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去房山社一趟
重迴1984:賺錢養娃把家忙 作者:竹籬清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七八八的東西買完,再把河蝦送到國興大飯店,今天花出去的錢和賺的正好持平了。
兩人帶著那些東西迴到漁船上。
林義看了果然又念叨了起來。
林琴和陳文軍已經習慣,把東西放下後,他們開始商量接下來的開荒和賺錢安排。
林琴把剩下那些錢拿出來,道:“咱就剩三百多,蓋房子顯然是不夠用的,得一邊開荒一邊攢錢,爭取今年過年前搬新家。”
“有誌氣!”林義笑得合不攏嘴。
陳文軍連連點點頭,“那我們怎麽安排?要不以後早上你幫我一起把魚送到菜市街,我來賣魚,你先去荒島?不行不行.....你也不會撐船!要不這樣!我一早先送你們去荒島,再去賣魚,迴頭再去國興大飯店送貨,就是要多跑一趟。”
似乎怎麽安排都不好。
林琴想了想,道:“還是我們一起吧,早上一起去菜市街賣魚,早點收攤去送貨,迴來你去開荒,我去釣魚,筍殼魚等傍晚的時候再抓也行。”
“媽媽,還有我們,我們也可以幫忙,我們在家釣魚!”劉丫丫興奮地舉著手發言。
陳平安也跟著一起舉手。
林義嗬嗬笑道:“好好好!外公跟你們一起,咱三個在家釣魚,你們手氣比外公好,多釣幾條大魚,到時候住大房子!”
兩個孩子被林義畫的大餅哄得不知道東西南北,一個勁兒地點頭,恨不得現在就拿著魚竿去釣魚。
林琴和陳文軍把證件收拾好,先把船劃到南嶼,他和林琴穿上雨鞋,拿著鋤頭耙子上島先把蓋房子的那塊地清理出來。
林義帶著兩個孩子在南嶼附近釣魚。
豁口出來就是深水區,這地方大魚應該比他們尋常時候釣魚的地方多。
三人用兩根魚竿,兩個孩子一人一根,林義負責幫忙。
林琴和陳文軍還沒走多遠就聽見漁船上傳來劉丫丫興奮地喊聲,“外公,好大好大!是大白鰱!”
“喲!我們丫丫都認識白鰱了!能有六七斤呢!我的天!怎麽這麽大喲!”林義寵溺誇張的聲音遠遠出來。
林琴和陳文軍相視一笑,加快速度,不一會兒就找了一塊地勢比較高的平地。
“這一片目測能有十幾畝呢!我們要挖多大的範圍?”林琴拋了兩下,抬頭一看,陳文軍貌似還沒跟耙子磨合好,整了半天也沒能駕馭耙子。
林琴被逗得哈哈大笑,“不是你這樣用的!像我這樣,一手在前,一手在後,靠巧勁斜向下紮進地裏,再用力把土帶出來,你看,這些雜草就能連根拔起。
要是碰到紮根比較深的雜草就要用鋤頭,蓋房子的地一定要把草根處理幹淨,不然哪天破土而出就麻煩了!”
上林村那邊還有許多人家裏是踩實的泥地,沒有鋪裝,喜陰的雜草經常能從床底下或者桌椅底下破土而出,這種破土而出的雜草往往根係紮得特別深,無法徹底清除,今年拔了明年又長,煩不勝煩。
最好的法子就是一開始弄幹淨。
陳文軍上輩子沒蓋過像樣的房子,林琴盡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告訴他。
卻見陳文軍抬頭看著四周的山,若有所思。
“怎麽了?”林琴順著他的視線望去,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陳文軍收迴視線,沉吟道:“這島上最不缺的就是岩石,我想上去撿石頭,咱把地基墊高,至少要比豁口高,這樣下雨的話就不怕積水了。”
他們這裏夏初到中秋之前都有可能刮台風,萬一下大雨南溪水位上漲,這島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淹沒。
陳文軍想到的問題林琴也想到了。
兩人麵麵相覷,發現蓋房子果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為拿不定主意,他們隻能暫時清理一塊地方,等天快黑了才上船,跟林義說了下大概情況。
林義當即笑道:“這還不簡單,你們翻地的時候看看有沒有石螺殼或者溪蛤的殼,要是翻出來說明那地方曾經被大水衝過,換個地方就行。
整個島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我就不信找不出一個適合蓋房子的地兒!”
“那倒也是!”陳文軍大笑,緊皺的眉頭鬆開了。
第二天不到五點,兩人去起地籠,把昨天孩子們釣的那些魚裝上推車,先趕去菜市路擺攤,不到八點就把剩下的貨和河蝦送去國興大飯店。
他們前腳剛走,張友仁後腳就來了,見攤位空了,急了,“賣魚的呢?怎麽最近這段時間都沒看見他們?”
邊上的大娘大聲調侃,“你來晚啦!現在他們來的早,收攤也早,下迴六點過來,肯定能買到他家的魚。”
“去去去.....六點我還沒上班呢!”張友仁鬱悶得不行。
其他魚販的魚都比不上陳文軍的種類多,就連大魚都沒幾條,還不好討價還價,要是給陳文軍買,他能吃不少迴扣。
可他是給公家幹活,又不是為自家買菜,起早貪黑不會漲工資,每天八點半左右到菜市場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大娘就喜歡看摳門的張友仁吃癟,笑得那叫一個一個歡實。
陳文軍和林琴八點多到國興大飯店。
熟門熟路把東西送去後廚。
經過這段時間的合作,鄭國興完全相信兩人的人品,讓他們自己稱重,報數,自己痛快付錢,還能省不少時間。
兩人從鄭國興這裏拿了七十二塊,帶著剩下那些魚離開。
鄭國興看了一眼,道:“就剩那麽一點,都給我得了。”
陳文軍卻是搖頭,“不成不成,賣給你豈不是砸你招牌!我們可不能為了賣魚坑你,一會兒我和阿琴還要去其他地方,正好沿路叫賣,應該能賣完。”
“隨你!”鄭國興忙著做菜,沒空跟陳文軍客套。
兩人離開國興大飯店後,立馬推著推車趕往房山社。
等到地方都九點多了,村裏人都在地裏幹活,隻有一群老頭老太太聚在小賣部外麵說著東家長西家短,順便再編個筐,搓個麻繩啥的。
陳文軍和林琴是生麵孔,一進村就吸引了大家的視線。
林琴做好心理建設,笑眯眯地過去詢問,“阿婆,你們買魚嗎?新鮮的鯽魚鯉魚,南溪釣上來的,要看看不?”
“喲!是賣魚的呀!我們看看.....咋賣的?”一個阿婆伸長脖子看向水桶裏的魚,還想撈出來瞧瞧。
兩人帶著那些東西迴到漁船上。
林義看了果然又念叨了起來。
林琴和陳文軍已經習慣,把東西放下後,他們開始商量接下來的開荒和賺錢安排。
林琴把剩下那些錢拿出來,道:“咱就剩三百多,蓋房子顯然是不夠用的,得一邊開荒一邊攢錢,爭取今年過年前搬新家。”
“有誌氣!”林義笑得合不攏嘴。
陳文軍連連點點頭,“那我們怎麽安排?要不以後早上你幫我一起把魚送到菜市街,我來賣魚,你先去荒島?不行不行.....你也不會撐船!要不這樣!我一早先送你們去荒島,再去賣魚,迴頭再去國興大飯店送貨,就是要多跑一趟。”
似乎怎麽安排都不好。
林琴想了想,道:“還是我們一起吧,早上一起去菜市街賣魚,早點收攤去送貨,迴來你去開荒,我去釣魚,筍殼魚等傍晚的時候再抓也行。”
“媽媽,還有我們,我們也可以幫忙,我們在家釣魚!”劉丫丫興奮地舉著手發言。
陳平安也跟著一起舉手。
林義嗬嗬笑道:“好好好!外公跟你們一起,咱三個在家釣魚,你們手氣比外公好,多釣幾條大魚,到時候住大房子!”
兩個孩子被林義畫的大餅哄得不知道東西南北,一個勁兒地點頭,恨不得現在就拿著魚竿去釣魚。
林琴和陳文軍把證件收拾好,先把船劃到南嶼,他和林琴穿上雨鞋,拿著鋤頭耙子上島先把蓋房子的那塊地清理出來。
林義帶著兩個孩子在南嶼附近釣魚。
豁口出來就是深水區,這地方大魚應該比他們尋常時候釣魚的地方多。
三人用兩根魚竿,兩個孩子一人一根,林義負責幫忙。
林琴和陳文軍還沒走多遠就聽見漁船上傳來劉丫丫興奮地喊聲,“外公,好大好大!是大白鰱!”
“喲!我們丫丫都認識白鰱了!能有六七斤呢!我的天!怎麽這麽大喲!”林義寵溺誇張的聲音遠遠出來。
林琴和陳文軍相視一笑,加快速度,不一會兒就找了一塊地勢比較高的平地。
“這一片目測能有十幾畝呢!我們要挖多大的範圍?”林琴拋了兩下,抬頭一看,陳文軍貌似還沒跟耙子磨合好,整了半天也沒能駕馭耙子。
林琴被逗得哈哈大笑,“不是你這樣用的!像我這樣,一手在前,一手在後,靠巧勁斜向下紮進地裏,再用力把土帶出來,你看,這些雜草就能連根拔起。
要是碰到紮根比較深的雜草就要用鋤頭,蓋房子的地一定要把草根處理幹淨,不然哪天破土而出就麻煩了!”
上林村那邊還有許多人家裏是踩實的泥地,沒有鋪裝,喜陰的雜草經常能從床底下或者桌椅底下破土而出,這種破土而出的雜草往往根係紮得特別深,無法徹底清除,今年拔了明年又長,煩不勝煩。
最好的法子就是一開始弄幹淨。
陳文軍上輩子沒蓋過像樣的房子,林琴盡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告訴他。
卻見陳文軍抬頭看著四周的山,若有所思。
“怎麽了?”林琴順著他的視線望去,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陳文軍收迴視線,沉吟道:“這島上最不缺的就是岩石,我想上去撿石頭,咱把地基墊高,至少要比豁口高,這樣下雨的話就不怕積水了。”
他們這裏夏初到中秋之前都有可能刮台風,萬一下大雨南溪水位上漲,這島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淹沒。
陳文軍想到的問題林琴也想到了。
兩人麵麵相覷,發現蓋房子果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為拿不定主意,他們隻能暫時清理一塊地方,等天快黑了才上船,跟林義說了下大概情況。
林義當即笑道:“這還不簡單,你們翻地的時候看看有沒有石螺殼或者溪蛤的殼,要是翻出來說明那地方曾經被大水衝過,換個地方就行。
整個島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我就不信找不出一個適合蓋房子的地兒!”
“那倒也是!”陳文軍大笑,緊皺的眉頭鬆開了。
第二天不到五點,兩人去起地籠,把昨天孩子們釣的那些魚裝上推車,先趕去菜市路擺攤,不到八點就把剩下的貨和河蝦送去國興大飯店。
他們前腳剛走,張友仁後腳就來了,見攤位空了,急了,“賣魚的呢?怎麽最近這段時間都沒看見他們?”
邊上的大娘大聲調侃,“你來晚啦!現在他們來的早,收攤也早,下迴六點過來,肯定能買到他家的魚。”
“去去去.....六點我還沒上班呢!”張友仁鬱悶得不行。
其他魚販的魚都比不上陳文軍的種類多,就連大魚都沒幾條,還不好討價還價,要是給陳文軍買,他能吃不少迴扣。
可他是給公家幹活,又不是為自家買菜,起早貪黑不會漲工資,每天八點半左右到菜市場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大娘就喜歡看摳門的張友仁吃癟,笑得那叫一個一個歡實。
陳文軍和林琴八點多到國興大飯店。
熟門熟路把東西送去後廚。
經過這段時間的合作,鄭國興完全相信兩人的人品,讓他們自己稱重,報數,自己痛快付錢,還能省不少時間。
兩人從鄭國興這裏拿了七十二塊,帶著剩下那些魚離開。
鄭國興看了一眼,道:“就剩那麽一點,都給我得了。”
陳文軍卻是搖頭,“不成不成,賣給你豈不是砸你招牌!我們可不能為了賣魚坑你,一會兒我和阿琴還要去其他地方,正好沿路叫賣,應該能賣完。”
“隨你!”鄭國興忙著做菜,沒空跟陳文軍客套。
兩人離開國興大飯店後,立馬推著推車趕往房山社。
等到地方都九點多了,村裏人都在地裏幹活,隻有一群老頭老太太聚在小賣部外麵說著東家長西家短,順便再編個筐,搓個麻繩啥的。
陳文軍和林琴是生麵孔,一進村就吸引了大家的視線。
林琴做好心理建設,笑眯眯地過去詢問,“阿婆,你們買魚嗎?新鮮的鯽魚鯉魚,南溪釣上來的,要看看不?”
“喲!是賣魚的呀!我們看看.....咋賣的?”一個阿婆伸長脖子看向水桶裏的魚,還想撈出來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