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互談
穿至西方,成為清醒白月光 作者:班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終於她推開了容答,轉身離開。
容答張了張嘴,試圖說些什麽,可那急劇加速的心跳仿佛要衝破胸膛一般,震得他耳朵裏嗡嗡作響。
腦海中瞬間一片空白,那些原本想好的話語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就那樣呆立在原地,往日裏那些清晰的思緒此刻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像是迴過神來,緩緩地伸出手,拿起那頂軍帽。
重新戴上,容答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碰了碰嘴唇,剛剛的柔軟的觸感似乎還殘留在唇上,讓他的耳根不受控製地微微發燙,心也再次不受控地慌亂起來,白皙的皮膚上瞬間染了一層紅。
……
她走至叔叔的包房,格森正在和一個西裝革履的陌生男人說話,見她來,拉過她手腕,“怎麽了,是累了麽?要迴去麽?”
西裝男見狀微欠身,離開了包間。
她猶豫了一下,“可以麽,您不用在待在這裏麽?”
格森聽聞,利落地起身,帶著一種滿不在乎的神情,“來過了就可以了,也沒什麽好待的,走吧。”
他們去到了車上,車子緩緩啟動,隨後加速駛離。
她低垂著頭,默默梳理著這一整天的所見所聞。
格森時不時地轉頭看向她,注意到她那略顯落寞又心事重重的神情,伸出手,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她的腦袋,用溫和且帶著安撫意味的語氣說道:“不用想那麽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她聽到格森的安慰,微微抬起眼眸,對著他露出了一個淺淺的微笑。
迴到了酒店,換下了禮服,猶豫了下,她去敲響了溫裏的房間。
“你怎麽來了,請進。”溫裏正坐在屋裏冷漠地看著筆記,迴想著白天得到的消息。
忽聽得一陣敲門聲,起身打開門一看,來人竟是艾薇,他先是一愣,急忙伸手將房門徹底拉開,側身做出一個“請”的姿勢。
“不好意思,打擾了,你有時間麽?”艾薇站在門口,臉上帶著些許歉意,輕聲問道。
“有。”溫裏拉開椅子,請她坐下。
“有注意到德國發展麽?”艾薇直截了當地問出了這個沉甸甸的問題。
“是的。”溫裏微微歎了口氣,拿起了剛剛在上麵寫寫畫畫的紙,“德國已經全部人都往相同的方向使力了,我們還在四分五裂。”
“你在寫曆屆總理的名字麽?”艾薇在一旁,不經意間目光掃到了紙上的字,“我能看看麽?”
“當然。”溫裏遞給她。
艾薇看著紙上的名字,從1929年經濟危機,6年間,他們換了14任總理,從最開始的民主黨,換到社會黨,在到民主黨,在到社會黨,然後獨立黨,之後共和黨,民主黨……
每一位留的時間都不長,各種黨派代表著各種思想,四分五裂也不為過。
一陣沉默,空氣仿佛都變得有些沉重起來,兩人之間彌漫著一種微妙又壓抑的氛圍。
她本來想和他談德國的事情,看著溫裏的神情,似乎全部明白了。
“真好看的夜空啊。”溫裏緩緩望向窗外,那浩瀚的星空,由衷地發出一聲感歎,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閃爍著,好似能將此刻心中那些複雜的情緒稍稍衝淡一些。
“將軍最近有時間麽?”她問。
溫裏露出一抹微笑,明白了她的意思,“有,我父親也有,不過我想可能沒什麽用。”
“試試吧。”
除了妥已斯一家,她也不認識什麽上流階級的人了。
……
“德國的經濟一片欣欣向榮。”
妥已斯先生正在書房看著文件,聞言皺眉,看著兒子。
他這段時間一直在處理內閣的事情,也知道德國有個新總理上台了,之前魏瑪政府信奉自由市場經濟政策。
這個總理上台,直接動用國家力量幹預經濟,采取政府強力措施,大力發展工商業。 還和波蘭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離間法國,波蘭的同盟關係。
溫裏繼續,“他們修建了大量鐵路,公路,機場,軍工,這麽多地方需要修繕,失業的人自然就沒了,工人得吃飯,又創造了消費需求,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妥已斯先生微微向後仰去,雙手交叉擺放在桌麵上,“他剛上台,哪來的錢?”
“對內發行債券,承諾到期加利奉還。對外向美國資本貸款。”
“借錢修公共設施?怎麽還?每天的利息就不少,而這種公共設施想要迴本至少十幾年,更何況盈利。”
溫裏輕蔑地笑了笑,漫不經心地看向父親,“父親真的不知道麽?有句話叫,把債主弄死,不就不用還了,他們經濟結構中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有槍有炮還怕什麽?”
溫裏轉頭看向外麵的天空,極為冷淡的說道,“當然也不用操心那些資本家們,作為鄰居,且是有恩怨的鄰居,首當其衝便是我們。”
同時,艾薇也在花園找到了妥已斯將軍,撫摸著小貓,向將軍說出了和溫裏一樣的話。
她和溫裏的思路是相似的,而將軍和妥已斯先生是相似的。
老將軍聽完,苦笑,“沒事的,我們馬奇諾防線今年就差不多就建造完畢了。”
艾薇撓著小貓下巴,“馬奇諾防線並不是完全覆蓋的,如果他們從阿登森林穿過呢。”
“阿登森林地勢複雜,他們會被阻擋在色當要塞下。放心吧,德軍無法直接進攻,會被繞到比利時,馬奇諾防線可以防禦多類攻擊,包括火炮轟炸,裏麵有醫院,炮塔,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反擊。”
溫裏眉眼陰沉,“我們上次是靠著戰壕,防禦,大炮贏了,但是這幾十年,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是德國。愛因斯坦、普朗克、貝克爾等等都在德國。”
“科技在一步步進步,未來能突破或者新技術發生也不是沒有可能,尤其他們現在尤為重視軍工,有完整且成熟的工業體係,教育設施。”
妥已斯先生眉頭依舊皺著,似在思索剛剛的問題,看向兒子。
老將軍也開口問著艾薇同樣的問題,“你的想法是什麽?”
“發展軍工。斐迪南·福煦元帥,曾在上次戰爭後說過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停戰,如此算起來,其實距離他的預言,也沒有幾年了。”
老將軍歎息,“但人們已經厭倦戰爭了。上次大戰每家每戶都有傷亡,底層本就窮苦,房子,家禽,財產被炸的全沒了。或痛失至親,或家人致殘,生活無盡艱難,政府也負債累累。”
“我們要賠償,還被英美使絆子,戰爭是贏了,但是什麽都沒得到。”
老將軍放下茶杯,“民眾強烈反對擴軍備戰,渴望和平,被驚慌折磨怕了,聽說你父親便是那場戰爭的傷者之一,幼時都是靠母親辛苦操持,生活也很艱難。”
艾薇看著手中那隻愜意躺臥著的小貓,思緒不禁飄遠。
是很貧苦,那時她與哥哥都很小,幫不上忙,還好有叔叔幫助,後麵父親身體漸漸好了,生活才沒有那麽喘不過氣。
容答張了張嘴,試圖說些什麽,可那急劇加速的心跳仿佛要衝破胸膛一般,震得他耳朵裏嗡嗡作響。
腦海中瞬間一片空白,那些原本想好的話語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就那樣呆立在原地,往日裏那些清晰的思緒此刻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像是迴過神來,緩緩地伸出手,拿起那頂軍帽。
重新戴上,容答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碰了碰嘴唇,剛剛的柔軟的觸感似乎還殘留在唇上,讓他的耳根不受控製地微微發燙,心也再次不受控地慌亂起來,白皙的皮膚上瞬間染了一層紅。
……
她走至叔叔的包房,格森正在和一個西裝革履的陌生男人說話,見她來,拉過她手腕,“怎麽了,是累了麽?要迴去麽?”
西裝男見狀微欠身,離開了包間。
她猶豫了一下,“可以麽,您不用在待在這裏麽?”
格森聽聞,利落地起身,帶著一種滿不在乎的神情,“來過了就可以了,也沒什麽好待的,走吧。”
他們去到了車上,車子緩緩啟動,隨後加速駛離。
她低垂著頭,默默梳理著這一整天的所見所聞。
格森時不時地轉頭看向她,注意到她那略顯落寞又心事重重的神情,伸出手,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她的腦袋,用溫和且帶著安撫意味的語氣說道:“不用想那麽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她聽到格森的安慰,微微抬起眼眸,對著他露出了一個淺淺的微笑。
迴到了酒店,換下了禮服,猶豫了下,她去敲響了溫裏的房間。
“你怎麽來了,請進。”溫裏正坐在屋裏冷漠地看著筆記,迴想著白天得到的消息。
忽聽得一陣敲門聲,起身打開門一看,來人竟是艾薇,他先是一愣,急忙伸手將房門徹底拉開,側身做出一個“請”的姿勢。
“不好意思,打擾了,你有時間麽?”艾薇站在門口,臉上帶著些許歉意,輕聲問道。
“有。”溫裏拉開椅子,請她坐下。
“有注意到德國發展麽?”艾薇直截了當地問出了這個沉甸甸的問題。
“是的。”溫裏微微歎了口氣,拿起了剛剛在上麵寫寫畫畫的紙,“德國已經全部人都往相同的方向使力了,我們還在四分五裂。”
“你在寫曆屆總理的名字麽?”艾薇在一旁,不經意間目光掃到了紙上的字,“我能看看麽?”
“當然。”溫裏遞給她。
艾薇看著紙上的名字,從1929年經濟危機,6年間,他們換了14任總理,從最開始的民主黨,換到社會黨,在到民主黨,在到社會黨,然後獨立黨,之後共和黨,民主黨……
每一位留的時間都不長,各種黨派代表著各種思想,四分五裂也不為過。
一陣沉默,空氣仿佛都變得有些沉重起來,兩人之間彌漫著一種微妙又壓抑的氛圍。
她本來想和他談德國的事情,看著溫裏的神情,似乎全部明白了。
“真好看的夜空啊。”溫裏緩緩望向窗外,那浩瀚的星空,由衷地發出一聲感歎,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閃爍著,好似能將此刻心中那些複雜的情緒稍稍衝淡一些。
“將軍最近有時間麽?”她問。
溫裏露出一抹微笑,明白了她的意思,“有,我父親也有,不過我想可能沒什麽用。”
“試試吧。”
除了妥已斯一家,她也不認識什麽上流階級的人了。
……
“德國的經濟一片欣欣向榮。”
妥已斯先生正在書房看著文件,聞言皺眉,看著兒子。
他這段時間一直在處理內閣的事情,也知道德國有個新總理上台了,之前魏瑪政府信奉自由市場經濟政策。
這個總理上台,直接動用國家力量幹預經濟,采取政府強力措施,大力發展工商業。 還和波蘭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離間法國,波蘭的同盟關係。
溫裏繼續,“他們修建了大量鐵路,公路,機場,軍工,這麽多地方需要修繕,失業的人自然就沒了,工人得吃飯,又創造了消費需求,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妥已斯先生微微向後仰去,雙手交叉擺放在桌麵上,“他剛上台,哪來的錢?”
“對內發行債券,承諾到期加利奉還。對外向美國資本貸款。”
“借錢修公共設施?怎麽還?每天的利息就不少,而這種公共設施想要迴本至少十幾年,更何況盈利。”
溫裏輕蔑地笑了笑,漫不經心地看向父親,“父親真的不知道麽?有句話叫,把債主弄死,不就不用還了,他們經濟結構中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有槍有炮還怕什麽?”
溫裏轉頭看向外麵的天空,極為冷淡的說道,“當然也不用操心那些資本家們,作為鄰居,且是有恩怨的鄰居,首當其衝便是我們。”
同時,艾薇也在花園找到了妥已斯將軍,撫摸著小貓,向將軍說出了和溫裏一樣的話。
她和溫裏的思路是相似的,而將軍和妥已斯先生是相似的。
老將軍聽完,苦笑,“沒事的,我們馬奇諾防線今年就差不多就建造完畢了。”
艾薇撓著小貓下巴,“馬奇諾防線並不是完全覆蓋的,如果他們從阿登森林穿過呢。”
“阿登森林地勢複雜,他們會被阻擋在色當要塞下。放心吧,德軍無法直接進攻,會被繞到比利時,馬奇諾防線可以防禦多類攻擊,包括火炮轟炸,裏麵有醫院,炮塔,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反擊。”
溫裏眉眼陰沉,“我們上次是靠著戰壕,防禦,大炮贏了,但是這幾十年,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是德國。愛因斯坦、普朗克、貝克爾等等都在德國。”
“科技在一步步進步,未來能突破或者新技術發生也不是沒有可能,尤其他們現在尤為重視軍工,有完整且成熟的工業體係,教育設施。”
妥已斯先生眉頭依舊皺著,似在思索剛剛的問題,看向兒子。
老將軍也開口問著艾薇同樣的問題,“你的想法是什麽?”
“發展軍工。斐迪南·福煦元帥,曾在上次戰爭後說過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停戰,如此算起來,其實距離他的預言,也沒有幾年了。”
老將軍歎息,“但人們已經厭倦戰爭了。上次大戰每家每戶都有傷亡,底層本就窮苦,房子,家禽,財產被炸的全沒了。或痛失至親,或家人致殘,生活無盡艱難,政府也負債累累。”
“我們要賠償,還被英美使絆子,戰爭是贏了,但是什麽都沒得到。”
老將軍放下茶杯,“民眾強烈反對擴軍備戰,渴望和平,被驚慌折磨怕了,聽說你父親便是那場戰爭的傷者之一,幼時都是靠母親辛苦操持,生活也很艱難。”
艾薇看著手中那隻愜意躺臥著的小貓,思緒不禁飄遠。
是很貧苦,那時她與哥哥都很小,幫不上忙,還好有叔叔幫助,後麵父親身體漸漸好了,生活才沒有那麽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