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邀請
重迴1984:賺錢養娃把家忙 作者:竹籬清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桂芝訕訕然閉嘴,一臉不服氣。
王喜梅被氣得不行,聲音都拔高了幾個度,“果然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吃吃吃!餓死鬼投胎!”
徐大海扔了筷子,把所有海鮮都端迴屋裏。
這波操作著實讓王喜梅兩口子和三房錯愕不已。
張桂芝還沒吃飽,忍不住埋怨起王喜梅,“媽!好端端的你幹啥呢!大家都還沒吃呢!”
張桂芝男人徐大川跟著點頭,“一天天夠累人的,二嫂做好吃的犒勞大家也沒花你的錢,你說人家幹啥?”
王喜梅怒目圓瞪,理直氣壯反駁,“咋啦?那麽多東西也沒想著給你們大哥分一點,她壓根就沒把我們當一家子,我這個當婆婆訓斥兒媳婦怎麽了?你們也想反了天不成?”
徐大川兩口子立馬乖乖閉嘴。
二房房間裏。
徐大海往林英碗裏夾了一大筷子魚,“咱吃!吃完了明天努力幹活,爭取在孩子開學前搬新房,往後你自己當家做主,咱不受這份窩囊氣。”
以前他沒想那麽多,自從林英在娘家人麵前控訴他們一家的種種偏心,徐大海才意識到他爸媽有多離譜,現在的想法也漸漸多了。
林英滿意徐大海的維護,對他的態度好了不少,“聽你的!”
第二天,王喜梅就聽村裏的親戚說徐大海把借的錢都還了,跑到新房那邊一看,見師傅都開工了,立馬拽住徐大海大罵,“你哪來的錢蓋房子,我告訴你老二,你要是敢做缺德事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
她不認為徐大海短短時間能弄出這麽大一筆錢,有理有據懷疑徐大海在外麵放高利貸了。
徐大海火熱的心因為王喜梅這番話徹底涼了,臉色也沉了下來,深深看了王喜梅一眼,道:“成!那現在就分家吧,免得出了事還連累你。”
王喜梅氣得捂著胸口,“你......你這個混賬東西!”
母子倆掰扯了一會兒,王喜梅真火急火燎地跑了,到處嚷嚷著徐大海放高利貸。
把徐大海大哥徐大天一家都給嚇出來了,所有人都輪著勸徐大海,徐大海就是不為所動。
王喜梅哭得不行,“分家!現在就分家!這麽不省心的兒子就當死了,我不要了!”
在王喜梅堅持下,徐大海一家找村支書把分家的事情給敲定了。
王喜梅生怕被徐大海連累,還要徐大海寫一份斷親說明,以後徐大海的事情跟他們老兩口無關,更是與其他兄弟沒有任何關係,但徐大海需要跟其他兄弟一起分擔老兩口的養老的問題,每個月按照正常標準給錢,其他事情不用徐大海管。
林英知道這個結果被氣得不行,卻生生忍了下來。
房子蓋得差不多的時候,分家和斷親的事情也辦妥了。
王喜梅之前一直擔心要債的找上門,等這些東西辦妥,她是徹底安心了,又有精力指著徐大海兩口子罵。
結果徐大海兩口子已經把新房子蓋好,家具都抬進去了,隨時準備搬新房。
王喜梅看過新房後,嫉妒得不行,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村裏人誇這新房,她就給人家潑冷水,說要債的很快就來了,徐大海兩口子風光不了多久。
徐大海和林英自然也聽到這些風言風語,兩口子完全沒放在心上。
在孩子快開學的時候,夫妻倆一起去了一趟南嶼接孩子,順便邀請林琴一家過去喝喬遷喜酒。
兩口子剛到南溪邊上就看見自家兩個兒子在那邊摸石螺。
徐大海趕忙跑過去,“你們幹啥呢?”
徐健徐康迴頭,發現自家爸媽來了,特別高興。
徐健大聲迴道:“我們摸石螺呢!可以賣錢。”
兩口子對視一眼,徐大海強忍著沒發火了,看了一下,發現附近隻有一條漁船,沒人了,“你們不是在你們小姨家裏嗎?怎麽跑這裏玩水了?”
徐康弱弱解釋,“表弟表妹去上課了,我們在島上無聊,小姨就帶我們摸石螺撿鴨蛋,她剛迴去做飯,讓阿公照看我們。”
夫妻倆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正好看見笑容慈祥的撐船老漢。
徐大海心裏的火氣瞬間熄了,跟老漢攀談了兩句,一家四口上了船,去往南嶼。
在船上兩個孩子一人一句,把這段時間的生活全都告訴林英兩口子。
“我們白天去下地籠,摸石螺,撿鴨蛋,第二天姨丈會幫我們送去菜市場賣了,這段時間我們攢了好多錢了!”
徐大海歡喜地摸了摸兩個兒子的腦袋,“不錯不錯,都知道努力賺錢,是個好樣的!”
這年頭孩子皮實,不幹活就搗蛋,徐大海兩口子是壓根沒有心疼孩子的意思,隻覺得自家兒子出門幾天懂事了,至於賺錢多少不重要。
漁船到了南嶼。
一家四口謝過老漢就上去敲門。
過了一會兒林琴才過來開門,見林英兩口子來了,特別高興,“正好做了飯菜,你們先吃。”
林英笑容滿麵道:“我這次過來是來接孩子的,順便請你們去吃喬遷酒。”
林琴大喜,“房子蓋好了?”
林英忙不迭點頭,“幸好有你和爸支持,都弄好了,就等搬過去了。”
隨後林英還把徐家那些破事告訴林琴,把林琴氣得不行。
“那樣的公婆斷就斷了,免得以後出了啥事還要你們當冤大頭,正好你過來,我這段時間在市區看房子,看中了中山路那邊兩間老房子,都是普通住宅,但可以改,前麵能改成鋪麵,後麵住人,裏弄你也知道,前頭看著小小的,其實後麵的位置還可以,上下兩層,能住人,還有一個天井。
那邊的房價在四千三到四千五左右,我打算壓一壓價,都買了。
這事我跟爸商量過了,來年他那邊再補給我三千,這兩間房子先拿下,免得後麵漲價再買不劃算,而且過了這個村不一定有這個店。”
林英聽得一愣一愣的,猛吞了吞口水,“這樣爸豈不是把老底都掏了?”
林琴點了點頭,“差不多吧!不過也就一年而已,明年掙了錢他就可以全都攢著,不用再替咱倆操心了。”
王喜梅被氣得不行,聲音都拔高了幾個度,“果然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吃吃吃!餓死鬼投胎!”
徐大海扔了筷子,把所有海鮮都端迴屋裏。
這波操作著實讓王喜梅兩口子和三房錯愕不已。
張桂芝還沒吃飽,忍不住埋怨起王喜梅,“媽!好端端的你幹啥呢!大家都還沒吃呢!”
張桂芝男人徐大川跟著點頭,“一天天夠累人的,二嫂做好吃的犒勞大家也沒花你的錢,你說人家幹啥?”
王喜梅怒目圓瞪,理直氣壯反駁,“咋啦?那麽多東西也沒想著給你們大哥分一點,她壓根就沒把我們當一家子,我這個當婆婆訓斥兒媳婦怎麽了?你們也想反了天不成?”
徐大川兩口子立馬乖乖閉嘴。
二房房間裏。
徐大海往林英碗裏夾了一大筷子魚,“咱吃!吃完了明天努力幹活,爭取在孩子開學前搬新房,往後你自己當家做主,咱不受這份窩囊氣。”
以前他沒想那麽多,自從林英在娘家人麵前控訴他們一家的種種偏心,徐大海才意識到他爸媽有多離譜,現在的想法也漸漸多了。
林英滿意徐大海的維護,對他的態度好了不少,“聽你的!”
第二天,王喜梅就聽村裏的親戚說徐大海把借的錢都還了,跑到新房那邊一看,見師傅都開工了,立馬拽住徐大海大罵,“你哪來的錢蓋房子,我告訴你老二,你要是敢做缺德事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
她不認為徐大海短短時間能弄出這麽大一筆錢,有理有據懷疑徐大海在外麵放高利貸了。
徐大海火熱的心因為王喜梅這番話徹底涼了,臉色也沉了下來,深深看了王喜梅一眼,道:“成!那現在就分家吧,免得出了事還連累你。”
王喜梅氣得捂著胸口,“你......你這個混賬東西!”
母子倆掰扯了一會兒,王喜梅真火急火燎地跑了,到處嚷嚷著徐大海放高利貸。
把徐大海大哥徐大天一家都給嚇出來了,所有人都輪著勸徐大海,徐大海就是不為所動。
王喜梅哭得不行,“分家!現在就分家!這麽不省心的兒子就當死了,我不要了!”
在王喜梅堅持下,徐大海一家找村支書把分家的事情給敲定了。
王喜梅生怕被徐大海連累,還要徐大海寫一份斷親說明,以後徐大海的事情跟他們老兩口無關,更是與其他兄弟沒有任何關係,但徐大海需要跟其他兄弟一起分擔老兩口的養老的問題,每個月按照正常標準給錢,其他事情不用徐大海管。
林英知道這個結果被氣得不行,卻生生忍了下來。
房子蓋得差不多的時候,分家和斷親的事情也辦妥了。
王喜梅之前一直擔心要債的找上門,等這些東西辦妥,她是徹底安心了,又有精力指著徐大海兩口子罵。
結果徐大海兩口子已經把新房子蓋好,家具都抬進去了,隨時準備搬新房。
王喜梅看過新房後,嫉妒得不行,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村裏人誇這新房,她就給人家潑冷水,說要債的很快就來了,徐大海兩口子風光不了多久。
徐大海和林英自然也聽到這些風言風語,兩口子完全沒放在心上。
在孩子快開學的時候,夫妻倆一起去了一趟南嶼接孩子,順便邀請林琴一家過去喝喬遷喜酒。
兩口子剛到南溪邊上就看見自家兩個兒子在那邊摸石螺。
徐大海趕忙跑過去,“你們幹啥呢?”
徐健徐康迴頭,發現自家爸媽來了,特別高興。
徐健大聲迴道:“我們摸石螺呢!可以賣錢。”
兩口子對視一眼,徐大海強忍著沒發火了,看了一下,發現附近隻有一條漁船,沒人了,“你們不是在你們小姨家裏嗎?怎麽跑這裏玩水了?”
徐康弱弱解釋,“表弟表妹去上課了,我們在島上無聊,小姨就帶我們摸石螺撿鴨蛋,她剛迴去做飯,讓阿公照看我們。”
夫妻倆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正好看見笑容慈祥的撐船老漢。
徐大海心裏的火氣瞬間熄了,跟老漢攀談了兩句,一家四口上了船,去往南嶼。
在船上兩個孩子一人一句,把這段時間的生活全都告訴林英兩口子。
“我們白天去下地籠,摸石螺,撿鴨蛋,第二天姨丈會幫我們送去菜市場賣了,這段時間我們攢了好多錢了!”
徐大海歡喜地摸了摸兩個兒子的腦袋,“不錯不錯,都知道努力賺錢,是個好樣的!”
這年頭孩子皮實,不幹活就搗蛋,徐大海兩口子是壓根沒有心疼孩子的意思,隻覺得自家兒子出門幾天懂事了,至於賺錢多少不重要。
漁船到了南嶼。
一家四口謝過老漢就上去敲門。
過了一會兒林琴才過來開門,見林英兩口子來了,特別高興,“正好做了飯菜,你們先吃。”
林英笑容滿麵道:“我這次過來是來接孩子的,順便請你們去吃喬遷酒。”
林琴大喜,“房子蓋好了?”
林英忙不迭點頭,“幸好有你和爸支持,都弄好了,就等搬過去了。”
隨後林英還把徐家那些破事告訴林琴,把林琴氣得不行。
“那樣的公婆斷就斷了,免得以後出了啥事還要你們當冤大頭,正好你過來,我這段時間在市區看房子,看中了中山路那邊兩間老房子,都是普通住宅,但可以改,前麵能改成鋪麵,後麵住人,裏弄你也知道,前頭看著小小的,其實後麵的位置還可以,上下兩層,能住人,還有一個天井。
那邊的房價在四千三到四千五左右,我打算壓一壓價,都買了。
這事我跟爸商量過了,來年他那邊再補給我三千,這兩間房子先拿下,免得後麵漲價再買不劃算,而且過了這個村不一定有這個店。”
林英聽得一愣一愣的,猛吞了吞口水,“這樣爸豈不是把老底都掏了?”
林琴點了點頭,“差不多吧!不過也就一年而已,明年掙了錢他就可以全都攢著,不用再替咱倆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