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之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及時行樂》


    我現在看書有一種錯覺,就是這書寫的太一般了,如果給我兩年我也能寫出來,如果我上學的時候稍微認真點這種書我也能寫,嗬嗬!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得很通俗易懂,情節也是在我們這代人身上發生過或知曉的,所以很有共鳴。


    主人公是兩兄弟,哥哥有一次去趕集,被一個同學拉住,叫他去給一個工地搬磚,從磚廠搬到工地上,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需要體力,還需要一定的投入,同學可以幫忙貸款一部分,但剩下的一小部分對哥哥來說依然是巨大的負擔不起的投入,哥哥迴去和父親商量,父親說:“有多大肚量吃多少飯,沒那本事就別攬那個瓷器活。”意思就是量體裁衣別多想。


    哥哥有些動搖但還是忍不住和妻子說了一下,妻子的願望就是要有個新家,隻要是賺錢的機會都要去做,於是鼓勵丈夫去嶽父家借剩餘的部分。


    哥哥解決無數的問題,經曆幾個月的艱辛賺了一筆錢,妻子看著這麽大一筆錢就想弄個新家,哥哥反對妻子的這種行為,覺得應該繼續投資搞一個磚窯廠。


    看到這兒我就想到窮人的悲哀,就是拿著辛苦賺來的錢滿足自己的欲望,欲望消耗了資源,然後又去辛苦的賺錢,如此重複。


    100滴汗水就為了吃口好的,一萬滴汗水就為了穿點好的,無數個艱辛的日夜就為了有個好的住宿,劃算嗎?


    聰明人就應該像哥哥那樣,有了基本的資源,繼續讓資源更加壯大。有了更多的資源吃得穿得住的就已經不再是人所追求的了,人的最終追求應該是精神層次的。


    我想到我自己,如果當年我的第1筆錢不買房子,而是把賺來的第1筆錢投入到我的生意上,我現在會怎麽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進步中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進步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進步中並收藏進步中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