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改組內閣、武閣
弑兄殺父,我登上大位 作者:安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景和二年三月
董灼所部西涼鐵騎,還在司州與曹孟所部等勤王聯軍鏖戰...
這三州聯軍如此奮戰,著實讓司州朝廷緩了一口氣。
賀奎在這半年裏抓緊編練五萬將士,他知道,無論是曹孟、李陽、陶然還是董灼,其實都是一丘之豹,皆是野心勃勃之輩。
隻有自己的兵馬,才能護住自己...
....
另一邊
冀州鄴城
各路兵馬也紛紛歸位。
沈今安在牧府之中,批閱郭瑾送上來的奏折,和一係列封賞批文。
“王斐如今坐鎮幽州,該如何封賞。”
以及各兵馬使、各勳武閣輔臣封賞批文..
郭瑾拿捏不定,報來沈今安審奪。
沈今安凝視著手中關於王斐的奏折,微微沉吟後,心中已有定奪。
他提起筆,在奏疏上批示:“此番北伐幽州,王斐功不可沒,著晉其為幽州兵馬總使,坐鎮幽州,節製兩衛,賞田五千畝,賜金五百斤,絹帛千匹,以彰其勞。”
寫完後,他將批文放置一旁,又翻閱起其他封賞批文,此次參加北伐的將士,人均提拔了一到兩級。
更有甚者,更是跨越了最高層級將官的門檻。
如宏森,被提拔為虎豹騎第一衛兵馬副使。
如柳擎,被提拔為虎賁衛兵馬副使。
如趙猛,被提拔為虎賁衛參將副職。
其餘各衛將官,皆是提拔無數。
塑造了以沈今安為首,強大的軍功集團...
他對於勳武閣,心裏有了些許看法,想改組勳武閣,進而文武分家。
對於勳武閣的重組事宜,關乎冀州權力架構的重塑。
他喚來侍從,令其傳召勳武閣輔臣前來商議。
沈白、郭瑾、陳煜、王艾、宇文霸等五人。
待眾人齊聚牧府議事堂,沈今安緩緩開口道:
“本州牧欲將勳武閣重組,文臣入內閣,武將入武閣,文武分家,各司其職。武閣專注掌理麾下兵權,整軍練武,謀劃軍略。”
“內閣則總理吏、戶、刑、民生諸事以及各郡縣總務。諸位以為如何?”
堂下眾人聞言,先是一陣沉默,隨後便紛紛出言。
郭瑾撫須道:“主公此策,意在明晰權責,可使文臣武將各展其長,避免相互掣肘,於長遠而言,確為良策。”
沈白也抱拳說道:“末將認為,設立武閣,可使我軍指揮更趨統一高效。然武將多起自行伍,於文化學識稍顯生疏,在管理運行上,尚需斟酌。”
沈今安微微皺眉:“學識生疏?那當什麽將官!”
“從今以後,誰要是覺得自己學識生疏的,這個將官,就不要給我當了!”
“好了,內閣、武閣一事就此定下!郭瑾任內閣首輔,沈白任武閣首輔。”
沈今安此言一出,議事堂內氣氛瞬間凝重。沈白、王艾、宇文霸三人麵麵相覷。
“還有下麵這些將官啊,一個個悍勇拚殺是個樣子,但是打仗,不能隻是知道拚殺!”
“在改組內閣,武閣的基礎上,我決定再成立一學院,軍中所有營將以上軍職,都必須來參加授課,學院裏設立戰陣指揮、軍隊管理等方麵的課程,再講一講我軍的各大戰役,或者我軍打的幾次敗仗,總結經驗!”
“達到標準後才予以畢業,沒達標的....這個官就不要做了!”
王艾站出來講道:“主公,那這..也不能所有營將以上都來進學啊..那軍中沒人了啊。”
沈今安迴道:“采取輪流製,保留五成以上在位即可。”
“最近也不會打什麽仗了!都給我去好好進學!”
陳煜道:“隻是這學院之師資,當如何選取?”
沈今安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後道:“師資可從各地飽學之士中選聘,亦可選拔高才之將官兼任。務必確保所授之學,實用且有效。”
“本州牧親自兼任學院院長,從今往後,除了戰時提拔,所有的將官提拔後都必須來學院進修。”
宇文霸接著問道:“那這學院之學製又當如何設置?還要設立什麽課程麽。”
沈今安想了想,又道:“罷了,課程分文武兩科。文科涵蓋經史子集、兵法謀略、治國之道等。”
“武科則包含武藝技法、陣法演練、行軍打仗之實際等。”
“既然如此,那就一並吧,包括地方官任職也是,地方官員提拔任職前,必須前來學院進修文科。”
“吏一級官員進修學製為三個月,縣一級官員進修學製為一個月,郡一級官員進修為半個月。”
“至於軍方!”
“但凡伍長以上都要參加進修,下麵不懂學識的人太多了!隻知道一味拚殺!”
“伍長、百人將這一級,必須進修半年,當然你要是達標了,你可以提前走。”
“千人將、營將這一級必須進修三個月。”
“參將這一級必須進修一個月。”
“至於各兵馬使,除了一些特例,被我要求來學習的,其餘倒不用了。”
“不管誰結業,哪一批結業,都要由我簽字,經過我考核!”
王艾又提出疑問:“主公,若有將官不願入學院深造,又當如何?”
沈今安冷笑一聲:“不願入學院?那便視為自動放棄軍職,另擇賢能代之!”
眾人聽聞沈今安此言,見沈今安態度堅決,也無人敢再多言反對。
宇文霸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英明,隻是當下,司州局勢未穩,是否應先著重軍事布防?”
沈今安擺了擺手,“司州之事,短時間亂不到我們冀州,不用考慮這個。”
“這個學院也對外招納新生,培養文臣武將...”
“郭瑾,學院對外招納之事,你且擬定細則,廣而告之,吸引各方有誌之才前來。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世家子弟,隻要有真才實學,皆可入學。”
郭瑾領命:“是,主公。臣會盡快籌備,安排專人赴各地宣傳,同時設立多處報名點,方便學子報名。”
“這些學子學製為三年,畢業後經我審核通過後,可予以百人將軍職,或當地縣吏。”
郭瑾心中一凜,深知此令一出,必將在各地掀起風波:“主公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精心籌備。”
沈今安微微點頭:“待遇方麵,除了提供食宿與學習用品,學業優異者還可獲額外賞賜,如良馬、寶劍等,以激勵學子奮發圖強。”
沈白接著說道:“主公,那要是軍中將士的自家子弟聽聞學院招生,也想推薦自家子弟前來...”
沈今安思索片刻:“既為培養人才,軍中子弟若有誌向,自可報名,與其他學子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郭瑾:“主公,那這學院,命名為?”
沈今安思索片刻後,說道:
“命名為‘今安院’。以本州牧之名冠之,足見本州牧對此學院所懷之厚望!”
......
董灼所部西涼鐵騎,還在司州與曹孟所部等勤王聯軍鏖戰...
這三州聯軍如此奮戰,著實讓司州朝廷緩了一口氣。
賀奎在這半年裏抓緊編練五萬將士,他知道,無論是曹孟、李陽、陶然還是董灼,其實都是一丘之豹,皆是野心勃勃之輩。
隻有自己的兵馬,才能護住自己...
....
另一邊
冀州鄴城
各路兵馬也紛紛歸位。
沈今安在牧府之中,批閱郭瑾送上來的奏折,和一係列封賞批文。
“王斐如今坐鎮幽州,該如何封賞。”
以及各兵馬使、各勳武閣輔臣封賞批文..
郭瑾拿捏不定,報來沈今安審奪。
沈今安凝視著手中關於王斐的奏折,微微沉吟後,心中已有定奪。
他提起筆,在奏疏上批示:“此番北伐幽州,王斐功不可沒,著晉其為幽州兵馬總使,坐鎮幽州,節製兩衛,賞田五千畝,賜金五百斤,絹帛千匹,以彰其勞。”
寫完後,他將批文放置一旁,又翻閱起其他封賞批文,此次參加北伐的將士,人均提拔了一到兩級。
更有甚者,更是跨越了最高層級將官的門檻。
如宏森,被提拔為虎豹騎第一衛兵馬副使。
如柳擎,被提拔為虎賁衛兵馬副使。
如趙猛,被提拔為虎賁衛參將副職。
其餘各衛將官,皆是提拔無數。
塑造了以沈今安為首,強大的軍功集團...
他對於勳武閣,心裏有了些許看法,想改組勳武閣,進而文武分家。
對於勳武閣的重組事宜,關乎冀州權力架構的重塑。
他喚來侍從,令其傳召勳武閣輔臣前來商議。
沈白、郭瑾、陳煜、王艾、宇文霸等五人。
待眾人齊聚牧府議事堂,沈今安緩緩開口道:
“本州牧欲將勳武閣重組,文臣入內閣,武將入武閣,文武分家,各司其職。武閣專注掌理麾下兵權,整軍練武,謀劃軍略。”
“內閣則總理吏、戶、刑、民生諸事以及各郡縣總務。諸位以為如何?”
堂下眾人聞言,先是一陣沉默,隨後便紛紛出言。
郭瑾撫須道:“主公此策,意在明晰權責,可使文臣武將各展其長,避免相互掣肘,於長遠而言,確為良策。”
沈白也抱拳說道:“末將認為,設立武閣,可使我軍指揮更趨統一高效。然武將多起自行伍,於文化學識稍顯生疏,在管理運行上,尚需斟酌。”
沈今安微微皺眉:“學識生疏?那當什麽將官!”
“從今以後,誰要是覺得自己學識生疏的,這個將官,就不要給我當了!”
“好了,內閣、武閣一事就此定下!郭瑾任內閣首輔,沈白任武閣首輔。”
沈今安此言一出,議事堂內氣氛瞬間凝重。沈白、王艾、宇文霸三人麵麵相覷。
“還有下麵這些將官啊,一個個悍勇拚殺是個樣子,但是打仗,不能隻是知道拚殺!”
“在改組內閣,武閣的基礎上,我決定再成立一學院,軍中所有營將以上軍職,都必須來參加授課,學院裏設立戰陣指揮、軍隊管理等方麵的課程,再講一講我軍的各大戰役,或者我軍打的幾次敗仗,總結經驗!”
“達到標準後才予以畢業,沒達標的....這個官就不要做了!”
王艾站出來講道:“主公,那這..也不能所有營將以上都來進學啊..那軍中沒人了啊。”
沈今安迴道:“采取輪流製,保留五成以上在位即可。”
“最近也不會打什麽仗了!都給我去好好進學!”
陳煜道:“隻是這學院之師資,當如何選取?”
沈今安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後道:“師資可從各地飽學之士中選聘,亦可選拔高才之將官兼任。務必確保所授之學,實用且有效。”
“本州牧親自兼任學院院長,從今往後,除了戰時提拔,所有的將官提拔後都必須來學院進修。”
宇文霸接著問道:“那這學院之學製又當如何設置?還要設立什麽課程麽。”
沈今安想了想,又道:“罷了,課程分文武兩科。文科涵蓋經史子集、兵法謀略、治國之道等。”
“武科則包含武藝技法、陣法演練、行軍打仗之實際等。”
“既然如此,那就一並吧,包括地方官任職也是,地方官員提拔任職前,必須前來學院進修文科。”
“吏一級官員進修學製為三個月,縣一級官員進修學製為一個月,郡一級官員進修為半個月。”
“至於軍方!”
“但凡伍長以上都要參加進修,下麵不懂學識的人太多了!隻知道一味拚殺!”
“伍長、百人將這一級,必須進修半年,當然你要是達標了,你可以提前走。”
“千人將、營將這一級必須進修三個月。”
“參將這一級必須進修一個月。”
“至於各兵馬使,除了一些特例,被我要求來學習的,其餘倒不用了。”
“不管誰結業,哪一批結業,都要由我簽字,經過我考核!”
王艾又提出疑問:“主公,若有將官不願入學院深造,又當如何?”
沈今安冷笑一聲:“不願入學院?那便視為自動放棄軍職,另擇賢能代之!”
眾人聽聞沈今安此言,見沈今安態度堅決,也無人敢再多言反對。
宇文霸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英明,隻是當下,司州局勢未穩,是否應先著重軍事布防?”
沈今安擺了擺手,“司州之事,短時間亂不到我們冀州,不用考慮這個。”
“這個學院也對外招納新生,培養文臣武將...”
“郭瑾,學院對外招納之事,你且擬定細則,廣而告之,吸引各方有誌之才前來。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世家子弟,隻要有真才實學,皆可入學。”
郭瑾領命:“是,主公。臣會盡快籌備,安排專人赴各地宣傳,同時設立多處報名點,方便學子報名。”
“這些學子學製為三年,畢業後經我審核通過後,可予以百人將軍職,或當地縣吏。”
郭瑾心中一凜,深知此令一出,必將在各地掀起風波:“主公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精心籌備。”
沈今安微微點頭:“待遇方麵,除了提供食宿與學習用品,學業優異者還可獲額外賞賜,如良馬、寶劍等,以激勵學子奮發圖強。”
沈白接著說道:“主公,那要是軍中將士的自家子弟聽聞學院招生,也想推薦自家子弟前來...”
沈今安思索片刻:“既為培養人才,軍中子弟若有誌向,自可報名,與其他學子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郭瑾:“主公,那這學院,命名為?”
沈今安思索片刻後,說道:
“命名為‘今安院’。以本州牧之名冠之,足見本州牧對此學院所懷之厚望!”
......