,朕一定會親自前往的。”
終於,盼來了允浩百日宴的大喜之日。
這一天,永寧王府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門前車水馬龍、賓客盈門。前來賀喜的不僅有朝中的大小官員們,還有許多親朋好友及其家眷們。
他們紛紛攜帶厚禮登門,向永寧王府送上最誠摯的祝賀。
就在這時,一輛裝飾華麗的皇家馬車緩緩地停在了王府正門口。
永寧王見此情形,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率領全家老小急匆匆地出門相迎,並齊刷刷地跪地行禮,齊聲高唿萬歲。
皇上麵帶微笑地輕輕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起身平身。
隨後帶著承熙徑直走進了王府內。
進入宴會廳後,但見裏麵早已布置得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精美的佳肴美酒,令人垂涎欲滴。
在座的賓朋們個個笑容滿麵,相互之間談笑風生,現場氣氛好不歡快熱烈。
隻見承晗的妻子楚秀傑小心翼翼地將懷中的允浩抱了起來。
這小家夥倒也不認生,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突然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承熙,竟咧開小嘴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承熙見到這般可愛的模樣,心中不禁喜愛萬分,於是滿懷期待地對楚秀傑說道:“嫂嫂,不知可否讓我也抱抱小侄子呀?”
楚秀傑笑著迴答道:“當然可以啦,來,我教教你該如何抱,這樣能讓孩子感覺更舒服一些哦。”說罷,她便耐心細致地給承熙示範起正確的抱娃姿勢來。
承熙卻強忍著疼痛,微笑著安慰母親道:“母親,您別擔心,兒子隻是不小心摔倒了而已,真的沒事啦,這點小傷一點兒也不疼呢。”
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承熙微微顫抖的嘴唇還是出賣了他此時真實的感受。
如藝輕輕地拿起一塊柔軟的絹布,細致入微地擦拭著承熙那略有血絲的小手。
她輕柔地塗抹著藥膏,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心疼和憐愛:“熙兒啊,學武一定很辛苦吧!母親已經吩咐廚房做了好多你們愛吃的菜肴呢,快去把小夥伴們都叫來一起享用吧。”
待到用餐之時,隻見承熙與繁榮皆無精打采地坐在桌前,雙手像是有千斤重一般,連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如藝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不禁一揪。
她趕忙拿起公筷,先是夾起一塊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紅燒肉放到繁榮碗裏,溫柔地說道:“繁榮呀,這可是你最愛吃的紅燒肉哦。”
繁榮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色,輕聲迴應道:“謝謝姨母。”
待用完膳後,便兩人一同迴到了承熙的寢宮。
如藝稍作歇息,正準備寬衣就寢,忽聞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
她警覺地轉頭看去,原來是皇上駕到。
皇上快步走到如藝身旁,拉起她的手關切地問道:“朕聽聞今日承熙被馬匹帶倒受傷而歸,不知這孩子迴來之後可曾哭鬧不休?”
如藝微微搖頭,麵帶憂慮地迴答道:“並沒有,他隻是板著一張小臉跟我說,自己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已。
其實我看得出來,他疼得直皺眉頭,但卻硬是憋著一口氣,愣是沒掉一滴眼淚。”
皇上輕歎一聲,感慨道:“這孩子真是長大了,也懂事了許多。想必他是害怕你會因為此事阻攔他繼續學武。”
如藝聞言,連忙抓住皇上的衣袖,憂心忡忡地勸說道:“皇上,咱們的孩子畢竟還年幼,要不暫且先不讓他學習騎馬射箭這危險的技藝了吧。”
皇上略作思索,點了點頭應道:“也好,那就等他再長大一些再說吧。”
承熙滿懷熱情地踏上了學武之路,但由於他之前從未接觸過武術,所以一開始顯得有些磕磕絆絆、笨手笨腳。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越發勤奮刻苦。
白天,他跟隨太傅學習文章知識;到了夜晚,當其他人都已進入夢鄉之時,他卻悄悄地來到院子裏,獨自練習紮馬步。
而繁榮呢,他可不甘心落在承熙後麵。
看到承熙如此努力,他也毫不猶豫地加入其中,與他一同揮灑汗水,共同進步。就這樣,他們日複一日地堅持著,時光匆匆流逝,一晃眼,便是整整三個月過去了。
在此期間,永寧王府也傳來了一連串令人欣喜的消息。
先是承晗的妻子順利產下一名男嬰,這個小家夥給整個王府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希望。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永寧王為他起名為墨允浩,寓意著他將來能夠擁有廣闊的前程和浩然正氣。
不久之後,柳伊雪也為王府添丁進口,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娃娃。
女孩這輩範“舒”字,永寧王與眾人商議決定,將這個小女孩命名為墨舒妙,希望她能成長為一個溫柔婉約、美麗動人的女子。
緊接著,在墨允浩滿月之際,林芷涵也喜得千金。
這位新誕生的小公主同樣備受寵愛,家人們為她精心挑選了“墨舒靖”這個名字,祝願她一生平安順遂、寧靜祥和。
永寧王府近日可謂是喜事連連,竟然接連迎來了三個可愛的新生命!
這一消息傳到宮中後,太後那是打心眼裏感到高興啊,她趕忙命人精心挑選了眾多珍貴的禮物送往永寧王府,以表自己的心意和祝福。
與此同時,太後還時常在皇上的身邊念叨著:“瞧瞧人家宇曜,王府裏是人丁興旺、熱鬧非凡呐!
再瞅瞅你這兒,後宮那麽多妃子,到現在就兩個子嗣!這麽稀少,說到底呀,還是你不夠努力喲!依哀家看哪,應當再選些新人入宮才好呢。”
待到允浩即將滿百日之時,太後又特意提醒皇上道:“過些日子就是允浩的百日之喜啦,你這個當皇祖伯父的可一定要前去看看呐。”
皇上聽後欣然應允,表示:“好,待允浩百日那天,朕一定會親自前往的。”
終於,盼來了允浩百日宴的大喜之日。
這一天,永寧王府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門前車水馬龍、賓客盈門。前來賀喜的不僅有朝中的大小官員們,還有許多親朋好友及其家眷們。
他們紛紛攜帶厚禮登門,向永寧王府送上最誠摯的祝賀。
就在這時,一輛裝飾華麗的皇家馬車緩緩地停在了王府正門口。
永寧王見此情形,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率領全家老小急匆匆地出門相迎,並齊刷刷地跪地行禮,齊聲高唿萬歲。
皇上麵帶微笑地輕輕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起身平身。
隨後帶著承熙徑直走進了王府內。
進入宴會廳後,但見裏麵早已布置得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精美的佳肴美酒,令人垂涎欲滴。
在座的賓朋們個個笑容滿麵,相互之間談笑風生,現場氣氛好不歡快熱烈。
隻見承晗的妻子楚秀傑小心翼翼地將懷中的允浩抱了起來。
這小家夥倒也不認生,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突然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承熙,竟咧開小嘴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承熙見到這般可愛的模樣,心中不禁喜愛萬分,於是滿懷期待地對楚秀傑說道:“嫂嫂,不知可否讓我也抱抱小侄子呀?”
楚秀傑笑著迴答道:“當然可以啦,來,我教教你該如何抱,這樣能讓孩子感覺更舒服一些哦。”說罷,她便耐心細致地給承熙示範起正確的抱娃姿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