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侍從坤寧宮中緩緩走出來之後,皇上原本掛在臉上的恭順之色猶如潮水般迅速退去,眨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則是滿臉令人不寒而栗的陰鷙神情,仿佛一層厚厚的烏雲籠罩在了他的麵龐之上。
站在一旁的心腹太監德福見狀,小心翼翼地湊上前去,輕聲說道:“陛下,這太後娘娘催促得愈發急切了,然而您卻將大部分秀女都送去了王府。
如此一來,此事究竟該當如何處置才好呢?”
皇上聞言,鼻腔裏發出一聲冷冷的哼聲,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與無奈道:“就憑朕如今這身體,即便後宮中有再多的宮妃環繞左右,恐怕也是難以懷上龍裔啊,她不過暗諷朕不能有子嗣罷了!”
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眸,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
稍稍停頓片刻之後,皇上接著吩咐道:“德福啊,你速速派人去加強對承熙的護衛工作。
無論如何,一定要確保他的安全萬無一失。
畢竟,承熙可是朕目前唯一的皇位繼承人。
再派些人手去徹查一下那些被送進王府的秀女。
若是發現其中有任何心懷叵測、不安分守己之人,也好趁早暗中將其處理掉,以免給日後留下禍根呐。
要知道,咱們這位王爺的心思可多著呢,可不能讓那些個女子成為他謀取權力的棋子呀!”
德福趕忙躬身應道:“是,奴才遵旨。雜家這就立刻安排人手前去辦理。”
德福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匆匆地轉身離去,隻留皇上獨自一人朝著錦繡宮的方向慢慢走去。
如藝端坐在宮內的桌前,聚精會神地翻閱著那堆積如山的賬冊。
自從錦茵公主的身體康複之後,柳如煙便開始逐步接手管理宮中的各項事務。
而德妃則以身體虛弱、精力不濟為由,向皇上懇請推辭掉參與其中的機會,以免卷入這二女之間的明爭暗鬥。
柳如煙自恃其高位份,時常指使如藝去承擔那些繁重且艱辛的工作任務。
然而幸運的是,因為錦茵公主對承熙這位兄長甚是喜愛,所以如藝和柳如煙之間的緊張關係倒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柳如煙出身富貴人家,從未親自操持過家中的內務瑣事,於是她索性將算賬之事全權交予如藝處理,並要求如藝完成核算後將結果送至她所居的宮殿之中。
正當如藝全神貫注地撥弄著算盤時,屋內突然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玉珠碰撞之聲。
皇上不知何時已經悄然走進了房間,他一眼就望見了正忙碌不停的如藝,不禁心生憐惜之情,輕聲說道:“真是辛苦愛妃了,朕瞧著你近日來都清減消瘦了許多呢。”
聽到皇上的話語,如藝趕忙放下手中的算盤,站起身來向著皇上行禮道:“臣妾拜見皇上,恭迎聖駕。皇上您可是已然處理完繁忙的政務了?”
皇上微微頷首,接著緩聲道:“今日朕前往母後那裏請安之時,永寧王府那邊傳過來一則消息,說是側妃與承晗妾室柳伊雪皆已懷有身孕了。”說這話的時候,皇上的語氣明顯有些低沉不悅。
聰慧過人的如藝一聽便知,皇上此般心情不佳,多半是又遭到了太後的催促施壓,皇上想承熙了吧!
如藝嘴角微揚,帶著一絲戲謔的笑容說道:“皇上,前天臣妾前往顏兮宮探望時,錦茵公主可是一直念叨著想念皇上您呢。”
皇上聽聞此言,不禁輕笑一聲,反問道:“哦?既然如此,那怎不見這小丫頭來找朕呢?難道是愛妃嫌棄朕,想趕朕走嗎?”
如藝趕忙收起剛才的揶揄之色,麵容變得莊重起來,認真地對皇上說道:“皇上,臣妾突然想起一事。那柳伊雪似乎正是柳如煙的侄女啊。
依臣妾之見,皇上是否應當將此消息傳遞到顏兮宮中去呢?”
皇上聽後,臉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微笑,但並未立刻迴應。
“娘娘,永寧王府有人求見。”
柳如煙正端坐在椅子上,聽到稟報後微微一怔,心中暗自思忖著永寧王府此刻派人前來所為何事。
不過,她很快便恢複了鎮定,緩緩開口吩咐道:“那就讓來人進來吧。”
不多時,一名侍女走進殿內,恭敬地行禮參拜道:“參見慧妃娘娘!王妃派遣奴婢前來給娘娘傳個信兒,府中的柳貴妾已有身孕,特命奴婢將這個喜訊告知娘娘。”
柳如煙輕輕點了點頭,示意身旁的宮女賞賜傳話之人。
宮女子墨走上前,遞給那名侍女一錠銀子,並說道:“辛苦姑娘跑這一趟了。”
那名王府的嬤嬤謝過賞賜後,接著說道:“王妃除了讓奴婢向娘娘傳達柳貴妾有孕之事外,還特意囑咐奴婢要尋到坤寧宮報信,告知皇後娘娘側妃和柳貴妾竟同時懷有身孕。”
待王府的人離去之後,柳如煙原本溫和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她靜靜地坐在那裏,眼神深邃而複雜,不知道心中究竟在思考些什麽……
自從秋側妃懷孕之後,她便將自己手頭的生意事務全權交托給了貼心的丫鬟打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安胎養身之中。
而另一邊,林芷涵卻如同一隻受驚的小鹿般,整日蜷縮在自己的屋中不肯踏出房門半步。
先是承瑜在街頭遭遇不測之事,後秋側妃身懷六甲,這接二連三的變故讓府中的下人們都噤若寒蟬,無人膽敢當著眾人之麵妄加議論。
然而,背地裏那些細碎的閑言碎語卻如潮水一般洶湧而來:“秋側妃和兒媳竟然同時有孕,日後也不知道究竟該是兒媳去伺候婆婆呢,還是婆婆反過來照料兒媳喲!”
這樣的話語,林芷涵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
每當她走出院子的時候,總是能隱隱約約地捕捉到這些隻言片語。
起初,她還試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一次又一次聽到類似的議論之後,林芷涵不願再邁出院子一步。
自從林芷涵嫁入王府以來,除了偶爾在飯桌上能夠見到姑姑林靜姝之外,平日裏這位姑姑從未主動前來探望過她。
此時此刻,林芷涵獨自一人蹲坐在屋角,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奔湧而出。
她心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當初若是沒有進宮,若是不曾踏入這王府的大門,或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吧?
可是,她的命運,被父母親人牢牢掌控著,根本就沒有給予她絲毫自主選擇的權利。
取而代之的,則是滿臉令人不寒而栗的陰鷙神情,仿佛一層厚厚的烏雲籠罩在了他的麵龐之上。
站在一旁的心腹太監德福見狀,小心翼翼地湊上前去,輕聲說道:“陛下,這太後娘娘催促得愈發急切了,然而您卻將大部分秀女都送去了王府。
如此一來,此事究竟該當如何處置才好呢?”
皇上聞言,鼻腔裏發出一聲冷冷的哼聲,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與無奈道:“就憑朕如今這身體,即便後宮中有再多的宮妃環繞左右,恐怕也是難以懷上龍裔啊,她不過暗諷朕不能有子嗣罷了!”
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眸,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
稍稍停頓片刻之後,皇上接著吩咐道:“德福啊,你速速派人去加強對承熙的護衛工作。
無論如何,一定要確保他的安全萬無一失。
畢竟,承熙可是朕目前唯一的皇位繼承人。
再派些人手去徹查一下那些被送進王府的秀女。
若是發現其中有任何心懷叵測、不安分守己之人,也好趁早暗中將其處理掉,以免給日後留下禍根呐。
要知道,咱們這位王爺的心思可多著呢,可不能讓那些個女子成為他謀取權力的棋子呀!”
德福趕忙躬身應道:“是,奴才遵旨。雜家這就立刻安排人手前去辦理。”
德福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匆匆地轉身離去,隻留皇上獨自一人朝著錦繡宮的方向慢慢走去。
如藝端坐在宮內的桌前,聚精會神地翻閱著那堆積如山的賬冊。
自從錦茵公主的身體康複之後,柳如煙便開始逐步接手管理宮中的各項事務。
而德妃則以身體虛弱、精力不濟為由,向皇上懇請推辭掉參與其中的機會,以免卷入這二女之間的明爭暗鬥。
柳如煙自恃其高位份,時常指使如藝去承擔那些繁重且艱辛的工作任務。
然而幸運的是,因為錦茵公主對承熙這位兄長甚是喜愛,所以如藝和柳如煙之間的緊張關係倒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柳如煙出身富貴人家,從未親自操持過家中的內務瑣事,於是她索性將算賬之事全權交予如藝處理,並要求如藝完成核算後將結果送至她所居的宮殿之中。
正當如藝全神貫注地撥弄著算盤時,屋內突然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玉珠碰撞之聲。
皇上不知何時已經悄然走進了房間,他一眼就望見了正忙碌不停的如藝,不禁心生憐惜之情,輕聲說道:“真是辛苦愛妃了,朕瞧著你近日來都清減消瘦了許多呢。”
聽到皇上的話語,如藝趕忙放下手中的算盤,站起身來向著皇上行禮道:“臣妾拜見皇上,恭迎聖駕。皇上您可是已然處理完繁忙的政務了?”
皇上微微頷首,接著緩聲道:“今日朕前往母後那裏請安之時,永寧王府那邊傳過來一則消息,說是側妃與承晗妾室柳伊雪皆已懷有身孕了。”說這話的時候,皇上的語氣明顯有些低沉不悅。
聰慧過人的如藝一聽便知,皇上此般心情不佳,多半是又遭到了太後的催促施壓,皇上想承熙了吧!
如藝嘴角微揚,帶著一絲戲謔的笑容說道:“皇上,前天臣妾前往顏兮宮探望時,錦茵公主可是一直念叨著想念皇上您呢。”
皇上聽聞此言,不禁輕笑一聲,反問道:“哦?既然如此,那怎不見這小丫頭來找朕呢?難道是愛妃嫌棄朕,想趕朕走嗎?”
如藝趕忙收起剛才的揶揄之色,麵容變得莊重起來,認真地對皇上說道:“皇上,臣妾突然想起一事。那柳伊雪似乎正是柳如煙的侄女啊。
依臣妾之見,皇上是否應當將此消息傳遞到顏兮宮中去呢?”
皇上聽後,臉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微笑,但並未立刻迴應。
“娘娘,永寧王府有人求見。”
柳如煙正端坐在椅子上,聽到稟報後微微一怔,心中暗自思忖著永寧王府此刻派人前來所為何事。
不過,她很快便恢複了鎮定,緩緩開口吩咐道:“那就讓來人進來吧。”
不多時,一名侍女走進殿內,恭敬地行禮參拜道:“參見慧妃娘娘!王妃派遣奴婢前來給娘娘傳個信兒,府中的柳貴妾已有身孕,特命奴婢將這個喜訊告知娘娘。”
柳如煙輕輕點了點頭,示意身旁的宮女賞賜傳話之人。
宮女子墨走上前,遞給那名侍女一錠銀子,並說道:“辛苦姑娘跑這一趟了。”
那名王府的嬤嬤謝過賞賜後,接著說道:“王妃除了讓奴婢向娘娘傳達柳貴妾有孕之事外,還特意囑咐奴婢要尋到坤寧宮報信,告知皇後娘娘側妃和柳貴妾竟同時懷有身孕。”
待王府的人離去之後,柳如煙原本溫和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她靜靜地坐在那裏,眼神深邃而複雜,不知道心中究竟在思考些什麽……
自從秋側妃懷孕之後,她便將自己手頭的生意事務全權交托給了貼心的丫鬟打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安胎養身之中。
而另一邊,林芷涵卻如同一隻受驚的小鹿般,整日蜷縮在自己的屋中不肯踏出房門半步。
先是承瑜在街頭遭遇不測之事,後秋側妃身懷六甲,這接二連三的變故讓府中的下人們都噤若寒蟬,無人膽敢當著眾人之麵妄加議論。
然而,背地裏那些細碎的閑言碎語卻如潮水一般洶湧而來:“秋側妃和兒媳竟然同時有孕,日後也不知道究竟該是兒媳去伺候婆婆呢,還是婆婆反過來照料兒媳喲!”
這樣的話語,林芷涵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
每當她走出院子的時候,總是能隱隱約約地捕捉到這些隻言片語。
起初,她還試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一次又一次聽到類似的議論之後,林芷涵不願再邁出院子一步。
自從林芷涵嫁入王府以來,除了偶爾在飯桌上能夠見到姑姑林靜姝之外,平日裏這位姑姑從未主動前來探望過她。
此時此刻,林芷涵獨自一人蹲坐在屋角,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奔湧而出。
她心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當初若是沒有進宮,若是不曾踏入這王府的大門,或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吧?
可是,她的命運,被父母親人牢牢掌控著,根本就沒有給予她絲毫自主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