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家訪
重迴1984:賺錢養娃把家忙 作者:竹籬清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琴發出爽朗的大笑。
“爸,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今天下午我豁出去了,把那個安美華狠狠罵了一頓,順便還把她揍成了豬頭,這次事情鬧大了,我倒要看看她能不能繼續留在安山社小學教書!”林琴握緊拳頭,中氣十足。
陳欣悅在一旁用力鼓掌,“媽媽棒棒,媽媽最厲害了!”
陳瑞予憋了半天,跟著小聲說道:“媽媽棒棒!”
幾個大人都愣了一下。
林琴反應過來,寵溺揉了揉陳瑞予的腦袋,“你們也很勇敢,下次碰到這種事情盡管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不主動欺負人,但也不能讓人欺負了。
平安,咱們隻是一邊手腳不利索,身體比不上人家我們就努力讀書,以後靠聰明才智一樣能出人頭地。”
兩個孩子重重點頭。
林義迴過神來,有些擔憂地問道:“你們把事情鬧大了,孩子以後還去學校念書嗎?”
陳文軍笑道:“爸,你放心,阿琴跟教育局的督導員說了,人家表示會向領導請示,後麵應該會把孩子們安排到其他學校。”
“那就好,那就好!”林義沒了後顧之憂,趕忙張羅孩子們先到一邊等著,“還有這些瓷磚,估計要再弄一船才行。”
陳文軍拍了拍腦袋,“爸,今天忙暈了,我都忘了問你,這些東西是怎麽迴事?誰送來的?”
林義意味深長地說道:“應該是你救的那個人給咱家買的,那天他要給你錢,你死活不肯收,結果人家就直接給定了這些東西送過來。
我是一直等到送貨司機過來,拉著人家追問了半天才知道的,原本我是想讓司機把東西拉迴去,可人家說這批貨走的是內部價,不讓退的,我們不要就得自己處理,這我哪裏能處理?隻好先把東西弄到南嶼,等你們迴來再說了。”
陳文軍糾結了半天,最後無奈歎了口氣,“算了,那就先弄過去吧,我們一起幹活快一點,丫丫平安,一會兒你們也上船,我先送你們迴家。”
兩個孩子乖巧點頭。
這麽一通忙活,直到天徹底暗下來他們才把所有東西搬到島上。
有了這些東西,現在繼續開工都沒問題,但他們欠張永泉的錢還沒還清,不好繼續欠錢,隻能先把東西擱置在一旁,用塑料大棚蓋著。
接下來幾天,陳文軍和林琴照樣早出晚歸賺錢。
兩個孩子在家裏養了三四天差不多沒什麽大問題了。
這天兩口子幹活迴到南溪,發現黃偉雄、李茂傑,還有那個老教師提著東西在他們家漁船邊上站著。
兩口子對視一眼,朝他們走過去。
“督導員同誌!”陳文軍打了一聲招唿。
黃偉雄主動迎上前和陳文軍握手,“陳文軍同誌,我們今天是上門了解陳瑞予同學和陳欣悅同學的情況的,李校長和周老師是來跟你們道歉的。”
李茂傑在一旁不停地點頭賠笑,全然沒了那天的盛氣淩人。
周老師則是有些羞愧窘迫。
在黃偉雄說完就誠懇地上前一步,彎腰,神情肅穆,“陳瑞予陳欣悅家長,那天我因為先入為主的印象,差點冤枉兩個孩子,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不恥,對不起!”
陳文軍麵色一緩,客氣地說道:“老師的道歉我接受,去家裏坐坐吧。”
黃偉雄點了點頭,他們剛剛就上船了,見船艙關著,家裏顯然是沒人,這才又跑了下來。
林琴上去打開船艙門。
三人剛進船艙坐好,陳文軍就開船了。
黃偉雄好奇地問道:“兩個孩子不在家嗎?”
林琴往外看了一眼,笑道:“在的,這船隻是我們家出門的交通用工具,兩個孩子這幾天都在家裏養傷,沒出來。”
周老師疑惑問道:“陳瑞予媽媽,你們不是住在船上嗎?”
她不是安山社本村的,對南溪這一片的疍民並沒有多少了解,隻知道他們吃喝拉撒都在船上。
林琴爽朗笑道:“我們蓋了房子,早就不住船上了。”
周老師點點頭,禮貌地沒再繼續追問。
等船到了南嶼,林琴請他們下去,豁口大門一開。
三人看清島上的情況,見一大片荒地除了開墾出來的那些田地,就一座兩層樓房,不免震驚。
“這裏就你們一戶人家?”黃偉雄詢問道。
林琴頷首,解釋道:“這座島都是我們家的。”
“嘶!”三人倒吸一口冷氣。
黃偉雄和周老師是震驚加感歎,李茂傑則是臉色有些蒼白和後怕,還有一絲絲懊惱,早知道那兩個學生是這種家境,他那天肯定不會那麽衝動,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李茂傑一邊懊惱一邊跟在黃偉雄身後往樓房走去。
經過那堆塑料棚子的時候,黃偉雄多看了兩眼。
陳文軍便道:“那些是裝修用的瓷磚和水泥,房子剛建好沒多久,二樓和樓梯裝修好了,等味道散了就搬上去住,到時候再裝修一樓。”
這麽大的樓房還裝修了?
三人再次刷新對陳家的認知,等進了屋子,看見洋氣的樓梯,三人心裏也有底了。
林義知道三人的身份後,十分殷勤地給他們燒水泡茶,並讓兩個孩子出來。
黃偉雄一看見孩子,立馬關切地詢問,“這幾天感覺怎麽樣?身上還有什麽地方不舒服?”
兩個孩子老實搖頭。
說起孩子的傷,林義就忍不住插嘴,碎碎念道:“督導員同誌,我家這兩個孩子是真的又乖又聽話,以前大人忙的時候,他們自己在船上玩,不吵不鬧,還能幫大人幹活,懂事得讓人心疼,你看看他們的作業。”
林義跑迴屋裏,把兩個孩子的書本和作業本拿給他們過目。
那作業本幹淨整潔,一看就知道被兩個孩子保護得很,作業本上的大字不說多好看,但一筆一劃很是工整,可見孩子寫作業的態度十分端正。
周老師教了這麽多年書,也是個惜才的,村裏的孩子大多皮實,一年級的學生像兩個孩子這樣愛惜書本的還真不多。
當下周老師便鄭重地把兩個孩子誇了一頓。
說得兩個孩子都不好意思了。
“爸,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今天下午我豁出去了,把那個安美華狠狠罵了一頓,順便還把她揍成了豬頭,這次事情鬧大了,我倒要看看她能不能繼續留在安山社小學教書!”林琴握緊拳頭,中氣十足。
陳欣悅在一旁用力鼓掌,“媽媽棒棒,媽媽最厲害了!”
陳瑞予憋了半天,跟著小聲說道:“媽媽棒棒!”
幾個大人都愣了一下。
林琴反應過來,寵溺揉了揉陳瑞予的腦袋,“你們也很勇敢,下次碰到這種事情盡管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不主動欺負人,但也不能讓人欺負了。
平安,咱們隻是一邊手腳不利索,身體比不上人家我們就努力讀書,以後靠聰明才智一樣能出人頭地。”
兩個孩子重重點頭。
林義迴過神來,有些擔憂地問道:“你們把事情鬧大了,孩子以後還去學校念書嗎?”
陳文軍笑道:“爸,你放心,阿琴跟教育局的督導員說了,人家表示會向領導請示,後麵應該會把孩子們安排到其他學校。”
“那就好,那就好!”林義沒了後顧之憂,趕忙張羅孩子們先到一邊等著,“還有這些瓷磚,估計要再弄一船才行。”
陳文軍拍了拍腦袋,“爸,今天忙暈了,我都忘了問你,這些東西是怎麽迴事?誰送來的?”
林義意味深長地說道:“應該是你救的那個人給咱家買的,那天他要給你錢,你死活不肯收,結果人家就直接給定了這些東西送過來。
我是一直等到送貨司機過來,拉著人家追問了半天才知道的,原本我是想讓司機把東西拉迴去,可人家說這批貨走的是內部價,不讓退的,我們不要就得自己處理,這我哪裏能處理?隻好先把東西弄到南嶼,等你們迴來再說了。”
陳文軍糾結了半天,最後無奈歎了口氣,“算了,那就先弄過去吧,我們一起幹活快一點,丫丫平安,一會兒你們也上船,我先送你們迴家。”
兩個孩子乖巧點頭。
這麽一通忙活,直到天徹底暗下來他們才把所有東西搬到島上。
有了這些東西,現在繼續開工都沒問題,但他們欠張永泉的錢還沒還清,不好繼續欠錢,隻能先把東西擱置在一旁,用塑料大棚蓋著。
接下來幾天,陳文軍和林琴照樣早出晚歸賺錢。
兩個孩子在家裏養了三四天差不多沒什麽大問題了。
這天兩口子幹活迴到南溪,發現黃偉雄、李茂傑,還有那個老教師提著東西在他們家漁船邊上站著。
兩口子對視一眼,朝他們走過去。
“督導員同誌!”陳文軍打了一聲招唿。
黃偉雄主動迎上前和陳文軍握手,“陳文軍同誌,我們今天是上門了解陳瑞予同學和陳欣悅同學的情況的,李校長和周老師是來跟你們道歉的。”
李茂傑在一旁不停地點頭賠笑,全然沒了那天的盛氣淩人。
周老師則是有些羞愧窘迫。
在黃偉雄說完就誠懇地上前一步,彎腰,神情肅穆,“陳瑞予陳欣悅家長,那天我因為先入為主的印象,差點冤枉兩個孩子,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不恥,對不起!”
陳文軍麵色一緩,客氣地說道:“老師的道歉我接受,去家裏坐坐吧。”
黃偉雄點了點頭,他們剛剛就上船了,見船艙關著,家裏顯然是沒人,這才又跑了下來。
林琴上去打開船艙門。
三人剛進船艙坐好,陳文軍就開船了。
黃偉雄好奇地問道:“兩個孩子不在家嗎?”
林琴往外看了一眼,笑道:“在的,這船隻是我們家出門的交通用工具,兩個孩子這幾天都在家裏養傷,沒出來。”
周老師疑惑問道:“陳瑞予媽媽,你們不是住在船上嗎?”
她不是安山社本村的,對南溪這一片的疍民並沒有多少了解,隻知道他們吃喝拉撒都在船上。
林琴爽朗笑道:“我們蓋了房子,早就不住船上了。”
周老師點點頭,禮貌地沒再繼續追問。
等船到了南嶼,林琴請他們下去,豁口大門一開。
三人看清島上的情況,見一大片荒地除了開墾出來的那些田地,就一座兩層樓房,不免震驚。
“這裏就你們一戶人家?”黃偉雄詢問道。
林琴頷首,解釋道:“這座島都是我們家的。”
“嘶!”三人倒吸一口冷氣。
黃偉雄和周老師是震驚加感歎,李茂傑則是臉色有些蒼白和後怕,還有一絲絲懊惱,早知道那兩個學生是這種家境,他那天肯定不會那麽衝動,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李茂傑一邊懊惱一邊跟在黃偉雄身後往樓房走去。
經過那堆塑料棚子的時候,黃偉雄多看了兩眼。
陳文軍便道:“那些是裝修用的瓷磚和水泥,房子剛建好沒多久,二樓和樓梯裝修好了,等味道散了就搬上去住,到時候再裝修一樓。”
這麽大的樓房還裝修了?
三人再次刷新對陳家的認知,等進了屋子,看見洋氣的樓梯,三人心裏也有底了。
林義知道三人的身份後,十分殷勤地給他們燒水泡茶,並讓兩個孩子出來。
黃偉雄一看見孩子,立馬關切地詢問,“這幾天感覺怎麽樣?身上還有什麽地方不舒服?”
兩個孩子老實搖頭。
說起孩子的傷,林義就忍不住插嘴,碎碎念道:“督導員同誌,我家這兩個孩子是真的又乖又聽話,以前大人忙的時候,他們自己在船上玩,不吵不鬧,還能幫大人幹活,懂事得讓人心疼,你看看他們的作業。”
林義跑迴屋裏,把兩個孩子的書本和作業本拿給他們過目。
那作業本幹淨整潔,一看就知道被兩個孩子保護得很,作業本上的大字不說多好看,但一筆一劃很是工整,可見孩子寫作業的態度十分端正。
周老師教了這麽多年書,也是個惜才的,村裏的孩子大多皮實,一年級的學生像兩個孩子這樣愛惜書本的還真不多。
當下周老師便鄭重地把兩個孩子誇了一頓。
說得兩個孩子都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